字词 | 体国安民 |
释义 | tǐguóānmín 体国安民
拼音: tǐ guó ān mín 怎么读 注音: ㄊㄧˇ ㄍㄨㄛˊ ㄢ ㄇㄧㄣˊ 繁体: 體國安民 感情 中性成语 体国安民的意思体:划分;国:国家。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德宗》:“柳考当日户口虚盈之数,而晏体国安民之心,不可没矣。”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体国安民成语接龙“民”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体”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体国安民字义分解体读音(tǐ,tī), 人部,共7画 ㈠ 体 [ tǐ ]①. 人、动物的全身。 如: 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②. 身体的一部分。 如: 四体。五体投地。 ③.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 如: 物体。主体。群体。 ④.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 如: 固体。液体。体积。 ⑤.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 如: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⑥. 事物的格局、规矩。 如: 体系。体制。 ⑦. 亲身经验、领悟。 如: 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⑧.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如: 体谅。体贴。体恤。 ⑨.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㈡ 体 [ tī ]①. 〔~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话”,亦作“梯己”。 查看详细解释 国读音(guó), 囗部,共8画 ①.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 如: 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 ②. 特指中国的。 如: 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③. 姓。 查看详细解释 安读音(ān), 宀部,共6画 ①. 平静,稳定。 如: 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②.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 如: 安民。安慰。安抚。 ③.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 如: 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④.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 如: 平安。转危为安。 ⑤. 装设。 如: 安置。安家立业。 ⑥.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 如: 他安的什么心? ⑦. 疑问词,哪里。 如: 安能如此? ⑧. 姓。 查看详细解释 民读音(mín), 氏部,共5画 ①.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如: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②. 指人或人群。 如: 居民。民族。 ③.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如: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④. 某族的人。 如: 汉民。回民。 ⑤.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如: 农民。渔民。 ⑥. 非军事的。 如: 民品。民航。 ⑦. 同“苠”。 查看详细解释 体国安民成语组词体的成语国的成语安的成语民的成语 体国安民相似的成语保国安民治国安民富国安民国安民泰安民告示济世安民体国经野公忠体国出榜安民安民济物弭盗安民立国安邦治国安邦定国安邦保境安民兴国安邦国泰民安民安国泰国富民安安国富民忧国忧民为国为民忧民忧国安邦定国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