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倒文 |
释义 | dăowén 倒文
倒文的意思词语解释倒文dǎo wén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倒文dào wén
网络解释倒文指古书文句在传抄、刻印中颠倒误置的字。如《淮南子·原道训》:“游微雾,鹜恍惚。”“恍惚”应与下句押韵为“惚恍”。 古语中倒文的事例 《左传·昭公十九年》引谚语“室于怒,市于色”,按通常顺序是“怒于室,色于市”(在家里发了脾气,到外面还一脸怒气)。 《闵公元年》:“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按通常顺序应是:“与其及也,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犹有令名,不亦可乎?”(与其遭殃,不如逃走,不让罪名临头。出走后做个吴国太伯那样的人,还有美名,难道不好吗?) 宋庠《重展西湖二首(其一)》首句“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中,“绿鸭”应为“鸭绿”的倒文。 倒文的字义分解
【倒文】的常见问题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