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liù ㄌㄧㄡˋ ㄌㄨˋ

卷十四六部共4画
说文解字

卷十四

六部

4画

U+516D

力竹切

六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力竹切頁碼484頁,第3

六《易》之數,陰變於六,正於八。从入从八。凡六之屬皆从六。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栗菊反頁碼1128頁,第5行,第1

六《易》之數,陰變於六,正於八。從入、八。凡六之屬,皆從六。

鍇注臣鍇曰:「象一變二也。」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力竹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951頁,第1許惟賢1282頁,第7

六易之數。侌變於六。正於八。

段注此謂六爲陰之變。八爲陰之正也。與下文言七九一例。八篆巳見二篇。故類言之。六爲陰之變。九爲陽之變。聖人以九六繫爻。而不以七八。金氏榜曰:乾鑿度謂七八爲彖。九六爲變。故彖占七八。爻占九六。一爻變者以變爻占。是爻占九六也。六爻皆不變及變兩爻以上者,占之彖辭。是彖占七八也。公子重耳筮得貞屯悔豫皆八。董因筮得泰之八。穆姜筮得艮之八。凡陰不變者爲八也。

从入八。

段注會意。力竹切。三部。

凡六之屬皆从六。

「从入从八」未必是,大約[四]數以上之字不過為計數之碼而已。

六,《周易》常用的数,阴爻称为六,即阴爻的变数为六,阳爻的变数为八。字形采用“入、八”会义。所有与六相关的字,都采用“六”作边旁。

甲骨文、金文的「六」字,像是刻畫一棟房子的側面之形,上面由左右兩片屋簷覆蓋所組成,底下則是撐起屋簷的兩根柱子,形式上顯得簡單,說明其似乎為臨時搭建的處所。由於「六」很早就不存在房屋的概念,都是以數字的表達為主,於是屬於「六」本身造字的意義,被音讀相近的「廬」字所取代,「廬」本身即有臨時搭建的意味,如「草廬」。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60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238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918頁
4說文校箋第647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576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214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576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718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5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84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621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511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048頁【補遺】第18108頁
14通訓定聲第1177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283頁【崇文】第5129頁
16說文句讀第2117頁
17說文新證第951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604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十冊,第881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329頁,第1字

康熙字典原文

注解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 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数词

1.五加一的和six

人道以六制。 —— 《管子·五行》六日不詹。 —— 《诗·小雅·采绿》六主律。 —— 《易·本命》夫六中色也。 —— 《国语·周语》六王毕,四海一。 —— 杜牧《阿房宫赋》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2.《易》卦之阴爻称为六six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 —— 《说文》

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

3.六次six

六黜清能,六进否劣。 —— 《晋书·杜预传》

名词

1.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a note of the scale on gongchipu

其黄钟清用“六”字。 —— 《宋史》

2.古国名 Liu state。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楚人灭 六。 —— 《左传·文五年》

3.姓。

4.另见 lù。

六(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六(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六(甲骨文·商·子组) 甲骨文 子组

六(甲骨文·商·花东子卜辞)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六(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六(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六(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六(甲骨文·商·黄组) 甲骨文 黄组

六(金文·商·商) 金文

六(甲骨文·西周·西周)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六(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六(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六(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六(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六(篆书·春秋·石鼓文)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六(金文·战国·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六(金文·战国·战国中期或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中期或晚期

六(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六(简·楚〔战国〕·曾侯乙墓) 楚〔战国〕 曾侯乙墓

六(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六(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六(简·楚〔战国〕·信阳) 楚〔战国〕 信阳

六(简·楚〔战国〕·天星观) 楚〔战国〕 天星观

六(简·楚〔战国〕·望山) 楚〔战国〕 望山

六(简·楚〔战国〕·九店) 楚〔战国〕 九店

六(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六(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六(简·秦·放马滩) 放马滩

六(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六(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六(简·秦·龙岗) 龙岗

六(简·秦·关沮) 关沮

六(简·秦·里耶) 里耶

六(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六(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六(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六(传抄·魏·春秋僖公石经) 传抄 春秋僖公石经

六(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六(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六(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六(传抄·宋·隶释 隶续) 传抄 隶释 隶续

六(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六(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六(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六(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六(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8 18: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