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刍荛之言
释义
chúráozhīyán

刍荛之言

拼音
chú ráo zhī yán
注音
ㄔㄨˊ ㄖㄠˊ ㄓ ㄧㄢˊ
词性
成语
繁体
芻蕘之言

刍荛之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刍荛之言的字义分解

  • 拼音 chú 部首总笔画 5

    刍 [ chú ] 1.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 刍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刍。 2. 割草。 刍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刍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同“刍言”)。 3. 草把。 刍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更多解释]

  • 拼音 ráo 部首总笔画 9

    荛 [ ráo ] 1. 柴草,割柴草。 行牧且荛。 2. 采柴草的人。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后多指在野之士)。荛竖。 3. “芜菁”的别称。 [更多解释]

  • 拼音 zhī 部首 丿 总笔画 3

    之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 “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 久而久之。 7. 往,到。 “吾欲之南海”。 [更多解释]

  • 拼音 yán 部首总笔画 7

    言 [ yán ] 1. 讲,说。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3. 汉语的字。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4. 语助词,无义。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5. 姓。 [更多解释]

【刍荛之言】的常见问题

  1. 刍荛之言的拼音是什么?刍荛之言怎么读?

    刍荛之言的拼音是:chú ráo zhī yán
    点击 图标播放刍荛之言的发音

  2. 刍荛之言是什么意思?

    刍荛之言的意思是: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chúráozhīyán

刍荛之言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偏正式
  • 感情 贬义
  • 年代 古代
  • 热度 一般

拼音 chú ráo zhī yán 怎么读

注音 ㄔㄨˊ ㄖㄠˊ ㄓ ㄧㄢˊ

繁体 芻蕘之言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刍荛之见

反义词 远见卓识

刍荛之言的意思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用法作宾语;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例子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刍荛之言的翻译

  1. shallow remark

刍荛之言成语接龙

“言”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言不及义
  • 义不容辞
  • 辞严义正
  • 正中下怀
  • 怀才不遇
  • 遇难成祥
  • 祥云瑞彩
  • 彩云易散
  • 散兵游勇
  • 勇往直前
  • 前仰后合
  • 合情合理
  • 理所当然
  • 然糠照薪
  • 薪尽火传
  • 传宗接代
  • 代人捉刀
  • 刀山火海
  • 海底捞针
  • 针锋相对
  • 对牛弹琴
  • 琴棋书画
  • 画蛇添足
  • 完整接龙

“刍”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反裘负刍
  • 物极必反
  • 庞然大物
  • 月貌花庞
  • 风花雪月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好大喜功
  • 投其所好
  • 臭味相投
  • 口尚乳臭
  • 良药苦口
  • 丧尽天良
  • 心惊胆丧
  • 将心比心
  • 虾兵蟹将
  • 水母目虾
  • 跋山涉水
  • 打谩评跋
  • 风吹雨打
  • 甘拜下风
  • 食不求甘
  • 丰衣足食
  • 完整接龙

刍荛之言字义分解

读音(chú), 刀部,共5画

①.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 如: 刍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刍。

②. 割草。 如: 刍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刍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同“刍言”)。

③. 草把。 如: 刍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ráo), 艸部,共9画

①. 柴草,割柴草。 如: 行牧且荛。

②. 采柴草的人。 如: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后多指在野之士)。荛竖。

③. “芜菁”的别称。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zhī), 丿部,共3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yán), 言部,共7画

①. 讲,说。 如: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②. 说的话。 如: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③. 汉语的字。 如: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④. 语助词,无义。 如: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⑤. 姓。

查看详细解释

刍荛之言成语组词

刍的成语荛的成语之的成语言的成语

刍荛之言相似的成语

媒妁之言刍荛之见不言之言肺腑之言由衷之言逆耳之言一家之言溢美之言金玉之言违心之言风尘之言心腹之言荒唐之言无稽之言药石之言金石之言耳食之言中冓之言绳墨之言三夫之言去梯之言狂瞽之言由中之言训格之言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8 17: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