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刑 | |||||||||||||||||||||||||||||||||||||||||||||||||||||||||||||||
释义 | 刑xíng ㄒㄧㄥˊ 卷四刀部共6画 说文解字 卷四 刀部 6画 U+5211 刑 戸經切 𠛬 㓝 刑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四下反切戶經切頁碼第136頁,第16字續丁孫 𠛬異體刑
附注林義光《文源》以為「刑」、「㓝」「蓋本同字。井譌爲开,復譌爲井耳。」《篇海・刀部》:「𠛬,與刑同。」 附注《說文新證》:「『刑』、『㓝』應該是同一個字。刑字是從荊字分化出來的。荊字本來作『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八反切賢星反頁碼第352頁,第4行,第2字述
鍇注臣鍇曰:「以刀有所割,如人謂自刺爲自刑也。國之刑罰之㓝在井部。」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四下反切戸經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727頁,第2字許惟賢第323頁,第7字
段注按㓝者,五㓝也。凡㓝罰,典㓝,儀㓝皆用之。𠛬者,剄頸也。橫絕之也。此字本義少用。俗字乃用𠛬爲㓝罰,典㓝,儀㓝字。不知造字之恉旣殊。丼聲,幵聲各部。凡丼聲在十一部。凡幵聲在十二部也。 从刀。幵聲。 段注戸經切。按古音當與一《先韵》内幵聲諸字爲伍。 白话解释刑,割颈砍头。字形采用“刀”作边旁,“幵”作声旁。 字形解说金文寫作「 刑字的相关索引
刑xíng ㄒㄧㄥˊ 正文・子集下刀部共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子集下 刀部 6画 U+5211 刑 刑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7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7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64頁,第25字 音《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𡘋音形。 例又,《玉篇》:罰總名也。 例又,《爾雅・釋詁》:常也、法也。〔疏〕謂常法也。 例又,《禮・禮運》:𠛬仁講讓。〔註〕𠛬,猶則也。 例又,與鉶通。 音又,叶胡光切,音黃。 例又,《玉篇》:刑同「㓝」。 卷目:考證・子集下 部首:刀部 愛日堂藏本: 第72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40頁,第8字 《禮・樂記》敎之不𠛬,其此之由乎。 謹照原書樂記改學記。 注解〔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刑〕字拼音是xí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开、刂。 〔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íng] ⑴ 对犯罪的处罚⑵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刑xíng ㄒㄧㄥˊ 刂部共6画左右结构U+5211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刂部 6画 4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水 GAJH MTLN AEKD 12400 0438 4844 U+5211 113222 横、横、撇、竖、竖、竖钩 㓝 、 𠛜 、 𠛬 、 𠜚 刑字概述〔刑〕字拼音是xíng,部首是刂,总笔画是6画。 〔刑〕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开、刂”,五行属水。 〔刑〕字仓颉码是MTLN,五笔是GAJH,四角号码是12400,郑码是AEKD,中文电码是0438,区位码是4844。 〔刑〕字的UNICODE是U+521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009,UTF-32:00005211,UTF-8:E5 88 91。 〔刑〕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351,属常用字。 〔刑〕字异体字是㓝、𠛜、𠛬、𠜚。 刑的笔顺Loading... 刑的意思刑xíngㄒㄧㄥˊ基本解释①对犯罪的处罚。~罚。~法。~律。~事。执~。服~。 ②特指对犯人的体罚。~讯。受~。~具。 详细解释动词 1.同本义kill; cut; dig。 利用刑人。 —— 《易·蒙》。注:“兑折为刑。”刑人之父子也。 —— 《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杀戮之谓刑。 —— 《韩非子·二柄》阴为刑。 —— 《易·本命》阴将始刑。 —— 《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刑人如恐不胜。 —— 《史记·项羽本纪》刑马作誓。 ——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 《史记》 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刑牲(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 2.惩罚punish torture。 刑其长吏。 —— 《史记·陈涉世家》五人之当刑。 ——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彼于刑者。 —— 清· 方苞《狱中杂记》从而刑之。 —— 《孟子·梁惠王上》 刑吏(行刑的吏卒);刑民(受刑之民);刑臣(古时指受过宫刑的阉人。即后来的宦官,太监) 3.征讨 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 刑殄(征讨消灭) 名词 1.刑罚penalty, punishment; torture; corporal punishment。 以五刑纠万民。 —— 《周礼·大司寇》刑者,恶之末也。 —— 《管子·心术》五刑者,五常之鞭策也。 —— 《白虎通》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 —— 《说苑·政理》严断刑罚。 —— 《左传·昭公六年》。疏:“对文则加罪为刑,收赎为罚。散则刑罚通也。”论其刑赏。 —— 诸葛亮《出师表》怒而滥用刑。 —— 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因摸地上刑械。 ——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死刑;徒刑;刑均(受到同样的刑罚);刑劫(滥用刑罚。刑,刑罚;劫,挟持);刑杖(刑具,行刑用的棍棒) 2.通“形”。形容,形体appearance; body; form。 死生因天地之刑。 —— 《国语·越语》夫諒彊之国,必先争谋、争刑、争权。 —— 《管子·霸言》凡乱者刑名不当也。 —— 《吕氏春秋·正名》 3.通“型”。法式,典范,榜样form; sample。 刑于寡妻。 —— 《孟子·梁惠王上》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 《诗·周颂·我将》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 —— 《管子·侈靡》 4.星相术语 term of astrology。 刑克(刑妨,刑蹇。谓三刑,五行相克);刑害(三刑六害的合称);刑冲(指地支中相妨害的两类情况) 5.刑具 instrument of torture。 动刑;上刑;大刑 6.姓。 刑字的翻译
刑的国语辞典解释刑xíngㄒㄧㄥˊ详细解释名 1.法律上处罚罪犯方法的总称。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刑罚、死刑、徒刑。 2.常法、典范。 《诗经•大雅•抑》:“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动 1.杀害。 《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重自刑以绝从。”《吕氏春秋•慎大览•顺说》:“刑人之父子。” 2.取法、效法。 《礼记•礼运》:“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3.正。 《诗经•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刑的两岸词典解释刑xíngㄒㄧㄥˊ详细解释1.刑罚。 徒刑、判刑、免刑、减刑。 2.对犯人的体罚。 受刑、动刑。 3.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刑的字源字形
含刑字的成语严刑峻法 政简刑清 刑措不用 非刑拷打 明正典刑 明刑弼教 繁刑重赋 省刑薄敛 隆刑峻法 以刑去刑 以刑止刑 以刑致刑 繁刑重敛 决狱断刑 讳兵畏刑 刑期无刑 扑作教刑 刑于之化 当刑而王 威刑肃物 严刑峻制 峻法严刑 刑马作誓 更多… 刑字组词刑开头的词语刑事 刑法 刑警 刑罚 刑侦 刑事诉讼 刑讯 刑场 刑律 刑事拘留 刑期 刑满 刑具 刑事法庭 刑事犯 刑事判决 刑庭 刑案 刑贬 刑柄 刑部 刑不上大夫 刑残 更多… 刑结尾的词语死刑 有期徒刑 行刑 判刑 服刑 无期徒刑 量刑 徒刑 缓刑 减刑 酷刑 受刑 严刑 极刑 临刑 用刑 苦刑 私刑 毒刑 绞刑 大刑 宫刑 动刑 更多… 刑中间的词语绞刑架 诚己刑物 弛刑徒 当刑而王 德本刑用 繁刑重赋 繁刑重敛 非刑逼拷 非刑吊拷 非刑拷打 古代刑法 果刑信赏 怀刑自爱 缓刑考察 绞刑架下的报告 禁刑日 礼乐刑政 隆刑峻法 免予刑事处分 明刑弼教 明刑不戮 省刑薄敛 审刑院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