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刵 | |||||||||||||||||||||||||||||||||||||||||||||||||||||||||
释义 | 刵èr ㄦˋ 卷四刀部共8画 说文解字 卷四 刀部 8画 U+5235 刵 仍吏切 刵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四下反切仍吏切頁碼第136頁,第13字續丁孫 刵斷耳也。从刀从耳。 附注苗夔聲訂:「當補『耳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八反切仁至反頁碼第352頁,第3行,第1字述 斷耳也。從刀、耳。 鍇注臣鍇曰:「《尚書》無或劓刵人。」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四下反切仍吏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726頁,第1字許惟賢第323頁,第4字 𣃔耳也。 段注刵見《康誥》,呂㓝。五㓝之外有刵。軍戰則不服者殺而獻其左耳曰聝。《周禮》田獵取禽左耳以效功曰珥。 从刀耳。 段注會意包形聲。仍吏切。一部。 刵字的相关索引
刵èr ㄦˋ 正文・子集下刀部共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子集下 刀部 8画 U+5235 刵 刵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1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9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66頁,第32字 音《唐韻》、《集韻》:仍吏切;《正韻》:而至切,𡘋音餌。 音又,《集韻》:牛芮切,音㓷──義同。 注解〔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刵〕字拼音是èr,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耳、刂。 〔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èr] ⑴ 古代刑罚之一,割去耳朵。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刵èr ㄦˋ 刂部共8画左右结构U+5235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刂部 8画 6画 左右结构 BJH SJLN CEKD 12400 无 U+5235 12211122 横、竖、竖、横、横、提、竖、竖钩 𠠨 刵字概述〔刵〕字拼音是èr,部首是刂,总笔画是8画。 〔刵〕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耳、刂”。 〔刵〕字仓颉码是SJLN,五笔是BJH,四角号码是12400,郑码是CEKD。 〔刵〕字的UNICODE是U+523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045,UTF-32:00005235,UTF-8:E5 88 B5。 〔刵〕字异体字是𠠨。 刵的意思刵èrㄦˋ基本解释◎古代刑罚之一,割去耳朵。 刵字的翻译
刵的国语辞典解释刵èrㄦˋ详细解释名 ◎古代一种割去耳朵的刑罚。 《书经•吕刑》:“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刵的两岸词典解释刵èrㄦˋ详细解释◎〈书〉割去耳朵。特指古代一种割去耳朵的刑罚。 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宫刑)、黥(《书经‧吕刑》)。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刵的字源字形商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商 甲骨文 宾组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