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遇见未知的你》读书笔记
范文
     《遇见未知的你》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遇见未知的你》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去年视频号#Betty读书空中阅谈过程中,xx在直播间推荐了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而早在这之前,20xx年,我就听过作者的名字以及她的影响力;甚至更早的时候,阿姨和我推荐过张德芬的系列书籍
    和书的缘分很奇妙。缘分未到时,擦肩而过再多次也不会因此回眸。
    而时候到了,就会主动迎上。
    这周阅读《遇见未知的你》过程中,我还是惯性带入评价心态了。心理学本身是很专业的学科,让心理学类书籍变得通俗,聪明的作者会选择以对话的方式写作。好读是好读。但看多了以后,感觉写作方式未免千篇一律。
    比如之前阅读的《世界尽头咖啡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被讨厌的勇气》等,都是对话体作品。
    你已经发现了,我没有在关注内容本身,我释放了狂妄自大的那个自己,开始评价书籍。
    好在我阅读到后半程时,开始专注,也开始带入思考。
    我才发现,这又是一本相见恨晚的书!
    章节之间看似相互独立,每个篇章都很简短,很好读。老人每次见到若菱,会抛出一个课题,也是若菱带来的生活难题。老人布置作业并且引导她去找对应的“老师”,若菱照做,搜集资料,请教,对话,交谈,启发。
    而看到最后,猛然发现,这是一个逻辑非常严谨的布局。从真我的三个关键词爱、喜悦、和平出发。
    一张图贯穿了全书,打通每个读者的任督二脉。通了!
    正遭遇生活逆境的你,或正想办法解救身处绝望的朋友的你,这是一本值得被看见的书。
    我分享在我阅读后的三点启发:
    一、当你想批评周遭的人时,先暂停3秒钟,学会【转念】
    若菱找到老师,老师引导她说出自己感受背后的原因。
    “谁让你感到愤怒、挫折、迷惑、为什么?谁激怒了你?你不喜欢他们什么地方?”
    若菱说出自己对出轨丈夫的不满。
    “他很以自我为中心,从来没有真正地关系过我。”
    “这是真的吗?”老师问,(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人常常容易陷入泛化思维。老师需要帮若菱通过深度追问,还原客观真相,而非掺杂主观感受后的“事实”。
    老师把若菱说的话重复菱一遍,再次和若菱确认,这是真的吗?
    “有偶尔关心一下。但是……“若菱说。
    “当你有这样的想法时,你是什么样的人?”老师问。“你的心里感受是什么。”
    “不舒服……”若菱回答。
    老师再通过引导。帮助她把不舒服的感受具体化,“紧张、压力还是喜悦和平。”
    自然是前者。
    老师让她先放下这个想法,再来感受,觉得怎么样。
    “好多了,平静多了。”若菱说。
    “好,那我现在请你把刚刚的句子反转过来,肯定句变成否定句。”
    “志明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不是从来没有真正地关心过我。”
    老师再次请若菱对比这句话的真实性和刚刚那句话的区别。
    老师继续要求若菱,“把志明改成你,你改成若菱。把你的句子再念一遍。”
    若菱照做。老师继续引导“这句话真实性怎么样?”
    大部分的批评背后来自【投射】。因为不满意于自己,因此发生在别人身上让自己不满的情况会轻易指责,批评。
    我想到周末两天去参加心理学课程,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现现场加入了大量会销环节的设计,大大降低了我对课程本身的好评,以至于我对主讲老师产生了偏见。
    回来后我和同事不停地说,【这个老师的课程有多烂!】
    我忽然发现我的反馈似乎过于偏执了。
    首先,这个老师的课程内容本身并非一无是处,不然我也不会记录完整的思维导图内容。对吧。因此,他的课程本身不是完全烂。也是存在有价值的部分。比如对待金钱的看法。比如信念的改变。
    其次,当我告诉自己说,整个课程的体验很糟糕时,给我带来的感受是不好的。我不能允许自己做这种事。
    因此。冷静后,再重新看待这两天的学习体验。老师的课程内容本身有可取之处。但是他对于销售转化内容的设计让人觉得学费花得不值。不过他们的会销流程有可以学习的细节点。
    他用来促销的一些话术不值得提倡,但是这是一种可学习的转化策略。在线下培训中如何低转高。
    氛围的营造,主持人的选择,工作人员的安排,现场物料的设计等等。
    一切事态都存在更积极的解释面。
    反求诸己,比责备他人更能让自己变得谦虚、包容,进步。
    二、关于臣服,真正考验我们人性的是面临不如意事时如何应对
    这个词如果不是在心理学背景下听到,难免会觉得不舒服。也许你会觉得臣服这个词,是不是意味着自己懦弱,没有思想,俯首称臣。
    其实是的。但也不是。
    臣服教你放弃挣扎和抗争。我们的思想总是在未来或过去。但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的。
    因此学会接纳,当下的一切状态和结果。好的坏的。喜的悲的愤怒的。通通接纳。
    我们一生中会无非经历三类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
    别人的事我们管不了。老天的事我们无法改变。而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的事。
    因此面对,老天的事,管不了的事时,我们唯一要学会的。就是【臣服】。
    有一本书叫【臣服实验】,在我的书架上摆放很久了。因为这本书再次提到这个词。我打算下一本开始阅读它。看来时候到了。每一本书都会出现在刚好的时候。
    图片
    三、关于身份认同
    我们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为谁而活。因而选择活出别人喜欢的样子,最后失去自我。
    在广州培训那两天。第一顿午餐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吃的。期间,助教引导我们逐一做自我介绍。一位嗓门特别大的大姐。听到我们三位来自上海。开始介绍她的儿子也在上海工作,是做什么的。房子买在哪儿了。语气里毫不掩饰自豪感。
    这位大姐的身份认同来自她的儿子。同桌的同学没有人接她的话。
    首先,我们要眼里有自己,我们为自己而活。别人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在我们眼里,大姐就是大姐自己本身,是当下这个她。没有人在意她孩子干啥,尤其在一堆陌生人面前。
    当一个人把自己放入受害者的角色里,ta看到的一切人和事态发展都将是加害于她。
    图片
    当我们接纳我们自己的原始身份,我们再去看关系看世界时,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如何接触错位的身份认同代入。要学会【自我觉察】,自我对话。
    无论是转念,还是臣服,还是身份认同,我们会发现一个底层公式是ABC
    A(事件)→B(信念、想法)→ C(结果)
    举一个例子:
    你早上上班看到领导脸色不好(A),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哪里得罪ta了,领导这是给自己脸色看(B),于是也对领导产生不良情绪,领导和你说话,你语气很冲。(C)
    你早上上班看到领导脸色不好(A),你觉得领导是不是身体哪里不舒服,(B),于是你问领导怎么了。领导说没事,早上有点胃疼,ta反过来夸你很懂得关心人。(C)
    怎么样?同一个场景。因你的想法不同,竟然有不同的结果。
    心理学研究的是主观世界的现象。
    我们本自具足。我们出生时,赤身裸体,但我们什么都不缺,但在逐渐长大过程中却发现什么都缺。我们只追求“有”,但似乎忘了,学会“无”更是一种智慧。
    愿你一生学会爱自己。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