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本不等式观课有感 |
范文 | 基本不等式观课有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基本不等式观课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本不等式观课有感1 上周,在东莞六中听了《必修五3.4基本不等式》两节同课异构课,由万江中学的陈老师和东莞六中的王老师展示。听完两节课后,有点感想。 从课堂结构上来看,两位老师都采用了新授课最常用的模式:知识点从那里来(创设情境),知识点是什么(知识探究),知识点到那里去(知识应用);都把课本哪个会标作为情境引入,用时分别是7分钟和5分钟,在知识探究环节分别用时7分钟和10分钟,都把教学重点和难点放在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环节,分别用时26分种和25分钟。个人认为两位老师在教学层次的安排和时间分配方面作得还是不错的,都非常重视各个环节的衔接,知识点的过渡比较自然,比如都采用了用a,b代替a平方和b平方,从而比较自然的'过渡到了基本不等式;六中学生的素质不错,(比如:学生能回想到初中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对勾函数);教师的教学亮点也不少,(比如: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竟然能总结出“积为定”;陈老师的PPT做得不错,尤其是哪个动态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当且仅当”)。个人认为:从考试的角度来说,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是成功的。 接下来个人谈谈对这节课的教材分析: 第一:会标的安排,应该是为了渗透数学文化,涉及到怎样把教学文化渗透到这节课中。基本不等式本身其实是体现了结构上的和谐美,对称美,其实就是在深透数学文化。 第二:为了把数学文化渗透到这节课中,教材的编排有点不够严谨,怪怪的。会标中的a,b是正数,到了重要不等式的时候,a,b又是任意实数,通过代替,到了基本不等式,a,b又变成了正数,三次符号的变化,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说句不好听的,这节课严谨性是不够的,思路是混乱的。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比较,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本就没有采用这个作为情境引入。如果直接采用等差中项和等比中项比大小引入本节课,会不会更直接呢? 基本不等式观课有感2 本节课是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基本不等式。主要内容是使学生了解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几何背景及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学习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教学重点是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的证明过程;教学难点是基本不等式等号成立条件。 根据我校的“六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如下: 第一、问题导学。以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为问题背景,提出“你能在这个图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意图在于利用图中相关面积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抽象出不等式a2+b2≥2ab。 第二、自主学习,互动探究。 (1)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出重要不等式,同时给出不等式的证明,用作差法证明。 (2)由重要不等式引出基本不等式(a>0,b>0),然后给出基本不等式的证明,用分析法,并说明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3)比较两个不等式的异同。 第三、探究展示,评价归纳。本节教学设计我给出了一个例题,并且给出了一个随堂练习题,在展示例题的时候,引导学生归纳出用基本不等式求两数的最值时应注意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第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本节课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内容上的不足: 1、作为第一节课而言,内容上还是多了些,本节要求学生接受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以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学生接受困难。另外在保持内容的完整性与学生的接受情况这两方面,没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我校学生底子薄,基础差,他们对于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不到位,只停留在概念的掌握层面上,不能灵活应用。 2、课堂上直叙、预设的东西还是多了些,生成的成分少了些;在不等式的证明这一部分,学生没能总结出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方法:作差法,分析法,综合法等。这样学生以后再碰到不等式的证明时,可能还是会显得无从下手,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欠缺,逻辑思维不强,不能恰当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1、应适当地减少教师的`活动量,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去探究。教师应只作出适当的引导,做到少讲,少板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讲学生板书,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发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更多的应该授予学习方法,而非灌输知识。 2、本节课我从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引入,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像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让学生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通过创设恰当、自然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教学方法: 怎样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的思维能力,不仅应当经常的问学生“为什么”,而更应该努力促进学生由“被动状态”向相应的“自觉状态”转变,也即由被动的去回答老师关于“为什么”的问题而发展为经常的向自己提出“为什么”,只有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才是真正他们存在的问题。而这一转化过程的引导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和探讨。 (四)需进一步提高的能力: 学生方面:在课堂的生生交流中,所有学生都应学会如何与同学合作交流,增强愉快、良性的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 教师方面:进一步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加强与其它学科间的整合,提高自身的教育教研能力。 这次的课对于我们四中的学生这样安排教学是比较合理的,我们的学生基础差,接受理解能力弱,因此教学内容安排难度较小,深度不够,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后适当加以拓展深化。另外,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了自身教学能力还需要锻炼和加强,今后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改进。 基本不等式观课有感3 今天在我校听了张老师上的《基本不等式》一课,我感触较深,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二十多年的老师,我仍然从中获得了不少启发,获益匪浅,现在谈一谈我的观课心得。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观测、可操作、可评价,体现三维目标整体要求;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1、“基本不等式”是必修5的重点内容,在课本封面上就体现出来了。它是在学完“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法”及“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不等式的证明和求最值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求最值又是高考的热点。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2、学生通过两个探究实例,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几何图形中获得两个基本不等式,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又经过讨论,进一步提炼、完善基本不等式,并从代数角度给出不等式的证明,自己分析证明方法,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认识,提高了逻辑推理论证能力;教师能带领学生结合课本的探究图形,进一步探究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强化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布局合理。我们都知道,基本不等式这一节有几个高考考点,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刚刚接触,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张老师本节课只是三课时的第一课时,只讲基本不等式及其几何意义。让学生通过练习,充分理解不等式中的“一正,二定,三相等”的具体含义和应用。并辅以高考题型,以让学生掌握高考动向。 三、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在新课讲解方面,张老师能仔细研读教材,发现了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如何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如何用好基本不等式,需要学生理解六字方针:一正二定三等。这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尤其是“定”的相关变化比较灵活,不可能在一节课解决。因为张老师把这部分内容放到了第二节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正”“等”的意义。巩固练习中设计了选择题,让学生理解六字方针的内涵。还从“和定”、“积定”两方面设计了相关练习,让学生逐步熟悉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 四、教学中,张老师应用“情景―问题―研究”模式教学,展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和调控者。学生是数学建构活动的主人。教学设计不是用传统的“公式+例子+练习”模式设计,而是把公式的建立当做一种情境,设计问题串为学习搭建脚手架,引发学生去操作、活动、讨论、反思。 五、张老师本节课,站位较高,能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本节课通过4个教学环节,强调过程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动了观察、分析、感知、归纳、探究等思维活动,从各个层面认识基本不等式,并理解其几何背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基本不等式为主线,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本上,充分展示基本不等式这一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再创造的过程。 六、张老师的基本功非常好,能够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应用数字资源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特别是几何画板的运用,相当形象,班班通的希沃白板高效直观。 七、个人认为,张老师本节课还需改进之处有这么几点。 1、由于时间关系,小结部分没有总结到位。 2、教师要体现课堂的主导地位,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问题串的运用要直接,不能“嗯啊”显得犹豫。 3、课堂容量是否应该少一点。教师在讲授完例题后,对例题变式这部分可以留到下节讲。毕竟这只是第一课时。 |
随便看 |
|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