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范仲淹的故事 |
范文 | 范仲淹的故事30篇 范仲淹的故事(一): 窖金苦读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他抬头一看,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他很惊奇,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头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随手埋好。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我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景,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 一天,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范仲淹的故事(二): 自幼孤贫勤学苦读 范仲淹的曾祖父范梦龄,曾任吴琥国中吴节度判官(苏州钱粮判官),祖父范赞时,曾任吴越国秘书监。父亲范墉,任职于吴越王幕府,后随吴越王钱一同投宋,端拱初年(988年)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日,范仲淹生于徐州,次年(990年)父亲不幸逝世,范家失去了生活来源,范仲淹之母谢氏贫而无依,只好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仲淹改家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姓朱的人家。从此,范仲淹改姓名叫朱说(音yue),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21岁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读书,经常一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一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我的乐趣。范仲淹看不惯朱家兄弟奢侈浪费,无所事事,便多次规劝,不料,朱家兄弟听得不耐烦,有次便脱口说道:“我们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范仲淹听了一怔,觉得话中有话,便追问为什么,有人告诉他:你乃姑苏范氏之子,是你母亲带你嫁到朱家,听罢方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下决心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独自前往南京求学去了。 范仲淹为什么要投南京呢因为此地是人烟稠密的大都会,教育事业发达,这儿的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能够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很多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 范仲淹入学后,皇帝来了也不出去观看,昼夜不停地苦读,五年未解衣就枕,疲乏到了极点,就用凉水浇脸,来驱除倦意,他的食物很不充裕,甚至不得不靠喝粥度日,甚至粥不充,一天只能喝上一顿,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这种情景被他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到了,回家告诉了父亲,于是留守就叫人给范仲淹送来许多饭菜。可是,几天过去了,食物都放坏了,仍不见范仲淹尝一口。那同学问他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我不是不感激你的厚意,只是我巳习惯于粗茶淡饭了,如果此刻就享受这种丰盛的饭菜,以后还能吃得下粥吗”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寒窗苦读,范仲淹最终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人。他经过科举考试,在1015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这时,他把母亲接来,赡养事奉。1017年,他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毫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方恢复了原先的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范仲淹的故事(三):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xx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 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xx资料,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范仲淹的故事(四): 几起几落百折不挠 范仲淹入仕后,最初十余年,一向担任地方上的小官员。他每到一地总是踏踏实实地做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并且干得很有成缚。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到泰州(今江苏泰州市)任西溪镇盐仓监官,掌管盐税。他看到泰州及楚州(今淮安)、通州(今南通)、海州(今连云港西南)各州,因唐时所建捍海堤年久失修,早巳颓坏,每年秋季海潮泛滥,往往阡陌洗荡,庐舍漂流,人畜丧亡,盐灶也多被冲毁,灾情十分严重。退潮以后,过去的良田都变成了不宜耕种的盐碱地,老百姓无以为生,只好携家外逃。这件事本来不属范仲淹的职权范围之内,但他积极向上反映,提议修复捍海堤。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朝廷任命范仲淹主持整个修堤。经过将近四年的努力,天圣六年(1028年)春,长达150里的捍海堤最终修好,解除了这一带的潮水灾害,保护了农田和盐埸。2600户外逃居民也纷纷回到家园恢复生产,原先葭苇苍茫的荒地,又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范仲淹的功绩,为他修建了祠堂,并将捍海堤取名为范公堤,灾区中心兴化县的人民往往以范为姓。 由于范仲淹有此政绩,便调到中央担任秘阁校理(秘阁是皇家藏书楼之一,校理是负责藏书的整理和校勘),到了中央,范仲淹更关心朝政得失和民间利病,又与朝廷中的腐朽势力展开斗争,犯颜直谏。他看到刘太后独揽大权,把宋仁宗当成傀儡,便批评这种不合理现象,奏请太后还政,有人劝他别这样锋芒毕露,他说:“我的官职很小,俸禄不算多,但每年也有三百贯铜钱,相当于两千亩地一年的收成。如果我坐食禄米,不去为国为民立功,那和专门糟蹋粮食的螟虫又有什么两样人都说犯颜直谏会给自我惹祸,不是明哲保身之计,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才是最没眼光的,他们不懂得:仅有朝廷内外的官员都敢于直言,君主才会不犯错误,百姓才能没有怨言。xx上清明,才能祸患不生,天下无忧。这不正是远离祸乱、保全自身的根本之计吗”但不久,范仲淹因由此触怒太后,被贬往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有人认为,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句话是争取言论自由的宣言书,它比亨利,柏得烈的“不自由,毋宁死”要早740年。 刘太后死后,范仲淹才被召回朝廷,任右司谏(谏官)。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立刻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在宫中仍然过着奢华的生活,范仲淹对此十分气愤,他冒着触犯虎威的危险质问道:“如果宫中半天不吃会怎样样此刻许多地方老百姓没有饭吃,岂能置之不理”说得仁宗无话可答,只得派他去江淮一带安抚灾民,范仲淹每到一地就开仓赈济,并且免除了灾区的部分赋税。为了劝戒挥霍人民血汗的皇室,他还把饥民吃的野草带回来献给仁宗,并请他转给嫔贵戚们看看,让他们明白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不要过分奢侈。范仲淹经常大胆上谏,皇帝不快,又将他贬出朝廷。 范仲淹贬到地方后,任所常动,但每到一地,他都兴利除弊,注重发展教育。景佑元年(1034年),范仲淹调到故乡,担任苏州知州(一州的行政长官),他看到苏州暴雨成灾,伏天的大水,过了秋天仍未退下,农田被淹,秋收无望,数万家农户,面临饥饿死亡的威胁。这样,走立刻任伊始,他就了解水情,提出了疏浚五河,导太湖之水海的计划。他又亲临现场,督修这项工程。在他的领导下,经过苏州人民一致努力,最终疏通了淤塞的河道,把积水导入了江海。这次太湖水道的疏通,对保障太湖周围的苏、常、湖、秀四州的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范仲淹在苏州南园买了一块地,准备盖一所住宅。一天,他请阴阳先生看风水,这位先生巡视一遭后,向范仲淹贺喜道:“这是块贵地,今后您家中定有公卿相继出世。”范仲淹听了笑道:“我家独占贵地,倒不如让出建学,使士人都在此受教育,公卿将相不是更多吗”不久,范仲淹就在那里建起郡学,亲自聘请学识渊博的人任教,使学堂越办越好,名冠东南。由于范仲淹政绩斐然,又被召回京师,授天章阁待制,任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事(即宋都,今河南开封)。 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仅仅几个月,号称繁剧的开封府就“肃然称治”。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等大官僚,互相勾结,朋比为奸,将自我的亲信、党羽安插在要职上,使官僚机构中充满了陈腐污浊的空气。他和朝中一批正直的士大夫对这种行径十分痛恨,故经常向皇帝进言。故而城中流传着一首歌谣道:“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景佑三年(1036)年,范仲淹把京官晋升情景绘制成一份《百官图》,指着上头开列的众官晋升顺序说:像这样的晋升,是循序升迁;像那样的遽然晋升,是不合次序的提拔。如果说这些循序升迁是出于公道,那么,那些不合次序的遽然提拔,便是出于宰相的私意了。况且,大凡属于天子近臣的破格提拔和撤职贬降职至饶州知州(今江西鄱阳)。 范仲淹虽然三次被贬,名望却越来越高。第一次外贬时,亲朋们一向把他送到都门外,称赞他说:“此行极光(十分光荣)。”第三次被贬时仍有人不顾吕夷简的威胁恫吓去送别,并安慰他说:“此行尤光(尤其光荣)。”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仲淹前后巳是三光了。”他正道直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以满腔热忱报效国家。 范仲淹的故事(五): 划粥断齑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并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我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我既定的主意,每一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我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头,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 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范仲淹的故事(六): 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冬天,宋朝西北边境局势突然紧张起来,原本臣属大宋居住在甘州和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的党项族首领元昊自称皇帝,建国号大夏,并且把国内15岁以上的男子都征发为兵,沿宋朝边境部署了十万人马。应对西夏的突然挑衅,宋朝措手不及,朝廷内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团,宋仁宗也举棋不定,莫衷一是。边境上就更狼狈了,由于三十多年无战事,宋朝边防不修,士卒未经战阵,平常又缺乏训练。步兵携带武器和口粮,走几十里地就气喘吁吁,骑兵中有的不会披甲上马,射出的箭在马前一、二十步就落了地。带兵的将帅也多是皇帝的亲戚故旧,根本不懂军事,再加上将领更换频繁,军纪松弛,宋军以如此弱的战斗力如何对付咄咄逼人的西夏军队 1039年,西夏军队进犯宋之边境,次年正月,元昊大军进逼延州(今陕北延安)。延州一带地阔寨疏,兵力薄弱,又是夏军出入的必经之地,元昊早就想拔掉这颗钉子。当时延州的知州范雍是一个志短才疏的胆小鬼。他一听说夏军来犯,吓得紧闭城门不敢出战,忙遣人去调援军。不料元昊早巳在延州附近的三川口设下埋伏,援军刚到就陷入重围,死伤甚众,紧之后一面包围延州,一面将延州以北的36个寨堡全部荡平,最终延州指日可破,范雍束手无策,只会躲在城中祷告神佛保佑,幸亏这时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元昊怕被风雪困住,匆忙撤兵而去,延州孤堡才未陷落。 在这样严重的局势面前,宋仁宗想到了范仲淹。将他召入朝,恢复了天章阁待制之职,让他出任陕西路永兴军的知军州事(今陕西西安一带),之后,宋仁宗任命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全面统筹边防,任命范仲淹和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分别负责延路(西北军事区划之一,治所在今延安)和泾原路(西北军事区划之一,治所在今甘肃平凉)。这时的范仲俺已经52岁了,仕途上的艰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鬓发,可是忠心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年。范仲俺风尘仆仆来到处境最险恶的延州时,呈此刻眼前的是战争给宋朝和边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到处是断壁残垣,茅庐草舍被焚烧成了废墟,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少数留下的也是无衣无食,无家可归,有家难回,范仲俺的心境十分沉重,当即写下一首《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他发誓要像当年东汉的窦宪击破匈奴登燕然山勒石纪功而还那样,保卫边疆,让百姓安居乐业。一连数日,范仲俺不停蹄地视察延一带地形和边防守备,听取守边将士的意见,视察归来,便废寝忘食地谋虑对付西夏的战略方针。范仲俺认为,宋军人数虽多,但缺乏强将精兵,战斗力差;西夏军人数较少,但兵精马劲,战斗力强,加上西夏境内山川险恶,沙漠广袤,其都城又远在黄河以北的兴庆府(住院要夏银川市)。所以,宋若兴兵深入,粮草辎重的运输,绵延百里,很容易遭到敌骑截击,一旦粮饷接济不上,就有被歼的危险,不宜采取深入敌境大举进攻的方针。可是,夏国经济力量薄弱,粮食不足,绢帛、瓷器、茶叶等都需从宋朝输入,这又是它的致命弱点。只要宋军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努力修固边城,进行经济封锁,同时精练士卒,在夏军大举进攻时,扼险坚守,这样西夏军无隙可乘,锋芒受挫,西夏军屡屡穷兵黩武,无功而返,本国的经济就会十分贫乏,军队的斗志也会逐渐消失,到那时就可迫其讲和了。范仲俺根据以上分析,向朝廷提出了一整套以防守为主的御夏方针。这是一个贴合客观情景的战略决策,可是当时却被不少人认为是怯懦的表现,就连与范仲俺交情很深的韩琦也不能理解。韩琦主张坚决进攻。他向朝廷提出:“宋军拥二 十万重兵,只守界濠,这么怯弱,自古未有,长此以往,士气都要丧失光了。况且兴师以来耗资太大,再拖延下去,国家经费更加困难,故应当集中各路兵力攻打西夏,速战速记。”两种主张报到中央后,急于求成的宋仁宗采用了韩琦的主张,命令韩琦和范仲俺同时出兵。范仲俺感到这样做太危险,连上三表反对,但都无效。他只好请求留下延一路作为将来招纳西夏之用,宋仁宗勉强答应了。 庆历元年(1041年)正月,陕西主帅夏竦又派尹洙去延州说服范仲俺出兵,范仲俺仍然执意不肯。尹洙见他坚持已见,不禁叹息道:“范公这就不如韩公了,韩公曾说过:‘大凡用兵,当置胜败于度处’。”范仲俺一听,立即反驳道:“大军一动,关系万人性命,竟可置胜负于度外吗金不敢苟同。”韩琦得知劝不动范仲俺,便贸然决定泾原一路自行出讨。他调集了镇戎军的全部人马,又临时召募了1800名壮士,全交给副将福率领,出兵后,任福及诸将轻敌贪功,被一小股佯装败退的夏军引诱,脱离了原定的行军路线,深入追击,当人困马乏的大军行至六盘山南麓的好水川口时,突然鼓角声大作,伏兵四起,宋军陷入了元昊的埋伏圈内,经过一场血战,任福等诸将战死,死伤万余人,仅千余人力战逃脱。之后,元昊兵指渭州(即今某肃平凉),但不迅速前进,以免孤军深入,被对方切断后路,夏辣见西夏示弱,就命驻渭州的宋军主动进攻西夏军,结果元昊看准地势,将宋军围困在定川砦,断水放火,宋军全军覆没。定川砦战后,元昊大军便无所阻拦地直抵渭州,焚掠后还军。 好水川和定川砦的惨败,证明进攻方针难以收效,迫使宋仁宗放弃了进攻方针,改而采取范仲俺的守策。战略确定以后,还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它的实行。于是范仲俺推行修固边城、精练士卒、招抚属等相应的措施。修固边城就是在宋夏交界的前沿阵地修筑寨堡,建立军事据点。范仲俺的部下种世衡提议,在延州东北二百里古宽州的故垒上筑城。那里地处要冲,右可屏障延州,左可得到山西的粮食,北能够进图银、夏二州。范仲俺采纳了这个意见,派种世衡率兵前去修筑,夏兵来争,种世衡就一边作战一边抢修。城内缺乏水源,他出重金奖励凿井,最终从地下150尺处冒出了清泉,于是取名为清涧城。种世衡又大兴营田,一年收获粮食近万石,补充了军粮;又募商贾通贸易,经济上逐渐充实起来。同时,鼓励军队练武习射,把银钱当靶心,谁射中就赏谁,自此人人能射,最终使清涧城成为延州北面一个坚固的军事要塞。在范仲俺及其后任的努力下,不仅仅修筑了新的军事据点,并且还先后修复了永平、承平等旧寨12处;召回附近逃亡的蕃汉人户,开辟营田数千顷,恢复了农业生产。研究到当地百姓远路输纳赋课,过于劳苦,范仲俺还奏请将城县升建为军一级的行政单位,让河中府、同州、华州的中下等户,就近送缴课税。在春夏季节,则调延 兵马来城那里,就近购食军粮,能够节省310的买粮开支,还不算别的减省。经济的恢复和军事力量的加强,使延州及周围附近的寨堡十分巩固。夏军私相告诫说:“别想打延州的主意了,此刻的小范老了(指范仲俺)胸中有数万甲兵,不像大范老子(指范雍)好欺负。” 范仲俺的主张又推行到陕西沿边各路,没过几年,宋在延州与庆州间修筑了大顺城,在环州和镇戎军间修筑了细腰城和葫芦泉诸寨,打通了各州之间的道路,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一方有警,各方应援,宋军的防守本事大大地加强了。 精练士卒,就是采取各种办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宋朝皇帝的诏旨中曾规定了各级将领统率军队的数目,若遇敌侵犯,地位低的军官就带军队先行出阵抵御。范仲俺说:“战将不选择适当的人,只以官阶高低作为出阵先后的标准,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于是,他认真检阅了延州的军队,淘汰了一批怯懦无能的将校,选拔了一批经过战火考验的有才干的人代替他们,他又淘汰老弱,选择18000名合格士兵,把他们分成6部,让每个将领统率3千人,分别予以训练,改变了过去兵将不相识的状况,临战时根据敌军多寡,调遣他们轮流出阵抗敌。范仲俺又进取召募士兵,因为原先守边的大都是从内地调来的已经腐化的禁军,这批人既不耐劳苦,又因久戌思乡,斗志不高,而从本地人民中召募士兵,熟悉山川道路,强悍敢战,又因保卫家乡,斗志较强。精练士卒,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此外,范仲俺能以身作则,将士没喝上水他从不说渴,将士没吃上饭他从不叫饿,朝廷赏赐给他的金帛都分发给将士。范仲俺赏罚分明,奖励勇猛杀敌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对克扣军饷的贪污分子则当众斩首,毫不留情。这样,在范仲俺的率领下,西北军中涌现出许多像狄青、种世衡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 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招抚属就是大力争取宋夏交界的少数民族——羌族。在沿边横山一带散居着不少族部落,由于力量单薄,他们在宋、夏间持观望态度,有的曾投靠西夏,为元昊作过向导。范仲俺一方面筑堡立寨,切断他们与西夏的联系,并用兵保护他们的安全;另一方面竭力招抚他们,羌族酋长来见,范仲俺屏退卫兵,亲自接入内室,推心置腹相谈。羌族人亲热地唤他“龙图老子”(当时范仲俺的职衔是龙图阁直学士)。对受战争损害的羌族人民则拨给空地,发放粮食、农具等帮忙他们恢复生产。这一政策更受到羌族人民的拥护。这样,羌族部落纷纷归附宋朝,担任宋军的向导,并出兵助战,有力地支持了宋军。 经过实施以上的措施,扭转了宋朝被动挨打的局面,使已经破坏的边防重新又巩固起来。边境上流传着一首歌谣说:“军中有一韩(琦),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仲俺),西‘贼’闻之惊破胆。”而西夏境内由于长期用兵,物资奇缺,物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无力战争。这样,双方从庆历三年(1043年)开始议和,到庆历四年正式达成和议。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 范仲淹的故事(七): 主持庆历新政推行xx改革 庆历三年四月,宋夏局势刚刚和缓,宋仁宗便将范仲淹调回东京,升任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与枢密副使富弼、韩琦等人一道主持朝政。当时,北宋的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而行政效率越来越低,军队数量不断增加,但内忧外患不时爆发,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国家财政却入不敷出。不少有远见的人担心封建国家的命运,连连上疏要求宋仁宗进行改革,在严重的危机面前,宋仁宗三番五次召见范仲淹等人,赐给他亲笔写的诏书催促说:“你们为国尽心,不必有什么顾虑,凡是急需改革的事,赶快提出来。”并且叫人打开宫中的天章阁,在条案摆好纸笔,督促他们立即写出改革方案。范仲淹一贯主张改革,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早在天圣五年(1027年),范仲淹就曾洋洋万言上书朝廷,提出一系列提议:选择贤明的人作州郡长官,举荐有成绩的人当县令,排除社会上的游散懒惰势力,裁汰冗员并取缔过度侈费,严密选举制度,培育将帅以加强边防等。之后他又经常上书,分析民间利病和朝政得失。此刻他更觉得责无旁贷,但他又深知积重难返,他对人说:“皇上对待我,真够信任的了。可是,事情总有个先后缓急;以往长期安定局面中积累的弊病,决非一朝一夕所能革除呵!”然而国家的危机如此严重,皇上求治如此心切,时间是耽搁不起的,于是范仲淹 认真总结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它的主要资料是: (一)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那时,升降官员不问劳逸如何,不看政绩好坏,只以资历为准。故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循苟且,无所作为。范仲淹提出考核政绩,破格提拔有大功劳和明显政绩的,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 (二)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当时,大官每年都要自荐其子弟充京官,一个学士以上的官员,经过二十年,一家兄弟子孙出任京官的就有二十人。这样一个接一个地进入朝廷,不仅仅增加了国家开支,并且这些纨绔子弟又不干正事,只知相互包庇,结党营私。为了国家xx的清明和减少财政开支研究,应当限制大官的恩荫特权,防止他们的子弟充任馆阁要职。 (三)精贡举,即严密贡举制度。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首先应当改革科举考试资料,把原先进士科只注重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经书的词句改为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这样,学生有真才实学,进士之法,便能够依其名而求其实了。 (四)择长官。针对当时分布在州县两级官不称职者十居八九的状况,范仲淹提议朝廷派出得力的人往各路(北宋州以上的一级监察和财政区划)检查地方政绩,奖励能员,罢免不才;选派地方官要经过认真地推荐和审查,以防止冗滥。 (五)均公田。公田,即职田,是北宋地方官的定额收入之一,但分配往往高低不均。范仲淹认为,供给不均,怎能要求官员尽职办事呢他提议朝廷均衡一下他们的职田收入;没有发给职田的,按等级发给他们,使他们有足够的收入养活自我。然后,便能够督责他们廉节为政;对那些违法的人,也可予以惩办或撤职了。 (六)厚农桑,即重视农桑等生产事业。范仲淹提议朝廷降下诏令,要求各级政府和人民,讲穷农田利害,兴修水利,大兴农利,并制定一套奖励人民、考核官员的制度长期实行。 (七)修武备,即整治军备。范仲淹提议在京城附近地区召募强壮男丁,充作京畿卫士,用来辅助正规军。这些卫士,每年大约用三个季度的时光务农,一个季度的时光教练战斗,寓兵于农,实施这一制度,能够节省给养之费。京师的这种制度如果成功了,再由各地仿照执行。 (八)推恩信,即广泛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主管部门若有人拖延或违反赦文的施行,要依法从重处置。另外,还要向各路派遣使臣,巡察那些应当施行的各种惠政是否施行。这样,便处处都没有阻隔皇恩的现象了。 (九)重命令,即要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范仲淹认为,法度是要示信于民,如今却颁行不久便随即更改,为此朝廷必须讨论哪些能够长久推行的条令,删去繁杂冗赘的条款,裁定为皇帝制命和国家法令,颁布下去。这样,朝廷的命令便不至于经常变更了。 (十)减徭役。范仲淹认为如今户口已然减少,而民间对官府的供给,却更加繁重。应将户口少的县裁减为镇,将各州军的使院和州院塥署,并为一院;职官厅差人干的杂役,可派级一些州城兵士去承担,将那些本不该承担公役的人,全部放回农村。这样,民间便不再为繁重的困扰而忧愁了。 《条陈十事》写成后,立即呈送给宋仁宗。宋仁宗和朝廷其他官员商量,表示赞同,便逐渐以诏令形式颁发全国。于是,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范仲淹的改革思想得以付诸实施。 庆历三年(1043年)底,范仲淹选派了一批精明干练的按察使去各路检查官吏善恶。他坐镇中央,每当得到按察使的报告,就翻开各路官员的花名册把不称职者的名字勾掉。枢密副使富弼平时对范仲淹十分尊敬,这时见他毫不留情地罢免了一个又一个官员,不免有点担心,从旁劝止说:“您一笔勾掉很容易,可是这一笔之下可要使他一家人痛器呀!”范仲淹听了,用笔点着贪官的名字愤慨地说:“一家人哭总比一路人哭要好吧!” 在范仲淹的严格考核下,一大批尸位素餐的寄生虫被除了名,一批干才能员被提拔到重要岗位,官府办事效能提高了,财政、漕运等有所改善,暮气沉沉的北宋政权开始有了起色。朝廷上许多正直的官员纷纷赋诗,赞扬新政,人们围观着改革诏令,交口称赞。可是,这场改革直接触犯了封建腐朽势力,限制了大官僚的特权,他们对此恨之入骨,随着新政推行逐渐损害他们的利益,便集结在一齐攻击新政。他们诬蔑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结交朋党,他们并串通宦官不断到宋仁宗面前散布范仲淹私树党羽的谗言。曾作过西北统帅的夏辣,是个诡计多端的家伙,宰相吕夷简告病退休时,他满心以为凭自我的资历能够接替宰相职位,没料想在石介、欧阳修的评击下,非但没有当上宰相,连枢密使的官职也丢了。他恼羞成怒,蓄意报复。于是他让家里的一个使女天天临摹石介的手迹,等到写得到石介亲笔字一模一样了,便伪造出一封石介写给富弼的密信,信里说要废掉仁宗。夏辣到处张扬,诬陷改革派阴谋另立皇帝。于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宋仁宗虽然对这件事未必全信,但看到反对革新的势力这么强大,他开始动摇了,失去了改革的信心。到庆历五年初,一年前慷慨激昂,想励精图治的宋仁宗最终完全退缩,他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解除了范仲淹 参知政事的职务,将他贬至邓州(今河南邓县),富弼、欧阳修等革新派人士都相继被逐出朝廷。坚持了一年零4个月的订历新政最终失败。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到邓州,之后又辗转于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他调往颍州(今安徽阜阳),走到出生地徐州,不幸病逝,终年64岁。遗著有《文集》二十卷,《别集》五卷(今本四卷);《奏议》十七卷,《政府论事》三卷(今本为《奏议》二卷);《尺牍》五卷(今本三卷);另有《文集补编》一卷。 范仲淹的故事(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年范仲淹贬到邓州后,身体很不好,这时,他接到昔日好友滕宗谅从岳州(今湖南岳阳)的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一篇记。范仲淹为了激励遭到贬黜的朋友们,便一口答应了滕宗谅的请求,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范仲淹用洗炼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并且借景抒情,劝勉失意志士不要因自我的不幸遭遇而忧伤,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摆脱个人得失,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所以获罪。他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xx改革,触及到北宋的xx、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失改,但范仲淹主持的这次新政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他在地方上每到一地,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十分俭朴,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一向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在死后入殓时,连件新衣服都没有。然而他喜欢将自我的钱财送给别人,待人亲热敦厚,乐于替人家办好事,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指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即使是乡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在他离任时,百姓常常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范仲淹继续留任。 范仲淹的行动和思想,赢得身前身几代人的敬仰。邠州和庆州的`百姓,与归附宋朝的羌族人民,都画了他的肖像,给他立生祠,来纪念他,他噩耗传到各地,人们深为叹息,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羌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器哀悼,斋戒了三天才散去。历代仁人志士也纷纷以范仲淹这位北宋名臣为楷模,学习和效法。而今日,范仲淹的精神和思想仍闪耀着奋发向上的思想光辉,仍有着启发和教育意义。 范仲淹的故事(九): 范仲淹与豆瓣汤 苏州民间有一味家常菜——雪里蕻豆瓣汤。这汤口味鲜美,经济实惠。要想明白这道菜的由来,还得慢慢说来! 范仲淹与豆瓣汤大宋年间,范仲淹官居相位,由于权奸作祟,被贬到延安任总兵。 延安地处北宋与西夏的交界。两国连年征战,打仗合谈,合谈打仗,总是不得安宁。 延安终日黄沙滚滚,别说庄稼长不好,就连吃水都困难,何况还有敌人不断骚扰。范仲淹到延安上任时,随身带了四个大行囊,别人以为是总兵的四季衣裳,实际上范仲淹是个有心人,四个行囊中装的是菜种、豆种、笔墨纸砚和书籍。 范仲淹到了延安,一边发动士兵开荒种地,将他带去的种子播种在黄土里,一面苦练杀敌本领,将分散在山沟里的农民聚居在一齐,如今的安塞、太平寨就是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范大人身先士卒,经过两年的努力,不仅仅边防巩固,人民生活也逐渐改善,西夏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一年,正是牛羊肥壮谷子黄的时候,西夏国主给范大人送来一封书信,提出要到延安看看新修好的宝塔,信上异常提出,到时自带干粮,决不打扰百姓。对于西夏国主前来拜访,范大人求之不得,正好借此机会与西夏修好,便回信表示欢迎。 西夏国主来延安作客时,全城张灯结彩,范大人亲自出城迎接。 客人进了城,果然连茶水也不喝一口。范大人到城外番营回访,看见帐篷内正在做菜,除了羊肉、牛肉外,还有一种大块头的青菜,询问后才明白,那是西夏人最爱吃的雪里蕻。 范大人与西夏国主闲谈时,讲起自我最爱吃蚕豆,说蚕豆出在江南,眼下延安也能够种植了。青蚕豆鲜嫩味美,老蚕豆能够炒熟吃,作菜作粮都能够,西夏国主听了当即要求看一看蚕豆是个什么样貌。 国主看了蚕豆,想吃蚕豆,可有言在先,不便直说。范大人看透了对方的心思,当即叫手下人拿来一斗蚕豆瓣,笑着说:“大王爱吃雪里蕻,本帅爱吃蚕豆,为了将你的爱好和我的爱好合为一好,何不将两样东西合做一道菜看看味道如何?”西夏国主大喜:“蒙范大人不弃,敬请一试!” 范大人叫手下人用蚕豆瓣烧雪里蕻,香味四溢。吃的时候,西夏国主大加称赞:“妙极妙极,简直能够称作天下第一菜了!”范大人说:“如此好菜,乃汉番两家合二为一所得,故而味道鲜美绝伦!”西夏国主听了高兴地说:“这便是两好合一好,汉家番家仅有和睦相处,才会有快活的日子呀!” 范大人镇守延安多年,边境太平无事,西夏向大宋俯首称臣。之后,范仲淹因年事高,回苏州安度晚年,又将雪里蕻的菜种带了回来。如今江浙沪一带农村,广种蚕豆与雪里蕻。人们吃着雪里蕻豆瓣汤的时候,就会念起范仲淹。 范仲淹的故事(十):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 范仲淹在求学时,认识了一名刘姓同学。当时条件很差,每一天只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两块。刘同学家境好,总是把好吃的给范仲淹。范仲淹才勉强填饱肚子,得以继续学习。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三年多。临别那一刻,范仲淹暗暗发誓,将来如有出头之日,必须要感激刘同学对他的恩情。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在范仲淹当宰相后的不久,刘同学找到府上,说家里发生了变故,需要范仲淹的帮忙。 多年未见,范仲淹跟他把酒言欢叙旧,一边喝酒一边聊起过去的经历。范仲淹说,几十年未见老同学在哪里高就?刘同学端起杯,一饮而尽,说,罢了罢了,此行正好求助老同学,能够谋个一官半职。他想凭着范仲淹在朝中的威望,应当不成问题。 谁知,范仲淹脸色一沉,说,刘兄家里有几个人,每年需要多少钱开支?刘同学回答,一百两银子足够。 范仲淹沉吟了一下,叫下人取出一千两银子,说,这些银两先给你救济,如果后续有困难我会继续给你供给帮忙。 范仲淹的银子解了刘同学的燃眉之急,他还了外债,家里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银子用完后,他又找到了范仲淹,这次他直截了当地说,想经过他的关系做官。 范仲淹一口回绝,说如果家庭困难能够再帮忙,你要做官我不能做主,仅有经过科举考试才能进入。刘同学离开时,埋怨地说,范仲淹一点不讲交情,如果当初不是我,范仲淹能有今日的成功吗? 范仲淹说到做到,再取出一千两银子给刘同学。直到最终,范仲淹也没有给他一官半职,自掏腰包维护了清廉形象。 范仲淹的故事(十一): 范仲淹的家风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xx家文学家,不仅仅自我为官清廉,教育子女也极其严格。范仲淹一生历任高官,但范家一向清贫俭约家风纯朴。 范仲淹的家风天圣三年,范仲淹任兴化县令,负责治理水患。许多前任都是简单地修修堤坝应付而已,范仲淹却亲自去海边,与当地居民商讨良策。民工们开始修堤筑坝时,范仲淹不是坐在高堂之上而是现场指挥。 有一次,白天刚修好的堤坝,晚上就被海浪冲毁。民工们怨声载道,不肯再修坝,有的则偷偷溜掉。范仲淹来到施工现场,不仅仅劝勉民工们要同心同德将坝修好,还将自我的薪俸拿出来,为民工们改善生活。民工们深受感动,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 范仲淹淡泊名利轻财重义,子女们也深受影响。范仲淹任开封知府时,曾派次子范纯仁将一船五百斛的麦子运往姑苏。 在丹阳停留时,范纯仁偶遇文学家石曼卿,当时石曼卿家中连遭不幸,几位亲人相继离世,他想安葬亲人之后再回乡,因为没有盘缠而寸步难行。范纯仁不加思索地将整船麦子送给了石曼卿,但石曼卿还是愁眉紧锁,范纯仁就问:“石先生若还有为难之事,不妨说来”。石曼卿眼里含泪满面羞愧地说:“两个女儿已经找了婆家,奈何没有嫁妆无法出门”。范纯仁爽快地说:“石先生不必忧虑,只需将船只卖掉,嫁妆也就有了”。石曼卿连连道谢,范纯仁则两手空空回了家。范家兄弟的善行,一向为百姓们所推崇。 范仲淹为政清廉,世称范文正公,而他的言传身教,也为子女们营造了良好的家风,从而有口皆碑代代相传,为后世人所敬仰。 范仲淹的故事(十二): 范仲淹小时候的故事 范仲淹就是这样从小立志,划粥而食的,靠着这种精神,范仲淹最终当上了宋代著名的xx家和文学家,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范仲淹小时候是个平穷的孩子,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为了生活,母亲改嫁带他到了朱家。朱家也很穷,没有钱给范仲淹读书,范仲淹就一个人来到一所寺院,一边干活,一边苦读。经常读到夜深。有点儿困了,就用冷水洗脸。最让他感到困难的就是每一天的饭菜,不要说好吃的饭菜,就连吃饱也很不容易。他每一天只好煮一碗粥,等到冷凝了以后,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用咸菜来下肚子。 一天,一位同学来看望范仲淹,那位同学是官宦弟子,是家中很富有的。看见范仲淹生活那么困难,学习却那么用功,心里很是感动,回家告诉了父亲,然后同学就叫父亲去给范仲淹送好饭好菜。 过了几天,那位同学又去看望范仲淹,发现给范仲淹的饭菜却放在地上原地不动,都快发霉了。于是,那位同学就责怪道:“君子不吃小人送来的食物,你不吃这些食物,难道你瞧不起我?”范仲淹表示歉意,说:“我此刻吃粥已经吃习惯了,我怕吃了你的饭菜,吃不下这些稀粥了。”那位同学听了范仲淹的话,对范仲淹更加钦佩了。 范仲淹的故事(十三):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xx家文学家,不仅仅自我为官清廉,教育子女也极其严格。范仲淹一生历任高官,但范家一向清贫俭约家风纯朴。 天圣三年,范仲淹任兴化县令,负责治理水患。许多前任都是简单地修修堤坝应付而已,范仲淹却亲自去海边,与当地居民商讨良策。民工们开始修堤筑坝时,范仲淹不是坐在高堂之上而是现场指挥。 有一次,白天刚修好的堤坝,晚上就被海浪冲毁。民工们怨声载道,不肯再修坝,有的则偷偷溜掉。范仲淹来到施工现场,不仅仅劝勉民工们要同心同德将坝修好,还将自我的薪俸拿出来,为民工们改善生活。民工们深受感动,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 范仲淹淡泊名利轻财重义,子女们也深受影响。范仲淹任开封知府时,曾派次子范纯仁将一船五百斛的.麦子运往姑苏。 在丹阳停留时,范纯仁偶遇文学家石曼卿,当时石曼卿家中连遭不幸,几位亲人相继离世,他想安葬亲人之后再回乡,因为没有盘缠而寸步难行。范纯仁不加思索地将整船麦子送给了石曼卿,但石曼卿还是愁眉紧锁,范纯仁就问:“石先生若还有为难之事,不妨说来”。石曼卿眼里含泪满面羞愧地说:“两个女儿已经找了婆家,奈何没有嫁妆无法出门”。范纯仁爽快地说:“石先生不必忧虑,只需将船只卖掉,嫁妆也就有了”。石曼卿连连道谢,范纯仁则两手空空回了家。范家兄弟的善行,一向为百姓们所推崇。 范仲淹为政清廉,世称范文正公,而他的言传身教,也为子女们营造了良好的家风,从而有口皆碑代代相传,为后世人所敬仰。 范仲淹的故事(十四): 孝水省亲 范仲淹继父朱文翰,字苑文,端拱二年中进士任平江府推官,不久京都召试馆职,他便应试入馆,授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编校。宋真宗赵恒继位后,朱文翰得到信任,升为户部郎中。郎中为皇帝的侍卫和随从,地位较高。朱文翰为人耿介刚直,敢于直言朝政,得罪了权贵高官,受到诽谤中伤,景德初年被贬出京城,任淄州长史。 母亲先去淄州的秋谷口照料继父,范仲淹仍在长山读书。秋谷口简称秋口,位于今淄博市博山城东荆山之麓。那里群山怀抱,孝水中流,泉水绕城,景色幽美。长山至秋口,相距百余里,中间由孝水联结起来。孝水,又称笼水,俗称孝妇河。孝水发源博山颜神镇,北流经淄川入长山县境,绕长山城南,鱼子沟水汇入,经城西北吕家庄,向西流经原梁邹县城(今邹平旧口)西北,与济水汇合,东流入海。范仲淹随母迁居长山以后,与孝水结下不解之缘。读书余暇,每每邀同学少年,到孝水玩耍戏水,好不畅快。孝妇河的传说,听父老乡亲讲了一遍又一遍: 颜文姜自丈夫死后,侍奉婆母异常周到细心。她每一天到10里之外的山泉挑一担甜水,供婆母饮用。如此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无间寒暑,无怨无悔。这事感动了神灵,水缸处冒出一灵泉,甜水随用随长。文姜便用一个编织的笼子罩住泉眼,从此免除了她天天担水之苦。久而久之,婆母产生疑惑,乘文姜外出,婆母发现了水缸旁的笼子,用力一掀,灾难降临,大水涌出,淹没了房舍街巷,婆母也被淹死。文姜归来,夺过婆母手中握着的笼子,向北一指,滔滔洪水北去,流成了一条河,这便是笼水,也就是孝妇河。孝妇河岸边长大的人,谁不为颜文姜的孝道感动呢! 范仲淹异常孝顺,母亲的冷暖苦乐,时时挂在他心上。母亲刚去秋口之时,他天天想念母亲,寝食不安。一天,他请假要到秋口探望母亲,教师与同窗担心他路径不熟悉。他说:这孝水不就是引路的吗!他独自一人沿着孝水河岸,溯流而上,走了一程又一程,过了一村又一村,大半天的光景,最终从孝水下游到了孝水上游岸边的秋口。母子相见,泪流满面。一段时间里,他常常从长山步行百里到秋口省亲,母亲也常常顺着孝水流去的方向张望。之后,继父在秋口寻到一所学宫,把范仲淹接到秋口读书。有时母亲回长山朱家料理家务,时间稍长,范仲淹便又从秋口沿着孝水到长山探望母亲。潺潺孝水,便成了连接范仲淹与母亲的一条亲情河。 范仲淹孝水省亲的故事,感动了周围的父老乡亲,人们赞不绝口,到处传颂。范仲淹晚年知青州之时,他赈灾救荒、掘井汲水、折钱纳税等惠民政绩,感动了青州的父老乡亲。青州的艺人回忆起范仲淹孝水省亲的往事,编写了一段唱词,唱词中借用了初唐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改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口至长山一百。”63岁的范仲淹听罢唱词,不禁潸然泪下。请君试问孝妇水,思绪与之谁短长! 范仲淹的故事(十五):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范仲淹未入学,母亲和继父就对他进行了良好的启蒙教育,讲述了许多古圣先贤如何立志、如何读书、如何成就大事业的故事。每次他都认真聆听,默记在心。听后,他又总爱安静地独立思考。 商周时代,有国学、乡学。秦汉以后,只重国学,乡学多由民间自办。州县普遍兴学,还是仁宗朝由范仲淹等先贤倡导的。范仲淹青少年时代,长山没有官办的县学,有的只是富贵人家自办的塾学,或民间筹办的学宫。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年),母亲便送范仲淹到长山城东南隅一所民办学宫读书。后人怀念他,金代泰和年间在范仲淹当年读书之处创立怀范楼,元元贞元年(1295年)县尹安惟洪修葺。这是后话。 范仲淹进长山学宫读书后的一天中午,学宫旁边一座庙宇前,涌满了男女老幼许多人,说某某神显灵了,人们虔诚地前来烧香磕头,求签问卦,神能够断吉凶祸福,能够问前程未来。少年学子出于好奇,随人流也进了庙宇。看到都在争先恐后地求签问卜,范仲淹郑重地走到一个相士面前,抽出一签,询问道:“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相士回答说“不能”。周围的人听到这一问一答,不由得愣了,惊疑的目光投向了他。范仲淹又问:“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怎样样?”相士愣了,无言以对。旁边一位老者十分叹赏这位貌不出众却志向非凡的少年,便仔细询问了范仲淹的情景。在范仲淹看来,“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也”。用吴曾转述范仲淹的话来说:“能及大小生民者,固为相为然”,“在下能及大小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在封建社会中,皇帝职位最高。除了皇帝,当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居高位,最能为民造福的,当属宰相;在民间,最能为民造福的就是良医。良相良医,尽管职位高低不一样,在为天下人造福方面却是一致的。 很显然,范仲淹早年的志向不存在升官发财之念,其意向鲜明地表达了利泽生民的思想。这个少年时代愿为良相良医的人,在经过数十年宦海生涯之后,暮年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范仲淹的故事(十范公堤的由来 从汉朝起,盐就是官府所专营。从唐至清,盐赋收入占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盐为朝廷的重要经济命脉,可谓举足轻重。古云:国家财富,盐利为盛。淮盐又占全国盐赋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泰州一带,海水含盐量高,海盐产量一向为淮盐之冠,西溪则被誉为“天下海盐仓”。所以,北宋朝廷多派进士及第的京官来此任盐官。西溪盐仓监,相当于盐务管理所所长,管辖东台境内各个盐场,职责相当重大。范仲淹在巡守盐田盐仓的同时,深入泰州、楚州(今淮安)、通州(今南通)、海州(今连云港)一带,考察社情民意。煮海水煎盐的盐灶灶户,在茫茫的数百里海滩上,星罗棋布,柴草浓烟,遮天蔽日。盐民生活很苦,盛夏酷暑,更是苦不堪言。明代盐民诗人吴嘉纪《绝句》云:“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烈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如今,沿海四州的盐民农户愈加困难,泰州尤甚。那里几乎年年遭受海潮祸患。每年秋天,海潮泛滥,如遇大风,潮水咆哮怒吼,扑向海滩,冲毁盐田盐灶,冲毁庄稼农舍,甚至伤及人畜性命。潮水过后,粮田碱化,米豆无收。百姓无以生计,被迫流落他乡的已有三千余户。针对海潮侵袭,唐代曾修筑了一条捍海堤堰,堤东产盐,堤西种粮,防止了潮患,民众生活安康自足。可历经唐末及五代 战乱,年久失修,原捍海堤堰多半颓坏,致使海潮重新肆虐泛滥。当地多数民众,渴望复修捍海长堤。范仲淹经过深入考察,确认海潮泛滥是泰州一带民众的主要灾难,再也按捺不住为民兴利除弊的急切心境,决心越职言事,专程赶往泰州,找到淮南发运副使张纶,提出重修海堤、增置盐田、改造农田、召回流民的提议方案。张纶十分欣赏这位敢言敢为的下属范仲淹,当即表示支持。可重筑海堤引起不一样意见的争论,持海堤易造成内涝观点的一派人极力反对。张纶力排众议云:涛之患十之九,潦之患十之一,护九而亡一,不亦可乎!他上书朝廷,并推荐范仲淹任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筑海堤工程。工程浩大,涉及四州,民工四万余人,张纶又安排时任泰州军事推官的滕宗谅参与协助指挥。 天圣元年(1023年),宋仁宗即位,范仲淹任兴化县令(正八品),总掌捍海堤工程,进取筹备工程启动的有关事宜。从天圣二年至三年,范仲淹全力以赴投入海堤工程。顶严寒,冒酷暑,日夜奋战在工地,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严格工程质量,关怀民工生活。工程进展顺利,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秋冬之交的一天,北风怒吼,寒流突至,雨雪冰雹混作。晚上,海潮陡涨,铺天盖地。数万民工在百里大堤上无处可躲,许多民工四处奔逃,官员制止不住,也跟着乱跑。这时,协助指挥的滕宗谅临危不惧,神色镇定,晓之利害,果断指挥,迅速稳定了局面,成为主帅范仲淹危难时刻的最有力助手。范仲淹暗自称赞同年滕子京为“十分之才”,而“心爱焉”,结为终生莫逆之交。 风雪之夜,海潮卷走了慌忙中未来得及撤离的一百余名民工,也冲毁了部分工程。原先的反对派一时甚嚣尘上,流言谎称死人上千,更有人上书请求罢修。朝廷立即派人下来调查,幸亏张纶从中解释情景,辨明是非,可是否继续修筑仍举棋不定。皇帝又诏令淮南转运使胡令仪实地察访,秉公议决是否复工。胡令仪曾在东台担任过县令,十分清楚泰州海堤的重大作用。他亲自征询范仲淹意见,范仲淹反复陈述利弊,权衡得失,坚持复工修筑海堤,不可半途而废,不能因噎废食。胡令仪十分赞成范仲淹的主张,向朝廷回报了范仲淹的益民苦心及功绩,并提议必须复工。 天圣四年(1026年)八月,范母病逝,仲淹闻讯悲痛不已,立即赴南都睢阳奔丧。按北宋规定,官员为父母守丧(即“丁忧”)二十七个月。范仲淹此时仍惦念着海堤工程复工,又给张纶写信,激励张纶坚持把海堤工程完成。这位一向关心民瘼的张纶三次上书朝廷,自请知泰州府,负责海堤工程。张纶到任后,在天圣四年秋,带领民工重新启动筑堤工程。天圣六年(1028年)七月,长达150余里的捍海大堤,历经曲折坎坷,最终修成了。 海堤的修复,解决了沿海各州县百姓的海潮之患,保护了泰、海、通、楚四州数十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大面积的盐场粮田,召回了流亡在外的三千多户人家。从此,堤东产盐,堤西种田,民众安居乐业了,盐税与田赋收入也增加了,利国利民。张纶和胡令仪都因筑堤有功而升迁。倡导筑堤并在初始阶段打基础的是范仲淹,竭力奏请朝廷批准复工的是胡令仪,最终亲临指挥完工的是张纶,当地民众在东台建“三贤祠”,纪念他们。人们把主要功劳记在范仲淹身上,特称捍海堤为“范公堤”,号称“华夏第一堤”。 范仲淹的故事(十七): 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继父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今山东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一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断齑划粥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我的乐趣。 之后至应天府学院读书时,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留守的儿子将范仲淹天天吃粥和不出去观驾的情景,回家告诉了家父。家父让儿子带上官府厨师做的饭菜送给范仲淹。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去看范仲淹,发现他送的饭菜一点没动,都发了霉。留守的儿子异常不悦地说:“我家大人听说你生活清苦,特意让我送来饭菜招待你,你竟然没有吃,难道是玷污了你,有过错吗?”范仲淹匆忙地表示歉意解释说:“家父大人和你的一片深情厚谊,让我十分感动。但我长久吃粥已经成了习惯,今突然吃了您的如此丰盛的美味佳肴,以后我怎样能再安于吃粥呢?”留守的儿子听罢,既感动,又惊讶:范仲淹所思所为,异乎寻常。 他读书的时候,白天晚上很用功。五年中,他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凉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一向提醒自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的故事(十八): 借读醴泉寺 范仲淹从关中游学东归长山之后,胸襟宽了,眼光高了,读书求知的愿望更强烈了。再到哪里去读书求学?哪里有名师大儒呢?询来问去,范仲淹最终做出了选择。寻根溯源,要从五代说起。早在五代时期,邹平人田敏,少通春秋,笃于经学,后梁贞明年间登科,历任国子博士、司业、祭酒、太常博士、太常卿等高级文教职务。后唐时朝廷任命他为详勘官,校勘雕印九经。历经22年,最终完成一代伟业,周世宗褒扬他为“儒学之宗师”。显德五年(958年),80岁的田敏告老还乡。他身体异常健壮,耄耋(màodié)之年不须拄拐仗,徒步往来于街巷和山野小道,讲学于长白山中,每一天亲自为众多学子讲授经典,求学者纷至沓来。前后12年,田敏培养了一批饱学之士。一时间,邹平学风大盛。与田敏同时,历城人田诰在长白山西南麓的明水讲学。所以,长白山一带成为北宋初期讲学成风儒学昌盛的地方。古时,许多佛寺的法师高僧几乎都是饱学之士,有的是当地著名的儒学大师。地处长白山腹地的醴泉寺内,当时聚集着一批颇具儒学造诣的和尚,寺院的住持就是远近闻名的儒学大师。 范仲淹到醴泉寺借读的主意,先跟母亲商议妥当后,整理了一下简单的书籍衣物,背上包裹,便直奔相距50多里路的醴泉寺而来。醴泉寺是济东的大佛寺,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曾来此求法拜佛。相传南朝宋齐之间,由庄严法师所创立。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成之日,东山岩石间有泉水涌出,掬而引之,味甘芳,唐中宗特赐名“醴泉寺”。范仲淹来醴泉寺,拜高僧为师,学习儒学经典,寄居寺内,故曰“借读”。寺院住持高僧与范仲淹见面叙谈后,深感这青年为人诚恳,求学心切,并且心志高远,便欣然收留了范仲淹这个儒学徒弟,给予学习及住宿的种种方便。初始,住持每一天单独为范仲淹讲授一个时辰,其余时间由仲淹自学。自学中遇到的疑难,第二天请教师父。师父根据仲淹提出的问题,即题讲解,并且进一步拓宽思路,深层探究。范仲淹暗自叹服,师父讲得透彻。每次讲授,都使范仲淹觉得心地敞亮,识见大增,一天一个新的境界。 范仲淹的故事(十九): 窖金捐寺 范仲淹在醴泉寺读书的后期,年老多病的继父,从平江刺史任上,解组归乡。回家不久,继父辞世,家道没落,母亲一人支撑偌大的家,经常又异常困顿,操劳过度,心力交瘁。仲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他想,必须要坚持学完寺院师父所教授的经学,尽量节衣缩食。 寺里的师父发现范仲淹吃的愈来愈少,读书却愈加勤奋,几近昼夜不息。师父既感动,又怜惜,每一天便留出四个饼子,送给范仲淹,嘱咐他必须要吃,不能饿坏身体。范仲淹接过师父的饼子,连连称谢。他深知,这饼子是师父的一片慈爱之心,也是师父的一片厚望。每次接到师父的.饼子,总舍不得吃,总是留待读书累了,肚子饿了时再吃,于是便把饼子放在窗台上。在师父的接济下,范仲淹的生活大有改善,最终能够坚持。有天他夜晚读书,太专心致志,太聚精会神,周围发生的一切,他浑然不知不觉。夜深了,室内灯火如豆,室外星火似萤。累了,乏了,渴了,饿了。仲淹蓦然想起师父赠送的饼子。往窗台一看,怎样少了一个?第二天,依旧少了一个。起初,仲淹心里嘀咕:难道因为我太穷,长期拖累师父,师父有些嫌弃,给的面饼减少了。转念一想,不可能!师父给我的一个也不少啊。又一天,面饼放在窗台上,他时时留意察看。到了傍晚,一只白鼠悄悄地爬到窗台上,偷食面饼。他从座位上立即站起来,白鼠听到声响,便叼着吃剩的面饼逃跑了。他快步追上去,白鼠已窜到房门外。他跑上去一看,白鼠嗖地一下,钻进了门槛旁边墙根的缝隙中。他掀开一个砖,确实有个鼠洞,比较深。端过油灯仔细照看,原先竟是一块石板,象是下头 有什么东西藏着。他觉得蹊跷,忙刨开上头的覆土,露出一块大石板,掀开石板一看,范仲淹惊呆了:竟是满满一窖白金!这不知是何朝何代何年何月何人何故为谁而窖藏?心神稍定后,范仲淹唯恐深夜惊动了僧人,泄了密,立即动手,掩埋如故,恢复原貌。范仲淹分文未取,守口如瓶,依然过着往日清贫的读书生活。 白驹过隙,三十个春夏秋冬过去。岁次庚辰,康定元年(1040年)春天,范仲淹已年过半百,他以龙图阁直学士,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某月某日,他正为防御西夏进犯的种种军务忙碌着,淄州邹平县醴泉寺的一位僧人奔赴延州,寻到了范仲淹。寒暄阔别,友情如故,师兄师弟相称,好生快活!然而,细问得知:去年一场大火,醴泉寺化为灰烬,断壁残垣,甚是凄凉,众多僧人,衣食无着,寄居他乡,甚是可怜。师父已届耄耋之年,仰天叹息之余,忽然忆起曾寄读醴泉寺三年的范仲淹,此刻名满天下,请求范仲淹伸出援手,捐些银两,兴建寺庙。仲淹听师兄和尚说罢详情,痛心疾首之状可见,至于如何筹措银两资助之事,却不置一词。范仲淹派属下专人陪伴师兄,天天吃好玩好,热情周到,并亲自领师兄观看了正在修筑的城寨和兵卒方阵训练。师兄身负重任,尚无着落,不禁心急如焚,哪有心再呆下去。几次提出要走,仲淹总说“多住几日”“不急”。师兄看到边事紧急,范仲淹日夜操劳军务,时间已过去一月,决意要走,范仲淹同意了。临别,范仲淹交给师兄一封给师父的信,一再叮嘱务必把信收好,交给师父。另外,将备好的路费交给师兄。资助建寺的事,一字不提。和尚师兄既失望,又迷惑不解,就这样踏上了东 归的漫漫长途。 和尚师兄回到醴泉寺,教师父一看空手而归,仅有一封书信。他拆开书信,信上竟写着窖金的一段往事。于是指使几个和尚,按信中所说的地址方位,刨开来看个究竟。不到半个时辰,光天化日之下,真相大白,一窖白花花的银子,呈此刻眼前,师父和僧徒又象当年范仲淹发现时一样,惊呆了!继而大家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醴泉寺有救了!这时,三十多年前他们熟悉的那位苦读勤学的青年范仲淹,顿时高大起来,须仰视才见!其高风亮节,其浩然正气,令人钦佩之至。 范仲淹的故事(二十): 事亲为大(孝顺父母是第一位,事业是第二位) 范仲淹考中进士,被授为广德军司理参军,他决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安排如何把母亲接过来奉养。当时与范仲淹一齐赴举的同窗劝他先去广德赴任,然后再派人去接他母亲。范仲淹说:“五年前,辞母离家的情景宛在目前,相约十年接母奉养的承诺犹在耳际。我要把喜讯尽快告诉自我日夜惦念的母亲,我要让母亲尽快结束悬念游子度日如年的煎熬。我与母亲相约十年,此刻才五年,我怕母亲不相信,我要亲自回去接母亲。” 回到千里之外的长山朱家,一见到面容憔悴、双目深陷的母亲,竟衰老得这么厉害,范仲淹不禁肝肠寸断,痛彻心脾。这时他的继父朱文翰早已因病去世。告诉母亲,他已考中进士,他已经做官,要接母亲去应天府安家奉养。并且他不仅仅接母亲去奉养,还将异姓的兄弟一齐结过去照顾。经过一番细心周到的安排,范仲淹与母亲一行很快踏上了南归之路。在应天府同学朋友的帮忙下,又经过一番周密的安排,最终把母亲和一位朱氏兄弟安顿在宁陵新家。 天圣二年(1024年),范仲淹任兴化县令主持修复捍海堤堰,正当工程进展到艰难的关键时刻,得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尽管公务缠身,但范仲淹还是妥善安排工程事宜后,亲自回宁陵看望和照料风烛残年的母亲。哲人曾讲,母子之情是世间最神圣的情感。天圣四年,母亲在宁陵病逝,范仲淹悲痛欲绝,立即辞官为母亲守孝三年。范仲淹将母亲先葬在了宁陵。 天圣九年(1031年),范仲淹经过缜密思考与安排,决定迁葬母亲,并上书皇帝,乞将磨勘转官恩泽移赠考妣,状云: 今为迁奉在迩,未曾封赠父母。窃念臣在襁褓之中,已丁何怙,鞠养在母,慈爱过人。恤臣幼孤,悯臣多病,夜扣星象,食断荤茹,逾二十载,至于其终。又臣游学之初,违离者久,率常殒泣,几至丧明。而臣仕未及荣,亲已不待,既育之恩则重,罔极之报曾无,夙夜永怀,死生何及……乞移赠考妣…… 这篇奏状,字字句句,动情陨泪,道出了范仲淹这位孝子的至诚至爱,令人感佩。 范仲淹认为他一生最遗憾的事就是母亲过世太早。母亲在世,他当官十余年,升迁很慢,官位低,俸禄少,生活过得不宽裕。之后他出将入相,俸禄高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他。真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之后他给自我孩子信中说:“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意思是说,在他贫穷时,他与妻子侍奉母亲,妻子亲自掌厨,母亲常常是粗茶淡饭。 百善孝为先,仁以孝为本。范仲淹以孝立身,才使他具有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为天下生民谋福祉,兢兢业业,终其一生。 范仲淹的故事(二十一): 孤儿寡母船 范仲淹在越州作知府时,有个孙居中的人,死在做官期间,他的孩子很小,家里贫困没有钱,回不了家乡。范仲淹拿出自我的俸禄,替他们准备船只,并且派部下送他们回乡。临走之前,又写了一首诗,交待说:路上如有关卡盘查,把这首诗拿给他看。诗中写道:“十口相依走河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不必问姓氏,此是孤儿寡母船。”(这一家十口相依为命,乘船过河,他们来时暖热,去时凄凉悲哀,关口不必问姓名,这是孤儿寡母所乘的船。)因为范仲淹的帮忙,孙家一家老小顺利回到了家乡。 范仲淹的故事(二十二): 风水宝地不自享,捐办学堂植人才 当时苏州有座著名风水宝地——南园,范仲淹正在做宰相,又是苏州本地人,于是许多人劝他把南园买下来做公馆,以利后代出人才、做大官。范仲淹说,一家人发富贵范围太小,于是他买下南园办了"苏州书院",培养出不少人才。他死后,儿子范纯仁依然又做了宰相,并且世世代代人才辈出。80年代《xxxx》海外版登载,侨居世界各地的范氏子孙一百余人在台北集会,纪念范文正公诞辰一千年。印光大师说,范氏家族兴盛将近千年,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最好证明。也说明与风水无关,因为风水是有形的,沧海桑田,风水怎能坚持不变呢?因果就不一样,纵经百千劫仍起作用。 范仲淹的故事(二十三): 有关风水 范仲淹,年青时贫穷,之后做了官。他很孝顺,请风水家看母亲的墓地,风水家说他母亲的坟是"绝地",他家会断绝后嗣,劝他迁移。他说既然是绝地,也不应别人去受;如果我该绝后,迁坟有什么用?结果没有迁坟。 范仲淹的故事(二十四): 广置义田 范仲淹之后作了宰相,把自我的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个家族几百户的贫寒之家。他的几个儿子请求他买一所园宅,他说:“京城里的大官园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经常去游园,谁会不准我去游他们的园林?何必要自我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范仲淹的故事(二十五): 初任广德 范仲淹任的第一个官职是广德军司理参军。广德,今安徽省广德县。宋时军为行政单位,略同于下等州。广德军属江南东路,隶广德、建平两县。司理参军是在军节度使属下专门负责犯人申诉和审核案件的从九品官员。同等的官设有录事参军、户曹参军、司理参军。官小,俸禄较薄。 范仲淹筮仕广德,为生民造福的夙愿最终有了施展的机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的职责是审理案件,首先认真阅读全部案卷,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凡有疑点的案件,反复地核对案卷,审慎地思考分析。根据案情疑点,实地考察访问,寻找各种线索,探究实情。为了弄清事实真相,他不辞辛苦,不畏山高路险,走访村镇街巷,请教各色人等。经过广泛深入的实地调查,范仲淹掌握了很多的第一手证据资料。然后,他又亲自对在押的犯人认真询问,仔细辨析其口供的真伪。狱卒与犯人之间的一些纠葛细节,他也绝不放过。凡发现案情有可疑者,坚持重新审理;凡发现冤案,他要求太守予以平反纠正。为此,他常与太守的意见相左。太守每每自以为是,以权势压人,轻则出言不逊,重则大发雷霆,斥责威胁。但范仲淹刚正不阿,与之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寸步不让。每次都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太守对范仲淹决断公正、执法如山的一腔正气,也无可奈何。内心深处,也不无畏惧。范仲淹回到住处,便将与太守辩论的不一样意见写在一面很大的屏风墙上,以便时时省察考究。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两易春秋,到他离任的时候,偌大的一面屏风之上,密密麻麻全写满了字。看到这屏风的人,听说这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无不为之感动!可是, 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调离广德时,竟然连路费都没有,只得将自我仅有的财产——一匹马卖掉,徒步而赴任,相沿成习的“走立刻任”,真的变成了一句空言。范仲淹走后,狱吏修建怀范亭,以示怀念。范仲淹去世后二十年,诗人孙觉知广德军,写诗追记了这段往事,刻于亭中。又过了69年,洪兴祖知广德军,访求范公遗像,绘而置于学宫,并聘请汪藻撰写了范公祠堂记。汪藻追记范公这段往事后,无限感慨地写道:“非明于所养者,能如是乎?”要不是明白自我是百姓所养育,怎样能够做到这样呢? 范仲淹功在广德的第二件大事是:兴学育人。初到广德,他了解到广德学宫极为缺乏,广德子弟求学的风气极为淡薄。他感到十分焦虑,要改变一方水土的落后面貌,就要兴学办教育,使民众知书达理,出现更多的人才。范仲淹在公务之暇,首先在广德城寻到一处房舍,动员一些子弟来读书,他亲自讲课授徒。来学习的子弟,观念迅速转变,有了新的人生追求。没多久,来学习的子弟越来越多。范仲淹又主持筹措资金,兴建了广德学宫,并访求到三位饱学的名士,聘为讲师,在广德兴起了教学育人的洙泗之风。从此之后,广德人进士及第者相继出现。 范仲淹功在广德的第三件事是:留下了一通珍贵的石刻和一首歌颂广德自然风光的诗篇。广德人说,石龙山的长乐洞,早在两汉时期,就是人们的游览胜地,又称“广德埋藏”。范仲淹到广德的第二年,即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冬天,他邀约广德友朋数人,专程去游览长乐洞。该洞迂回曲折,深邃莫测,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中的钟乳石,千姿百态,神功造化。范仲淹一行借助火把照明,观赏洞内神奇壮观的景色,禁不住惊叹叫绝,真乃人间仙境。出洞后,范仲淹激动不已,欣然命笔,题写了“跫然岩”三个雄浑有力的大字。跫(qiong穷)然者,脚步声也。在幽静的洞穴内,人的脚步声显得异常清晰有力,大有空谷足音之感。不久,同去的广德友朋将题词刻在洞内石壁上,上款是“大中祥符丙辰仲冬”,落款是“宋进士朱说”。这件事,范仲淹离开以后,无人提及,之后的《广德州志》没有记载过。明代冯梦龙尽管把“广德埋藏”与钱塘江潮、雷州换鼓、海市蜃楼称为“天下四绝”,大抵因为“朱说”的名字太生疏,无人知晓“朱说”就是范仲淹,所以也没有文字涉及。往事越千年,直到1986年广德人发展旅游业,开发太极洞(即长乐洞),才第一次发现范仲淹的题词石刻,成了太极洞景区内人们争相观赏的一大景观。这可真是广德埋藏 千年的珍宝啊! 范仲淹的故事(二十六):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xx家、军事家、文学家。年少时家贫但十分好学,对天下有自我的抱负追求,常常勉励自我:“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在乐。 范仲淹在二十多岁离开家,来到应天府书院苦读学习。五年之后考取了进士。做官之后,范仲淹一向在低职位上徘徊,没有权力参与国家大事,自我的才华始终无法得到展示。在三十四岁时,他向上级毛遂自荐,以图大展宏图。盐水治水的成功证明了范仲淹的才华,这一举动深得百姓的好评。 在位期间,范仲淹大胆直言,抨击时弊,几度遭到了贬职。出任秘阁校理,几次批评章献太后垂帘听政的弊端,所以被贬为通判。等章太后去世后,范仲淹任左司谏,因批评仁宗荒地废除皇后被贬到睦州。在任国子监时因批评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再次被贬。 任职期间范仲淹还经过自我的才干修复了同西夏的关系,使得边关外无一失。由于在边关抵御外来侵略立下的汗马功劳,范仲淹被提升为参知政事,这个升迁为他实现自我的改革梦想创造了条件。 范仲淹提出了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的改革方案,但没到一年,就惨遭夭折。原因是改革出动了保守派官僚的自身利益,在奸臣和宦官勾结下,改革以失败而告知。范仲淹也所以被罢免参加政事。 范仲淹六十三岁,疾病缠身,向朝廷请求到颍州任职。可是在徐州中途,因病加重,与世长辞。 范仲淹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文章,最著名的就是名篇《岳阳楼记》。 范仲淹的故事(二十七): 莫莫莫观音堂 此刻苏州的西园戒幢律寺有一个堂,那个堂历史上就是范仲淹拿出他自我的俸禄来建的。 范仲淹在苏州做刺史的时候,他的母亲死了,死了以后就托梦给他,说:“此刻在鬼道之中,没有自由,很苦,要请儿子帮她到西园寺请一些法师们来诵《金刚经》。” 范仲淹梦醒以后,他很孝顺,就很急,很早就跑到西园寺去了,去到客堂请求知客师帮他安排几位法师,帮他母亲诵《金刚经》来回向免离恶道之苦,寺院就安排了七位法师帮他母亲诵《金刚经》。诵到上午十点钟了,差不多要上供了,大寮里面一位做饭的法师,他就端了供饭供菜,端过来献在供桌上。摆好以后,他拿着盘子准备走,看到大家在诵《金刚经》,那位法师站在旁边看了一段就走了,因为厨房里面还有事。 当天晚上就有感应,范仲淹梦到他的母亲现一个天人相(前面是鬼相)来跟他说:“儿子,你到西园寺这次安排诵《金刚经》十分好,很有感应,母亲也所以而超度出来,已经得生天道。并且因为你的孝顺心、至诚心,感得观世音菩萨现身为我诵了半卷《金刚经》,所以超度得很快。”做到那里梦就醒了,范仲淹立刻就起来礼拜观世音菩萨。 第二天一清早又赶去西园寺,一去到以后就跟知客师说:“知客师,能不能够麻烦你把昨日帮我们家里诵经的那些法师们都请到客堂来,我要感激他们!” 知客师就很高兴,把那些法师们都请过来,范仲淹立刻就站起来说:“感激诸位法师!可是弟子想请问一下,昨日是哪一位法师帮我母亲诵《金刚经》只诵了半卷?” 法师们你看我,我看你,都很害怕说:“没有啊,你是地方的最高长官,我们帮你家里诵经是最用功,最清净的,绝对不敢只诵半部,我们都是诵完整的,没有说诵半部的。” 刚好厨房里面做饭的那位师父走过来了,他就答了一句,说:“哦,昨日那是我,我去送供饭、供菜,看到大家在诵《金刚经》,我站在旁边就看了半卷,厨房里还有事,还要烧火,我就先走了。” 范仲淹就明白这是观世音菩萨化身,立刻跪下去大拜,那位法师一边摇头,一边说:“莫、莫、莫!”然后腾空而去。所以观世音菩萨他以往示现为很普通的法师,乃至于在厨房里面烧火。范仲淹他就十分欢喜,把他自我做官的俸禄捐献出来,就请西园戒幢律寺帮他专门建了一个堂,叫做莫莫观音堂。 范仲淹的故事(二十八): 舍宅为寺 范仲淹晚年又将自我舍宅改为天平寺,延请浮山远禅师来住持。 范仲淹的故事(二十九): 父子同心 范纯仁也确确实实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望,因为有一次范仲淹跟他的孩子讲,我那里有五百斗的麦子,就叫范纯仁从京城帮父亲把它运回江苏老家。结果在中途当中,刚好遇到了他父亲的老朋友,父亲的故友,他父亲的故友就把他的家庭状况告诉了范纯仁。他的父亲的朋友家里面,父母去世了,没有钱安葬,然后还有女儿都还没有嫁出去,生活状况比较窘困。范纯仁听完了,立刻就把五百斗的麦子卖掉,把这些钱就拿给他这位长辈。结果钱还不够。帮人要怎麼样?送佛要送上西天,帮人要帮到底。所以,他当场把这个运麦子的船也卖了,钱才够。 结果范纯仁处理完之后,就回京城见他父亲,跟父亲坐下来,他就开始跟父亲报告,报告他在途中遇到了他的父亲的故友。就讲到他最终决定把五百斗麦子卖了去帮忙他,然后他就说:可是钱还不够。范仲淹就抬起头来跟他儿子说:那你就把船也卖了!结果他儿子说:爸爸,我已经把它卖了。所以父子同心,家道能够长久不衰,范家纯是一颗仁厚之心,吃亏了吗?没吃亏,得了大福。 他的几位公子共用一件好的衣服,外出时轮流穿着。范仲淹出将入相数十年,所得俸禄全部用来布施周济别人,所以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而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个个能继承父志,舍财救济他人,所以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 范仲淹的故事(三十): 发米赈灾 宋朝的范纯仁是范仲淹的孩子。在他掌管庆州的时候,有一年闹饥荒,饿莩满路。范纯仁请发常平的大米,救济灾民。郡官认为必须上奏才能够发米。范纯仁说:人不吃就要死,上奏再发,济什么事。你们不必担忧,有罪我来担代。于是当天发米赈灾,救活了无数灾民。之后范纯仁官拜宰相。 |
随便看 |
|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