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古诗的教学实录
范文
     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7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1
    师:咱们准备好了?
    生:准备好了。
    师:上课吧!刚才背的一些送别诗,在动脑过程中,相信你们一定感受到了蕴含其中的真情。可以说自古重离别,可以记载流传下来的作品,可以说不可胜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它们,去感受其中美好的真情。让我先来看一首诗,这就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生:(齐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这个诗题用现在的话怎么说呢?
    生: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说的真好,在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字是?
    生:之
    师:“之”是什么意思呢?
    生:去。
    师:是去的意思,还可以说是到的意思。那孟浩然到广陵去了,那谁来给他送别?
    生:李白。
    师:就是本诗的作者,唐朝大诗人李白。
    师:你们知道送别的地点在哪吗?
    生:黄鹤楼。
    师:非常聪明的孩子。那我们先来看看“鹤”这个字。古人啊,将它这样写。我们都知道,右半部分是“鸟”过去呀,人们把长尾巴的鸟叫做“鸟”。我们大家看左半部分,有谁认识这红色的字?(que隺)对了,猜猜什么样的鸟叫 que呢?大胆的猜。
    生:我觉得应该是(……)的意思
    师:太对了,那说到这,你对这个鹤字有什么样的印象啊?
    生:我觉得是既长又短。
    师:既长又短,好像有点不太合情理,是吗?你的意思是什么?
    生:左半部分(……)让它尾巴很长,所以(……)
    师:它的尾巴应该是不长不短。从字形当中我们就好像感受到了它的美丽。它呀确实是一种让人喜爱的鸟。它的鸣叫声震九天,它的舞蹈雅致翩翩,在咱们中国民间早就被定为仙鹤。黄鹤楼就留下了仙人乘鹤升天的传说。诗人最后还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就在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天下名楼,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分别了,那我们再来自由的读一读诗题吧,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好,让我们把书打开。100页,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字正腔圆的读读这首诗?
    生: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不但字音准确,而且还颇有韵味。我们把这种韵味再来感受一下。
    (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第二句。
    生: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第三句。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最后——
    生: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真是富有韵味啊!就这样,我们来自由的练读这首诗吧。
    生: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读好这首诗,那只是刚刚触到它的表层,通过这些诗句,你都了解了哪些诗意呢?说说看,平时你都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理解诗意呢?
    生:我一般都用一句话中的重点词和重点句来理解这句话。
    师:看样子,从字的意思来理解这句话就好理解了。好办法,你呢?
    生:还有先把不懂的字都翻译成现代的话,然后再看这句话。
    师:不懂你怎么翻译啊?仔细的说。
    生:。
    师:好办法。你呢?
    生:我理解诗句第一种方法就是查一下上下文,如果有注释的话再看一下注释。
    师:非常好。你还有?
    生:就是先把自己懂得,然后看一下,然后可以再联想一下。
    师:他的意思听出来了吧,谁能再说说,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理解诗句的?
    生:(……)
    师:你的方法是他说的这样吗?是呀?其实我感受到了,大家的意思是说,是把会的先想一想,然后呢上下句联系联系,也许刚开始不懂的,一联系上下句就会了。非常好。有的时候,就让我们来默读这首诗,来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词语之间写批注
    生:(自学)
    师:要不然咱们这样吧,跟你前后左右的四个同学,小组把你不理解的一些地方互相问一问,也许,好不好?
    生:(……)
    师:再大点声,让我们都听清楚
    生:烟花为什么像烟雾一样?
    师:哦,听清楚她的问题了吗?
    生:(……)
    师:你对自己能满意吗?她的问题是烟花为什么是花,开的像烟雾一般。你怎么理解?
    生:形容花开的繁茂。花很多,所以像烟雾。
    师:花太多,太繁茂了。这回你满意了吧?其实对烟花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好了,别的组还有问题吗?你们。
    生:我们没有搞懂什么叫天际流?
    师:这个刚才有的组讨论过了,你们组讨论的,你能帮他解答一下吗?
    生:天际流,流你应该知道吧。水都是可以流的,天际就是特别特别远,天边。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长江水都往天际那边流了,一直流向了天边。
    师:就是这个意思。不着急,你说的真好。还有问题,你有什么问题?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碧是什么意思。
    师:哦。最后的同学能帮你解答。
    生:碧就是很蓝的意思。
    师:有一个词叫做碧绿,碧极了,绿极了。你说的意思有点发蓝了,碧空就是……
    生:蓝天。
    师:说的多好。好了,没有问题了,是吗?还有问题,你说。
    生:我不太明白西辞是什么意思?
    师:你看看XX马上就举手了,来,请你说吧。
    生:因为黄鹤楼在西边,然后人在东边,孟浩然要离开黄鹤楼到广陵,西辞的意思就是离开黄鹤楼到广陵。
    师:你说的真好,孩子,你怎么了解他们两个的地理位置的呀?你怎么知道的?说吧
    生:就是查了一些资料。
    师:他在学习之前就先查的资料。真是个好习惯。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大家来看一下。黄鹤楼所在的武汉就在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广陵是哪里?
    生:江苏省现在的扬州市。
    师:江苏省现在的扬州市。其实诗句里面已经告诉我们了。
    生: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既然是之广陵,又说是下扬州,看样子这个广陵就是……
    生:扬州。
    师:他们呀真的就像这位同学所说的这样,在我国的长江流域,而黄鹤楼在?
    生:西。
    师:广陵在?
    生:东。
    师:也就是西辞的意思应该怎么说比较恰当呢?你再说一说。
    生:我觉得应该是离开西边去东边。
    师:哦,离开了西边的黄鹤楼道别了。没错,此时的孟浩然就要沿长江自西向东顺流而下。所以诗中还说道烟花三月下扬州。说到烟花,我们现在在非常重要的日子里,还经常放,见过吗?
    生:见过。
    师:诗中的烟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意思吗?
    生:不是。
    师:我们从注释当中也看到了。此时的长江两岸,那正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百花盛开,春意盎然,使我们感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春色满园关不住。(播放课件)
    生: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就在这烟花三月的美好季节,两位情深意重的朋友分别了。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别诗诞生了,让我们放声读吧!
    生: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呢?
    生:李白在黄鹤楼那块送孟浩然去广陵,第一句就是说孟浩然要离开黄鹤楼去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是说花开的`很茂盛的时候,孟浩然要去扬州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只有一只船在水中,远方蓝天就是没了。
    师:只有一只船在江上行驶,是吗?一直到这只船都没有了,消失了。看不见了。
    生: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说,只能看见长江,远看就是天连着江,所以说是天际流。
    师:江水都流向了天边,是吗?说的不错。如果让我们把这个分别记下来,我想大概至少要用到好几十个图板。可是诗人李白用了多少笔墨呢?
    生:28个字。
    师:让我们字字入目,句句用心的领悟,透过这28个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了?用我们的心去感受。
    生:我感受到李白送孟浩然的时候那种依依不舍,还有那种忧愁的思想。
    师:感受得真好,孩子。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种依依不舍的深情呢?接着说吧。
    生:就是我是从后两句诗感受到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还有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描写的。
    师:故人,老朋友走了,常人都会感到舍不得。这位同学不仅感受到了,而且还给我们读了出来。谁还想谈谈你的感受?
    生:我是从第一句和后两句感受到的李白对孟浩然依依不舍的。因为,我觉得李白它船都消失了他还没有走,他在想朋友是不是还能回来。
    师:都消失了,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孩子们,古时的长江可以说是“千帆驶过”,但也不会只载一只船吧,可是在李白的眼中,却只有那一艘船,孤帆远影,你能感受到他的心吗?
    生:能。我能感受到他对孟浩然感情很深,因为他只注意到了孟浩然的船,一直注视着他,想和他一起去扬州,一直陪伴着他,并没有留意到身边的船。
    师:他的眼中,他的心中,只有……
    生:孟浩然。
    师:如果你就是李白,看到那孤帆远影都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却还长久的驻足,你在想什么呀?
    生:我在想孟浩然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多么想和他一起去扬州。
    师:多么想和他一起去,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诗句好吗?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说的好,读的好。
    生:如果我是李白,我就想,孟浩然会不会去了不会再回来呢?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你的感受都融入你的朗读当中。你呢?
    生:我也想去。
    师:你都恨不得想去了。把你的感受读读。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你还想说。
    生:如果我是李白,他要是一年半载不回来呢,是无比的思念。
    师:无比思念,说的真好。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读的真好,孩子们,我们真的感受到你的思念。他们俩个人的感情有
    多深,让我们看看李白写的诗。谁来读一读?
    生: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师:而此时,看不到了故人的相貌,听不见了知己的话语。看到,听到的只是在天地间流淌的长江水。望着这滚滚的江水,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多愿意和孟浩然一起去。
    生:多愿意老朋友孟浩然赶紧回来呀!
    师:眼看帆去远,心如江水流。孩子们,能把这种感受再读出来吗?
    生:(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他用自己的感受读了这首诗。此时,我们真的能够感受到李白多么愿意将自己的这番情意放逐江水,让它泛舟远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读得真好,让我们感动。我们看,全诗虽没有一个字直接写情,可我们在字里行间却分明看到了诗人的这颗心,感受到了这份情。自古离别多伤悲,“孤帆远影碧空尽,”而不尽的却是这浓浓的离愁,李白吟诵到,女生读——
    生:(女)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人在千里外,情在送别中。这滚滚涌动的是诗人的情意,带着这深深的情意,李白——
    生:(男)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故人要去的可是花团锦簇的……想到这,又有怎样的感受?
    生:李白可能非常惋惜,这么好的机会不能跟老朋友去那么美的地方。他可能很惋惜。
    师:什么时候也能像孟兄这样饱览壮丽的河山,那该多好!带着向往的心情再来读一读。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是啊!与故人的深情使得这次分别带着一种离愁。而内心带着对这次远行的向往,又使得这离愁带着一丝愉快。使得这首诗既情意绵绵又雄浑开阔,无怪乎千古流传啊!让我们也带着诗人那复杂的情感再次吟诵一遍。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如果你要知道这正值开元盛世,年轻的李白刚从属地……相信你会对这首诗有更深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感受。今天,我们先探讨到这里。请大家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怎样步步走进古诗,层层感受到诗的内涵的呢?
    生:……
    师:古诗和其它文章一样,也是有很多层次的。刚才,我们就试着铺开了这首诗的意思层。从而,通过它的语言文字触摸到了它的情感。其实,古诗的层次还是很多的,因为它的内涵是很难穷尽的。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这首诗,想想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从中你又体会到了哪种情感。先请大家自己读读古诗,自己感受一番。
    生:(自由朗读)
    师:能不能先和你旁边的同学交流交流
    生:(交流)
    师:经过咱们短暂的交流,咱们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
    师:这次分别不知下次什么时候再相会。因此,这次分别——
    生:很悲伤。
    师:有一点悲伤,想必两位诗人说了很多分别的话,喝了不少离别的酒。又端起这最后的一杯“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中包含着怎样的话。
    生:老朋友,明年你一定要回来呀!
    师:哎呀!这酒中有的是一份期盼。
    生:我觉得这杯酒中还有一份思念。
    师:是啊!出使西域,张骞用了十三多年,苏武用了十五年……。这酒中能不盛满了一份思念吗?
    生:这酒中还包含了诗人的悲伤,因为老朋友很可能就不会在回来了。
    师:事实真的是这样,在这次分别后的两年,王维就去世了。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真的是一次诀别。你还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想到了这杯酒中还有一份祝愿。希望
    师:是呀!西出阳关荒漠绝域,安知千里外,不有风兼雨。朋友保重啊!这酒中分明有一份祝愿。千种语言,万种情感汇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首诗写出了每一个送别人的内心情感,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这首诗被收入《乐府》,作为送别歌曲广为传唱。也就叫《阳关三叠》
    师:让我们在《阳关三叠》中再次吟诵这首诗。
    生:(读诗)
    师:这首诗还有很多内涵。其实在古代交通不便,因此送别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意的方式。……人不同,事不同,景不同,表达的情意也不同。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感受到那暖暖的真情。
    生:谢谢老师!老师们辛苦了!老师们再见!
    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2
    一、揭题解题
    (一)复习袁枚的《所见》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袁枚写过的一首诗。(师板书:所见)
    生:齐背。
    师:对呀,这是袁枚的《所见》,那你们还记不记得“见”是什么意思呀?
    生:看见。
    师:对,见就是看见的见,“牧童骑黄牛”就是他看见的。(师板书:看见)
    师:除了看见,诗中还写了~~~
    生:听见。
    师:他还听见“歌声振林樾”。(板书:听见)“见”就是看见、听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二)解题
    师:书有两种意思:书:(1)写,记录;(2)装订成册的著作。(出示)在诗中,哪种更确切呢?
    生:(1)写,记录。
    师:“书”就是“写”的意思,把它的意思装进题目里,谁来试试?有点难,没关系,大胆地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
    生: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
    师:是的,也就是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再请生说)
    师:如果把时间加进去更好。夜里,他看见、听见~~~~
    师:如果在前面加上谁什么时候写下来就更完整了。(板书:叶绍翁)
    生:叶绍翁写下夜里看见的、听见的。
    师:你已经理解题目的意思了,老师给你个建议,把“写”放到前面说更顺。
    师:你们会说吗?就像他这样,小声地说一次。
    (三)读题
    师:你们刚才说的就是题目的意思,我们把题目再齐读。
    师:如果在这里(指“夜书”)停一下就更好了。
    师:夜里静悄悄的,谁来轻轻地读读。
    二、朗读诗歌
    (一)出示自学要求
    师:接下来我们去读读古诗,在诗里有一个字,(师板书:挑)平常读“tiāo”,在诗里读
    “tiǎo”。
    师:读诗之前,老师建议小朋友这样做(出示自学要求:1.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2.对照注释,想想诗中哪些事物是诗人的所见。)
    (二)学生自学
    学生自由读古诗。
    (三)交流反馈
    师:同学们读得最认真,有的还读得津津有味,谁愿意把自己的朗读展示给大家。
    (一生读)师:你很聪明,听老师一说,马上把这个“挑”字读对了,你知道为什么读第三声吗?
    学生纷纷说“捉”。
    师:“挑”是“捉”的一种动作,用树枝把泥土挖开,把里面的蟋蟀挑出来
    (一生读)师:有个字要注意一下。(师板书:促)“足”的撇短短的,捺要长长的。你再读一下。(生读对了)师:掌声送给他。
    师:能放到词语里读吗?再请刚才这个同学。
    师:“促织”就是蟋蟀、蛐蛐,古时候人们叫“促织”还有一个故事动人的故事呢?你们愿意听吗?秋天来了,蟋蟀叫得特别欢,冬天来了,冬天来了,你们赶快纺织要准备过冬啦!
    师:还有谁愿意读吗?
    师:刚才听了这几位同学,都能把古诗一字不差地读下来,真能干。
    师:要把古诗读得有味道,还要注意停顿,这些“|”就表示停顿,你们试试看!
    师:你把停顿读得特别棒,有诗的味道了。
    师:相信每个孩子都读得很棒,我们先请男生读读诗(男生读)我给你们打满分,女孩子试试看,加油。(女生读)
    师:读得越来越有诗味了,也给你们打满分,老师也想读了,想听吗?
    三、解词品句读诗
    师:读得有点诗味了,我们还可以读得更好,理解了古诗就能读得更好。
    师:哪些东西是诗人所见呢?
    生:捉蛐蛐。
    师:用诗里的话就是——儿童挑促织。还有吗?
    生:动客情。
    师:动客情是诗中的感觉,见,看见、听见。
    生:他住在江上听见一阵秋风吹过。
    师:你听见了“江上秋风”,但要注意他不是住在江上,是住在江边。
    生: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师板书:—灯)这里的“一灯”是哪里的一灯呀?(师板画篱笆)篱笆里,小朋友在捉蛐蛐,点在一盏灯,它的里边不可点灯,旁边可以。
    师:“篱落”,我们在哪些诗见过?
    出示:月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生齐读
    师:这些“篱落”都是“篱笆”的意思。看到的说了不少了,还有听到的吗?
    师:“萧萧”是什么呀?(师板书:萧萧)对了就是风的声音。继续说,还有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这句不仅有萧萧的风声,还有什么?
    师:对了,“梧叶”就是梧桐的叶子。
    师:老师还有个疑问:“儿童挑促织”是作者亲眼所见吗?不管是不是,都要从课文里找依据。
    生:“知”就是“知道”的意思,不是肯定有。
    师:他到底是看到什么,才知道有“儿童挑促织”?
    师:他看到篱笆旁有一盏亮着的灯,才知有儿童在捉蛐蛐呀。原来后一句,要先解释“夜深篱落”,再解释“儿童挑促织”呀。
    生:他看见篱笆旁边亮着一盏灯,知道了儿童在挑促织。
    师:说得真好,你们也来试试!
    学生自由说。
    (一)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萧萧梧叶
    师: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一定会读得更好!接下来,我们逐字逐句来读,肯定会把这首古诗读好、读得美美的。
    师:萧萧是一个拟声词,是风的声音,风有时候很柔和,比如说习习的凉风;风有时候很凛冽,比如说呼呼北风。秋天的风给你什么感觉?
    生:温柔。
    师:温柔?又跟夏天的风一样吗?
    师:秋风不那么凛冽,但已有一点冷冷的感觉。那这样的风怎么读出来呢?
    师:可以读得轻,还可以把音节拉长一点
    师:带着一丝凉凉的秋风吹过梧叶,会怎么样呢?
    师:秋风像蝴蝶一样落下来,也许它们在树上摇摆,发出沙沙的声音,风吹过树叶,它在沙沙地响。也许像同学们所说,树叶落下来,发出“蔌蔌”的声音,这就是“萧萧树叶”。
    生读
    师:你看,秋风的韵味出来了。
    生读
    师:把这个词再拉长一点!(手指:萧萧)
    2、江上秋风;理解,诵读
    师:你们把秋天的寒意都带过来了,加上“江上秋风”,谁也能这么读。
    生读
    师:听到你的朗读,我已感到秋意。
    生齐读
    3、讨论:为什么诗人觉得萧萧梧叶送来寒声?
    师:江上秋风带来阵阵秋的寒意,诗人感受到这些,他想到了很多。叶绍翁的家乡在福建,可是这个时候他居住在杭州,他已经好多年没回到家乡了。住在西湖江畔,他很思念自己的家乡,对于这个村庄来说,叶绍翁是谁?
    生:客人。
    师:对,他只不过是这里的一个客人,这里不是他的家乡,这样的夜晚,他怎能不动感情?
    你知道他动了怎样的情?
    生:想念自己的故乡。
    生:想念自己的父亲、母亲。
    ……
    师:怪不得他觉得这树叶这秋风都送来了阵阵寒意。同学们,他仅仅是身体寒吗?还有什么?
    4、诵读诗句
    师:是呀,身体寒一直传到了他的'心里,谁能把诗人的心情送进去,萧萧……江上……
    生读
    师:你有情,把“动”和“情”重音!
    练读“萧萧梧叶送寒声”
    (二)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联系实际体会诗情
    师:对于诗人来说,自古逢秋悲寂廖,秋天是个悲伤的季节,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个美丽的季节。小朋友捉过蛐蛐、扑过蝴蝶吗?在扑蝴蝶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生谈自己的心情。
    师:紧张、高兴、激动的时候,我们说话的速度就会——快。
    师:真不错可是我就是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他只不过是看到了篱落、一灯;他怎么就猜到儿童在挑促织呢?
    生:这个时候,大人都不出来了。
    师:他怎么知道小孩会出来?
    生:因为小孩比较贪玩。
    师:他可以猜他折纸飞机啊什么的,为什么非猜他们是捉蛐蛐呢?
    生:因为秋天是他们快乐的时候。
    师:看来,他小时候肯定也捉过蛐蛐。,他想到小时候也捉过蟋蟀,心情怎么样?
    师:想到往事那么开心,却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可是陪伴他的只有那孤孤单单的篱落一灯陪着他,还有其他体会吗?
    2、诵读诗句
    再次齐读
    师:都把这种感情带进去读好吗?
    (三)诵读古诗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把整首古诗都连起来,老师配上音乐,谁来试试,你来!
    生读
    师:读得很好!
    另一生读
    师:对,也读得很好,你来!
    师:在这样一个秋夜,诗人忽喜忽悲,所以读的时候也有快有慢。愿意听我读吗?
    师范读
    师:学我的样子,一起来!
    生齐读。
    师:这节课,你们学得很不错。平时回家多读、多写、多动笔,你们的语文一定能学得更好!
    以上内容来自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课堂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3
    一、古诗教学不是古文今译
    “当前,古诗教学中沿用机械抄背词义、诗意的现象还十分普遍。”(语文特级教师白金声)古诗教学是古诗今译吗?显然不是,如果是的话,那学生手头的诗词诵读资料中就有注释,古诗还要教学吗?直白地翻译古诗,导致的结果无疑是使诗歌本应有的丰富意蕴失却了,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想象的权利,极不利于学生对诗歌的体会。再者,所谓“言为心声”,诗人作诗,一般都是有感而发,有情所寄,直白的翻译,显然不能把诗人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没有对情感的把握,而进行诗歌的学习,其结果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阅读层面。
    二、古诗教学不能代替感悟
    新课标指出: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当然更不应一味追求统一答案。
    “诗无达诂”,诗歌本身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必须更加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多元化解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宋代杰出诗人苏轼所作,全诗短短28字,生动地描绘了西湖上一场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莫测的景色,诗歌内涵丰富,颇具风味,表现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的想象和高超的遣词造句的能力。
    教学中,我是这样展开的——
    【片段】
    师:读读古诗,想象画面,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情景?
    生:写下雨的情景
    师:诗人选取了雨中哪些景物来写的呢?逐行来看看——
    生:黑云
    生:白雨
    生:风
    生:水
    师:这是怎样的云?怎样的雨?怎样的风和水呢?
    生:黑云
    师: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天空?
    生:乌云密布
    生:乌云滚滚
    师:滚滚的乌云像什么?
    生:打翻的墨汁
    师:诗人是怎么说的?
    生:黑云翻墨
    师:雨怎样?
    生:雨很大,文中说:乱入船,因为雨很大很猛才会这样。
    生:雨点很大,像珠子在跳动。
    师:诗中是怎么说的?
    生:白雨跳珠乱入船
    师: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雨?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你的感受
    生:暴风骤雨
    生:疾风骤雨
    生:倾盆大雨
    师:不错,有同学说这是一场疾风骤雨,那“疾”和“骤”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快
    生:表示急
    师:你从何处知道这场雨下得很急很快呢?
    生:未遮山
    师:说说理由
    生:乌云密布,但还没有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滴就像跳动的珠子进入船内了,说明雨下得很急。
    师:还能联系下文谈谈吗?
    生:忽吹散,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云朵吹散,雨就停了。
    师:夏天的雨就是这样,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啊!觉得这阵风怎样?
    生:很猛
    生:是一阵狂风
    师:怎么知道的?
    生:卷地,风卷过地面,很猛烈。
    师:一阵狂风,雨过天晴,此时的望湖楼下是怎样一番情景?
    生:水如天
    师:我想起了一个成语
    生:水天一色!
    师:短短28字,就生动地写出了一场疾风骤雨,诗人真不简单!你会怎样读这首诗?上课刚开始,大家都已经读得很有感情了,现在,经过我们的想象,理解,你还会有怎样的提高?
    生:节奏要快一些,因为雨下得很急。
    生:声音还要抑扬顿挫一些,因为是暴风骤雨。
    生:最后的“水如天”应该缓慢一些,因为雨过天晴了。
    师:那就勇敢地尝试尝试!
    (学生读得比较有感觉)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展开想象,使学生感悟诗情,领会诗意,品出诗歌特有的韵味。
    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4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非常高兴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中秋节到了,你想到了哪些事情?
    生1:月饼。
    师:好吃吗?
    生1:好吃。
    生2:圆圆的月亮。
    师:说得好,“圆圆的月亮”。月到中秋分外明,多好的月色呀!
    生3:全家人在一起团聚。
    师:对呀,中秋节是一个举家团聚的日子,一家人老老小小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多么幸福温馨的时刻呀!
    师:可是,总有一些身处异乡的人,不能回家,不能回到家人身边,不能与亲人团聚。千百年来,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写下了许许多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首。齐读课题。
    【评:“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离开了生活世界,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世界走进文本,即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又唤起了学生地情感世界和经验世界,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拿起书,翻到35页,注意听好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难读难懂的地方,可以查看注释,也可以问老师。放开声音,读吧!
    (师板书课题,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师: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你们琅琅的读书声,再读一遍。
    师:请位同学来读一下,愿意读哪首就读哪首?
    齐读。
    【评:初读古诗,教师把读书的要求交待得清楚明白,并渗透了读书方法,如查看注释、请教老师等。同时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你们琅琅的读书声”,学生读得扎实投入,兴味盎然。既有指名读,又有齐读。这个环节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三、精读《夜书所见》
    1、释题。
    师: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古诗也不例外。读懂了题目,能更好地理解内容。先来看第一首诗,你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师:读懂了哪个字?
    生1:读懂了夜,是夜晚的意思。(板书:夜)
    生2:书,在这里是写的意思。
    师:说得好。这里的书,不是指我们读的书,而是写的意思。还读懂了哪个词?
    生3:见,是看到的意思。
    师:那么,夜书所见,作者写下的是什么?
    生:夜晚看到的景象。
    【评:古诗题目简洁凝炼,破题方能入诗境。执教者深谙此理,从释题入手找到了极佳的切入点。这一环节的教学,一是解决了关键字的意思,如“书”;二是对于把握古诗内容起到了统领作用,三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谓一举三得。】
    2、初入诗境。
    师:再读古诗,边读边想,看看诗中都写到了哪些景象,可以用笔把有关的词语划下来?(生默读。)读好了吗,诗中都写到了什么?
    (生谈到了秋风、梧叶、江水、月亮、儿童、促织、篱笆、灯火等。教师相机深化:萧萧的秋风、飘零的梧叶、无言的江水、飘零的月光、可爱的孩子、稀疏的篱笆、不眠的灯火。)
    (学生在谈到从注释知道是儿童捉蛐蛐的时候,教师点明,很会读书,遇到不懂的词语查看注释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学生谈到从插图中知道月亮的时候,教师表扬,他多么善于学习呀,图文结合是很好的读书方式。)
    师:诗中写到的这些景象,都是江边的景象呀!(板书:江边)
    【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引领学生再读古诗,到诗文中去发现景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具有探究意义的活动。教师不失时机的对有关意象进行了重复强调,对于加深学生印象,理解诗境,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进行了读书方式方法的渗透,如查看注释、图文结合等,处理好了“鱼”与“渔”的关系。】
    3、由“客”入手,体会孤独。
    师:是谁站在这江边,看到到这样的景象?
    生:诗人、作者、叶绍翁。
    师:我们来看屏幕(屏显前两句诗),读一读,找一找,诗人对应的是诗中的哪个字?
    生:客。(生的看法由“秋”、“动客情”逐步接近。)
    师:明明是诗人自己,为什么不用我,偏偏用客?换成我,也很通顺嘛!咱们一起来看。(屏显客的意思。)在字典中,客有这样几种解释,齐读。在这里,客应当怎样理解?
    生:漂泊在外的人。
    师:同学们,可不要小看这一个客字呀,它巧妙地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处境——他漂泊在外,他身处异乡,他举目无亲,他感到了什么?
    生:孤独。
    师:你读到了作者的心里。就请你带着这份孤独,读一读这两句诗吧?诗人漂泊在外,他多么地孤独,再找位同学读。
    师:客字读得很有味道,我能感受到你再强调作者的处境,他是漂泊在外的人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起来体会这份难言的孤独吧!
    【评:语文教学,包括古诗教学,要抓好生发感受的着力点。一个“客”字,道破了诗人的身份与处境,对于体会诗人的孤独和乡思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妙用。】
    4、情境渲染、引导想象,深化理解。
    师:(屏显课件)迎着萧萧的秋风,看着飘零的落叶,诗人举目无亲,满目萧然。你想啊,此时此刻,他最思念的会是哪里?
    生:故乡、家乡。
    师:故乡是他生命的原点,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是曾经给他带来无限快乐的地方。想起故乡,他会想起谁?
    生1:父母。
    师:可能他的父母已经是白发苍苍、风烛残年了。有生之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
    生:见一见自己的儿子。
    师:可是,诗人却不能回家,不能陪伴在老人身边,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总是感到万分愧疚呀!齐读,读出这份愧疚。
    师:还会想起谁?
    生2:妻子。
    师:他的妻子,他的含辛茹苦的妻子。诗人漂泊在外,不能回家。是他的妻子用她的双肩,用她的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全家的重担呀!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诗人总会感到深深的自责。带着这份自责齐读这两句诗。
    师:还能想起谁?
    生3:孩子。
    师:诗人离开家乡的时候,可能孩子还不会喊爸爸,一晃几年过去了,他长高了吗,长大了吗?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他的内心总会充满长长的牵挂。再读。
    【评:这个环节,融情境、想象、感受、表达为一体,通过层层渲染,反复咀嚼,学生逐步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了身处异乡、举目无亲的孤独与凄凉,学生的朗读越来越动情。】
    5、想象对比,体会乡愁。
    师:这个夜晚,诗人想了很多很多,他想家乡,想亲人。他是多么渴望回到家乡啊!可是他能回去吗?
    生:不能。
    师:他只能孤零零地伫立在江边,默默承受着这份难耐的孤独。这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屏幕,读一读,想一想。(屏显后两句诗,教师补充板书: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生1:儿童挑促织。
    师:孩子们无忧无虑,玩得多开心呀!
    生2:篱笆下的灯火。
    师:灯火能驱走黑暗,却驱散不了眼前的孤独呀!让我们再一次展开想象,走近诗人,感受那份无言的乡愁和无尽的乡思吧!
    师:深秋的夜晚,诗人举目无亲、满目凄凉,想起家乡,无限孤独,陪伴他的是这群孩子和这盏孤灯。读。(齐读)
    师:秋夜沉沉,那群挑促织的孩子,早已回家,诗人却不能回家,想起家乡,辗转翻车,陪伴他的只有这盏孤灯。读。(齐读)
    >师:秋夜将晓,孩子们还沉浸在甜蜜的梦想,想起家乡,他彻夜不眠,陪伴他的依然是这盏孤灯。读。(齐读)
    【评:孤独的'诗人、可爱的孩子、不眠的灯火,组成了一幅凄美伤感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走进诗境。在对比反衬之中,触摸诗人心中最敏感的那份难言的乡愁,通过反复诵读,达到了与诗人精神世界的共鸣。】
    6、回归整体,吟唱升华。
    师: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感受,齐读整首诗,读出这份令人彻夜不眠的乡愁。(齐读)
    师:古人说,诗言志。诗可以读,向刚才那样反复地读。还可以唱,你听。(师配乐唱)
    师:我们一起来唱。
    【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在《世上只有妈妈》的熟悉而又略带伤感的思绪中,孩子们用那稚嫩的歌声演绎着苍凉的乡愁,打动了每个听者的心。】
    四、略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结合注释,自学古诗。
    师:诗人最难以割舍的就是这份浓浓的乡愁呀!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感受,走近王维。
    师:王维,唐代诗人,山西太原人,太原在华山以东。题目中的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15岁那年,诗人离开太原,只身一人来到长安,一呆就是5年。重阳节的时候,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
    生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这首诗,结合注释,边读边想,你能读出什么,感受到什么,体会到什么?(学生自学)
    师:读懂了吗?感受到了什么?
    生:孤独。
    师:体会到了什么?
    生:思念家乡。
    师:是啊,诗人写下的这首七言诗,就是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思乡和感受的。
    【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较之于《夜书所见》,更加直白易懂。在精读了第一首诗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方法,积累了情感,在理解体会诗境诗情显得比较得心应手。】
    2、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师:这里还有一首诗(异乡为异客,佳节倍思亲。兄弟登高处,茱萸少一人。),一起来看,怎么了?
    (学生有些诧异)。
    师:漏字了,变成五言了。一起来读读这首五言诗。
    师:同学们,这首五言诗读起来很通顺,也很简练。那,王维为什么要写成七言呢?前面多了这几个字,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我们来比较,师生接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生1:体会到他很孤独。
    师:独自当头,独身一人,多么孤独呀!
    生2:每当遇到佳节的时候,就思念亲人。
    师:对呀,诗人念念不忘的就是家乡,就是亲人呀!
    生3:诗人离家非常远。
    师:是啊,家乡在遥远的华山以东呀!
    生4:家乡的亲人插了很多的茱萸。
    师:那么多的茱萸,单单少了我一人。
    师:同学们,古人说,一字千金。不要小看这几个字呀!多了这8个字,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人那份难言的孤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带着我们感受,一起读。
    【评:教师“匠心独运”,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在“五言”与“七言”的对比中,不仅加深了学生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渗透了汉语言凝练传神的妙处。】
    3、识字写字。
    师:这里有几个生字,我们来看(逢、遥、遍)。一起读出他们的名字,观察一下,有什么特点?
    生:半包围结构,走之儿。
    师:写这样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生:先写里面的,再写外面的。
    师:一起来写“逢”。里面的折文要写得扁,“丰”要等距。平捺要写出一波三折的味道。请同学们拿起笔,认认真真地写一写这几个字。
    【评:识字写字教学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归类识字和学生主体识字相结合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的指导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五、总结拓展,深化主题。
    师:这节课,我们精读了第一首诗,略读了第二首诗。一起来看板书,不论是叶绍翁,还是王维。不论是在清冷的秋夜,还是在团圆的佳节。不论是在寂寥的江边,还是在繁华的京城,诗人念念不忘的都是故乡,都是亲人。浓浓的乡愁成了诗人心底最难以割舍的情节。
    师:让我们再次和着这熟悉的旋律,吟唱这两首诗吧!
    师:古往今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篇,浩如烟海。除了叶绍翁、王维,还有很多。给大家推荐两首诗,李白的《静夜思》(齐读),第二首是现代诗,余光中的《乡愁》。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搜集以思乡为主题的,细细地去读,去想,去品味。下节课交流。
    【评:教师的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在比较反思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对情感的体验和认同。再次吟唱进一步升华了感受,宣泄了情感。课后拓展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形式主义的流弊。】
    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5
    一直深受科学识字的启发,一直想做一节阐释识字与阅读关系的研究课,一直努力做着《望天门山》,但我一直不满意。
    金教授发来葛兆光的电子书《汉字的魔方》,我翻开了第一页,竟没舍得放下。读着读着,我忽然豁然开朗:《望天门山》就是汉字的魔方”!一类写景的字,表现出高广辽远的境界;一类描色的字,给人明丽温暖的感觉;一类表动作的字,让画面流动,景中生情。这应该是识字与古诗学习的设计思路,由字入诗,赏景悟情;由字”结诗,揭示汉字与古诗学习的关系。原实录已在《小学语文教学》第三期刊发了,此实录是再改版:
    一、据形索义,识字解题
    1.师:先来认一个字。(出示甲骨文)
    生:人。
    师:你们异口同声地说“人”。我们先来看它的下半部分“”,是“大”字,一个人张开双臂的形状,上面是圆圆的头。这个字本义就是头顶,头顶是人身体的最高处,于是字义引申指很高。古人认为最高的是什么呢?
    生:(恍然大悟)天。(板:天)
    2.师:一点就通,确实是“天”字。认第二个字。(出示甲骨文“”)
    生:门。
    师:这是繁体字的“门”。左边一扇,右边一扇。单扇为“户”,两扇合为“门”。(板:门)
    3.师:这个字很形象,大家一看都知道什么字,读——
    生:山。(板:“山”)
    师:连起来读——
    生:天门山。
    师:不像天门山,倒像是小山丘。再读。
    生:天门山
    师:这才像天门山,从天门山三个字,想象一下天门山是怎样的?
    生:有两座,一边一座,像门一样,又是很高很雄伟的山。
    4.师:你们没有看过天门山,仅从“天”“门”“山”这三个字中想到的,这就是汉字的魅力,保存了原始的图画性,字能直接表示事物。(出示注释1)天门山隔江相对,就像天设的门户,雄伟奇特。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板:李白)经过天门山,留下了千古绝唱《望天门山》。(板:望)“望”是什么意思?
    生:看。
    师:怎样的“看”是望呢?
    生:向远处看。
    师:再读,读出远看的感觉。
    生:望天门山。(“望”字读得长、重,有味道)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师:李白望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楚节奏。读完后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诗的意思。
    (生自由读诗)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同学还摇头晃脑,这是读诗的状态。谁来读?
    (一生读全诗)
    师:声音很好听,字音读得准。这两个词,大家再读读:“中断”、“至此回”。
    生:中断、至此回。
    师:“至此回”中的翘舌音“至”、平舌音“此”读得很清楚。谁再读读这首诗?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一生读,速度较快。)
    师:听出来了吗?“天门-中断-楚江开”,这每行七字的诗停顿是二、二、二、一。(课件出示划节拍线的全诗)谁再读?
    (一生根据节拍线再读。)
    师:有点儿“歌”的韵味,诗可以当歌唱,诗也可以当画赏。李白的《望天门山》一句一景,且是连环画。请大家快速默读这首诗,找一找诗中描绘景物的字、词。
    生:天门山、楚江、孤帆、太阳。
    (板:景)
    师:前面我们了解了天门山,有谁知道“楚江”?
    生:就是长江。
    (出示注释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师:这些景组合在一起给我们什么感觉呢?比如,天门山是高的,那楚江是?用一个字。
    生:广。
    师:孤帆和太阳离作者是——
    生:很远。
    师:山高、水广、帆远,这些景组成图画的境界是高广辽远的。那咱们读的时候要慢一点,大家跟着我的手势轻声读,不要跑到我的手势前面去了。
    (教师按照诗的节奏用手势指导学生慢读,学生渐渐读出诗的韵味)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幅图画的色彩,这水是什么颜色?
    生:碧色。
    师:仔细看这个“碧”字(此字放大),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偏旁?
    生:上面的偏旁是“王”和“白”,下面是“石”
    师:左上的“王”是“玉”,和“白”组成的是琥珀的“珀”,下面是“石”,本义是青绿色像玉一样的石头。根据字形,你知道“碧水”是怎样的水吗?
    生:略。
    师: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难怪诗人对“碧”字情有独钟。你看,贺知章笔下垂柳的色彩是“碧”,读——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是“碧”,读——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是“碧”,读——
    生: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也是“碧”,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一个“碧”字,让景色熠熠生辉。再看,这山是什么色彩?
    生:青色。
    师:孤帆是——(生:白色)
    师:碧、青、白,李白望见的(指课题“望”)是一幅色彩明丽的连环画!同学们,体会到高广辽远,我们把读诗的速度放慢了,体会到明丽温暖,这慢中还要透着激昂。我们合作着来读读,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我读每句诗的后三个字。
    师: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三、举象悟义,以景传情
    师:有人说,李白就像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如果我们细细感受,这高广辽远、明丽温暖的景,不是静止的,是流动的。你能从诗中的哪些字、哪些词感受到景的流动呢?静静地默读,画出关键字、关键词。
    (生静静默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我从“中断”和“开”看出来的。
    师: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中断”“开”“东流”“回”“相对出”“日边来”等字看出来的。
    师:这些词都是动词,这些动词让这画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一)人山相望——山是山,水是水
    *学习第一、二句。
    师:先来看“中断”,什么意思?
    生:从中间断开。
    师:看“断”(斷)字的繁体字。(讲解繁体“斷”)左偏旁是用“刀”割断两束“丝”之意,右偏旁“斤”是斧头,“断”字含有有力砍断的意思。如果说天门山是砍断的,那利斧是什么?
    生:楚江水。
    师:是呀,楚江开嘛。再看这个“开”字,(解析繁体“開”的字理)下部的“廾”是两只手。一双手把门闩拉开,门就开了。就这个“开”字,你看到楚江水怎样的气势?
    生1:浩浩荡荡。
    生2:来势汹涌。
    师:这“断”这“开”,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浩荡江水的威力。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读的气势不够)
    师:这天门山“断开”了吗?谁再加上动作读一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强调了“断”,“开”字读得短,没有突出)
    师:这楚江是利斧啊,“开”的力度还不够。男同学,你们来!
    男生读。(很有气势)
    师:全班,一起来——
    (全班齐读,读出了气势)
    师:就是这样浩荡的江水,遇到天门山却至此——
    生:回。
    师:看这“回”字,是个象形字,(点击“回”字放大
    )像一个旋转的旋涡,老师选出字典中的三种意思,谁来读一读?
    生:1.回旋。2.回转,改变方向。3.返回。师:你们认为应该选哪种意思?说说理由。
    生:选第一种意思,回旋。因为水撞击到山,形成漩涡。
    生:我觉得是第三种,返回。
    师:(师板简笔画)浩荡而来的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山,随着山势,不得
    不掉转方向,折向北沿着山而流。“回”字就是——
    生:回转,改变方向。
    师:长江水是浩荡的,但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水改变了方向,这天门山给你什么感觉?
    生:坚硬无比。
    生:雄伟,有气势。
    师:这样的气势谁又来读?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读好这个“回”字——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强调了“回”字)
    师:这就是“中断”“开”“回”的`魅力,让天门山和楚江水有了生命和气势,让我们合作着读好这幅壮景。我读“天门-中断-楚江—开—”,这组读“楚江—开——”,全班再重复读最后三个字“楚江—开——”
    (师生合作读)
    *学习三、四句。
    师:继续聚焦这两个动词,我们又能望见什么、感受到什么呢?读——
    生:相对出、日边来。
    (二)人山相融——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师:什么叫“相对”?这是一条楚江,(指两竖排的学生)如果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青山是哪座?
    (生指相对坐的学生)
    师: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又是哪一座?与这座相对的?与这座相对的?
    (生一一指出)
    师:李白乘着小船而来,青山两两相对着出来干什么?
    生:迎接李白。
    师:日边指的是——
    生:太阳边
    生:水天相接的地方。
    师:对!那水天相接处的孤帆,渐行渐近,渐行渐近,奔向谁而来?
    生:李白。
    师:这一“出”一“来”,画面动起来了,人和山水相融了。青山出迎,孤帆来就,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激动。
    生:很惊喜。
    师:如果说李白是远方的客人,那么,青山就是当地的——
    生:主人。
    师:远客、青山,四目相对,激动的李白可能会对相对出迎的天门山说什么呢?
    生:啊,天门山,我终于见到了你的姿态!
    生:天门山,你真美啊!
    师:在李白的眼里,天门山不仅仅是山,它还是富有灵性的人。
    生:天门山,我的好朋友,谢谢你的迎接!
    生:天门山,你真是我的知己。
    师:这一“出”一“来”,哪里仅仅是景,这分明还有李白与青山的“情”。(板:情)一起读——
    生: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同学们,青山立在两岸,日边有一孤帆,如果在常人看来,这就是一处美景罢了,为什么李白却激动万分呢?(出示图片)老师来告诉你们,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20岁的时候,他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直上云霄的。读——
    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再读——
    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他觉得实现理想,指日可待,这样的心情怎么表达呢?看,正好借眼前高广辽远的山水来抒发。读——
    生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生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高广辽远的山水正如李白高远的抱负,广阔的胸襟!读——
    生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闭上眼,你就是年轻的李白,你就是志向高远的李白,你乘船而来,只见:水冲山开,山阻水回,楚江敞开胸怀欢迎你,青山伸出手臂迎接你;更有那辽远的白帆奔你而来,更有那明丽的色彩因你而灿烂。自然的雄伟气势,心中的满腔豪情,于是,你提笔写下了,(配乐)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人山相悦——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师:一千多年过去了,(课件:天门山的甲骨文、楷书)天门山仍旧是静静伫立的山,天门山三个字的字形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汉字仍然保存了原始的图画性,看着字就能想起图画。
    (出示:天门楚江水山帆日)这些字组成的图画,高广辽远、气势雄伟。请你读——
    生:天门楚江水山帆日
    师:(出示:碧青)这些字色彩明丽,让高广辽远、气势雄伟的景呈现出温暖、热烈的情绪。女生读——
    生:碧青
    师:(出示:中断开回出来)这些字,让没有生命的景物生动起来,传达出作者实现理想,指日可待的豪情。男生读——
    生:中断开回出来
    师:这些字,已经嵌入到古诗《望天山门》的灵魂中,它书写着景,更传达着情!下课!
    以上内容来自古诗两首《望天门山》课堂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6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描写的景和情,感悟诗句描绘的意境。
    2、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古诗,这两首诗歌很相似。我们先轻声读读题目,你觉得这两个题目哪里相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生:都有一个“送”字。
    生:这两首都是送朋友时写的诗。
    师:对,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生:都有地名,“黄鹤楼”、“广陵”和“安西”
    师:这三个地名还不一样,黄鹤楼是送别的地方,广陵和安西是朋友要去的地方。你知道这三个地方吗?
    生:黄鹤楼在湖北武汉,广陵就是扬州,安西……
    师:你知道的还真不少。我们来看看着几个地方(出示地图)。广陵就是现在的扬州,离我们这里不远,在唐朝时扬州就已经是天下名城了,是一个风景优美的繁华的都市,很多人都愿意去那里看看玩玩;安西就远了,在现在的新疆的最西边,如果从当时的首都长安出发,穿越上千公里的戈壁沙漠,翻越几座大山,才能到达那里,那里是唐朝的西域边关。
    生:都有一个人名,一个是“孟浩然”,一个是“元二”。
    师:孟浩然是谁?
    生:是一个大诗人,写了《春晓》。
    师:李白在游历中,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但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他们常常一起饮酒作诗,因为志趣相投而成为知己。
    师:元二又是谁?
    生:王维的一个朋友。
    师:大声地读读这两首诗歌的题目,要读出节奏。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现在你能说说这两个题目的意思了吗?谁送别谁去哪里吗?
    生:第一首,是李白送别孟浩然去广陵。
    生:第二首,是王维送别元二去安西。
    师:听明白了吗?第一首是──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去广陵。
    师:第二首是──
    生:王维送别元二去安西。
    师:题目中的这个“之”和这个“使”是不是都是“去”意思啊?
    生:是。
    师:是吗,那么,这两首诗的题目是不是也可以变成这样──
    黄鹤楼送孟浩然使广陵、送元二之安西。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无语)
    师:当然不可以。尽管这两个字都含有“去”的意思,但是细分起来还是有区别的,“之”是“去”的意思,但那是自己要去。孟浩然喜爱田园山水,经常在各处观山看水,这次去广陵,去干什么呢?
    生:去旅游。
    师:是啊,那是他自己想去的,他想去看扬州美景啊。所以是──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使”也有“去”的意思,但那是朝廷让他去的,是派去的,就是──
    生:出使。
    师:对,出使。去干什么呢?当时的唐朝正是盛世,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边关延绵数万里,需要大批的士兵和官员去戍守边关,保卫国家。元二正是担负着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出使安西的,他是去守卫国家,是去建功立业的。所以是──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明白了吧?那么说说看,题目的意思是谁送别谁去哪里?去干什么?第一首是──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去广陵旅游。
    师:第二首是──
    生:王维送别元二出使安西去保卫国家。
    师:我们再次大声地朗读题目。
    生:(朗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歌,读两边,要读准字音,读通顺,读出节奏。
    生:朗读。
    师:我想请两个同学来读这两首诗歌。
    生:朗读。
    师:读得很有通顺。可惜有两个字没读好,一个是“渭城朝雨”,知道为什么读“zhao”吗?
    生:是早晨下的雨。
    师:对呀,早晨下的雨就叫──
    生:朝雨。
    师:那晚上下的雨叫──
    生:夜雨。
    师:那傍晚下的雨叫──
    生:(无语)
    师:朝雨。一起读这句诗,要读“zhao”。
    生:朗读。
    师:另一个字是“客舍青青”的“舍”要读第四声,一起读。
    生:朗读。
    师:古诗光是这样读,还不行,还要要读得有韵味。先听老师读一读这两首诗。(范读)下面,请大家先看看下面的注释,想想诗歌的意思,想想诗歌带给你的感觉,再大声地朗读两遍,要读出韵味。
    生:朗读。
    师:我还请两位同学来朗读。
    生:朗读。
    师:刚才,我们说这两首诗很相像,都是送别诗。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诗人在送别各自的朋友,两位诗人送别朋友的方式还是不一样的。李白站在长江边目送故人远去,李白在江边站了多久?
    生:很久。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就是说朋友的船都看不到了。
    生:惟见长江天际流,说明船都看不到了,他还站着。
    师:是啊,朋友的船越去越远了,渐渐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可是李白还是久久的站在长江边,痴痴的望着江水流向天边。看看上面的诗歌,想想李白久久地伫立在江边,他看到了什么?
    生:孤帆远影。
    师:孤帆就是──
    生:孤零零的一条帆船。
    师:什么的远影?
    生:船的远影。
    师:一条小船越去越远了,只剩下了一个影子。到最后连影子也没有了,只看到了──
    生:碧空。
    生:长江。
    师:江水流到哪里去?
    生:天边。
    师:李白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啊?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孤帆远影、碧空江水──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生:长江中一条小船越去越远,看不见了。
    师:你来读读“孤帆远影”这个词,读出你头脑中的那幅图画。
    生:朗读“孤帆远影”。
    师:够远吗?再远一点,读──
    生:朗读“孤帆远影”。
    师:你用这种感觉来读读这句诗。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你还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生:小船越去越远了,长江水向着天边流去。
    师:你来读读“碧空长江”这个词,读出你头脑中的那幅图画。
    生:朗读“碧空长江”。
    师:够长吗?长江一直流到了天边啊,再长一些,读──
    生:朗读“碧空长江”。
    师:你用这种感觉来读读这句诗。
    生:朗读“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我们大家都看到了那幅图画了吗?我们一起朗读这两句诗──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李白伫立江边,遥望江面,难道真的只是看到了一叶孤帆,只看到了一艘小船吗?他还会看到什么?
    生:还会看到很多船。
    ……
    师:那为什么他说是“孤帆”,为什么在他的眼里只有“孤帆”呢?
    生:因为他的眼里只有朋友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
    生:因为他只是来送朋友的,他只关心朋友的船。
    生:那时他自己心里的孤帆。
    生: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
    师:是啊,长江上一定会有千帆竞渡,长江两岸一定是繁花似锦,但是,此时此刻,诗人看不见,他能看到的,只有──
    生:孤帆远影。
    师:只有那一叶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
    生:孤帆远影。
    师:只有他心头的那一叶装满了离愁别绪的──
    生:孤帆远影。
    师:我们一起来朗读──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李白久久地伫立江边,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此时此刻,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老朋友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
    生:他孤零零一个人,旅途中是否寂寞?
    生:但愿他一帆风顺,路上平安!
    生: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
    ……
    师:是啊,孤帆远去,空留长江,李白此时心中定有千言万语想说啊!这千言万语化成这千古绝唱的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为见长江天际流。
    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起读──
    生:朗读。
    师:李白目送朋友远去了。我们再来看看王维是怎样送别朋友的?轻轻地读读这首诗。
    生:王维在路边送别朋友。
    生:喝酒送行。
    ……
    师:他们喝了几杯酒?
    生:很多杯。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这里说“更尽”,就是再喝一杯,那一定喝了很多杯。
    师:你真会读诗。你来读读这句诗。
    生: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
    师:酒已过多巡,情越来越浓,酒只剩下了最后一杯──
    生: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
    师:酒已喝了太多,离别的话也说得太多,话只剩下了这最后一句──
    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向西面走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师:是啊,西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来陪你──
    生:陪你喝酒。
    生:陪你聊天。
    ……
    师:西出阳关又岂止是无故人呢?西出阳关就是大漠茫茫,关山重重,就再也看不到什么?听不到什么?
    生:西出阳关就在也看不到渭城了。
    生:在也看不到长安美丽的景色了。
    ……
    师:喝完这杯酒,朋友就要远行,就要西出阳关,奔赴遥远的边塞──安西。这一别,何时再相见啊?朗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大家说说看,这最后一杯酒是什么酒?这酒中包含了什么意思?
    生:祝福酒,祝愿朋友一路平安。
    师:具体说说,怎样祝愿?
    生:……
    师:出使安西,路途遥远,吉凶难料,还请您干了这一杯,祝福我的朋友一路平安──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还会是一杯什么酒?
    生:壮行酒,相信朋友一定能在边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师:壮行的话怎么说?
    生:……
    师:祝愿朋友今日出使安西,来年凯旋而归,来,干了这一杯!──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还会是一杯什么酒?
    生:这杯酒中装满了朋友的情谊。
    师:这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谊酒,人生难得一知己,一起再干了这一杯!再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送元二使安西,一起读──
    生:朗读。
    师:两位诗人就这样送别了朋友,朋友远行了,留给诗人的是什么呢?
    生:是空洞洞的感觉。
    生:失落。
    生:孤独。
    ……
    师:是啊,“自古多情伤离别”,“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对李白来说,这滋味中更多的是什么?
    生:……
    师:对王维来说,这滋味中更多的是什么?
    生:……
    师:这真是“帆远情更长,酒尽心已碎。”
    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7
    一、课前准备:营造爱诗的氛围。
    老师: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诗。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江雪》
    二、整体感受: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
    老师:请大家翻开课本。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学生自由读诗。
    老师:谁来试一试?
    学生:(读错了一个音)
    老师:同学们听,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
    学生:“径”不读第一声,应该是第四声。
    老师:呵,你的耳朵真灵。我们一齐读。这个字的意思是——
    学生:“径”是“小路”的意思。
    老师:整个词呢?
    学生1:许多路。
    学生2:成千上万条路。
    老师:刚好是一万条路吗?
    学生:不是,这是一种夸张。
    老师:是的,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一首诗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了这样的手法?
    学生:“千山”。
    老师:那么意思就是——
    学生:许许多多的山。
    老师:谁还想来读一读?
    两名学生读。
    老师:你们读得真流畅。尤其是读正确了一个新词“蓑笠翁”。
    学生齐读。
    老师(指着课件):你看,他身上穿着的是——
    学生:蓑。
    老师:头上戴着的是——
    学生:笠。
    老师:整个词的意思就是——
    学生: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老师:我们一起来把整一首诗读一读。
    学生齐读。
    三、试讲诗意:感受寒江独钓的氛围
    老师: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读通了这首诗。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学生:弄懂诗的意思。
    老师: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1:多读几遍。
    老师:哦,朗读品悟。
    学生2:可以了解一下诗人的历史情况。
    老师:对,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学生3:先理解重点词,再把它们串起来。
    老师:这就叫“串词连句法”。但是碰到解决不了的字或词该怎么办?
    学生1:查字典。
    学生2:找资料。
    学生3:问老师。
    老师:其实古诗下面的注解也是你的好帮手。接下来,我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试着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学生试讲,教师巡回倾听。
    老师:谁来试着说说?
    学生纷纷举手。
    学生1:许多山上的鸟都飞走了,许多路上的人都不见了。只有一条孤单单的小船上,坐着一个老翁,独自在寒江上钓鱼。
    老师:看得出他的自学很有成效。谁还想来说一说?
    学生2:千山万岭上的鸟都看不见了,许许多多的路上也找不到人的脚印。在孤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自一人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老师:呵,进步很明显呢!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说得好?
    学生1:“踪”是脚印的意思,这个字解释得准确。
    学生2:把“蓑笠翁”的意思说明白了。
    学生3:“冒着风雪”这个词用得好。
    老师:有没有不同的说法?
    一学生犹豫举手:最后一句话应该是讲老翁独自钓雪吧?
    众学生笑,老师却竖起大拇指:他说了一句大实话。你看,诗中不就是讲“独钓寒江雪”吗?
    学生沉思。
    学生1:可能是结冰了。
    学生2:要不就是钓不到鱼。
    老师:还是让老师来给大家解开这个谜底吧。在古代诗歌中,为了使诗歌表达更精炼,读起来更上口,诗人常常使用 “倒置”的方法。在解释的时候,我们就要对诗的顺序进行必要的调整,你看——
    课件演示:把“独钓寒江雪”改为“寒江雪独钓”。
    老师:所以这句话在解释的时候就可以说成——
    学生:在寒冷的下着大雪的江面上独自钓鱼。
    老师:看来大家很有收获。谁还想把整一首诗的意思再说一说?
    四、意境探寻:体会寒江独钓的孤傲
    老师:学到这儿,我们对这首诗的意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请你静下心来,再细细地读一读。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轻声朗读。
    学生:我感觉这个老翁很孤独。
    老师:你的感受很准确。
    学生:我觉得这个老翁很勇敢,这么冷的天还坚持钓鱼。
    老师:哦!你的感受比较独特。
    学生:我体会到一种悲凉的气氛。
    老师:嗯,你很会品味。我们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
    老师::嗬,好大的雪。我还看到了一个老翁,能读出他的孤单吗?
    继续请学生读。
    老师:哎,真是形单影孤。
    老师: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1: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学生2:难道他不怕冷吗?
    老师:真是一个好问题。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1:因为家里穷,以捕鱼为生。(板书:1、捕鱼为生)
    学生2:可能老翁想鸟都飞完了,这下没人和自己抢了。
    老师:那就是说老翁在独自享受这一份清静呢!(板书:2、独享清静)
    学生3:老翁可能是遇见了什么伤心事了。(板书:3、排解忧伤)
    学生4:我想是他喜欢钓鱼,所以也就顾不上天的冷了。
    老师: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钓鱼爱好者!(板书:4、喜爱钓鱼)
    学生五:可能是作者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了。
    老师:他也与老翁一样孤单了。(板书:5、心中孤单)
    老师: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老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学生1: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
    学生2:我感受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
    老师:作者那种孤傲的心境与此情此景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
    画外音: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飘下来,好像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老师: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你能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
    老师:你看他一脸严肃,心里一定是有什么不痛快。
    再指名读。
    老师:你看他抬着头,似乎有一股傲气。
    老师:能背出来吗?
    三个学生分别背。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运用注释,通过朗读,特别是借助诗人的简介充分地理解了诗意。
    五、课外延伸:拓展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老师: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古诗。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提出来。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要求提供王士祯的生平简介。
    老师:现在我相信每一个同学心中都有一幅图。谁来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秋江独钓图》?
    指名两个学生说。
    老师课件出示简图。这符合你心中的那一幅图吗?
    学生1:加一筐鱼。
    学生2:最好在船上放一壶酒。
    学生3:在江边添上一些落叶。
    学生4:再画上几笔火红火红的枫叶。
    老师:看来每一个的理解不同,心中画出的图景也不同,所以想象也是体会诗意的一种好办法。
    老师:那么,这一首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四人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条。讨论以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1:相同点:都在江上;都是一个人;都是一个披蓑戴笠的老翁;都在钓鱼。不同点:一个是江雪独钓,一个是秋江独钓。
    老师: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时间不一样。还有补充吗?
    学生代表2:一个是“天寒地冻”,一个是“秋意正浓”。
    老师:也就是景色也不一样。
    学生代表3:心情更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怡然自得的。
    老师:你的发言真有水平。你是怎么知道王士祯是怡然自得的?
    学生: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一曲高歌一杯酒”,也就是一边唱歌一边喝酒,能不高兴吗?
    学生:从诗人的'简介中也可以了解。当时王士祯是刑部尚书,而柳宗元却被贬永州。可以说一个是官场得意,一个是官场失意。
    老师:人生经历不同,心境也不同。
    学生:我感受到虽然都是独钓,但是他们表达的却不一样,前一首诗有一种“傲气”,后一首诗有一种“霸气”。
    老师:你体会得更深了。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在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
    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自己喜爱的诗。
    老师: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还有很多。你们看,老师从网上下载了那么多的资料。这些诗人,除了钓鱼,还收获了一些什么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到他们的诗中去寻找答案。
    在浙江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杭州市西湖小学郑雪琴老师执教的《江雪》深得好评。重读课堂实录,觉得这节课在古诗的教学上有所突破。
    一、尝试自学,探究规律。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节课的教学每一部分都是让学生尝试在前,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先学后教。教师让学生尝试朗读,尝试讲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说明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也有自学的能力,何况他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并非“白纸一张”,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潜力估计太低,处处不放心,实在是不必要的。
    自学,也要提高“含金量”,这个“含金量”就要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语言文字的规律,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拿这节课来说,教师把“虚指”与“倒置”作为古诗学习的知识和方法点,让学生在试讲的过程中感悟学习古诗的方法,就使教材的教育价值得到更深的发掘。
    二、自主感悟,多元解读。
    古人早已认识到“诗无达诂”,也就是说没有唯一正确的解释。一首好诗,正因为他可以作多种理解,才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同时,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释。这一节课上,在“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个问题上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就是为了让学生探讨答案的多样性。这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有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观念:问题的答案不会只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这对学生的人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尊重多元解读,又要重视价值取向,这是阅读教学必须注意的两个侧面。拿“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来说,学生那么多的答案,有高下之分,教师不能简单全部肯定,而宜加以引导分辨。显然,“养家糊口”的解释不仅缺乏诗意,也有悖诗人的本意。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才出示柳宗元的简介,然后让学生联系诗人的经历来解读文本,使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三、比较阅读,深入感悟。
    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主动经历,学习的结果要让学生自主梳理。学完《江雪》后,要求学生自我小结,对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在小结的基础上,再推出清代诗人王士祯的《题寒江独钓图》,让学生比较阅读。这种同一题材不同意境的作品阅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课堂教学难免会有遗憾。这节课在处理“钓雪”这一难点时,教师还是有点急于求成,未能充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悟古诗“倒置”这一常用手法,而直接把方法告诉了学生。此外,对诗中表现孤傲心境的关键词如“绝、灭、孤、独”等揣摩不够,如果能在理解了诗所表现的意境后再返回文字细细品味,语言因素和人文精神的领会可以更加深入。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