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民间小故事
范文
     民间小故事大全
    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间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牛郎织女传说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仅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之后,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忙。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明白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可是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祝员外有一个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唤名祝英台。祝英台渴望上学读书,向父母表达了读书的欲望,但古代女子无论如何也不能进学堂读书的.,祝英台软硬兼施,更是提出了女扮男装,父母才勉强同意。
    在杭州学堂里,祝英台结识了同宿舍的男同学梁山伯,梁山伯很有学问又彬彬有礼,他们一见如故,一同吃睡学习,结拜为兄弟后更是形影不离。
    一晃三年过去了,学期已满,该下山回家了,离别时两人各怀心事,最后依依惜别。过了几个月,两人相见时,梁山伯发现祝英台竟然是是个女子,她不禁又喜又忧,回家后就生病了,他到祝家去求亲,祝员外一口回绝,他可看不起这穷书生,给女儿找了个大官的儿子马公子。自从被祝员外拒绝后,梁山伯就变得倒在床上起不来了,没多久就死了,埋在祝英台新婚必经的阳关大道旁。
    新婚之际,祝英台却十分镇静,看上去并不那么悲痛,在大家的簇拥下盛装艳服上了轿,三声炮响,就鼓乐喧天地把轿给抬走了。
    行至阳光大道旁,突然起了一阵狂风,飞沙走石,队伍就停下来了只见祝英台从轿上走出,脱下红妆红饰露出白衣素裙,在梁山伯坟前放声大哭,此时天上惊雷响起,大雨直泻,就在这时,祝英台一跃而下,进了坟墓。
    天空渐渐恢复了平静,坟上飞出了两只白蝴蝶,双双成对飞走了。
    田螺姑娘
    从前,有个年轻人,独自种着几亩田生活。
    一天,年轻人从田里捡回一个大田螺,看它漂亮就养在灶边水缸里。第二天晚上,他耕作回来,发现饭菜都已做好,屋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次日早上,又见满桌丰盛的早饭,却找不出一个人影,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年轻人以为是隔壁老太太为他做的,但最终发现不是。
    第四天耕种时,他特意提早回家了,发现一个姑娘在做饭。姑娘一看见他,便逃进了水缸里。年轻人把这事告诉了隔壁老太太,得知那是田螺姑娘,只要在她出来后,拿走田螺壳,她就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为拿到田螺壳,年轻人放弃耕田在家等待,但连等六天都找不到机会。他只得又卖力地去干活,回家时发现所有家务又做好了。原来,田螺姑娘要试试他的.心,她可不愿意嫁给懒汉,年轻人从此不敢懈怠。
    又一天,年轻人起得早了,听到水缸里有声音,就趁姑娘出来后拿走了田螺壳。田螺姑娘发现后想逃回壳里,但为时已晚,她只好答应嫁给年轻人。
    就这样,年轻人和田螺姑娘做了夫妻,过着男耕女织幸福安乐的生活。
    文成公主进藏
    唐朝时,吐蕃有个首领叫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的女儿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便派人去求婚。
    皇帝想考验使臣的智慧。于是,他出题让使臣认马和辨认文成公主。使臣通过了测试,皇帝便答应了求婚。
    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时,带上了许多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能工巧匠。
    在路上,文成公主遇到了一条河,大家过不去。公主便用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老百姓把这座桥叫作“内地桥”。走了不远,公主又遇到了沼泽地,她便把羊毛撒在地上,然后就走过去了。
    到了达尤龙真的时候,乌鸦跑来说坏话,它告诉公主松赞干布死了。公主听说后,非常难过,便在达尤龙真住了下来,写血书来纪念松赞干布。公主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理会,因此,这里南北岸的树木长得不一样。
    过了段日子,文成公主还是决定去看松赞干布。这时神鸟天鹅告诉她,松赞干布并没有去世,公主十分感激神鸟。在去拉萨的途中,乃巴山把路挡住了,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了旁边,现在山下还有公主的脚印。
    最后,公主和随从翻山越岭,终于到了西藏,与松赞干布结成了夫妻。
    从此,西藏与内地的.往来更密切了,老百姓也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先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终,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最终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猎人海力布
    从前有个猎人叫海力布,他很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很尊敬他。
    一天,他救下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说她是龙王的女儿,龙王有很多珠宝可以送给海力布,要是他都不喜欢,可以要龙王嘴里的宝石。只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动物的语言。
    海力布和小白蛇到了龙宫,老龙王让他自己挑选珍宝,海力布说想要那颗宝石,老龙王想了想便给了他。离开龙宫时,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不能把听到的告诉别人,不然他就会变成石头。海力布写过小白蛇就走了。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忽然听到鸟儿说,今天大山要崩塌,大地被洪水淹没。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让乡亲们搬家。可他们感到很奇怪。谁都不听海力布的。海力布急得流下眼泪,他甚至发起了誓。可乡亲们依旧不相信他。最后,海力布想了想,就把他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可海力布刚说完,自己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乡亲们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向远处的'地方走去。
    半夜只听见一声巨响,大山要崩塌了,洪水也把他们住的村子给淹没了。海力布舍己救了大家,所以,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龙的传说
    传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就会明白几个龙的传说。这是一种民族自豪!
    在此刻,元宵灯会都有龙,是因为传说有一年干旱,老百姓们种不了田,田地都干裂了,求皇上想办法,百姓们天天跪在太阳下请求老天下雨,这事感动了东海龙王,老龙王就上天找云神、风神、雷公让他们做好工作,最终请求雨神降雨。百姓们为了报答东海龙王就为他雕了龙头,将木凳连成一个金龙,成了活灵活现的龙。从此,民间有了一项娱乐活动,就是舞龙。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许多村庄都要舞龙。
    龙的表演有两种,主要是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可是每一种都离不开龙。
    传说蛇是小龙,它与龙有很多相似,它们的身体能够弯曲,都是细长的,但有两点不一样,蛇无角,无足,古人称蛇为蛇龙。
    有一座寺庙以龙闻名。据说白蛇与青蛇的后代称为笼子,生肖属相有一种蛇的说法为小龙这些都说明蛇是龙主要的部分。也有重要的'融合。
    龙的传说无数,而我们也只用明白一两个就足够了。
    龙的子孙,龙的传人,我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之后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详文:周幽王三年(前779),幽王姬宫涅骄奢淫逸,自从得到褒国进献的美女褒姒后,封为宠妃,整天沉溺于佳丽之中,朝政荒废。褒姒生性不笑,应对宫中玉宇琼楼,锦衣玉食,她毫无悦色。褒姒美艳无比,但整天愁云密布成为一大憾事。幽王欲睹褒姒笑容,大臣们想尽千方百计始终不得效果。一天幽王出游骊山,佞臣虢石父献出烽火戏诸侯拙劣计策,幽王决意一试,遂命点燃烽火。
    各路诸侯见烽火报警,以为京城出现敌情。迅速整装带兵而至。见君臣安然无恙,且游兴正浓,感到莫名其妙。问其原因,对方笑而不答。“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史记·周本纪》)。看到这种场面,褒姒忍不住一笑。看到褒姒最终开了笑口,并且笑时姿态更美,昏君乐得忘乎所以。风尘仆仆的诸侯最终明白,烽火报警,调兵遣将,原本为博宠妃欢心。
    王命如山,无可奈何,只得怏怏离去。为讨褒姒再开笑颜,幽王故伎几度重演。之后褒姒生了儿子,幽王十分高兴,取名伯服。公元前774年,幽王废了申王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同时重用善谀好利的奸臣虢石父为卿,国人怨声载道。申王后和宜臼把这些情景告诉父亲申侯,申侯十分愤概,毅然联合两个诸侯攻打西周。兵临城下,宫涅慌忙命令点燃烽火报警。屡受戏谑的诸侯以为又是昏君在讨好美人,按兵不动,镐京陷落,幽王被杀,西周300年历史宣告结束。这就是“一笑失天下”典故的真像。
    古人总结这一历史教训时认为,“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诗经·小雅》)。并发出女色祸害之大,足以亡国的哀叹!他们还把“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搬上舞台,以警示之后者引以为戒。认真分析这一历史事件不难看出,西周从强盛到灭亡,有其自身的历史轨迹。它的灭亡与褒姒之笑无直接因果关系。美女褒姒笑的是昏君愚昧,佞臣丑陋。幽王荒淫昏庸,不爱江山爱美人;大臣阿谀好利,不为百姓为君主;举国上下人心所背,危机四伏,这才是西周灭亡的真正原因。
    正如史学大师郭沫若所述:“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促使社会矛盾不断发展,最终导致了宗周的灭亡”。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牛鱼嘴的传说
    一个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这些美丽的民间传说,反映了当地民间生活习惯,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产生了许多遐想。今日,就让我带给一个牛鱼嘴的传说吧!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帽山是一片大海,海里住着南海龙王儿子龙,岸边住着牛魔王的儿子牛和鲤鱼精的女儿鱼。鱼和牛从小青梅竹马,经常喜欢在一起玩。在不知不觉中,他们都已到青年时期,牛和龙同时爱上了如花似玉的鱼。而鱼只爱上为人忠诚,力大无比的.牛。
    一天,牛和鱼约会时被龙看见,龙顿时火冒三丈,立即要和牛决一死战。这场大战战了七七四十九天,战到翻江倒海,天昏地暗,仍未分出胜负,结果大海干枯变成了高山。也就是大帽山。
    这件事最终被上帝明白了,于是上帝把龙顶在大帽山的山顶上;把鱼锁在了半山腰上;把牛牛赶下做凡间苦役,就在牛被赶下做凡间苦役的前一夜,牛和鱼在大帽山的山嘴上做最终的生死离别。
    最终,人们为了纪念牛和鱼这个凄美的感情故事,就把大帽山叫成“牛鱼嘴”。
    苏武牧羊
    汉朝的时候,苏武被皇派到匈奴当使臣。匈奴王一见到苏武就把他关押起来。
    苏武被困在王宫里一些日子。一天,匈奴王劝说苏武,只要他肯做驸马,不回汉朝,就给他自由,但苏武并没有为这些诱惑所动,还说至死不叛国。匈奴王一怒之下便叫苏武赶上一百只羊,到冰天雪地的北海放牧去。
    匈奴王给的每只羊都挂着个牌子,上面记着羊原来的重量。每隔四天,就有人来称羊、点羊数量,稍有差池,苏武就要挨板子。苏武是中原人,没放过羊,北海气候恶劣,但苏武坚贞不屈。
    有一天,苏武赶着羊一出栏,羊就没了影。苏武见羊都跑了,心想自己是一个大汉使臣,一下子变成了放羊的罪人,在这里吃不饱,穿不暖,活着受罪,一心想跳海,他刚要跳,身后来了一头母猩猩拉着他的手,带他进了一个山洞里,母猩猩又让一群小猩猩帮忙寻找到了跑散的.羊。从此,苏武和猩猩们住一起,白天放羊,晚上就睡山洞里。十多年过去了,苏武在这北海边活得很好。
    不久,汉朝打败了匈奴,苏武也回到长安与家人团聚了。
    苏武宁死也不背叛国家的高尚气节,至今仍被百姓称道。
    献桃贺寿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名叫孙膑的军事家,热爱兵法。小时候,他便辞别母亲,远离家乡,孤身一人来到青溪山拜鬼谷子先生为师,学习领兵作战的谋略。
    转眼十二年过去了,有一天,孙膑在山中看见树枝上有一只小乌鸦从远处叼来虫子,一次又一次地喂养窝中的老乌鸦,直到把老乌鸦喂饱为止。这一幕乌鸦反哺的情景触动了他思念母亲的心事,他决定请假回家探望母亲。
    当孙膑把请假的`缘由告诉鬼谷子时,鬼谷子感叹他的孝心,送了一个桃子给孙膑,让他送给母亲作礼物。
    孙膑拿着桃子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一进家门,只见宾客满座,彩灯高挂。原来,今天是母亲的八十大寿!
    阔别多年,孙膑眼前见到的母亲已经不是之前的样子了。她苍老衰弱,头发已经花白,满脸皱纹,牙齿也掉光了。孙膑把桃子献给母亲说:“母亲,这是我的老师送给您的贺礼,您一定要尝尝。”母亲欢喜异常,接过桃子,咬了一口。就在这时,一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母亲还没吃完桃子,白发变成了黑发,皱纹消失了,牙齿也长出来了。原来,这是令人返老还童的仙桃!
    从此,每当老人过生日时,晚辈都会献上一个用面粉做的桃子作为贺礼,祝老人健康长寿。渐渐地,送寿桃成了一种习俗。
    哪吒闹海
    从前有一位大将军,叫做李靖,他的夫人怀胎三年生下一个圆圆的肉球,大将军李靖拿出宝剑,劈开肉球,从里面跳出一个男娃娃来,可逗人喜欢了。一位神仙收哪吒做徒弟,并送给哪吒乾坤圈和混天绫当做礼物。
    在陈塘关,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的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摆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查看。海夜叉从水底钻出来,只见一个娃娃在戏水,举起斧头便砍下去。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海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要重,一下就把海夜叉给
    压死了。龙王听说以后,气得嗷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你打死了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枪便刺。哪吒一纵身,趁势抖出混天绫。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三太子只好现出了原形。
    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金斧头银斧头
    从前,有一个人叫石头,他被一个财主买来做小工。他每天都砍柴回来才有饭吃。
    有一天,石头又早早的去砍柴,他的脚一滑,斧头掉入了水中。石头十分难过。这时,有一个白发老爷爷从河里飘了上来,他问到石头:“你是不是掉了一个金斧头,银斧头或是铁斧头呢?”石头说:“谢谢你,老爷爷,我掉了铁斧头!”“谢谢你,你是个诚实的好孩子!”老爷爷说。石头上山砍柴,砍的十分轻松。
    大财主看今天石头那么早回来,就问他你今天很早回来,这是为什么呢?石头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大财主气的两眼发黑!第二天,大财主假扮成石头,要了金斧头和银斧头。这时,天上起了一阵大风,把大财主刮到了河里去淹死了。
    后来,大财主没有出现过,石头也努力学习当上了官。十分让人高兴!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一个道理——贪小便宜会吃大亏。因为大财主的贪心,失去了一切。这让我想起来了有一次我写作文写三行分一段……老师给了我1个大大的“重写”!所以通过了这件事我明白了这样子写是不对的,在考试中会变成三类文,大家一定不要学习我呀!因为偷懒会为你的不努力代出代价!
    有一次我不贪心了,在拍下来的零食中分了许多给大家。因为我想到了一条价值观“在当下,你得到了好吃的,后来一定会被大家嫌弃。因为你没有通过分享传播爱!”
    所以这就是爱吧!下一秒大家都愿竟分的给我,所以这就是爱吧!
    嫦娥奔月
    中秋佳节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密切相联,也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传说远古时代,在中国的大地上,由后羿领导的.部落辛苦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每到夏天,空中的十颗太阳却让禾苗等作物颗粒无收,他们辛勤的劳作都白费了。后羿打算为民除害,便弯弓搭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人们对他十分敬重,十分拥戴他,称他为英雄。
    后羿有一个妻子,他们相亲相爱。有一次,后羿在一次射猎途中得到了一包长生不老药,奖励他射下九个太阳之功。回家后,他把仙药交给嫦娥保管。他的徒弟逢蒙得知后,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趁后羿带领弟子出去打猎之机,闯进后羿家,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被逼得无可奈何,迫不得已乘其不备,把长生不老药自己吃了下去。忽然,她的身体像云一样升入空中,直奔云天,嫦娥留恋地望着一切。
    嫦娥飞到天空的月亮上后,后羿发现今晚的月亮格外亮,他喜出望外地回到家中,却不见自己的妻子。侍女们把白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后裔,后裔想杀恶侍却不见人,忙叫人在后花园摆嫦娥最爱的蜜食鲜果,遥祭嫦娥。
    万年灰与燕京城
    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水,所以,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之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保住他的皇上宝座,也仿照燕王的办法兴工修起了万里长城。动工时,他下了一道旨令,让原先的燕国人包揽烧石灰的活儿。所以,那时修长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国人烧的。长城修到哪儿,就在哪里山坡上烧灰,并且烧的灰质量十分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完后,别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国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银,建了个城镇,专为燕园人居住,这城镇就是此刻的北京。所以,那时北京叫燕京,燕国人烧灰用过石头的山统称为燕山山脉。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我们今日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象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菠萝庙的传说
    在珠江口狮子洋的北岸,古时候有一个扶青镇,是个大港口,来往的船员都要去镇上的南海神庙祭拜。这个神庙是我国古代四大海神庙中仅存的一座,供奉的`是南海水神洪圣大王,香火旺盛。南海神庙为什么又叫“菠萝庙”,据说与神庙门口的两棵菠萝树有关。
    传说很久以前,菠萝国使者达奚司空随一外国商船来到扶胥江口,上岸拜祭,并在庙前栽下两棵菠萝树,但他贪恋此处美景,误了回船时间,孤零零地留在当地,久立庙前,化为石人,乡民同情他,把他供奉在庙里,故神庙也被称为“菠萝庙”。它是广州作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见证。
    樵夫与狐仙
    从前,大山里住着娘儿俩。妈妈得了眼病。看不见东西;儿子樵娃身强力壮,整天进山砍柴,想积攒点钱给妈治眼睛。门前的柴堆了一垛,照样早出晚归去砍柴。
    一天,他母亲突然觉得心口疼,昏死过去又醒来,樵娃吓傻了。老妈说:“孩子,我不行了,不要给我治了,你把柴卖了该成家了。”樵娃急忙说:“妈,莫讲成家,我要治好你的病!”说完就挑起一大担柴,飞一样地往山下跑。
    盘山小道,曲曲弯弯。樵娃跑着,只见一个美貌的女子在小路边采草药。樵娃挑柴过不去,只得放下柴担说:“大姐,请你让个路,我急着下山!”
    姑娘说:“你急我也急呀,我忙着采药,给我妈治心口疼的病呢!”
    说着,连头也不抬,继续采药。
    樵娃一听姑娘能治心口疼的病,忙恳求说:“求求你,大姐,我妈也是心口疼,你能治好,要多少柴,我给你多少柴。”
    姑娘笑着说:“治病就治病,何必要柴呢?”说着从药篮子里拿出一块薄薄的皮子来,包上几株草药,递给樵娃,说道:“草药煎服,皮子保管好不能丢,快回去吧!”
    樵娃拿了草药,忘了道谢,丢下柴担就跑了。姑娘望着樵娃的身影,含着微笑就转身进山了。
    樵娃回到家里,急忙煎药。老人上气不接下气,病情很重。服了药,果真好了。老人问:“是哪儿的大夫?”樵娃这才想起还 没问人家姓名,很后悔。
    第二天,樵娃砍柴绕一段路,想再见那姑娘,等了半天,连个影子也没有,樵娃挑柴回到家里。一进门屋里变了样,收拾得干干净净。饭也做好了。樵娃心里纳闷,妈双目失明不能干活,这是谁呢?一连三天都是这样。樵娃想弄个明白。这天出去砍柴,没走多远,就返回来了。他从门缝中往里一看,见墙上挂的.皮子动起来了,从里面走出一个小人来,越变越大,哈!正是他遇见的那个姑娘。樵娃急忙闯进屋里,摘下皮子,对姑娘说:“好姑娘,原来你是仙子,是你救了我妈妈!你莫走了,和我们在一起吧!”姑娘含羞地点点头。
    转眼过了一年,姑娘突然对樵娃说:“樵哥,昨夜 梦里,我父亲令我回去,我要回山去了。”樵娃死活不让走。姑娘说:“我是深山修仙的狐精,你打柴为母治病,感动了我,才下山来。我下山时间到了,父命不能违抗,只得走了。”樵娃还 是不放,姑娘也很难过,她想了想说:“如果你真心留我,我走后,你就在山前供上香,天天祷告,三年后我就能脱去仙胎回到人间。”说罢,把那块皮子往头上一放就不见了。
    姑娘走后,樵娃摆上供,天天祷告,长年不断,三年后,姑娘果真回来了,他俩再也不分离,相爱到白头。
    鲁班托梦王秀才
    有一天王秀才进城考举人,经过郊外的一片小树林的时候,一伙强盗冲了出来,把王秀才的钱都抢走了。王秀才好不容易才进到了城里,没有钱王秀才只能在城里四处游荡,最终在城里碰见了一个做生意的朋友,他的朋友是一个吝啬的人,可是近签了很多订单,所以今日很高兴,就借了王秀才一大袋子钱,第二天他就去考举人了,可是不幸的是,没有考上名落孙山,他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在城里住了下来,可是神奇的事情在一个梦中发生了。
    有一天他决定回到乡下修身养性,在他出发的前一个晚上,他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他梦到了古代的工匠鲁班对他说:“有一个地方刚刚发了大水患,那里的桥被冲毁了,此刻那里很需要一座桥,你快去吧!”他去到了一个很贫穷的地方,果不其然听那里的老乡说:“前几天发大水,把那里的'一所桥冲毁了。”他立即按照鲁班教他的方法,可是鲁班教他做的是一座石桥,可是他们那里的石料严重缺乏,于是他就想到了用木材代替石料,可是木材终究是木材,石头终究是石头,木头的抗水流冲击本事还是不如石头,虽然这座桥强硬坚持了一段时间,可是终还是倒塌了。
    于是王秀才想到了用船一艘连着一艘来当桥,刚开始的时候遇到了一点困难,好险那条河的水流不是太急,要不船都会散开的,最终把桥建成了,从此大家都能够安全过河了,这也就是第一座船桥的诞生。
    珠江的传说
    珠江得名是与一颗宝珠有关的。传说;古代南越王赵伦有一镇国之宝,叫“阳陵宝珠”,那真是件无价之宝,可惜后人把宝珠作了殉葬品。唐朝时有个名叫崔伟的读书人,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神医鲍姑送的越井岗艾,救活了一条大白蛇玉京子。王京子感激崔伟,带他神游越王墓,从越王墓中得到了这颗宝珠。消息很快传出去,不久,一位波斯商人远涉重洋而来,说波斯国王丢失了一颗摩尼珠,和这颗一模一样,就用十万贯重金把阳陵兰珠买走了。
    波斯商人高兴地带着这颗宝珠登程回国,航船沿着江水一路顺风行驶,两岸景色如画。波斯商人看到迷人的'山光水色,忍不住打开宝箱,取出宝珠,捧在掌心;只见宝珠光芒四射,与周围的山光水色相辉映。突然,狂风骤起,白浪翻滚,一道白光从他掌心冲天跃起,射人江中,钻进一块长满青苔的巨石之下,宝珠不忍离开自己可爱的家乡,最终永潜江中。
    从此,那块巨石人夜便闪闪发光,随潮涨落,永远浮在江面上,之后就把它叫做“海珠石”这条江也得名叫“珠江”今日,海珠石已与陆地连成一片,石k生了一株大榕树,耸立在海珠花园内。有诗云:“底事明珠解去来,当时合浦已堪猜。胡贾不省何年事,老石江头空绿苔。”说的就是这件事。
    年的传说
    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特别凶猛,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所以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象往年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先“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先白发老人是帮忙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此刻,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佳节,它象征着团结、兴旺,人们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期望。
    猴酒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府内(大分市),有个叫中屋玄通的穷商人。
    有一次,玄通去浦边卖酒,走过高崎山的山脚下。这时,不知从哪传来“吱,吱”的声音,听着很是痛苦。“这声音是怎样回事!”玄通急急忙忙往有声音的方向去,看到猴子在地上打滚。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一只大螃蟹夹在猴子的一只脚上了。玄通觉得猴子很可怜就急忙把螃蟹拿了下来。然后像是在劝说猴子一般,对着它说道:“好了好了。必须很痛吧。可是螃蟹和你和我一样都是生物,所以就放过它吧。”然后就把螃蟹放了。
    到了第二天,玄通像往常一样经过高崎山的山脚去卖酒时,又听到了猴子“吱,吱”的叫声。一看是昨日的那只猴子不停地在向玄通发出邀请。“什么,是期望我过来”玄通虽然觉得不可思议,可还是跟着猴子走了过去。过了一会后,就来到了涌出清水的大石头前面。“吱吱,吱吱”猴子指着那水,玄通无意间尝了一口后叫了一声:“这,这是酒啊。并且是上等的酒啊。”那清水居然不是水,而是天然的.酒啊。
    原先是猴子为了报告之前的救命之恩,把流传在猴子之间的秘密酒告诉了玄通。就这样玄通把那酒拿去卖,不久就成了九州的第一酒富翁。那酒就被称为“猴酒”,并且就算是此刻的高崎山,和这传说相关的猴酒也还在卖。
    十二生肖的传说
    猫和老鼠原先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年,玉皇大帝要在正月初九选定十二生肖,就这件事破坏了它们的友谊,使得它们反目成仇。
    猫听说玉皇大帝要排生肖,就对老鼠说:“我的好朋友,你能明天清晨叫醒我吗”“当然,我们是哥们啊,必须会叫你的'。”
    可是正月初九那天,老鼠却独自出发了。半路上,老鼠悄悄地钻到牛的耳朵里,顺利地过了河。
    结果,老鼠第一,牛第二;之后虎、兔、龙等动物都来了。
    就这样,猫和老结下了不解之仇。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一天,虎王不幸入了猎人的网中,拼命挣扎也无法脱身,恰好猴子来了,虎王高喊救命。
    猴子见了,连忙爬上树,解开了猎人的网绳,救出了虎王。
    虎王脱险后,虽然嘴上在不住地感激猴子老弟,心里却在盘算:我是百兽之王,竟然中了猎人的圈套,还是小小猴子搭救,这事猴子张扬出岂不灭了我虎王的威风,不如干掉猴子算了,
    可是转念一想,如今自己已经是孤家寡人了,再干掉猴子,今后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了。
    如果再有危险,谁来帮我呢再说,猴子怕我,也决不也把今日的事说出来的。
    猴子今后有什么为难之事自己必须全力报答。猴子当然也对虎王遇险的事闭口不提,保全虎王的面子,在这之后,二人的关系更是非同寻常了。
    许多年之后,玉帝开始选生肖。身为百兽之王,老虎理所当然地当上了生肖。
    猴子一见,也想当生肖。可是玉帝挑生肖有条原则,那就是对人类有功。
    猴子对人类无功可言,自然选不上。于是猴子请虎王给玉帝求情,让他当生肖。
    虎王因为欠猴子的'情,只好倾尽全力去帮猴子说情,对玉帝讲猴子联盟机智,为百兽之首,又说自己不在时,猴子也有镇山功劳,于是,玉帝下旨,将猴子也列入生肖之中。
    猴子当上了生肖,虎王也还了猴子的人情。当然虎王也还是不高兴,没什么本事的猴子与自己并列为人间生肖,二人从此友情断绝。
    磨刀石
    有一家大财主,住在阿古顿巴的村子东边,他虽然拥有大批的良田沃土和无数的金银财宝,但贪欲还是越来越大。为了追求厚利,竟然做起奸商来了。
    一天傍晚,阿古顿巴不知从何而来,只见他悠然洒脱地赶着两头牦牛,牦牛背上载着满满的四驮子粮食。当他快进村时,令人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取近道回家,却绕到村子东头,故意打这家大财主门前经过。原先他是为了引大财主贪心大作,邪念横生。果然不出所料,财主看见立刻就问道:“阿古顿巴,瞧你这驮子里装得满满的,是些什么?”
    “粮食。”阿古顿巴答得很干脆。
    “哟,你真不简单!哪儿弄来的?”
    “穷得没有法儿,只好做点小买卖呗!昨日,我运了点磨刀石到拉萨去了。这点粮食就是用磨刀石换来的。”
    财主听说“运了点磨刀石”就换来这么多的粮食,觉得这倒是生财之道,有利可图;于是就详详细细地向阿古顿巴打听起拉萨的市面情景。阿古顿巴也早已猜透了他的心思,就向他做进一步的介绍说:“此刻,磨刀石在拉萨可真吃香啊!我一运到那儿,就被他们给抢购一空。可是,这方面的行情、价格,也确实有点奇怪:
    大磨刀石每块五两银子;小磨刀石每块卖银子五两。我这次算是倒了霉,运去的全是大块儿的磨刀石,要是小的,那该是多么合算哟!财主听到那里,似乎已是急不可待了。也许他认为,自己想要打听的已经全都打听到了。这时,他还没等阿古顿巴介绍完毕,就连忙扭过身子,甩开了正在说话的阿古顿巴,回去着手他的肮脏营生去了。
    当天晚上,他命令他家的全体佣人,将那些本来已经现成而适用的磨刀石统统砸成小块儿。应对着这些堆积如山的小石块,迷惑不解的财主老婆不禁惊问道:“你发疯啦,好好的磨刀石干吗要把它砸成这种样貌”“你懂个屁!明天到了拉萨以后,你就明白了!”财主带着傲慢的神情说道,脸上堆满了洋洋自得而十分神秘的笑容。
    第二天一清早,财主亲自出马,领着长长的`、满载着砸碎了的小磨刀石的马帮,向拉萨市进发。一到拉萨,果然引来了不少的“顾客”。但当人们一见净是些不成形、不中用的小碎石块的时候,便都成了一顾之客,财主的磨刀石足足摆了一整天,连一块也没卖出去。
    之后,他明白自己上当了,赶忙回来找阿古顿巴“算账”并且质问道:“你说磨刀石很吃香,我运去了,怎样没有一个买的呀”
    阿古顿巴理直气壮地答道:“昨日人家都已经买了我的了,仅仅才隔了一夜,怎样还会买你的呢磨刀石又不能当饭吃!”
    乌镇的民间故事
    乌镇市河西岸,有棵古老银杏树,树又高又大,要三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古朴苍劲,十里外就可望见树顶,古银杏从唐代传到此刻,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这棵银杏,与唐代一位英雄有关。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个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乌将军爱国爱民,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实力渐弱,地方官吏飞扬跋扈,纷纷割据称王。
    当时,浙江刺史李琦也要称霸,就举兵叛乱,致使这一带兵荒马乱,百姓无法生活。皇帝就命乌赞将军同副将军吴起,率兵讨伐,他们穷追猛打,直打得叛军望风而逃。当官兵追赶到乌镇的车溪河畔时,李琦突然挂出免死战牌,要求休战。
    乌将军就地扎营,待机再战。谁知就在当天深夜,叛军却偷袭营地,乌将军奋起迎战。李琦向后退到车溪河边,从一座石桥上飞快逃过。乌将军越立刻桥,被一阵乱箭把乌将军射死。原先李琦在桥堍下设下陷阱,暗害了乌将军。而乌将军胯下的青龙驹,中了毒箭,跑回了车溪的东侧,死在了那里!
    吴起赶来,杀退了叛军,把乌将军埋葬在车溪河西,为他堆坟立碑。说也怪,就在当天夜里,人们看到乌将军在新坟上,射出点点闪光的红光,还传出阵阵的战马嘶鸣。第二天,坟上冒出一株绿叶银杏,很快就长成参天大树,奇怪的是这棵银杏从来不结果实。大家说,这银杏是乌将军化身。
    由于平定了李琦的'叛乱,百姓免遭战乱之苦。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热爱国家的将军,在乌镇建造了一座乌将军庙,并在庙中悬挂一块匾额,上头写着“大树属将军”五个字。乌将军也从此成为保佑当地百姓的地方神。
    这个传说,广为流传!也是乌镇由来的民间说法,即河西以乌将军而得名为乌镇!河东以乌将军的青龙驹得名为青镇!
    齐人学弹瑟
    古时候,有一种乐器叫作瑟,发出的声音十分悦耳动听。赵国有很多人都精通弹瑟,使得别的国家的人羡慕不已。
    有一个齐国人也十分欣赏赵国人弹瑟的技艺,特别期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好本领,于是就决心到赵国去拜师学弹瑟。
    这个齐国人拜了一位赵国的弹瑟能手做师傅,开始跟他学习。可是这个齐国人没学几天就厌烦了,上课的时候经常开小差,不是找借口迟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专心听讲,平时也总不愿意好好练习。
    学了一年多,这个齐国人仍弹不了成调的曲子,教师责备他,他自己也有点慌了,心里想:我到赵国来学了这么久的弹瑟,如果什么都没学到,就这样回去哪里有什么脸面见人呢想虽这样想,可他还是不抓紧时间认真研习弹瑟的基本要领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想着投机取巧。
    他注意到师傅每次弹瑟之前都要先调音,然后才能演奏出好听的曲子。于是他琢磨开了:看来只要调好了音就能弹好瑟了。如果我把调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调好音后都用胶粘牢,固定起来,可不就能一劳永逸了吗想到那里,他不禁为自己的'“聪明”而暗自得意。
    于是,他请师傅为他调好了音,然后真的用胶把那些调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来,带着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逢人就夸耀说:“我学成回来了,此刻已经是弹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为真,纷纷请求他弹一首曲子来听听,这个齐国人欣然答应,可是他哪里明白,他的瑟再也无法调音,是弹不出完整的曲子来的。于是他在家乡父老面前出了个大洋相。
    这个齐国人奇怪极了:明明固定好了的音,怎样就是弹不好呢他不明白,音即使能调好,也只是弹好瑟的条件之一。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我们仅有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才不会重蹈这个齐国人的覆辙。
    仲由负米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地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极其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地感叹。因为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大禹治水
    传说中的远古时代,洪水滔天,洪水把庄稼都给冲毁了,还把小草小花给淹死了,还有很多东西都被冲毁或者淹没,人们在水里走路,有的小孩子都被淹死了,因为他们太矮了,活下来的孩子都会被饿死,因为食物都被冲掉了,人们在这个生活里叫苦连天。
    鲧实在忍不住了,他还没等天帝允许,他就把天帝的宝物息壤偷走了,他用天帝的.宝物息壤去堵住洪水,天帝发现了,天帝命令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外,火神祝融准备把鲧的肚子剖开,结果,里面就是鲧的儿子大禹。
    天帝最终让大禹用息壤把九州安定下来的。
    鲧为了百姓的安宁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我祝愿禹能够实现父亲的愿望把洪水治住,给老百姓带来安宁。
    星星银币
    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是个孤儿。她很穷,没有一间小屋可以让她住下,没有一张小床可以让她躺下,后来,她除了身上的衣服和手里一小块面包,别的什么也没有了。而这块面包还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给她的。
    可是,她却非常善良,而且相信明天会比今天好。
    她独自来到田野上。这时,她遇见一个穷人。穷人说:“给我一点儿吃的吧,我快饿扁了。”
    小姑娘立刻把手里的面包全给了他,温柔地说:“你吃吧。”说完她就走了。
    后来,小姑娘遇见了一个孩子。孩子说:“风好大,我的脑袋冻得吃不消了,你能帮帮我吗?”
    小姑娘立刻脱下帽子,双手递给了孩子。
    她继续走了一段路,又来了个孩子。孩子衣衫单薄,浑身发抖,小姑娘就把身上的大衣送给了他。
    她又走了一会儿,又有个孩子向她要毛衣。她从身上脱了给他。
    最后,她进了一座森林。天已经黑了,对面却又走来一个孩子,向她讨一件衬衣。
    善良的'小姑娘想:“天色反正黑了,没有人能看见你,你完全可以把衬衣给别人穿。”于是,她脱下了衬衣,递给了孩子。
    当她站在那儿,身上只有薄薄的小背心时,她冻得发抖。谁知天上的星星一下子全都落了下来。原来这些星星,都是亮晶晶的银币。
    她虽然把自己的衬衣送给了别人,这时却穿上了一件崭新的衬衣,而且是用非常细的亚麻布做成的。
    小姑娘把所有的银币都收集起来。后来,她过得很富裕,并且一如既往地帮助别人。
    张飞卖肉
    张飞开了一个猪肉铺,把肉系在门口一眼井里,用千斤石板盖上,石盖上写着:“能举此石,割肉白吃。”
    关公贩粜红粱绿豆,赶着两匹小驴儿,走到张飞的肉铺门口儿,见了那石盖上写的字,走向前去,一手掀起千斤石,一手提出肉来,一声没言语就赶着驴到集上去了。可巧这时张飞没在家,张飞的太太看见关公伸手取肉,知道他的力气不小,并没有敢言语。等张飞回来了,她就一五一十的把这件事儿一一告诉。张飞一听,气得跳起来,立刻追到集上去。
    张飞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他想自己明明写着“能举此石,割肉白吃”,要向人家理论,自己先占不住理;但是要不给他个厉害,以后他要老是白吃肉,那也不像样儿。他于是想定了这么个主意:他走到关公的粮食摊子上,用两个指头去碾他的粮食粒儿,碾了一个又一个,不大的功夫,把关公的一簸箩绿豆都碾成豆面儿了。关公一看,认得他是张飞,知道他是不服气自己白吃了他的肉,故意的来找碴儿,就说:“朋友,你要买多少绿豆,买回去再碾成面儿好不好?”不想张飞正在气头儿上,听了关公的话,举起拳头就给了他一下子。关公一见张飞动手,气得胡子都抖起来了,把外衣一脱,就去迎敌。这两人拳打脚踢,由东街打到西街,由西街又打到东街,把劝架的踩也不知道踩死了多少。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这时刘备也来赶集卖草鞋。他见这两条大汉大打特打,却没有一个人去拉架,他就想去解劝。别人说:“瞧你这瘦巴郎,你活腻烦了吧?你上前去,还 不是一样被他们俩给踩死?”刘备不听那一套,上去就把他们俩给拉开了。一手支住一个,关羽和张飞急得干跺脚,谁也捞摸不着谁。
    关羽和张飞虽然打了一顿架,可是彼此都佩服对方的力气好,经刘备一调停,两人便成了好朋友,在桃园结成三义。
    九斤姑娘
    从前有一种活计,专门替人做家用的木桶,由于那时的木桶上有加固用的铁箍,所以这种活计被称为“箍桶”。九斤姑娘就是一位姓张的.箍桶匠的女儿。她从小聪明伶俐,附近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知九斤姑娘的才智超群。
    一天,张箍桶到一户石姓人家做活。一进门,只见石老先生微微一笑,说到:“张师傅,我要箍两只桶:一只桶,两只耳朵翘耸耸,中间直弄通,一眼望去到山东;一只桶,中间横着一根栋,尾巴翘到通天空,翻转身来噗隆通。”张箍桶一听,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桶啊?幸好他还算机灵,连忙说:“我有件工具落在家里了,我去取回来再做。”
    张箍桶回到家,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九斤姑娘。九斤姑娘“扑哧”一笑,说到:“爹,这个容易。第一个不就是蒸饭的蒸桶吗,第二个是打水的吊桶啊!”张箍桶一听,可不是嘛,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原来是这样,我马上就做!”
    仓颉造字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会显得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挺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愁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上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伯乐相马
    春秋时,秦穆公是五霸之一,乃是能控制世局的杰出人物。
    有一次,秦穆公问伯乐:“你是天下第一等相马的人,有没有可以继承你的子弟?”伯乐微笑:“我的儿子一个个都是平凡庸俗的人,恐怕没有鉴赏天下良马的能耐,大概只能稍稍辨识马的好与坏罢了!因为好马能筋骨辨别出,但是“天下的马”的相法却是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令人无法捉摸,我那几个笨儿子,是没有这种知马的功力啊!…不过我知道有一个名叫方九皋的人,有鉴赏马的特殊力能,超过我很多。他的个性淡泊,常常替人做工或是自己砍柴为生,但是他特别喜欢相马。要是您不嫌弃的话,我很乐意为你引见这个人。”
    穆公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对伯乐说:“我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就请先生为我引见,越快越好。”穆公接见方九皋后,就命令他出去寻找天下的良马。过了三个月后,方九皋才回来见穆公,穆公问他说:“先生找到的是什么样的马啊?”
    方九皋愣了一下,才说:“嗯…!是匹黄色的雌马吧?”
    穆公带着侍卫去看了看,结果马厩中站的不是黄色的雌马,而是黑色的雄!穆公觉得非常失望,马上把伯乐叫来问:“你推荐的方九皋并不像你所说的那么好,而且还有点笨笨的呢!甚至连马的色泽、雌雄都分不清楚,那里有什么不能去认识‘天下的马’呢?”
    “其实您批评方九皋不认识马的地方,正是他识马的才能啊!他所看到的是一匹马内在的美好才能,而不是外在的形态。他的相马法是超越马的躯壳,直接认识本质的高妙境界啊!”伯乐说。
    果然,方九皋带回来的马,经过审试后,证实是匹超越群马的‘天下之马’!
    神农尝百草
    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子,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那时侯,人们经常因为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决心尝遍所有的东西,好吃的放在身边左边的`袋子里,给人吃;不好吃的就放在身子右边的袋子里,作药用。
    第一次,神农尝了一片小嫩叶。这叶片一落进肚里,就上上下下地把里面各器官擦洗得清清爽爽,象巡查似的,神农把它叫做“查”,就是后人所称的“茶”。神农将它放进左边袋子里。第二次,神农尝了朵蝴蝶样的淡红小花,甜津津的,香味扑鼻,这是“甘草”。他把它放进了右边袋子里。就这样,神农辛苦地尝遍百草,每次中毒,都靠茶来解救。后来,他左边的袋子里花草根叶有四万七千种,右边有三十九万八千种。
    但有一天,神农尝到了“断肠草”,这种毒草太厉害了,他还来不及吃茶解毒就死了。他是为了拯救人们而牺牲的,人们称他为“药王菩萨”,人间以这个神话故事永远地纪念他。
    愚公移山
    禹之前鲧被舜派去治水,他采用了“堵”的方法治了3年,失败了,禹改变了鲧的做法,采用了“疏”的`方法,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九过家门而不入的他,终于成功。禹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后人也尊称禹为“大禹”。
    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鲤鱼报恩
    康熙年间,一位书生赶考路过凌云县,在泗水河边休息饮水,看到渔夫手提一只漂亮的红鲤鱼,书生不忍鲤鱼成为腹中之食,遂将鲤鱼买下至水源洞中放生。夜间书生留宿水源寺,鲤鱼化作美女报恩,并赠书生一支绘有鲤跃龙门的毛笔。果然书生一举高中,但因书生未知鲤鱼心意,在京城与高官之女成亲。红鲤鱼看到携妻归来的'书生,伤心的躲入文庙泮池中,潜心修炼。
    而从此后凌云当地也开始流传这样一个传说,考生前往凌云泗城文庙拜孔祈学,若是只要有缘在泮池里看到锦鲤,便就能够取得好成绩。
    王冕学画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王冕。因为家里穷,他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来读。
    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忽然下了一阵大雨。大雨过后,夕阳照得满湖生辉。湖里的荷花更鲜艳了,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得出神,心想,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
    王冕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了纸、笔和颜料,每天把牛赶到湖边吃草后,就专心地画起来。开始怎么也画不好,可是他不灰心。
    他仔细观察荷叶和荷花的形状,观察清晨傍晚、雨前雨后荷花的变化。他天天跟荷花在一起,把荷花当成了好朋友。这样练习画了很长时间,那纸上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
    睡梦巧对
    明代有一个很著名的文人叫徐广义,他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从小就天真活泼,很聪明,也很好学。
    他小时候,经常和唐万阳侍御游玩,有一天,徐广义因为连续几天读书,很困,就趴在灯下睡着了。唐万阳连忙叫醒了他,他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就在他似醒非醒的情况下,唐万阳出了一个联句:
    眼皮坠地,难观孔子之书
    徐广义在朦朦胧胧中听到有人吟句,睡眼还没有睁开,就边打呵欠边对:
    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
    唐万阳没想到徐文义能在睡梦中这样快,这样机敏地答联,而且答得这么好,以“周公”对“孔子”,相当工稳适度。
    梅妻鹤子
    林逋晚年隐居在杭州西湖小孤山。在山上种了三百六十五棵梅树。平日除草,施肥,辛勤劳作。待到梅子熟时,就有成群小贩前来买他的梅子。他卖梅子不是按斤论两而是根据每树梅子多少毛判判,估价公道。所以商贩们都喜欢买他的梅子,他还准备三百六十五个竹筒,把每棵树卖下的钱分另装入竹筒里编上号。不管有客人、无客人或是客人多、客人少。一天用一竹筒梅子的`钱过生活,绝不多用一文。
    他还养了两只白鹤。客人来了,先生就打个忽哨,白鹤立刻飞来,立在先生跟前。他把钱和纸条装在一只袋里,挂到白鹤颈上,让白鹤飞往市里买鱼肉酒菜。那些商贩见白鹤飞来,知道先生来了客人,就按纸条所开货物收钱付货,交白鹤带回。
    东坡抄书
    一天,朱载上兴致勃勃地去看望苏东坡,可过了好一会儿,东坡才急急地走出来。朱载上问道:“先生在忙什么呢?”东坡答道:“在抄《汉书》呢。”朱载上不解地问道:“像您这样的文豪还用得着抄书吗?”东坡说:“我抄《汉书》已有三遍了——第一遍,抄开头三字;第二遍,抄开头二字;第三遍,抄开头一字就可以了。”朱载上感到很新奇,忙起身施礼:“您能将您所抄的东西让我看看吗?”东坡就命仆人从书几上取下一册递给朱载上,但朱载上左看右看,看不明白。东坡就说:“你念一个字,让我背给你听吧。”朱载上随口念了一个字,东坡略一沉吟,便逐字逐句地背出了数百句,并且没有错字漏字。连试数次,次次如此。
    东坡解释说:“我抄书的.特殊效果就在于抄一、二、三字作为提示,背书时便可滔滔不绝。”
    马空蹄儿
    王莽的军队追赶刘秀,刘秀的`兵将被冲散后,他只身来到获鹿地界一座陵山脚下,上山无路,前后没村,近处有一个老农套着马耕地。眼看追兵快追上来了,刘秀跟耕地人说:“王莽的兵追来了,救救我吧!”耕地人问:“你是谁?”刘秀说:“我是刘秀。”
    耕地人四下瞅瞅,没一处隐身的地方。刘秀说:“我躺在犁沟里,你耕过去,用土把我埋住。”耕地人一想,只有这样,就打着牲口深深地耕了一犁,让刘秀躺在犁沟里。他又耕了一遭,把刘秀埋住了。耕地人怕王莽的军队过来踩着刘秀,就把犁住在那里,马蹄却有一只踏在刘秀身上。刘秀说:“马空蹄儿。”马赶紧将那只蹄子提了起来,从此后,马一站着休息便提起一只蹄子。
    人心不足蛇吞象
    传说,从前有一个农民上山砍柴,见一条小蛇冻得发僵,非常可怜。农民就把它揣在怀里,带回家中喂养起来。小蛇慢慢长成大蛇,自己能生活了,农民就把它放在山后石洞里,渴了饮山泉,饿了吃野果,大蛇自然对农民很感激。过了些日子,大蛇的石洞口长出棵小小的灵芝。它精心守护、培育,灵芝越长越大,越长越神奇。人们都想得到它,只因蛇的守护,谁也不敢近前。
    这件事被皇上知道了,就叫人四下张贴了一道皇榜:谁能采来这棵灵芝,就受重赏。这个农民想得到赏赐,就央求大蛇把灵芝送给他。大蛇答应了他的要求,农民就把灵芝献给皇上,得到一批金银财宝的奖赏。又过了些日子,皇后的眼瞎了,御医说只有龙蛇的.眼珠才能治好。皇上又想到这个献灵芝的农民,就命他去挖那大蛇的眼睛。许诺他事成之后,封他为宰相。
    这农民发了财,又想当官,就又来央求大蛇给他一只眼珠。大蛇只好忍痛让他挖去一只眼珠,皇后的眼睛复明了,农民遂当上宰相。他当上宰相后,养尊处优,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生怕哪一天死掉,丢下这万贯家财。于是,就想到长生不老之法。听说吃龙蛇心能够长生不老,就又到山中去找大蛇,要求再给他一颗心,成全他长生不老。
    大蛇见他如此贪心不足,就张嘴叫他去挖。这个贪婪的宰相一近前,就被大蛇吞下肚里,再也没回来。
    华佗学医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痛不欲生。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师学医。
    华佗拜见了师傅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待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待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研究用药的情况。因此,他在这3年的时间里就了解了不少的病源、病理和用药的方法。
    一天,师傅说:“你已磨练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便不分昼夜、如饥似渴的'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医书,忽然有个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吧!”
    华佗连忙跑过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没有大病,自己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道。
    就在这时候,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农夫的三个忠告
    从前,在一个村庄里居住着一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和他的三个儿子。
    老人在快死的时候把三个儿子叫到自己面前对他们说:“我亲爱的孩子,我把它留给你们,但遗产并不能使你们发财致富。因此我要留给你们三个忠告,它们要比金钱、和财富更为珍贵。你们记住这些忠告一生都会富裕的`。
    下面就是我的忠告,你们可要记住。第一:不要首先向任何人弯腰,只能让别人向你们弯腰。第二:吃任何食物都要加上蜜。第三:要永远睡在羽绒褥子上。”
    说完,老人便与世长辞了。可儿子们把父亲的忠告忘得一干二净,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无所不为。头一年就挥霍光了父亲的金钱;第二年卖光了全部家畜;第三年家里一切器物全部卖光了。他们没吃没喝了。
    大哥说道:“除了遗产之外,父亲不是还给我们留下三个忠告吗?他说,靠这三个忠告,我们就可以生活得富足。”
    小弟弟笑着说道:“我记得这些忠告,可又有什么用处呢?父亲说:‘首先不要向任何人弯腰,而要让别人向你们弯腰。’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成为富人。可在周围地区,现在没有比我们更贫穷的人了。
    他还说:‘吃任何食物都要加上蜜。’你听,还加上蜜!我们现在连黑麦饼也吃不上,还谈什么蜜!
    他又说:‘要永远睡在羽绒褥子上。’睡在羽绒褥子上当然好!可我们家里空空如洗,连一片破毛毡也没剩下。’”
    大哥反复思考了很久,然后说道:“小弟,当时我们没有理解父亲教诲的含意。原来,他的话里充满了智慧。他的意思是让我们在天刚亮的时候就比别人先下地干活,当别人下地干活从我们旁边经过时,他们定会首先向我们问候。我们劳动一整天后到家又累又饿,这时吃上一块黑麦饼也比吃蜜还要甜。在这种情况下,躺在任何褥子上你都会感到舒服、惬意,因此就像睡在在羽绒褥子上一样,十分香甜。”
    第二天天刚亮,弟兄三人便下地了,他们到得比别人都早。晚来的人便首先向他们问候,预祝他们白天好,活干得好。
    弟兄三人干了一整天活,连腰都没直。晚上回到家里,就着茶水吃黑麦饼,觉得比吃蜜还甜。吃饱喝足,他们便躺在地上睡着了,仿佛睡在羽绒褥子上一样舒服。
    他们每天都这样干着,秋后获得了丰收,他们又富裕起来了,邻里们又向他们投去尊敬的目光。
    从那以后,他们一直牢记父亲的三个忠告,过着富裕的生活。
    两个小鞋匠
    从前有个鞋匠,生意上从来没出过什么差错,日子却过得越来越穷,后来穷到连做鞋子的材料也没有了,只剩下了一张皮子。他把这张皮子裁剪好,发现刚刚够做一双鞋子。然后他就上床休息,睡前还做了祈祷。由于他为人问心无愧,所以睡得很香很甜。
    第二天一大早,他洗漱完毕,穿好衣服,走到工作台前正预备做鞋,却惊异地发现,鞋已经做好了,他完全给弄糊涂了,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拿起鞋子仔细查看……活儿做得一丝不苟,没有哪一针缝得马虎。事实上,这双鞋是令鞋匠都感到骄傲的杰作。
    过了一小会儿,一位顾客走了进来。他一见这双鞋子也就爱不释手,花了高价买下了这双鞋。这样一来,鞋匠就有了足够的钱去买可做四双鞋子的皮子。
    第二天清早,鞋匠发现四双鞋子已经做好了。于是,就这样日复一日,他头天晚上裁剪好的皮料,次日一早就变成了缝制好的鞋子。不久,随着鞋匠生意的兴隆,他也成了一个有钱的人。
    圣诞节前几天的一个晚上,鞋匠在上床睡觉前对妻子说:“我们今晚上熬个通宵,看看到底是谁这样帮助我们,好不好?”他妻子欣然同意,并点燃了一根蜡烛。随后他们俩便藏在挂着衣服的屋角里,注重着四周的动静。午夜一到,只见两个光着身子的小人儿走了进来,坐在鞋匠工作台前。他们刚一坐下,就拿起裁剪好的皮料,用他们纤细的手指开始做鞋,又是锥,又是缝,还不时地敲敲打打。鞋匠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对他们的工作赞赏不已。他们做好了鞋子,又把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然后才急急忙忙地离去。
    第二天早上,鞋匠的妻子对他说:“是这两个小人儿使我们发了财,我们得好好感谢他们才是。他们光着身子半夜里来来去去,一定会着凉的.。我跟你说我们怎么办——我打算给他们每人做一件小衬衫、一件小背心和一条小裤子,再给他们每人织一双小袜子,你呢,给他们每人做一双小鞋。”
    她丈夫很赞成这个主意。到了晚上,给两个小人儿的礼物全都做好了,他们把礼物放在工作台上,没有再放裁剪好的皮料。然后他们自己又躲藏起来,想看看两个小人儿会说些什么。
    午夜时分,两个小人儿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预备马上开始干活儿,可他们怎么也找不到裁剪好的皮料,却发现了两套漂亮的小衣服,他们喜形于色,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两个小人儿飞快地穿上衣服,接着唱了起来:
    “我们穿得体面又漂亮,何必还要当个皮鞋匠!”
    他们俩在椅子和工作台上又是蹦啊,又是跳,最后蹦跳着离开了房门。从此,两个小人儿再没有来过,而鞋匠一直过着富足的日子,事事称心如意。
    和尚背尼姑
    从前,有一个和尚在佛堂里不好好念经,就背着尼姑,逃了出去,逃出去以后,他四处寻找逃避的地方,直到有一天……
    尼姑得知和尚逃走了,并游遍天上,始终找不到和尚,就连瑶池也去过了,可是正当尼姑寻找的时候,和尚正在瑶池里躲着呢,于是,尼姑便走了瑶池,问了问,尼姑说:“请问,这里有和尚逃到这里来吗?”这些大臣们都回忆道:“如果,有一个尼姑来着里问,问我在不在的时候,你们就说没有,听见了吗?”大臣们都点了点头。于是,他们边说:“我们这里从来都没有和尚经过,您是一个尼姑,怎么回来我们瑶池呢?”
    尼姑说道:“我是奉观音娘娘的指示来到这里,寻找和尚,因和尚在佛堂不好好学习,就悄悄地逃走了。所以,我要来看看,是否和尚逃到了这里,竟然没有,那就算了,告退!”
    说完,尼姑便飞走了。
    和尚看到尼姑飞走了,就赶紧走出来说:“谢谢你们,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以后在报答,阿弥陀佛!”说完,和尚也跟着飞走了……
    他们两个正好是相反的方向,尼姑想到:“哎,今日我还无抓到和尚,我该如何是好啊?”和尚也想到:“我要尽快的'享受一下别处的快乐,我才不要在无聊的佛堂带着呢,整天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烦死了。”
    过了一阵子……
    和尚到了人间,看到自己这副摸样,别人肯定会说:“这个人怎么这么奇怪啊?好像不是人类,难不成是鬼?”就吓得惊慌失措。但和尚又想了想,就算是尼姑找到了人间,也不会认出我来的,于是,和尚嗖的一下,就变成了普通的老百姓。
    大约过了一年以后……
    尼姑得知和尚在人间过的美滋滋的,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出手,尼姑飞啊飞啊,终于,看到了和尚在一间破破烂烂的屋子里,就冲下人间,一把抓住和尚的手说:“和尚,你跟我回去吧,再不回去,你可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时的和尚说什么也不听,就惦记着怎么吃喝了,尼姑怒了,拉了又拉,终于,把和尚拉回了佛堂。
    黄山飞来石
    宋代有位叫单福的石匠,想在家门口修建一座桥,可惜没有帮手,只有一位叫小姣的女子。
    小姣和单福修了好久可是还没有修成,小姣便在河边立了块牌子,上面写着“捐身修桥”,一位瘸子将这这座桥要用的石头运了过来,这位瘸子是八仙中的铁拐李,铁拐李又运来了一块硕大的石头,只听下面的单福说:“石头够了。”铁拐李就驾着这个石头到处游荡,游荡到黄山,在此定居。小姣是个讲信用的人,她到处打听那位神仙的下落,一只癞蛤蟆蹦着过来说:“你在找谁啊?”“我在找一位叫做铁拐李的神仙。”“铁拐李,他早就和其他七位神仙去了蓬莱,打败了东海龙王,不知去哪了。”
    一听到铁拐李不知去向,小姣整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单福看了很是着急,便到处张贴启事,铁拐李看到启事后,变成了一个天鹅,飞到了小姣面前,告诉她:“啊,铁拐李现在在黄山,你快去找他吧。”小姣一听,马上启程去黄山。去黄山路途遥远,马都嫌累了,在路上歇着不动了,小姣只好把这匹马买了,卖了匹驴,骑在路上,结果到贵州(黔)这个地方的时候,驴,又被老虎吃了,小姣只好走路,不知走了多少天,走到了黄河的'一条枝江,旁边就是安徽,小姣学着她爸爸那样,搭好了一座桥,通向了黄山。黄山十分峻峭,在山脉中,小姣只好用手和脚爬行着来走,有时脚和手都鲜血直流,可是小姣她决不放弃。
    终于,铁拐李看不下去了,他变成一只麻雀,给小姣带路,一只走到了他的家里,小姣和铁拐李结成夫妻,十分幸福的住在黄山。
    落第秀才开米铺
    明朝时,有个落第的王秀才,科举不中,就想弃文从商。
    他听说田记米铺的田老板是生意场上的一把好手,便乔装成乞丐来到米铺前,想来学学人家做买卖的能耐。
    这时,一个人怒气冲冲地进了米铺,开口就道:“田掌柜,你这秤是不是有问题啊!”
    王秀才一下子把耳朵竖了起来,抬眼在门外偷看,只见田掌柜迎上前来:“苗大哥,勿要多言,你我本是一家嘛!”
    王秀才心里好笑,定是他在秤上做了手脚,倒要看他如何应对。
    只听田掌柜道:“苗大哥,除去田头草,你我是一家,来,这些钱你拿着,回去买只鸡补补身体。”
    那姓苗的千恩万谢地出来了。
    王秀才也不禁暗挑大拇指,心道:做生意要待人热情,那田掌柜真是精明到家了。
    不久,王秀才也开了自己的米店,他一狠心,在秤上大做了手脚。
    这天,两个衣着不凡的客人进得店来,王秀才笑脸相迎:“请问二位贵姓?”
    其中一人道:“我姓马。”
    王秀才一听,失声惊道:“哎呀,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啊!”
    那人道:“老板也姓马?”
    王秀才道:“不,我姓王。”
    来人感到很奇怪,王秀才在桌上用茶水写了个“马”,道:“砍去你的蹄,扒了你的皮,咱俩不是一家了吗?”
    来人阴着脸冷笑道:“我们今天是来买精米的`,请给我来上十两,看看成色。”
    王掌柜有点不乐意了,本以为来了大客户,怎么只要十两?
    待米到手,马先生的脸色一变,对王掌柜说:“这位是本县知县,我是马师爷,衙里接到举报,说你这里短斤缺两坑害百姓,今日一见,就知你必非善类,果然是扒皮店!”话未说完,王掌柜已是汗如雨下。
    这时,他忽然想起县令姓金,于是讨好地对县令道:“金县令,咱俩五百年前是一家,放过小人吧!”
    金县令道:“我姓金,你姓王,怎么会是一家?”
    王秀才说:“揭了你的皮,抠了你的心,咱俩不就是一家了吗?”
    金县令气得胡子都竖起来了:“好你个奸商,果然是扒皮抠心店,来人哪,绑了!”话音刚落,从外面冲进来几个衙役,把王秀才绑上了。
    大堂之上,金县令先赏他四十大板,两个衙役左右站好,正要开打,王秀才伸手把两根煞威棒抓住了,他想拉个垫背的,就把田掌柜秤有问题的事吐露出来。
    金县令又好气又好笑:“好你个迂腐的酸秀才,田掌柜诚信为本,人家的秤是见穷人多一两,是仁义之秤,你只学皮毛,还敢诬告,来呀,再加四十大板!”
    王秀才一听瘫软在地上,叹气道:“田掌柜啊田掌柜,你可把我这个本家坑苦喽。”
    金县令道:“你姓王,他姓田,乱攀什么亲戚?”
    王秀才把手里的煞威棒一举:“我原本姓王,现在左手一根棍,右手一根棍,不也是个‘田’字吗?”
    老子出世
    春秋时期,咱鹿邑名叫苦县。城东十里有个村庄,叫曲仁里。村前有条象小河一样的赖乡沟。沟水清凌凌,两岸有很多李子树。沟边有一户人家,这家有个闺女,年长一十八岁,模样俊俏,知书识理,爹娘把她看成掌上明珠,这闺女有个犟脾气,她决定终身不嫁,一生守在二老身旁,安心攻读诗书,侍奉爹娘。
    一天,这闺女到赖乡沟洗衣裳,在石头上搓了一阵,举起棒槌正要往下捶,忽然看见两个对肚子长在一起的李子从水面漂了上来。她放下棒槌伸手把李子捞起来。只见两个李子都是一面鼓肚儿,一面扁平,象两个切开的半拉李子对到一块,又象两个耳朵合在一起。这李子青里透黄,黄里透红,咬一口尝尝,又甜又酸。这闺女还没顾得仔细品味,几口就吃完了。
    刚吃完李子,她就感觉心翻难受起来,光想呕吐,又吐不出来。她刚想站起来回家,忽听肚子里有人说起话来:“母亲大人,莫要难过,等孩儿坐正了也就好了。”她红着脸,小声对着肚子问:“你是谁:咋钻到我肚里了:”肚里说:“你刚才吃下李子,怀了我,我是你的孩子呀。”“你既然是我的孩子,也会说话了,快出来吧。”“不行,我要在娘肚里用心思考问题,考虑如何能使笨人变聪明,恶变善良。”“你啥时候才出来呢?”“要等到天长严,牵骆驼的人来了,我才能出去。”转眼过了十个月,孩子还没有降生,这闺女害怕了。她偷偷跑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小声问肚里的孩子:“儿啦,人怀了孕有七个月。八个月生的,也有九个月十个月生的,你都十个月了,咋还不出生呢?”肚里问:“天长严没有?”“天没长严,牵骆驼的没来。”“时间不到,我不能出来。”
    就这样,母子两经常隔着肚皮说话,可孩子一直不肯出生。整整过了九九八十一个年头,这闺女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她觉得自己没有几年阳寿了,实在等不下去了。这天她走进自己的屋子,坐在床上,问肚里儿子说:“儿啦,我的冤家呀,整整八十一年了,你还不该降生吗?”儿子又问:“天长严了没有?牵骆驼的'来了没有?”“你咋老问这两句话呢?到底是啥意思?”“娘啊娘,天机不可泄露,反正是天不长严,牵骆驼的不来,我不能出去。”又过几天,老闺女想:反正天就剩了东北角一点没长严,今天我干脆给孩子说天长严了,牵骆驼的来了,把孩子给哄出来。主意拿定,她坐在床上,对着肚子说:“孩子快出来吧,天长严了,牵骆驼的也来了。”话音刚落,肚里的孩子就顶短母亲的右肋,拱了出来。咦,原来是个小孩模样的白胡子老头,连头发眉毛都是白的。
    母亲右肋流血不止,儿子见牵骆驼的没来,知道是母亲骗了他,一时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哭着说:“母亲大人,牵骆驼的没来,我无法撕下骆驼皮补在您身上,这该咋办呢?”说着,双膝跪地,给母亲磕了三个响头。母亲说:“儿啦别哭了,我不埋怨你。你是为娘吃李子怀孕生下来的,李子又象两个耳朵,娘给你指姓起名,就叫李耳吧。临死只前我没别的话讲,常言说人过留名厣过留声,娘进入九泉之后,你在尘世上做个好人,也不枉费我怀你八十载余了。”说罢,气绝身亡。李耳跪在母亲身旁边,好生痛苦一场。因为李耳出生时是老头模样,后来人们就把李耳称为老子。
    宋江巧计闹县衙
    宋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一次,他看见有位老大娘坐在街上痛哭,走上前去一问,原来这位老大娘只母女二人,靠女儿小梅卖唱为生。今儿早上,新上任的知县从街上经过,看到正在卖唱的小梅有几分姿色,便叫衙役将她抢入县衙去了。老大娘孤老无靠,因而伤心不已。
    宋江听了老大娘这番哭诉,心想:这位新知县刚上任就为非作歹,公然青天白日在大街上抢夺民女,真正可恶,一定要设法惩治他一下。他回去同弟弟宋清商议一番,便来告诉这位老大娘,叫她如何如何去救小梅出虎口。
    老大娘照计行事,先把宋江送来的头面衣裳穿了,叫了一乘软轿,一直抬到衙门口,叫衙役进里面通报,说:老爷的丈母娘来了,要见老爷。
    众衙役不敢怠慢,点头哈腰,把老大娘请了进去。
    老大娘走进内厅,只见知县正在调戏小梅,小梅百般抵抗,于是故意高声喊道:“贤婿万福!”
    知县忽听有人大喊大叫,正要发作,回头一望,见是小梅的娘。小梅趁机挣脱跑过来,一头扑在娘怀里痛哭起来。
    老大娘偷偷捏了小梅一把,假意劝说道:“呆丫头,哭什么啊,嫁给老爷,人家想还想不到哪!”
    知县一听有门,忙过去施礼,说:“真是我的好丈母娘,请坐!请坐!”
    老大娘说:“老爷,小梅不懂事,你先在这儿等着,等我领她到后房梳洗一番,再让她和老爷拜成亲。”知县听了,浑身发酥,赶忙领小梅母女回房梳洗打扮。
    老大娘领小梅进了后房,便把宋江用计救她的话说了一遍。小梅听了,转忧为喜。
    过一会儿,小梅打扮好来到前厅。知县见刀子更加如花似玉,乐得心里发痒,抓耳挠腮。
    小梅说:“我心里闷得慌,想到老爷大堂上闲逛逛。”知县连忙上前领路。到了大堂上,小梅问:“你对我可有真心?我说的话你可听?”知县连连点头,“我对你一片真心,你说的话我一定照办。”
    “好!我平时最喜爱吃麦芽糖,你去叫个卖麦芽糖的'来,买给我吃!”小梅道。
    知县忙说:“这有何难!”随要发一个衙役去叫。
    这时,宋清装成卖麦芽糖的,早挑着担子等在门口,宋江也找相好的众衙役去说过原委了。
    知县差的人一出门,宋溥就凑上来:“麦芽糖!麦芽糖!又香又甜的麦芽糖!”衙役把宋清带上大堂。小梅一面抓一把糖吃着,一面笑着对知县说:“老爷!这卖糖人的衣服,前拖一块,后挂一块,老爷你换上这套衣,我和你唱一出‘吕蒙正困窑塘’多好哇!”
    知县一听小梅要唱戏,正合心意,连忙脱下官服,叫宋清把衣服换给他,宋故意不肯,知县吆喝着直逼他脱下。
    宋清刚把知县脱下的官服换上,就大喊上声:“升堂!”众衙役在宋江带领下,听到喊声,一拥而进,两旁站立。只见宋清将惊堂木一拍,喝道:“臭卖糖的,竟然在大堂上调戏本老爷的夫人,押下去给我打!”
    众衙役一起上来,将知县捆打了四十大板。知县又气又急又疼,连连大叫:“他是卖糖的,我才是老爷,你们给我将他拿下!”
    宋清又把惊堂木一拍:“还敢胡说,给我拉下去再打四十大板,退堂!”
    知县又被打了四十大板,两腿皮开肉绽,瘫在地上爬不起来,眼看着宋清差人叫来两乘大轿,将小梅母女二人抬走,然后,宋清自己也脱下官服,大摇大摆出衙门去了。
    恶犬
    古时候,有个国王,很不喜欢处理朝政。他就请一位大臣帮他处理,开始大臣凡事都会征求他意见,他则表现很不耐烦,让大臣自己看着办。久而久之朝政上下大小事务都由这位大臣做主,国王更是乐得清闲。
    其实这位大臣并没有什么能力,只会中饱私囊、贪图享受。不久就把朝廷上下管理的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臣民门敢怒不敢言,因为国王谁的话都不听,只听这位大臣的。
    有一天国王正在御花园里赏花,国王七岁的儿子跑过来对他说:“父王!您能带我出宫玩吗?在宫里实在太闷了。”
    国王一时兴起,真的带上小王子出去游玩了。他们走在大街上四下闲逛着,突然小王子指着一家酒店问:“父王你看,这家酒家的店堂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可是怎么会没有一个客人呀?
    国王看了看也觉得很奇怪,于是打算进去坐坐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可是还没等国王带着小王子走进酒家门口,突然从酒店里冲出一条恶犬来。冲着国王和小王子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他们,幸好被酒家老板及时喝退。惊魂未定的国王指酒家老板大怒地道:“你这个混账东西,弄一条恶狗看门,就算再好的酒家谁敢来关顾,今天还差点咬了朕,你说你该当何罪?”
    酒家老板不紧不慢地跪在地上说:“小人自幼胆小怕事,如今开了这家酒店最怕一些坏人前来捣乱,于是就养了这条狗保家护院,没想到却把一个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门庭冷落,客不敢入,如今还惊吓了陛下,小人实在罪该万死。不过陛下要治小人的罪,那么小人斗胆请陛下也要治自己的罪,因为陛下也如小人一般,养了恶犬一条。”
    国王听完大惊,震怒地道:“混账东西真是一派胡言,朕从不养狗,何来恶犬?”
    这时小王子拽了拽父王的`衣襟说:“父王,他说的也许没错,您想想如果国家就如这个酒家一般,而您最信任的大臣,就像这位店家最信任他的爱犬一样,会怎样?”
    国王深思了许久,当他抬头面对儿子睿智的眼眸时,突然感到非常惭愧。
    从此国王痛改前非,朝廷大小事务都亲力亲为,很快他查出了他这位亲信大臣的以权谋私诸多证据,而罢免了他的官职,朝廷上下这才恢复了一片繁荣。
    蛤蟆儿子
    从前有对夫妻成亲多年没有孩子,夫妻俩祈求上苍给个儿子,哪怕是个蛤蟆儿子也行。一年以后夫妻俩生下一个蛤蟆儿子,夫妻俩从来没有嫌弃自己孩子是个蛤蟆,蛤蟆儿子一天天长大,到了上学堂的年龄,因为自己是个蛤蟆,学堂不收,和他一般大的孩子都不和他玩,叽笑他是个蛤蟆,蛤蟆儿子非常难过,夫妻俩对蛤蟆儿子说,你是个蛤蟆,也是我们的儿子,自己的爹娘从来没有嫌弃自己,蛤蟆儿子感动的掉下了眼泪。
    住了几年以后,连年大旱,村民流离食所,无家可归,蛤蟆儿子看见受灾难村民,心里非常难过,蛤蟆儿子天天跪地弃求上天救救这些苦难的百姓,蛤蟆儿子的真心感动了上天,突然有一天,天上出现一道白光,一个白胡子神仙从天上飘了下来,出现在蛤蟆儿子的面前,对蛤蟆儿子说我这里有个宝葫芦送给你,在教你一个咒语,快去解救苦难的白姓去吧。
    蛤蟆儿子拿着宝葫芦念起了咒语,突然间天上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地里长出了一片片绿油油麦田,村民从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蛤蟆儿子的宝葫芦传到了贪官耳朵里,贪官派人把蛤蟆儿子抓了去,贪官拿着宝葫芦变金山,变不出来,贪官对蛤蟆儿子说你给我变座金山,蛤蟆蛤蟆儿子看着这个祸国殃民,渔肉百姓的贪官,蛤蟆儿子心想,我一定要为民除害,蛤蟆儿子拿着宝葫芦,念起了咒语,变出了金山,贪官很贪念的进了金山,蛤蟆儿子看着贪官进了金山,念起咒语,金山变成了石头山,突然间石头山坍塌把贪官砸死了。
    老百姓非常高兴蛤蟆儿子为他们除去祸害,从此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白胡子神仙对蛤蟆儿子说你已功德圆满,可以把宝葫芦还给我了,咒语解除了,蛤蟆儿子身上的蛤蟆皮不见了,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英俊少年。
    观音不结婚的传说
    据说,观音年轻时是一个聪明、善良而又十分美丽的姑娘,但她从来没有结过婚,这是什么原因呢?
    传说观音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西天佛祖如来佛收为徒弟,跟着如来在岩石林立、古木参天的深山洞府中听经学道、修身养性。一转眼的工夫,十几年过去了,观音已长成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了。有一天,师父如来带着观音到京都传经讲道。过去,观音成天生活在风吼兽叫的深山古洞之中,哪里见过京都这般繁华美丽而又热闹的地方?她终于趁师父传经讲道之时,忍不住偷偷地溜了出来。
    观音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市面上五光十色,使她目不暇接。忽然,她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青年妇女,挺着一个凸起的大肚子,正向自己迎面走来。看到她那走路费力的样子,观音心里寻思:这个小娘子一定是患了什么大病。师父常常教导我要以慈善为本,自己拜师学道多年,也懂得一些医术,如果给这个小娘子医好了病,不也是一桩天大的善事么?!她想到这里,不由得走上前去说:“小娘子,请留步。”小娘子站住了,观音指着她的大肚子说:“你这是患了什么病呢?”那位青年妇女看到一个小姑娘用手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自己有病时,她不由得脸色一红,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患病,是怀了孩子。”观音一听,心里更奇怪了,她天真地追问道:“怀孩子?你为什么会怀孩子呢?”那个青年妇女一听,脸羞得更红了,但她看到观音那天真无邪的样子,又不好一口回绝,只好搪塞地说:“姑娘出了嫁,有了丈夫就会怀孩子呗!”观音听了青年妇女的话,似懂非懂。当她看到青年妇女那费力的样子,又忍不住问道:“怀孩子日子久吗?艰难吗?”那青年妇女有点儿生气了,红着脸,嗔怪道:“你个小姑娘问这些干啥嘛!告诉你,怀一个孩子要十个月。艰难不艰难,你长大后自己试一下就晓得了。”
    观音随师父回到家里后,还 记挂着那个青年妇女的话,她在心里不服气地说:“哼,还 要长大以后再试?我现在就要试一下怀孩子艰难不艰难。”当天晚上,她就动手缝了一个小孩子形状的布袋;在布袋里灌满沙土。第二天一起来,观音就把那个沙袋子绑在自己的肚皮上,带着它去听经学道、练武习艺。开始,她还 不觉得怎么重。但是,慢慢地,她觉得沙袋越来越重了。到后来,连脚都沉得提不起来。她咬着牙、憋着劲儿,好不容易挨到了天黑,就再也挺不住了。观音倒在床上,只觉得全身发软,两脚打颤,双手发抖,好一阵儿才缓过神来。等她解开绑在身上的沙袋一看:哎呀!真不得了,只一天的工夫,就把肚皮磨得出血了,何况怀一个孩子要整整十个月哪!观音“体验”到了妇女怀孩子的艰难。从此,她决定自己一生一世永不嫁人。
    干将和莫邪
    楚国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想要杀掉他。剑有雌剑和雄剑两口。干将的妻子莫邪怀孕快要生产。干将向妻子说:“我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这回我去,定会将我杀掉。你生孩子如果是个男孩,长大了告诉他说:‘出门去望望南山,松树生在石头上,宝剑就在树背上。’”于是便带了雌剑去见楚王。楚王见带来只有一口剑,更是怒不可遏。便叫剑工前来端相这剑,剑工说,剑原有两口,一口雄剑,一口雌剑,雌的来了雄的还 没来。楚王大怒,便把干将杀了。
    干将走后,莫邪生了一个孩子,名叫赤比。赤比长大了,便问他母亲道:“我爹怎不见,他在什么地方呢?”母亲说:“你爹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把他杀了。去时嘱咐我:‘告诉你的儿子,出门去望望南山,松树生在石头上,宝剑就在树背上。’”于是孩子走出门去,向南一望,没看见有什么山,回头一望,只见堂前石础上面,有几根松木柱子,心想这或者就是“松树生在石头上”吧,便去拿了一把板斧,把近门的一根柱子从背后劈破,果然就从里面取出那把雄剑。孩子得了这剑,不论白天黑夜 ,都想着要向楚王报仇。
    有天晚上,楚王做梦,梦见一个宽额颅的孩子,两眉之间,阔有一尺,自说要来报仇。楚王便悬了千金重赏,到处张贴榜文,画影捉拿梦中所见的奇怪孩子。孩子听榜文所说的情况,和自己有几分相像,便赶紧逃进深山去暂时躲藏着;在山道上一面行走一面唱歌,想到父仇未报,不觉悲从中来。偶然遇见一个来自他乡的.客人,同情地问他道:“你小小年纪,为什么哭得这样悲哀啊?”孩子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将我爹爹杀害了,我想报这深仇大恨。”他乡客说:“听说楚王悬了千金重赏买你的头,拿你头和剑来,我为你去把这仇恨报了。”孩子说:“那太好了!”马上抽出宝剑,割下自己的头来,两手捧着头和宝剑,一齐交给他乡客,身子却还 僵立在那里。他乡客说:“你放心,不会使你失望的!”尸体这才扑了下去。
    他乡客带着孩子的头去见楚王,楚王大喜。他乡客说:“这乃是一颗勇士的头,应当放到汤锅里去烹煮,到肉烂为止,以免久后成精作怪。”楚王依从他的话,把头放到汤锅里去煮了三天三夜 ,都没煮烂,头还 几次从汤锅里跳出来,圆睁着一对愤怒的眼睛。他乡客说:“这孩子的头老煮不烂,愿大王亲自来看看,借大王的威风压他一压,自然就会烂的。”楚王无法,只好慢慢走到锅边来。他乡客迅速地抽出宝剑,向楚王颈脖一挥,楚王的头就坠进了汤锅里,又把剑向自己颈脖一挥,头也坠进了汤锅里。汤锅沸腾着,刹时间三颗头都煮烂了,再也分辨不出。只好连骨带肉分成三份,用瓦罐子装着,分别埋葬在一处地方,给修造了三座坟墓,笼统叫做“三王墓”。这墓如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的境内。
    重阳登高
    相传很早以前,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守着几亩薄地,勤奋耕作,日子虽不算好,半莱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瘟疫流行,家家户户的人都病倒了,轻的.不能起床,重的丢了性命。尸体遍野,也没有人埋葬。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仙求道学法术,战胜瘟魔为民除害。乡亲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访。
    桓景迸了山,千峰万峦,不知仙人住在哪里。但他不怕苦累,翻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溪又一溪。那天正行走间,忽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住地向他点头。桓景不知何意,便也向鸽子致意。那鸽子忽然飞起,飞了两三丈远落下,还是不住地向桓景点头,桓景走近时,那鸽子又飞。他明白了,这鸽子是在为他引路,便随着鸽子向前走。又翻了几座山,一片仙景出现在眼前:苍松翠柏间有一座古庙,庙门横匾上写着“费长房仙居”五个金字。那鸽子丢下桓景,在庙院上欢叫盘旋。桓景来到门前,黑潦大门紧闭。他虔诚地跪在门外,不敢惊动。他跪呀跪呀,直跪了两天两夜。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只见一位白须飘胸的老人喜眯眯地说:“弟子为民除害心诚意切,快随我进院吧。”桓景知道这是费长房大仙,叉拜了几拜,跟着师父进院了。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疫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普渡众生,我给你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父老们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古柏上的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鹅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每人分了一片茱萸叶子,说带上这叶子瘟魔就不敢近身,把菊花酒倒出,每人呷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中,独坐屋内,单等瘟疫前来交战。
    不一时,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百户不见一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菜萸异香呛喉,不敢近前登山,又回身向村庄走去。只见一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台,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击,穿心透腹把瘟魔扎倒在地。
    自此以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自此,每年九月九大家都登高避祸。
    神鼓
    从前,有兄弟两个,很小就死了父母。后来,老大娶了个媳妇,老二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整天让老二干重活,吃剩饭,穿破衣。不久,就把老二分了出去,房子和地都让哥嫂霸占了,把老二赶到半间场园里去住。
    一天,下起大雨,半夜里,老二的屋子遍漏。无奈,他只有到庙里住一宿。
    他正想睡,忽听庙门“吱”一声开了,他眯着眼一看,原来是四个半尺高的小老头,头上都戴着鸡蛋壳。老二假装睡着,偷偷地听动静。一会儿,一个小老头走到墙角掀开一块砖,拿出个小神鼓来。一个说:“兄弟们都来齐了,我们喝一壶吧!”其余的三位说:“中!”接着,就听见他们用鼓棰敲鼓。咚咚咚,连敲三下,老头说:“神鼓啊,我们饿了,快给送四个菜,一壶酒,二斤热馍馍。”一会儿,桌子上摆上了酒菜和二斤热馍馍,他们就喝起酒来。
    酒足饭饱后,一个老头说:“天快亮了,我们该走了。”他们把神鼓放在原处,用砖压住,然后,刮起一阵风就走了。
    天亮后,老二好奇地到墙角拿出小神鼓,想试试怎么样。他按照老头的做法敲了三下,说:“小神鼓,我饿了,给我送点饭吧!”一会儿,桌子上真摆上了四个盘,一壶酒,二斤热馍馍。老二吃完饭,就把小鼓拿走了。从这天起,老二再也不用干活了,饿了把神鼓一敲,饭就送来啦。
    不料,被嫂子知道了,她说老二是偷来的饭菜,要到官府告状,无奈,老二只得实说了。
    贪心的嫂子回家后,告诉了老大,并叫老大也到庙里去住。老大听了,当天晚上就往庙里去了。他很小胆,便爬到梁头上,观看动静。
    半夜了,只听外面呼呼风响,天上扑嗒嗒落下四个小老头来,头上带着鸡蛋壳。一个老头说:“恁生人气,抓住吃了他。”老大听了吓坏了。又一个老头说:“今天怪冷的.喝几盅吧!”说罢便去拿小神鼓。他掀开砖一看,大声叫了起来:“不好啦!小鼓叫贼偷走了。”其余的三人也围上去,一个说:“快找吧!抓住他非扒他的皮不可!”说罢,四处找起来。忽然,他们看见梁上的老大,气愤地说:“就是他!把他拽下来!”老大一听,扑通一下子摔下来,让一个小老头抓住头扔到院子里去了,脖子拽了两丈长。
    第二天,老大媳妇来到庙里一看,吓得一腚蹲在地上,大哭起来。一会儿,老二也来了,他一看哥哥的脖子这么长,说:“嫂子,别哭了,我有办法。”说罢,从腰里取出小神鼓,一边慢慢地敲一边说:“葫芦粗,葫芦粗,哥哥的脖子往下出。”眼看他哥的脖子真地慢慢地往下缩。
    孬心的嫂子想把老二的神鼓弄坏,腰里掖了个棒槌。她对老二说:“兄弟,你敲的太慢了,让我试试!”她拿出棒槌,使足劲,一下子把神鼓敲烂啦,老大的脖子一下子缩进肚子去了。老大死了,狠心的老大媳妇哭着回家了。
    宝扇
    从前,有个小伙子,家里很穷,天天靠打柴去卖来换点米面,来养家中老母。
    一天,他担着柴到集市上去卖,途中遇见一个老道。他对小伙子说:“我看你打柴这样辛苦,给你个宝扇吧!想要什么,用宝扇一扇,就有了。”说罢,老道不见了。
    小伙子拿着宝扇,非常高兴,对宝扇说:“我要回家。”话音刚落,就啦嗒一声落在自家院子里。他回到家里,把遇到老道的事向母亲说了,母亲很高兴。从此,小伙子就不用打柴了。
    一天,小伙子在家非常心烦,对宝扇说:“你带我出去散散心吧!”说罢,用宝扇一扇,落在一座楼下边。正巧,楼上有个大闺女在绣花哩,不小心,把线头吐在小伙子的头上。小伙子抬头一看,这姑娘貌似天仙,向他抱歉一笑就回去了。
    小伙子心想:“因家里穷,都二十五了还未娶妻,何不上楼去看看?”小伙子用宝扇一扇,就上了楼。姑娘含羞地问:“你是什么人?敢私自上楼?”小伙子把家里的情况说了,姑娘很同情,便低头不语。
    一会儿,天快黑了,姑娘说:“你该走了。”小伙子说:“我看你这样美丽,实在不愿离开你呀!”姑娘道:“不行呀,让父母知道了,这还了得!你快走吧!”小伙子还是不肯走,姑娘无奈,就把他留下了。
    姑娘白天把她藏在柜里,晚上让他出来,吃饭时总让丫环送两个人的饭。一个多月过去了,母亲见女儿比原来吃饭多,心中纳闷,派随身丫环偷偷察看动静。一天晚上,丫环到附近察看,忽然看见姑娘楼上有男人身影,就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知道后上了楼,见姑娘和小伙子谈情说爱,老太太怒道:“你是哪里来的野种,败坏俺的门风,如不快滚!让老爷知道了小心扒你的皮!”小伙子无奈,掏出宝扇一扇,就走远了,姑娘和老太太都惊呆了。从此,姑娘一病就是几个月不能起床。
    再说,小伙子一下就跑到了江南,落在了一座山上。他看见满山遍野是果子,有红的,有青的,小伙子正口渴,就摘了一个青果子吃了。一会,觉着脸上咋恁痒痒?用手一摸,坏了?满脸长的净黑毛。小伙子伤心极了,咋再去见姑娘?他在地上坐了会儿,还是口渴,便又摘了一个红果子吃了,用手一摸脸,黑毛没有了。他又惊又喜,心想:“有办法了!我可以和姑娘见面了。”他摘了几个青果子和红果子,扮作一个卖菜的人。用宝扇一扇,落在了姑娘家门外,喊道:“卖鲜果子、鲜菜!”一会儿,里边出来个丫环,说姑娘病了,要吃果子。小伙子就卖给她几个青果子走了。
    丫环把果子拿到楼上,让姑娘吃了,姑娘长了一脸黑毛。可把老爷老太太吓坏了,咋办哩?便派人到处去请先生,但连请来七八个名医,也看不好。无奈,老爷只得张贴告示,谁如治好姑娘的病,就把姑娘嫁给他。
    这天,小伙子又来了,他看了墙上贴的.告示,就揭下来,向姑娘家走去。到了家里,对老爷和太太说:“我能治好姑娘的病。”老爷说:“我请来七八个名医都没治好我女儿的病,你一个年轻人有何妙方?”小伙子道:“我从江南带来了几个红果子,听说能治此病,不妨试试看。”老爷点头答应。
    小伙子让姑娘吃了红果子,脸上的毛果然没了。大家又惊又喜,老爷和太太也感恩不尽,择吉日让小伙子与姑娘成了亲。
    王翦讨赏
    王翦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在秦王嬴政打算出兵灭楚时,已是老将的王翦一口咬定非60万大军不可。这几乎是当时秦国兵力的总和。另一位年轻将军李信则表示,灭楚只需20万兵马。嬴政听后,非常欣赏李信,当即命他率兵攻打楚国。王翦因建议未被采纳而告老还乡。
    不料,李信被楚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归。嬴政大怒,这才想起王翦,便亲自前去请他出山。王翦答应率兵出征,但提出了新的条件——除了60万兵马外,还要赏赐他大片良田、屋宅。“作为大王的部下,我虽立过赫赫战功,却没有资格封侯,所以要趁大王用得着我的时候,多为子孙讨取赏赐以置家业呀。”嬴政笑了,满口答应。
    数日后,王翦出征楚国。一路上,他先后5次派人回京向嬴政讨要赏赐土地和房产。嬴政一一答应下来,心想:“王翦这老贼还真贪,不过只要他能打胜仗,就满足他吧。”王翦领到了赏赐,这才全力出战,历经两年终于消灭了楚国。
    事后,有同僚问王翦:“您都这把年纪了,还讨要那么多东西干啥?它们只能损坏您的名声呀!”王翦笑了:“这60万兵马可是秦国的.全部军队,大王能放心让我率兵出征吗?我只有多讨些赏赐,且讨来的这些土地和房产都在秦国,这样才能消除大王的疑虑啊!”同僚恍然大悟,原来王翦是有意增加秦王控制自己的砝码,以消除对他拥兵叛乱的怀疑。王翦多次“讨赏”的做法虽不值得借鉴,但他为了顾全大局,巧妙地将自己受制于人以安定人心,却不失为智慧的谋略。
    王伦和林哲
    清朝时,有个叫王伦和林哲的人,在凤凰台青龙寺居住,两人关系很好。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晚上,两个人商议去扬州观花灯,在寺中拉出二根板凳,只见两人口中念念有词,两根板凳即刻变成了两匹骏马,两人骑上骏马转眼之间就到了扬州。
    到扬州后,二人找好客店,把马拴好。嘱咐店家说:“我们去观灯,我们的马你什么也别喂,不管它如何叫唤,千万别让它饮水。”说完,两人随去观灯。二人走后不多时,两匹骏马咴咴乱叫,店家一直也没有给它水喝,两匹马越叫越欢,叫的店家心里很烦,心想:主家不叫喂它水喝,它一直叫个不停,叫的'别的住店的客人也不能睡觉,喂它水喝又能怎样?店家随到院中从井中打出一桶水,提到马前,二马争相喝水。水喝完啦,两匹骏马突然不见,竟变成了两根板凳。店家一看傻眼啦,心想这二人不是一般人,肯定得有来头,随将此事报告了官府。
    两人观灯回来后,一看马不见了,知道事情不妙,正在商议之时,忽听院外喊声四起,官府已将客店团团围住,要捉拿二人。二人不敢怠慢,急到院中井旁拾起一根井绳,念动咒语,井绳即刻变成了龙,二人乘龙而去。官府进院搜查,只搜得了两根上书“青龙寺”的板凳。
    官府经查证两根板凳是寿张县青龙寺之物,即赴寿张县找县令追查此事。县令心眼很好,为保使青龙寺不受损害,即说本地没有青龙寺,并将青龙寺改名为显庆寺。目前还有遗迹存在。
    贴门神
    为什么现在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有两个门神呢?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故事呢!
    很久以前唐太宗李世民当上皇帝,就开始杀一些坏人。但过了不久出现了一个问题,李世民开始白天吃不下饭,晚上还经常梦到小鬼向自己索命。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精神也越来越差了。
    有一天出征在外的大将军秦琼胜利而归,他一回来就听说了这件事。于是他立即找到皇上,李世民对他说了自己为什么来找他,并且想到了一个办法解决,这个办法就是他和另外一位将军一起为皇上守夜。那天晚上他们一起守夜,李世民就睡了一个好觉。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李世民也求之不得的睡了一个月的安心觉。但是为他守夜的将军的身体开始渐渐虚弱。李世民想:我睡安稳觉离不开两位将军的守夜,那该怎么办呢?他立即找到宰相魏徴问他该怎么办?魏徴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告诉皇上,小鬼怕的是将军威风凛凛的形象,于是他让皇上请皇宫内最好的'画师,把将军的威武形象画出来再贴上就行了。李世民按照魏徴的话去做了,那天晚上,李世民果然睡了一个好觉。
    老百姓们听说了这件事也跟着皇上一起把画贴在门上,渐渐的贴门神成了一种习俗,保全家的平安。
    这就是贴门神的故事。
    天女散花
    盘古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开天辟地以后,叫他的大儿子管天上事,人称玉帝;叫他的二儿子管地上事,人称黄帝;叫他的女儿管百花,人称花神。
    盘古开天辟地用力过猛,伤了五脏六腑,他快死时,把女儿叫到跟前,拿出一包百花种子说:“这是一包百花种子,交给你了。你要往西走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那里有净土山一座,你可取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把这百花种子种在净土里。你再往东走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四里,日头洗澡的.地方,那里有一潭真水,不蒸不发,你可取真水一担,灌浇百花种子,百花种子就会生芽出土。你再往南走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里,那里有善水一潭。你可取善水一担,对花苗喷洒,花苗结出骨朵。然后,你再往北走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里,那里有美水一潭,你可取美水一担,用美水滋润花骨朵,会开出百样的花朵。你用这些花给你大哥点缀天庭,给你二哥江山增色。”盘古说完,两眼一闭就死了,尸体即化做一座盘古山。
    花神按父亲的嘱托往西走了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取了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播上了百花种子。向东向南向北取来真善美三潭里的水,精心育花。果然,这天百花怒放,好看极了。她喜气洋洋地报给玉帝。玉帝便随着妹妹来看花,大喜,说道:“妹妹不辞劳苦,在天上育出百花,用百花美化天庭,天庭不就成我的御花园了吗?”
    花神说:“当初父王开天辟地,让你管九霄,让我二哥管九州,让我育出百花给你点缀天庭,给二哥江山添秀。如今,我已把百花育出,哥哥可助我一臂之力,把这些百花撒向人间。”
    玉帝答应,立即送出一百名仙女,说:“我封你们为百花仙子,受花神管。你们可随意采花,采牡丹的是牡丹仙子。采荷花的是荷花仙子。把你们采来的花洒向人间。”
    百花仙子听罢,手托花篮,在御花园中穿梭往来,采各自喜爱的鲜花,片刻工夫,花篮就取满了,然后一手托花篮,一手抓花,飘飘撒向人间。
    天女散花,飘落九州,落地生根。从此,人们有了百花。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8 10: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