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
范文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精品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精品,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精品1
    牧童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2、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羊、白云、鲜花、绿草......)录音资料、电子琴、歌谱。
    导入:牧童
    一、激情导入:
    1、教师放一段录音,学生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2、师: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玩一玩,现在马上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小眼睛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我们到底要去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放音乐,歌曲的旋律)
    (师在有感情的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远处,一个手拿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子,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清澈的水,高兴的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的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你们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见许多羊和牛......
    4、请学生贴出画面
    a、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出来吧。
    b、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c、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d、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e、贴出牧童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一首歌,你听......”
    2、全班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师:歌曲演唱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4、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的`......”
    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6、生:二声部合唱。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
    9、师:“切分节奏在歌曲里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朗读歌词好吗?”
    14、生:“好”。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欢快的情绪来读歌词)
    16、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得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老师检查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在老师电子琴的伴奏下,演唱高声部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的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6、学唱二声部旋律。
    (1)、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2)、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的和声处。
    (3)、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4)、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5)、师:“哪组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师指导音准)
    (6)、小组进行演唱。
    (7)、师:“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唱第一句,其他三句,每组一句。”
    (8)、师:“太棒了”。
    (9)、完整演唱歌曲主旋律。
    (10)、两个声部完整的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唱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
    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11)、看样子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歌词了,下午我们就试着把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12)、生:“好”。
    (13)、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知识扩展:
    1、师:“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3、教师介绍:《牧童》是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山脉牧童们自己的家乡自由的放声歌唱
    4、欣赏风景。
    四、小结: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资料。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精品2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写字教学。
    教学难点:
    教会孩子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提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请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2、在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想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请生再次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勾出生字。
    3、认记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出生字读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并为它组词。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认记生字。
    (4)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记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 惭——愧
    加偏旁识字:区——驱 共——拱
    换偏旁识字:沟——购 绳——蝇 渐——惭 瑰——愧
    看字型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联系生活识字:
    “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
    “购”,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粮食”。
    (5)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记情况。(开火车、抢读、小组读、齐读、个别读等)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抽学生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4、请生老师读的课文。
    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6、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了的?
    7、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人物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8、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9、假如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练习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
    10、练习读读戴嵩与牧童的对话,要读出牧童的天真质朴。
    教师可以适时范读。
    11、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表现出来。
    12、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以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13、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看看书中的学习伙伴有什么看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自己感兴趣的生字,并说说在写这个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相机点拨。
    4、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的下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商:很像“摘”字的右半部分,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
    抹、挤、拱、批:四个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
    价:字内有三个撇,但最后一撇与前两撇不一样。
    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注意与“浅”比较。
    购:左右都写得比较瘦长。
    5、学生自由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面有课后题。
    2、请学生读读句子,体会“一”的作用。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画得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
    3、请学生用“( )一( ),就( )。”
    “( )一会儿,一会儿( )。”的句式说句子,写句子。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精品3
    目标:
    1、认识一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大家觉得大自然美吗? 今天学习一首古诗《牧童》,诗中描写了郊外的景色和牧童快活的生活。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自由读。 同桌互读,三、诗人眼里的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到诗里去找找吧!
    诗意描述:
    “草铺横野六七里”在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六七里”在这个不是实指,而是虚指。下句 的“三四声”也是虚指。
    “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悠闲的放着牛,吹响了笛子,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
    “归来饱饭黄昏后”牧童回到家里已经到了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
    “不脱蓑衣卧月明”连蓑衣都没脱,就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的快活的生活。诗句抒发了悠闲自得,怡然自乐的野趣。)
    三、巩固。
    配乐背诵古诗。
    试着默写一下。
    板书设计:
    牧童
    草 六七里
    笛 三四声
    归来 黄昏后
    不脱 卧月明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 1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