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1
    教学理念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使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并会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地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
    一个实物钟面、课件、水果钟面、时间的小卡片。
    学具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钟、每小组一个不完整的卡片钟面。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同学们听过谜语 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
    (课件展示)谜语: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嘀嗒嘀嗒提醒你,时间要珍惜。
    2、逛钟表超市
    师:同学们真不错,都猜出了谜底,钟表超市里的钟表可漂亮了,我们一起去逛逛吧!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外型美观的钟表。
    3、导入新课
    师:钟表有这么大的作用,想不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呀!那么咱们就看看它长什么样吧!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1)(出示实物钟面)这是一个钟面,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指名学生说出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
    师小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还有线段那是刻度线,每个数之间有小格。追问:钟面上的2根针有什么特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时针 短 粗
    分针 长 细
    (2)生认学具钟的时针和分针
    (3)我们知道时间爷爷是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所以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也不会停止!那这2根针是怎样走动的?哪根针快哪根针慢?
    生:朝着同一方向走,最慢的是时针,其次是分针。
    (课件演示)师补充:最快的是他们的秒针弟弟。时针每天走两圈,分针每天要走好多圈。
    2、补钟面(小组合作)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破损的.钟面,有些没时针和分针,还有些没数字。
    行动起来!用你们灵巧的小手把钟面补好,看哪组同学速度最快,表现最好,最先完成的小组奖励一面小红旗。
    3、认识整时
    (1)(课件出示)三个钟面,指导认整时。
    指名回答钟面表示的时间,并引导学生说出是怎么看的。
    师小结:整时的时候,分针都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所以它们分别表示8时、3时、6时。
    (2)生用学具钟练习拨7时、11时。
    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拨的结果。
    (3)(小组合作)一人说一人拨。
    4、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1)可以用汉字“时”表示。生回答师点击电脑,钟面下分别出现8时、3时、6时。
    (2)用数字表示法
    点击电脑出现8:00,引导学生观察两点右边是两个“0”,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3)生动手写3:00、6:00
    (4)点击电脑出示3:00、6:00,指导学生观察比较。
    三、参与游戏,巩固练习
    1、游戏:找朋友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随着《找朋友》活泼的音乐,生进行游戏。出现“12”时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全体同学用学具钟拨12时,重点引导学生认识12时的钟面时针和分针重合。
    2、(课件出示)P92页
    小军一天的时间安排图。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
    四、引导回顾,总结评价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吗?
    2、时间像小马车一样飞快地向前跑着。一节课又要结束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地利用支配时间,让我们做时间的小主人。
    3、点击电脑欣赏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五、课后延伸,生活调查
    (课件出示):太阳刚升起的画面;太阳刚落下的画面。
    请大家把刚才看到画面的时间记下来,下次再讨论、交流。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2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二、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50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域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2、数学思考领域
    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学生在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解决问题领域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情感与态度领域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
    四、本册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
    1.教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现实的——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
    学生愿意思考,乐于接受;
    引入数学问题(如P7例1、P18例1);
    引导学习思路(如P71第11题);
    激发学习兴趣(如P26例1、P54主题图)。
    2.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数学知识不宜以定论的形式出现,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如P10例1、P81主题图);
    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搭建认知平台(如P17第9题);
    体现开放性和多样化,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如P8例4,P36例3);
    把合作交流作为学习行为与学习要求(P16第8题,P89第3题)。
    3.内容呈现直观形象,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让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卡通、漫画、图片、表格为主,文字以对话出现。
    有利于学生“(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
    课堂活动
    作用: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的机会;
    课堂活动与教学活动、练习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主要形式:操作、游戏等。
    4.实践活动,特色鲜明。
    个体与集体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
    P16第8题、P62第4题,认识周围的数、我有一双小巧手。
    贴近儿童生活,注意适用性与开放性;
    展现过程,有一定的操作性。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5.体现学法,利学利导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学生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示儿童的思维过程;
    ——允许儿童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
    认真听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仍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6. 注重数学文化,培养数学兴趣
    数学文化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
    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简史,数学趣闻,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的影响……
    体会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册两个数学文化:P58“分类”和P80“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五、教学重、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准备课 2课时
    2—3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9课时
    4—9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16课时
    10 分一分、认识物体 5课时
    11—13 11—20各数的人数 7课时
    14—16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课时
    17—19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9课时
    20 总复习 4课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4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通过几个数数,初步了解数数的情况,学会数数的方法。
    2、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通过操作,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4、掌握数数的方法,按一定顺序指导数数。
    5、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6、掌握数数的方法
    7、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不能有序地进行数数。
    8、不能熟练地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物体的多少。数字歌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操作法多媒体课件
    第二单元
    (位置)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觉它们的相对性。
    2、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正确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及其相对性。正确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及其相对性正确辨别“左”“右“及其相对性xKb1.Com数学常识“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实际体验法多媒体课件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认、读、写1——5各数,认识“>”“<”和“=”,用“>”“<”和“=”正确比较1——5各数的大小。
    2、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
    3、5以内数的组成。
    4、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用减法计算。根据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5、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6、0加几,仍等于几;0减几,仍等于几;0加0等于0,0减0等于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还是0。
    7、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8、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9、会区分“几个”和“第几”。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10、知道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的市场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11、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正确地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1、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12、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13、会区分“几个”和“第几”。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14、知道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的市场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15、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正确地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1、“>”和<”
    记住比较大小的时候开口对准大数。
    16、“几个”和“第几”含义的混淆。加号的来历
    “0“的来源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比较法
    直观演示多媒体课件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1、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4、初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6、初步建立图形之间的关系。圆柱的判断。趣味知识:聪明的小猴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观察法
    动手操作多媒体课件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能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正确地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的位置。
    2、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进一步认识“>”“<”和“=”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5、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会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9、正确书写6—10,掌握6——10的计算方法。
    10、能正确、迅速的口算,培养数感。
    11、使学生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并列式计算。
    12、使学生能熟练掌握6——10的组成。
    13、进一步提高口算6_10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14、使学生掌握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15、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16、正确书写6—10,掌握6——10的计算方法。
    17、能正确、迅速的口算,培养数感。
    18、使学生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并列式计算。
    19、使学生能熟练掌握6——10的组成。
    20、进一步提高口算6_10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21、使学生掌握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2、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趣味知识:跷跷板上的数学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比较法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个位”“十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正确数出图中人和物的数量。
    5、掌握数的组成及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6、正确书写11——20各数。
    7、熟练地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8、熟练解决两数中间间隔问题。
    9、正确数出图中人和物的数量。
    10、掌握数的组成及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11、正确书写11——20各数。
    12、熟练地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3、熟练解决两数中间间隔问题。
    14、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趣味知识:奇妙的数字“2”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演示法
    讨论法多媒体课件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辨析能力。
    4、使学生掌握看整时的方法,学会看整时。
    5、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是将的良好生活习惯。
    6、使学生掌握看整时的方法,学会看整时。
    7、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是将的良好生活习惯。区分时针和分针钟表的由来养成守时、惜时的好习惯。观察法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在理解?理的基础上,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学习数学,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正确计算9加几。
    5、理解“凑十法”。掌握用“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口算小数加大数。
    6、正确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
    7、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8、对同一个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
    9、能够利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10、正确计算9加几。
    11、理解“凑十法”。掌握用“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口算小数加大数。
    12、正确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
    1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4、对同一个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
    能够利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15、数位对齐
    16、进位的方法及熟练掌握。
    趣味知识:聪明的高斯培养合作意识和方法,激发求知欲,体验成功的喜悦。实际操作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5
    教学内容:
    8、7、6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3、培养学生初表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意识及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新知铺垫
    1、口算
    2、括号里能填几
    3、分解数的组成
    (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复习,为下面的学习进行必要的铺垫)
    二、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课件出示风景片及情境图
    教师创设情境: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到处是盛开的鲜花,无论走到那里都生机盎然,充满着绿色的气息,在这里还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你喜欢这儿吗?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去公园好吗?可是你们要注意在公园游览时,要爱护那里的一草一木,保护优美的环境,不要破坏它,要和那里的小动物做朋友,不要伤害他们好吗?同学们,前面就是公园了,我们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小朋友才能买门票进公园,你知道一共来多少个小朋友吗?
    (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买公园门票,体现了新课改中强调数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得有趣,认为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
    1、探索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指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讨论
    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3、小组汇报交流
    生可能出现的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个人。
    (2)接数法:左边有5个人,然后接着数6、7、8……13,一共有13个人。
    (3)凑十法;左边有8个人,把右面的2个人与这8个人合起来,凑成10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4、教师小结:这几种方法都不错,那你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学生,同时还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探索用计算方法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列算式呢?(生说,师板书8+5)
    2、小组合作交流,动手用小棒摆
    要求在摆好后,把你的`摆法说给同桌听,在听人讲话时,要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
    (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的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进入校园,他们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很高。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为10~15分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爱表现自己;自控力差等。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不少本地的学生都上过幼儿园;而许多外来人员的子女,由于种种因素,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已期更好地完成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数,比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读写20以内的数 , 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2、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8、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总目标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 、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 、重视培养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自觉行为。
    3 、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7
    一、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了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这些内容也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数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回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回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 编排特点
    1、 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 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学措施
    1、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
    2、 针对计算教学这一教学重点,教学时注意:
    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
    鼓励学生因题而异灵活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基础。
    培养认真、仔细地计算和及时检查的学习习惯。
    3、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4、要充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五、本学期教改思路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积极开展教改实验,尽快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8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2)班、(4)班共有学生(89 )人,男生有( 46)人,女生有(43 )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学前班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学前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性格内向,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常规知识还得加强训练,他们还像在学前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体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教学重点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9
    一、班级情况。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学生生活,他们对小学生活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好学,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学习活动,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对数学有着一定的求知欲,所以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本册教学工作的重要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与合,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与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4)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册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数概念的建立。
    五、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六、课时安排
    1、数一数1课时
    2、比一比1课时
    3、分一分1课时
    4、认位置1课时
    5、认识10以内的数 10课时
    6、认识图形(一) 2课时
    7、分与合 7课时
    8、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0课时
    9、认识1120各数 4课时
    10、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11、期末复习4课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10
    一、 学情分析
    今年我教一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个普通班级和寄宿部的工作,分别是55人和45人。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没有成行。同时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要两面都要俱到。(1)班的女孩子人数比较多,管理起来相对方便一些。(3)班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只相差1个人,半托占了三分之二,全托占了三分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要注意加强学生在校写完作业的效率。
    二、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事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都处在浅显的阶段,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应从学生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11
    一、概况
    一年级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2、教学目标
    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本文由方案库为您搜集.整理,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③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④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⑤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4、教学难点
    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②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③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⑤认识钟表。
    5、教具准备
    ①实物(动物、水果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
    ②口算练习卡片;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④数的组成练习卡片;⑤计数器;⑥绒板;⑦钟面;⑧方木块;⑨小棒;⑩数位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本文由方案库为您搜集.整理,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习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1、准备课2课时 第一周
    2、位置 3课时 第二周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0课时 第三至五周
    ①15的认识
    ②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③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认识图形(一) 3课时 第六至七周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0课时 第八至十三周
    ①6、7的认识和加减法
    ②8、9的认识和加减法
    ③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④连加、连减、加减法混合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1课时
    6、1120各数的认识 4课时 第十四周
    ①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②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1课时 第十五周
    7、认识钟表 2课时 第十六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1课时 第十六至十八周
    ①9加几
    ②8、7、6加几
    ③5、4、3、2加几
    9、总复习 4课时 第十九至二十一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12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
    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13
    一、学生情况分析
    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 ,位置 ,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点。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 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14
    一 、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倡高效课堂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特拟定以下教学计划。
    二、班级分析
    本班有学生xx人,其中女xx人,男xx人。学生行为习惯差别大,活泼好动好玩,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学生课堂生活及教学常规不很乐观。个别学生比较懒散,好动。大多家长很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学业指导上有点力不从心。
    三、教材编排与特点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首先编排汉语拼音,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接下来是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认字11—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练习设计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的特征,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沟通。
    2、科学性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识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是出现频率最高、最常见的400个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形式有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严格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汉字的书写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写字与识字不同步,这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目的是尊重识字和写字的各自规律,识高频字、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字,写简单的字、笔画少的字。表面上看识字和写字是脱节的,实际上在写字时不但能够复习巩固前面认识的字,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功,打好写字的基础。
    3、时代性教材内容丰富,具有时代感。如,计算机、超市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反映城市、农村生活以及科学常识的内容,在第一册教材中均有所体现。有表现家庭生活的《在家里》,表现课余生活的《操场上》,表现农村生活的《菜园一片好风光》,表现科学常识的《小松鼠找花生》。教材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品质。如,《自己去吧》教育独生子女不要过多依赖父母,要大胆实践;《平平搭积木》表现儿童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保教育。上述内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趣味性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玩中学、主动学的编排意图。如,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是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图文并茂,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两课全文不注音,文中出现的几个生字,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得到自学成功的乐趣,又可以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练习作了很大改进,加强了参与性,增加了趣味性,有拼一拼、贴一贴、画一画、涂一涂、做一做、演一演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此外,教材的呈现方式和语言,力求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爱看、爱读、爱写、爱做。
    5、弹性教材注意符合我国国情。针对我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识字方面,教材采用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下要保底,但上不封顶。如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识记常见姓氏和同学的姓氏,鼓励学生认字。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380个,其中会写16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使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8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学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具体措施
    (一)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的四幅图画为学生提供了观察讲述的材料。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讲述图意。另外,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要把观察图画,讲述感受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认识校园,了解学校常规,熟悉校园周边环境。对读书、写字姿势的指导,起步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让学生模仿图画中的小学生练一练。在以后的长期教学活动中,都要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断督促检查,常常提醒。
    (二)汉语拼音
    教学汉语拼音部分,首要任务是学拼音,其次是认识字,再次是读儿歌。要保证主要任务的完成。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过观察图画,引出本课要学的字母和音节。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带调的音节和口语中的词语联系起来,说一个词或一句话,以巩固这些音节。做到观察图画、学习拼音和说话训练的有机结合。拼音教材中编排的一些儿歌,只要在教师的领读下读熟即可,不要求学生背诵,更不宜分析讲解。
    (三)识字、写字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还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并注意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与成果。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打好写字的基础。教师要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边指导,边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
    (四)阅读
    低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还能读出感情来。教师要重视指导朗读,还要重视范读的作用。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读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的年龄特点,以读背为主。
    (五)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
    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题目,主要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些题目,要倡导合作和相互交流。在进行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教学时,教师应鼓励独立思考,引导发现,举一反三,形成能力。
    (六)口语交际
    教师要根据每次的口语交际的要求,发挥图画的作用,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插图。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说每幅图的图意,再讨论。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要体现由说得少到说得多、由说得不大好到说得比较好的训练过程。还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体系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着是识字(一)。先让小学生认真常用的一些生字。接着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然后是4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识字(一)和识字(二)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认字12-14个。14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4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小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教材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要求认识的字是随文呈现的常用字常见字,而要求写的是按笔画的难易进行分类编排的,每课要求写的是3-4个字,但这些字大多都分散在以前学过的课文中,都是前文所认识的字,这样的编排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小学生复习巩固前文已认的字,写字的要求很严格,要求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严格按笔顺规则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写会说。汉字的笔画名称表在课本的119页。
    通过教学体会到,小学生认字需要不断巩固,写字要严格训练按笔顺写。
    (二)教材特点
    1.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如学拼音阶段就出现了短语、句子和儿歌,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培养了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内容和形式,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和学科的沟通与融合。
    2.科学性
    内容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常见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实行认字分开,多认少写。
    3.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富有时代的气息。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爱国的主题;《自已去吧》体现了自主锻炼的愿望;《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关爱他人的品格;《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的教育因素。
    4.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环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我会连”等形式激发兴趣、培养自信。
    5.适用性
    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地方,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和小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
    (三)教材内容结构及特点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3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纵观整册教材有如下特点:
    (1)、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
    (2)、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3)、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
    (4)、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小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5)、针对我国地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小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
    (四)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1)、重点:
    a、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b、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c、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难点:
    a、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小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b、识字量的增加,是小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c、如何引导小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4、通过学习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能用拼音正确拼读生字词,认识3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喜欢阅读,乐于与他人交流。能用普通话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五)单元教材分析:
    (1)、入学教育
    本课由四幅图组成,我们可分三步进行教学。第一幅图以“我上学了”为主题,展示了开学之际校园内外欢乐、有序的场景,通过观察画面,讲述图意,小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学校生活的一些侧面,感受老师的亲切,并学习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第二幅图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可以帮助小学生初步了解增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体会祖国小主人公的自豪感,培养从小树立好好学习,长大之后为祖国做贡献的志向。
    第三幅图一“我是小小学生”为主题,可以帮助小学生慢慢适应小小学生活,从幼儿园的学习状态向小小学生的角色转变,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幅图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把正确的读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教给小学生,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当然,我们都很明确养成教育要不断督促检查、常常提醒。延伸到今后教学的方方面面。
    (2)、汉语拼音
    这部分教材把学习的内容(拼音、短语、句子、儿歌)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每课都有一幅意境优美的情境图,借此图学拼音,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儿童语言,增强学习兴趣。学习的首要任务是拼音,其次是识字,再次是儿歌。
    1-2课学习6个单韵母及2个声母(YW),通过观察,先让小学生说出相关的音节,掌握发音的方法,读准四声,借助儿歌和图形识记字形,了解yiwuyu整体认读。
    3-4课学习8个声母,认识8个生字,会读儿歌,掌握拼读技巧(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两连猛一撞),学习生字,只要求认识,结合语言环境和情景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不作字形分析,整体识记。儿歌主要是巩固拼音,只要求熟读,为了激发兴趣,加强记忆,可配上动作表演读。学习情景图中的词语时,可以让小学生观察想象,用上这些词语编1-2句话的短故事,这样可以把巩固拼音,识记生字,发展语言综合起来学习。
    5-8课学习13个声母,认识22个汉字,9首儿歌,学习方法大致相同,但要解决好四大难点:第一是三拼音节怎样读怎样分辨;第二是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分辨;第三是“jqx”与“”的拼写训练;第四是整体认读音节怎样读,重点要加强拼读音节练习。
    9-13课学习9个复韵母,9个鼻韵母,6个整体认读音节,认识40个生字,5首儿歌,一些句子。要加强分类复习。
    学拼音,要求读准声音、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根据具体情况大约只有70%的同学能过好关,30%的同学只有在课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
    (3)、识字、写字
    本册要求认识的字300个。上不封顶,也要保底。新教材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方法也有所不同。增加识字量是为了提早阅读,小学生只要能把所认识的汉字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过细地分析字形,可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多次再现,从整体上识记字形。
    在教学中,可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可借助已有的知识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一猜”的方法进行识字,要倡导小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并注意提供机会,让小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与成果。
    识字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识字是一个由生到熟,在复现中巩固的过程,要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不必强求每个同学同时过关,有30%-40%的同学是不能当堂过关的。
    识字教学要严格按教学用书中“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不要提高要求,按要求认识笔画,认识偏旁,笔画名称表在课文的119页,汉字常用偏旁名称表在教学用书的120页,有少量的变动,新的教材要用新的名称进行教学。
    (六)本册教材的基础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环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我会连”等形式激发兴趣、培养自信。
    (七)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汉语拼音
    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2、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小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小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小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小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小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小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小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小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小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日期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9.1---9.2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