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范文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1
    ●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感受祖冲之等科学家热爱科学、不断创新、坚忍不拔、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刻苦学习的态度。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二)教学难点
    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过程和方法。
    ● 教法和学法
    教法:讲授法、图示法、设疑解答法、分析综合法
    学法:阅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
    ●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遥远的太空,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一位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而且这个人还是咱们的河北老乡,他是谁呢?【祖冲之】 出示多媒体图片,生动介绍引言中的关于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都是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启发学生对祖冲之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和以他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优秀科技成果的重视和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学习以祖冲之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板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板书)
    教师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以小组为单位概括归纳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并找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最主要成就。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板书)
    1、简介贾思勰的生平。
    贾思勰,南北朝北魏人。据考证,贾思勰是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出生于公元5世纪末的北魏孝文帝时期。他的足迹遍及今山西、河南、河北及山东各地。考察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后来他又从事过农业、畜牧业的实践。大约在553~554年,写成《齐民要术》这部农书。
    [教师讲解]书名《齐民要术》中的“齐”字,据贾思勰在序言开端的解释是:《史记》曰:齐人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人”者古,今言“平人”也。翻译过来,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是农业。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板书)
    [教师介绍]在郦道元之前,我国已有不少地理名著。如《山海经》《禹贡》等。到了三国时期,有人对当时全国的河流水道进行了专门研究,写成了《水经》一书。《水经》是
    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共记述全国主要河流137条,原文1万文字,文字相当简略,没有把水道的来龙去脉和详细情况说清楚。《水经》的`作者至今尚无定论。郦道元认为许多古代地理书籍的记载过于简单,不能全面详尽地把祖国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情况描述下来。于是,他选择《水经》作底本,采用作注的形式,撰写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这部巨著对后世有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受到后世地理学家的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文学家所重视。
    (课堂总结)
    本课重点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展现了本时期我国在数学、农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突出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南方经济得到空前发展。这些特点必然反映到科技上。这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2
    一、学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四个班历史教学,在他们当中,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79分左右,整体成绩比较理想,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五、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为38课时,每周2课时。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围绕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要求,贯彻学校“自成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且这些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历史下册选用的是北师大版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五、主要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3、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7、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进度
    新教材历史第二册总共有25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4
    一、教学指导思想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本期教学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有一定的学习动力。然而,从上学期上课反馈的情况来看,不同层次的学生上课效果差距较大。有的学生基础很好,视野开阔,并能对历史事件发表很多自己的见解,这也让教师必须加大备课的深度和广度。有的学生基础一般,但课堂回答积极。大部分学生历史基础基础差,所以要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讲授。这学期的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上多下功夫,注意学习方法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历史下册选用的是川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1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开皇之治;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唐朝与新罗、日本的关系;唐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北宋的统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和战;宋与金的对峙;南方这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宋代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与民族融合;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的疆域;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的政策;《资治通鉴》;佛教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发明;《本草纲目》;赵州桥;北京城;
    教学难点:
    隋朝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创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唐代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北宋时期,政府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间复杂的关系;对蒙古族统一中国应如何看待;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五、主要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读读”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3、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7、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1 试卷评讲 导言课
    2 第一课 第一课
    3 第二课 第三课
    4 第四课 第五课
    5 主题活动课 主题小结
    6 第六课 第七课
    7 第八课 第九课
    8 第九课 主题小结
    9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0 课堂测试 试卷评讲
    11 第十课 第十课
    12 半期考试及试卷评讲
    13 五一放假
    14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15 第十三课 第十四课
    16 主题小结 主题活动 演讲会
    17 试题练习 第十五课
    18 中考
    19 第十六课 第十七课
    20 第十八课 第十九课
    21 第二十课 第二十一课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
    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历史小故事”,梳理基本线索。书中还设计了一些探究习题以及“自由阅读卡”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增长历史知识。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
    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6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周
    9月1日—9月6日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二周
    9月7日—9月13日
    3华夏之祖单元复习检测
    第三周
    9月14日—9月20日
    4夏、商、西周的.兴亡5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四周
    9月21日—9月27日
    6春秋战国的分争7大变革的时代
    第五周
    9月28日—10月4日
    8中华文化的勃兴(1)9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六周
    10月5日—10月11日
    单元复习检测
    第七周
    10月12日—10月18日
    10“秦王扫六合”11“伐无道,诛暴秦”
    第八周
    10月19日—10月25日
    复习第一单元
    复习第二单元
    第九周
    10月26日—11月1日
    综合复习
    第十周
    11月2日—11月8日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11月9日—11月15日
    12大一统的汉朝13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十二周
    11月16日—11月22日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十三周
    11月23日—11月29日
    16昌盛的秦汉文化(1)17昌盛的秦汉文化(2)
    第十四周
    11月30日—12月6日
    18三国鼎立19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十五周
    12月7日—12月13日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第十六周
    12月14日—12月20日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2)第四单元复习
    第十七周
    12月21日—12月27日
    第四单元检测
    第十八周
    12月28日—1月3日
    总结复习第一、二单元
    第十九周
    1月4日—1月10日
    复习第三单元总结复习第四单元
    第二十周
    1月11日—15日
    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7
    20xx年秋基本情况分析:
    该年级共有学生270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该年级学生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自觉学习习惯很差,非常贪耍,时间观念和纪律意识比较淡薄,总成绩15名,大多数都是低等生,反映慢,做事情拖拉,凡事都要老师亲历亲为,否则,就打很多折扣。在总复习的过程中暂时记忆好,但是记着后面的就忘记了前面的,由于上期时间安排不恰当,再加复习程序欠妥,只简简单单拉完一遍就考试了,学生所记的知识比较零乱,没有完全系统化,条理化,在运用的时候难免提取不出来,本期我决定从现在抓起,每教完一课就布置好巩固提纲,督促检查学生按时保质量完成,抓好抓准考点,突破难点。
    20xx年春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七个单元,叙述我国古代时期的历史,有22课,每课内容除基本要求外,其它各部分,包括导入框、楷体字,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和活动课组成。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6课是重点,考点多,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老师要加强题型练习,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让人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革命斗争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在同学们心中产生昨天与今天沟通的共鸣,陶冶情操。最后让学生通过观看不同家庭生活的变化,看到祖国的强盛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根据课程安排了四次活动,以便学生提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任务与目标:
    针对学校安排的每周3个课时,按一课一教时,中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计划,争取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让学生切实把握知识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掌握、灵活运用的能力,充分展现洋思教学在文字科目上的优势,尽量让学生先学后教,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才教,实行生生监督,周周搞清,长期如一,不到目地决不放弃,让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争取在12周教完新课,五周复习课总复习题型一套,近年来的考试题型一套,让学生从实际练习中把握答题方法和技巧。力争本学年考试上升5个名次。
    教学方法与措施:
    1真搞好课前预习,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时做的笔记。
    2、上课时充分利用洋思教学的先学后教,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才进行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像剥竹笋一样层层解剖,实行兵教兵,步步落实,不打折扣。
    3、开学初拟订好巩固复习计划,让学生觉得每周学有所获,有章可循,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坚持不懈,始终如一。
    4、教师多用爱心、细心、耐心、诚心去关心每一个孩子,多亲近学生,让学生亲近你,喜欢你的课,以便增强学习兴趣。
    5、认真分析本教材纵横关系,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常考点和易考点,弄清易混点。
    6、分析近两年来的考题类型,加强类型题练习,攻破难关
    教学进度安排:
    按每周3课时计算,共20周,60节课,具体情况如下:
    周次教学内容
    1—2 1—3课
    3—4 4—7课
    5 8课复习一单元
    6—7考试小结
    8—9 9—12课
    10—12复习,半期考试
    13—14 13—17课
    15—16 18—22课
    17—20单元复习考试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8
    一、指导思想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上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设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素质和学习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4、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习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进度(按学校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
    以上教学计划,一定认真履行,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9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识图以及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读图、识图的能力欠缺,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学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五步四环节”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教学目标:
    教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使学生知道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四、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等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美国和巴西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第十章极地地区,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等。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绘图,从客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充分利用地图册来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自觉性。收看《新闻联播》,
    《世界之窗》等节目,并让时事走进课堂,以增进学生对世界了解。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从帮助落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以隋朝到清朝初期为主要的历史发展线索。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其中标有星号的内容,供各地的学校选用。前两个单元后各设一节活动课,第三单元后设两节活动课。
    3、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
    难点: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巩固的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下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八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掌握西周分封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表格、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夏商西周的兴亡和西周的.分封制。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下面你就学这些内容。
    【自主预习】
    结合课文学习以下内容
    (一)夏朝
    1 、禹死后,谁继承了王位?这标志着什么?
    2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什么?它的统治中心在哪里?都城何处?
    3 、夏朝有哪些国家机构?实质是什么?
    4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国君?
    (二)商朝
    1 、夏朝什么时候灭亡?被谁灭亡?
    2 、商汤是一个怎样的国君?他重用哪个大臣勤政,很快使商朝强大起来?
    3 、商朝又叫什么名称?“盘庚迁殷”的原因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
    4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国君?使用什么酷刑?
    (三)西周
    1 、周国位于什么流域?国君是谁?任用什么人使国力强盛?
    2 、 “牧野大战”发生在什么时候?对阵的双方是谁?结果是什么?
    3 、西周什么时候由谁建立?都城何处?
    (四)分封制
    1 、分封制是哪个朝代实行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主要对象是谁?
    2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封制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1 、奴隶制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2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学生合作掌握课文内容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12
    华东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潜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潜力。
    一、学状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所以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整体成绩还不理想,原因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很多,因此,成绩取得高分的学生平均被拉了下来。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就应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我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一样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个性注重学生潜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力;解读、决定和运用历史材料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潜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构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构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构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贴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用心性;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用心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我务必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五、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为38课时,每周2课时。
    第三单元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0课时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8课时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0课时
    第四单元
    科学技术文化
    6课时
    六、辅导:
    辅导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学困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潜力,重视知识的查缺补漏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忙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其创新潜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忙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研课题及方案:
    本学期以新课改为中心,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成绩为目的。继续用上学期的教研课题是:灵活处理教材,实现实用性与学习的兴趣性有机统一。
    为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把课堂作这教学的中心,总结经验,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效率,改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成绩。改变重知识轻潜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尖子生轻差生的错误倾向,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潜力、动手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健康个性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13
    一、学期简析
    1、教学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与课标要
    求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四、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
    略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14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3、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习历史
    8、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六、改进措施
    1、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3、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七、教学设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素质和学习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3、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习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利用远教和网络资源。
    八、教学进度
    初一历史华东版第一册总共有24课,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2周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3周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4周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4周
    复习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1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共有3个班,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好的学习方法,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使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全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尽管篇幅有限,还是适量增加了翔实、准确、与文字相配合的插图、地图,使历史教学更直观可信,更方便有趣。通过真实的图片及“自由阅读卡”“动脑筋”等栏目将许多传统的难点和疑点化难为易。
    课本精心选材,科学阐述,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和各民族的'历史。如第3课“华夏之祖”,增添了黄帝的“发明传说”(第12~13页),就在教材中成功地写好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第一笔。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71~75页),把民族间的发展与和平相处归为主线。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以北魏的冯太后教育孝文帝的故事为导入(第106页),深浅适度,循序渐进地讲述了鲜卑民族的进步及其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作用。这样,就使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教育落在了实处。
    在单元题目上,用“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等,使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在文化类课文中,用“灿烂的青铜器文明”(夏商西周)、“中华文化的勃兴”(春秋战国)、“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等标识,准确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轨迹。加之图文并茂,有利于进行生动形象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教育。
    教学目标
    掌握从远古居民到的魏晋南北朝的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
    教材重点
    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同时在集体备课中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教学进度
    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
    学前教育1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4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7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3
    期中复习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2)6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7
    期末复习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