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范文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性较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集中在小学的水平,主要依靠老师的"讲",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很不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坚决落实具有我校特色的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的。
    二、 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代数式、方程;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进行表述的方法,认识基本图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2)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一) 10课时
    (二)教学任务
    第一章 数学与我们同行 2课时
    第二章 有理数 19课时
    第三章 代数式 9课时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13课时
    第五章 走进图形的世界 8课时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
    (三)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三、 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九年级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一)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今后学好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图形认识初步中所学习的如何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如何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应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
    (二)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体现的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现的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中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方法不仅在本册书中,而且在后面其他各册书也都是带有一般性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 本学期工作具体措施
    为全面推进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本组教师素质和课堂组织水平,特制定本组教研活动如下:
    (一)备课。加强管理,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按时参加集体备课,针对学生实际,以学法指导为中心。个人备课要做到有课必备,先周备课,备课标和说明,备教材和教参,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的设计与辅导。努力做到六个统一: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点和难点,统一习题,统一课件和统一检测。加强电子备课中练习的实效性,积极与有关的'中考题目相联系,体现电子备课中练习的时代性,和新颖性。教案、学案和课件三者高度配套,切实有效,操作性强。
    (二)作业。作业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选题要有典型性,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了落实因材施教,题目设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布置的作业尽量全批全改,下次课前尽量发给学生,对出现问题比较集中的题目要重点讲评,并充分利用好错题集。
    (三)检测。单元检测要先系统复习,梳理出知识体系和解题技巧以及易错易混题目,精心设计题目,题目设置难易适中,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阅卷要流水批阅,先做好试卷分析,然后进行试卷讲评,并做好查漏补缺。
    (四)合作学习。在平时工作中要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坚持学习新课程标准,加强教师交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落实听课、评课制度,多交换意见。强化研究意识,教师对要讲解的题目和知识,必须充分思考如何教给学生方法,讲前要先做。
    (五)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中非常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跟好的进行学习,更好的吸收知识。因此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同学都有更大的提高。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材分析:
    1、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
    2、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3、使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地信心。力图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展开。
    4、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课本中的习题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熟悉和巩固新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所设;另一类则面向更多数学学习需求
    二。教学措施:
    1、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2、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去其他老师的听课,吸取他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2)(5)作为两个刚组成的班集体,学生数分别为61人和62人,基本情况差不多,学生成绩相差较大,有部分同学在90—100分数段,比例较小,大部分同学在60—80分数段,也有不少60分以下的同学,其中最低的就十几分,因此教学困难大,在抓总体的同时要做好学优生的提高工作和学困生的补差工作。
    二、教学目标
    第一章 有理数 通过实际的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理解整式中字母,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用整式表示。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平面图形,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它们的区别与联系,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初步认识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三、教材分析
    综合分析本册教材,有如下特点:
    1、承上启下,立足发展,返璞归真的反映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思想方法的深刻内涵,有效的掲示了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联系内容,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2、体现过程,反映规律,知识首先是粗略的、定性的、直观的,然后才是精确的、定量的、抽象的,通过“思考”、“探究”、“归纳”等逐步引导出精确、定量、抽象的认识。
    3、注重基础,突出重点,课程着重于基础性、普遍性、通用性的内容。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高课堂效率。
    2、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的设计教案,并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为每位同学制定一份学习方案,帮助他们提高学好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每月进行一次师生交流会,分批和同学们谈学习数学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并记入学生档案袋,及时有效的帮助他们改变计划。
    4、做好学优生的提高工作和学困生的补差工作,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进度表
    

    月 份
    

    周 次
    

    起 讫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9月
    

    1
    

    31------9月6日
    

    第一章第1节
    

    

    2
    

    7-----13日
    

    第一章第2节
    

    

    3
    

    14-----20日
    

    第一章第2,3节
    

    

    4
    

    21------27日
    

    第一章第3,4节
    

    

    5
    

    28-----10月4日
    

    第一章第5节及“国庆”放假
    

    10月
    

    6
    

    5-----11日
    

    第一章本章知识小结及第二章第1节
    

    

    7
    

    12-----18日
    

    第二章第2节
    

    

    8
    

    19-----25日
    

    第二章第2节及本章知识小结
    

    

    9
    

    26—11月1日
    

    第三章第1节
    

    11月
    

    10
    

    2-----8日
    

    第三章第2节
    

    

    11
    

    9-------15日
    

    第三章第3节
    

    

    12
    

    16------22日
    

    第三章第4节
    

    

    13
    

    23---29日
    

    第三章第4节及本章知识小结
    

    

    14
    

    30----12月6日
    

    第四章第1节
    

    12月
    

    15
    

    7-----13日
    

    第四章第2节
    

    

    16
    

    14—20日
    

    第四章第2,3节
    

    

    17
    

    21-----27日
    

    第四章第3,4节
    

    

    18
    

    28---元月3日
    

    第四章第4节及本章知识小结
    

    元月
    

    19
    

    4----10日
    

    期末复习专题
    

    

    20
    

    11------17日
    

    期末复习专题
    

    

    21
    

    18-------24日
    

    期末复习专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学情分析: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因此选择跳过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先讲第二章《有理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展开与折叠;
    3.截一个几何体;
    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
    2.数轴;
    3.绝对值
    4.有理数的加法;
    5.有理数的减法;
    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7.有理数的乘法
    8.有理数的除法;
    9.有理数的乘方
    10.科学记数法
    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2.近似数
    13.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1.用字母表示数;
    2.代数式
    3.整式
    4.合并同类项;
    5.去括号;
    6.整式的加减
    7.探索与表达规律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与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
    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几何体。
    2、通过不同的途径认识常见的几何体。
    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4、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积累处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 的绝对值和相反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1、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形成用符号表示数或数量关系并获得、解释一般性结论的意识。
    4、充分感受抽象、归纳等思想方法。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1、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中等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2、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解一元一次方程。
    3、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在探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思想。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演绎的能力,培养起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发现班内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后进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差,部分学生在解题时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不少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所数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相应的数学思想,积累丰富的教学活动经验,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继续做好培优工作,并做好配套工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学生。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习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的继续学习。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本章是在学习了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第9章:轴对称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近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1
    8、26—9、1
    1.1正数和负数 1.2有理数
    2
    9、2—8
    1.2有理数
    3
    9、9—15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
    9、16—22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
    9、23—29
    1.5有理数的乘除法
    6
    9、30—10、6
    国庆长假
    7
    10、7—13
    第一章《有理数》整章复习与检测
    8
    10、14—20
    2.1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9
    10、21—27
    2.2整式的加减
    10
    10、28— 11、3
    第二章《整式》复习与检测 期中考试复习
    11
    11、4— 10
    期中考试
    12
    11、11—17
    3.1从算式到方程
    13
    11、18—24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14
    11、25—12、1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15
    12、2—8
    3.4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与检测
    16
    12、9—15
    4.1几何图形
    17
    12、16—22
    4.2直线、射线、线段
    18
    12、23—29
    4.3角
    19
    12、30—最新一年1月5
    4.4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20
    元、6—12
    期末复习
    21
    元、13—19
    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X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章节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1.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2、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3、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角的比较与度量。
    5、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6、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1、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2、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
    3、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
    5、空间观念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
    1、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
    2、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习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
    3、在讲多项式一节的内容中,增加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内容,为下一节对合并同类项的结果的整理提前做好准备。
    4、在求多项式的值的相关题目中,注意解题格式的要求,学生初次接触,往往不注意解题格式的写法。
    5、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6、在讲“几何图形”一节中,注意利用实物和几何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想象、思考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7、在讲“直线、射线、线段”一节中,注重培养学生依据几何语言画图的能力,注意补充一部分“根据语句画出图形”的习题。
    8、在涉及有关线段角的计算题时,大部分学生不是求不出结果,利用小学学的算术方法往往能给出答案。但不能很好地写出解题过程。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要逐步训练学生的简单说理能力。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8
    教师请学生准备好课堂所需的笔、练习本、课本等。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回忆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生: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师:好,那我们这一节课就继续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下面我们来做两道题
    师生齐答。
    师:好,大家现在思考这样一道题,它跟我们刚才解过的两个方程有什么区别?
    生:多了一个括号。
    师:多了一个括号该怎么办呢?
    生:去括号
    师:那下面我先不说讲什么内容,大家猜一下我们要复习什么知识点?
    生:去括号
    师:去括号包括几种情况?
    生:两种,括号前为正,括号前为负
    师:好,我们来看这四个小题,第一个属于第几种?
    生:第一种
    师:当做谁和括号分配?
    生:+1
    师:那所以化简的结果是?
    生:1+x-y
    师:第二题属于第几种?
    生:第二种
    详细讲解二三四题
    好,下面我们就来解一道例题
    请四位同学上黑板把步骤补全。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节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又会是哪些?
    生:回答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师:好,我们就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来解下面两道题
    生上黑板来做
    师评价,并让学生讲解
    师:下面我们来解两个更复杂一点的方程
    3分钟,然后请同学出来展示自己的解法,对了吗?
    生:对了
    师:请结对的同学举一下手,大多数都做对了,表扬
    师:请同学们来思考这样的一个方程应该怎样来解?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说有两种,分别说出想法
    师: 我们来思考这道题怎么来解?怎样来列方程?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生回答有多种列法
    师生共同探讨思考题怎样来解,学生给出解法
    四、总结反思
    师:.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生: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有括号的方程的解法
    师:今天的作业是
    1.课本102页习题3.3第1、4题
    2.配套资料相关练习
    去括号和去分母(2)
    教师请学生准备好课堂所需的`笔、练习本、课本等。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解方程时有括号一般要先去括号,请问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要点?
    生1:不要漏乘和注意符号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做练习(5分钟)
    师:时间到,请xx来展示你的答案
    师:嗯,做的不错,同学们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OK,表扬大家,请同学们再来看问题2,请同学们找出等量关系、顺流的速度和逆流的速度,3分钟
    师:时间到,请前后桌相互交流,请一个同学代表自己组发言(学生讨论较激烈)
    生:等量关系:甲码头到乙码头的路程=乙码头到甲码头的路程,即:
    顺航速度x_顺航时间=逆航速度x_逆航时间
    顺航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逆航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师:对了,表扬。请同学们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出来,时间是5分钟
    师:时间到,请xx同学来展示你的解答
    生:迅速用投影展示
    师:同学们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再来看问题3,请同学们找出等量关系,时间是3分钟
    师:时间到,请前后桌相互交流,请一个同学代表自己组发言,(学生讨论较激烈)
    师:时间到,请问“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是什么意思,x个螺钉要配多少个螺母呢?
    生:生产的螺母的数量是螺钉的2倍
    师:好,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作,请xx同学出来黑板上做。
    一名学生到黑板做例3(做得很好)
    师:同学们看他做得好不好,你们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下这两道题。时间8分钟
    然后教师巡堂
    师:时间到,请xx同学吧自己做的投影给大家看看
    师:他对没有?
    生:对了,
    师:你们的呢?对的请举一下手。不错,表扬大家。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我们继续挑战,请继续下面的练习
    学生很快做完,
    请学生出示答案
    师:这节课已接近尾声,我们学了那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生1:水流问题中,顺水和逆水的速度怎么求
    生2:我理解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是什么意思,
    生4:我还学会了用一元一次方程去解决水流问题和配对问题
    师:同学们讲的都非常好。运用题,我们首先审清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据都表示什么,再利用公式找到等量关系,正确的列出方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去解决。今天的作业是
    1、预习问题和例4、例5
    2、学习辅导
    现在是不是感觉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去括号和去分母教学计划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本章由数到式,承前启后,既是有理数的概括与抽象,又是整式乘除和其他代数式运算的基础,也是学习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数的运算律和运算律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5)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通过由数的加减过渡到整式的加减的过程,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体会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三)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理解单项式、多项式的相关概念;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运算。
    (2)难点:准确地进行合并同类项,准确地处理去括号时的符号。
    (四)单元教学思路及策略
    (1)注意与小学相关内容的衔接。
    (2)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3)类比“数”学习“式”,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抓住重难点、加强练习。
    (五)学生学习易错点分析:
    (1)忽视单项式的定义,误认为式子 是单项式。
    (2)忽视单项式系数的定义,误认为 的系数是4.
    (3)忽视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误认为3a的次数是0.
    (4)忽视多项式的定义,误认为 是单项式。
    (5)忽视多项式的定义,误认为 的次数是7.
    (6)忽视多项式的项的定义,误认为多项式 的'项分别为 .
    (7)把多项式的各项重新排列时,忽视要带它前面的符号。
    (8)忽视同类项的定义,误认为2x3y4与-y4x3不是同类项。
    (9)合并同类项时,误把字母的指数也相加。
    (10) 去括号时符号的处理。
    (11)两整式相减时,忽略加括号。
    (六)教学建议:
    (1)了解整式并学好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什么?
    整式的加减法,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是本章的重点,而同类项及其合并是以单项式为基础的,所以,单项式的概念或意义是完成合并的关键。
    (2)单项式与多项式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教材中先讲单项式、后讲多项式,然后概括为单项式、多项式统称为整式,对于单项式的系数,仅限于数字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这点务求仔细体会,切不可加以引申,而多项式没有系数;对于次数,单项式的次数指,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而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单项式)的次数,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是: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不要把常数 作为字母,单项式x的系数是1,且单独一个数(零次单项式)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对于0也是一个单项式;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应包含它前面得符号;单项式和多项式得分母中不能含有字母。
    (3)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先把同类项分别作上记号,然后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合并,合并后把多项式按某一字母降幂或升幂排列;当多项式中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合并后为0;
    (4)什么是合并同类项中要加以注意的“两同”?
    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深入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又是掌握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教材中通过一个探究问题(三个填空题)的引入,进行比较、归纳,从而得出判断同类项的 “两同”标准: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这样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同类项至少有两个,单项式不叫同类项。
    (5)其它注意事项:
    ①整式中,只含一项的是单项式,否则是多项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当然也不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②单项式的次数是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中最高次项的次数。
    ③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多项式中每一项的系数也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④去括号时,要特别注意括号前面是“-”号的情形。
    (七)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单项式
    第2课时 多项式
    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1)------合并同类项
    第4课时 整式的加减(2)------去括号
    第5课时 整式的加减(3)------一般步骤
    第6课时 整式的加减(4)------化简求值
    第7课时 数学活动
    第8课时 复习课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计算代数式的值;
    2.能够运用计算代数式的值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求解代数式的值,加深对代数式实际上是由计算程序反映的一种数量关系的理解;
    2.通过将不同的数字代入同一代数式,计算出相应的结果,能够从所得结果来判断代数式所反映的规律,进而理解抽象的代数式和实际数量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计算代数式的值,感受数学中的程序性和抽象性,体验抽象的字母和具体的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字母表示数值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对符号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代数式的意义,学会计算代数式的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幻灯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游戏导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新知的教学作铺垫.随后,使用直观的教具,教师和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新知,并借助分组讨论、协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教学过程
    一、探究学习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列出代数式,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如何计算代数式的值.
    首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四名同学到黑板前进行数传游戏,第一个同学将任意的数字报告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将所得到的数字加1并传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则将收到的数字求平方并传给第四个人,最后第四个人将所收到的数字减1并报出答案.如果第一个人报告了数字5,而最后一个人报告的答案是35,那么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简单来说,我们只需要按照上图所示的程序进行计算,就能发现第四个人报告的答案是正确的实际上,这能够通过以具体的`数值5来替换代数式中的字母x,然后计算出答案来实现.
    接下来,请其它同学分成小组,也进行数传游戏,然后指出小组所报告答案的正确性.
    通过使用游戏来提高技能,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并定义代数式,然后得到纠正。通常情况下,将数量替换为代数式中的字母,并根据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结果,这被称为代数式的值。
    二、例题:
    例如:通过给出a和b的值,计算代数式的值:
    (1) a=2,b=-6; (2) a=-10,b=4
    解答:当a=2,b=-6时,(1);当a=-10,b=4时,(2)。
    例2:某企业去年的年产值为a亿元,今年比去年增长了10%。如果明年还能以这个速度增长,请预测该企业明年的年产值将达到多少亿元。如果去年的年产值为2亿元,预计明年的年产值将达到多少亿元?
    解答:由题意可知,明年的年产值为a(1 10%)(1 10%)=1.21a(亿元)。
    如果去年的年产值为2亿元,则明年的年产值为1.21a=1.21×2=2.42(亿元)。
    因此,该企业明年的年产值将达到1.21a亿元。如果去年的年产值为2亿元,则预计明年的年产值将是2.42亿元。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练习第1题和第2题,这些练习可以在回答前进行,如果有错误,请其他同学及时纠正。
    四、课堂小结:
    1.理解代数式的值的意义。
    2.在对代数式求值时,要注意:
    (1)原来省略的乘号要添上;
    (2)代入的数是分数、负数或作乘方运算时,必须加上括号。
    五、作业: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155页的第1题、第2题、第3题和第4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1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入学了,学生总体情况如下:七年级(1)(5)班学生:78人,通过入学考试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对于学习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
    这部分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平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简单性质。
    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是认识到事物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过程中,要亲自去展开与折叠、切截,亲自去观察、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从而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控制练习和习题的难度,引人计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作好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
    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学会画简单的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角、相交线、平行线的有关概念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识别方法,并介绍这些知识的一些初步应用。
    这
    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学生在小学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为基础,通过大量丰富的立体、平面图形,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感受,探索图形中存在的简单关系,初步体验一些变换的思想,初步学会数学说理。在这部分的内容编排上,以体——面——线——点为序,从学生周围的、熟悉的各种物体入手,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然后通过视图与展开图,进一步加以认识,再转到对各种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基本图形——点和线的认识,最后认识角、相交线及平行线。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这部分内容也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解方程和运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丰富的实例,从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利用天平直观地归纳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归纳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立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表示、可能还是确定。前两部分是属于统计范畴的内容,后一部分属于概率范畴的内容,整个内容围绕着真实的数据展开教学。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大量丰富的实际生活例子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索活动学会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简单方法,并用来处理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问题,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这部分内容的引入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对大量的数据作出合理的推断与预测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统计与概率。
    三、明确本期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丰富的图形世界”、“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式及其加减”、“基本平面图形”、“一元一次方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平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在合理的推证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
    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
    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周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七周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第八―――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周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第十――十三周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四-十六周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及其整理 第十七周
    总复习、期末考试 第十八—二十周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它与整式乘法在整式变形过程中的相反关系.
    2.通过观察,发现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2.识别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归纳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计算(a+b)(a-b)
    a2-b2=(a+b)(a-b)成立吗?那么如何去推导呢?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因式分解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1.讨论993-99能被100整除吗?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交流.
    993-99能被100整除.
    因为993-99=99×992-99
    =99×(992-1)=99×9800=99×98×100
    其中有一个因数为100,所以993-99能被100整除.993-99还能被哪些正整数整除?
    还能被99,98,980,990,9702等整除.
    从上面的推导过程看,等号左边是一个数,而等号右边是变成了几个数的积的形式.
    2.议一议
    你能尝试把a3-a化成n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吗?与同伴交流.
    观察a3-a与993-99这两个代数式.
    3.做一做
    (1)计算下列各式:
    ①(m+4)(m-4)=__________;
    ②(y-3)2=__________;
    ③3x(x-1)=__________;
    ④m(a+b+c)=__________;
    ⑤a(a+1)(a-1)=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①3x2-3x=( )( );
    ②m2-16=( )( );
    ③ma+mb+mc=( )( );
    ④y2-6y+9=( )2.
    能分析一下两个题中的形式变换吗?
    在(1)中,等号左边都是乘积的形式,等号右边都是多项式;在(2)中正好相反,等号左边是多项式的形式,等号右边是整式乘积的形式.
    在(1)中我们知道从左边推右边是整式乘法;在(2)中由多项式推出整式乘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4.想一想
    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什么运算?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与这种运算有什么不同?你还能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加以说明吗?
    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整式乘法,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是分解因式,这两种过程正好相反.
    由(a+b)(a-b)=a2-b2可知,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由a2-b2=(a+b)(a-b)来看,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形式,所以这两个过程正好相反.
    如:(1)m(a+b+c)=ma+mb+mc (2)ma+mb+mc=m(a+b+c)
    联系:等式(1)和(2)是同一个多项式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区别:等式(1)是把几个整式的积化成一个多项式的形式,是乘法运算.
    等式(2)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
    即ma+mb+mc m(a+b+c).
    所以,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
    5.例题: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
    (1)4a(a+2b)=4a2+8ab;
    (2)6ax-3ax2=3ax(2-x);
    (3)a2-4=(a+2)(a-2);
    (4)x2-3x+2=x(x-3)+2.
    (1)左边是整式乘积的形式,右边是一个多项式,因此从左到右是整式乘法,不是因式分解;
    (2)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因此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
    (3)和(2)相同,是因式分解;
    (4)是因式分解.
    三、课堂练习 连一连(略)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3
    一、指导思想
    湘教版数学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也就是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本校94班的数学教学。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于思考则学得活,不善于思考,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维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续学习,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的指导。在数学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气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数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问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人适用的过程,刚开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的教学与生活。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与相关概念及其运算,难点是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关键是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中符号的确定。
    第二章代数式:本章的重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列代数式。关键是明确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表达与代数式之间的联系。
    第三章图形的欣赏与操作:本章主要学习图形欣赏,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和物体的三视图,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的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它的应用,等式的性质,难点是一元一次议程的应用。关键是在于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并能找出能表示实际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描述:本章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描述、数据的收集是了解情况的基础,说明问题的证据来源,各种统计图表是描述数据全貌的直观形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三个不同的代表,可描述数据的数值的一般水平或集中趋势。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水平;
    2、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生活问题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3、适当加强练习;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5、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五、教学进度
    第一章有理数20课时第二章代数式10课时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6课时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0课时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7课时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描述8课时期末复习6课时
    六、具体要求
    1、掌握好本期的基础知识
    2、提高各种数学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严谨治学,自觉主动的学习精神
    5、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鼓励学生把它们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8 10: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