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
范文 |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精选11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吨的认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节的内容,这部分是在学习了克、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学习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对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通过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明确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与千克间的换算。 二、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到,20%的学生对于吨的概念比较模糊,不知道吨是质量单位,有65%的同学听说过吨这个单位,但并不知道一吨到底有多重,有15%的同学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在货车的车门上、电梯上看到过吨这个单位。 三、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一吨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为,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观念。 五、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质量单位吨,通过让学生搬一搬,抱一抱,算一算,跳一跳等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六、教学流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充分挖掘、利用学生及周围环境中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数学学习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环节就充分利用这一理念,完成对吨的发现学习。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猜老师的体重,复习质量单位千克,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图片及有关资料介绍,蓝鲸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 (二)亲身体验,探究新知 1吨到底有多重,为了帮学生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活动: 1、搬一搬,直观感受1吨大米的重量 我首先拿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然后,每组发给1袋10千克的大米,每人搬一次,并说说感受。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 学生站在前面,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再让学生想象推算。学生想象如搬2袋、3袋……一直更多感觉?引导推算100袋共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2、抱一抱。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1吨的印象 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体重和感受。想象:如一起抱2、3个人有什么感觉?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计算,小组4个人共重多少千克?"这时,有同学可能会提出,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吨重啊?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位同学约1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36人),还请一位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1吨)。一起"跳一跳",让学生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 3、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1吨呢? 一头牛重500千克,两头重1000千克,就是1吨猪一头100千克,10头1吨。一袋水泥50千克,20袋1吨。 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出 (1)很多物体重量的总和;(如100袋大米;40个同学等) (2)很重的物体的重量;(如大象的体重,鲸的`体重等) (3)交通工具的载重量;猜一猜,什么叫载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 如:电梯的载重量大约是1吨;(大约20个大人)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10吨。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就是超载,极有可能出危险。汽车超载不仅毁坏地面,还威胁到人身。因此我们平时坐车是要千万小心,不要挤车或电梯,万一超载很危险。在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全班交流后小结换算的。从而完成对目标2的教学。 (三)巩固拓展,学以致用 1、基础练习。 能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正确填写质量单位。 2、综合练习。 解决是否超载的问题。 3、拓展练习,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合理使用单位的重要性,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这一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让学生自己归纳,有助于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课时。在此之前,浙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出现了千克的教学,第四册出现了克的教学的内容安排。"吨的认识"这一内容是在千克和克的基础上对重量单位的进一步学习。在小学阶段,重量单位的学习到吨为止。对于"吨"这个重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所以教材通过装货物的卡车、火车皮这样一组图画,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物品都很重,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来表示,自然地引出了更大的重量单位"吨"。接着通过计算10袋大米的重量,教学1000千克是1吨一例,让学生实际感受到这个很大的重量单位。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教材作到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内容的安排是合理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大纲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以下两点: 1、本课的知识目标是,学生能够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化聚。 2、本课的技能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解决相应的问题。 由于吨是较大的计量单位,学生往往只是眼见,却未必有真实的感受,因此,教学重点是建立1吨的概念,难点是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成为本节课的突破口。 二、说教法和学法 再来说说学生的情况。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别的知识打下基础。根据学生的情况,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构想,采用了一系列新课标下所提倡的教法和学法。 本课的学法主要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在开放题的设计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并且巩固新知,能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作答,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性思维的培养。 本课题的教法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1、加生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实践活动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2、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采取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法。用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提出问题,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同时也会有一种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并有利于课程的开展。 三、说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分4个环节进行: 1、创设,引入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复习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自然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如下: (1)课件出示水果贸易市场的画面。 "一个苹果重450————,一箱苹果重15—————(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估计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中这一车苹果的质量为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2)从实物中认识吨。(幻灯片展示装货物的卡车、火车皮这两幅画) 教师引导学生:图上的吨或t是什么意思呢? (3)揭示"吨"的概念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吨(t)作单位。 (4)揭示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数量上初步感知吨的重量,并反馈有多少同学已经知道"吨"。并从生活实际中引入吨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可以随时发现数学。 2、实物体验,联系生活 本环节逐步由抽象到具体,主要是让学生加深认识,拓展思维,以直观形象的。物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所表示的数量是非常重的,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1)出示实物:一袋50千克的大米和4个5千克的铅球 教师请学生抬大米,掂铅球。引导学生:1吨的重量要几袋这样的大米啊?20袋这样的大米你们还抬得动吗?铅球同上过程 (2)同桌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教师引导:1吨的重量相当于几个我们这样的同学? (3)联系生活举例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把吨这个重量单位用于生活,强化吨的概念的构建。 3、单位化聚,练习巩固 (1)出示例题:5吨=( )千克5吨680千克=( )千克 2000千克=( )吨2450千克=( )吨( )千克 (2)开放题: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一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 )个( )的重量是1吨。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4、质疑问难,总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主要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3 一、说新课标 吨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对质量单位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本课知识,应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一吨重的观念,会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计算,为日后解答应用题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测量的认识的第三课时“吨的认识”。 2、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单元中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量单位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就学全了,可以使学生对这两种计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吨的认识”之所以安排后讲,是按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分别编排的。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化的计算。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4、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三、说教法 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节的重点,突破难点,我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心理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法是: 1、情景教学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取一些具体感性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知觉动脑、动手、动口,去感知和体验知识。 2、运用新旧知识迁移法,启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识。 3、开放式教学法,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研究问题,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 四、说学法 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从生活实际的体验中学会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 2、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整理、反思的学习方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一套,课件,学生自带实物若干。 学情分析:“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相同,这部分知识主要由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展示情境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者看过过桥的事情吧,请看大屏幕,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要一起过桥,能一起过去吗?为什么?你能帮帮我吗?生讨论应该使用什么来做单位。师:看来吨与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单位有所不同,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 2、出示课题:吨的认识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重量单位“吨”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我首先提出,你还想知道有关吨的.哪些知识?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激起探求新知的兴趣。 然后教师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好的问题,由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并就自己感兴趣的和看不懂的地方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培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接着,请学生说说通过自学,你学会了什么,锻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自然导入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学生会找出“1000千克就是1吨”,在这里我设计了2个问题: (1)1吨=1000千克这个式子可以怎么读?还能怎么读?让学生明确单位间可以互相换算。 (2)看看这个式子,你能给同学们提出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自己出题来进行单位换算的,主张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进一步培养了学习能力,这样对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学生会掌握得更牢固,而且也使新旧知识自然衔接起来,形成完整认知结构。 完成这句话的教学后,再让学生提出还有哪句话重要,围绕“计量较量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这句话,我设计了2个问题: (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有什么物品用吨作单位? (2)出示教师收集的有关资料。 在这一步骤中,我针对“吨”这一概念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很难直接接触到,不容易形成表象的实际情况,采用自学、举例、自问自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4 设计理念 本节课应该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是不是在教学量的意义时都应该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和体验呢?教师在教学以前应认真思考:哪些内容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哪些内容只能让学生借助推理和想象进行间接体验。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含义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获得直接体验,但1吨有多重就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只能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去理解。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1—3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 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 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内容。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 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 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学情预设:因为学生知道了1吨=1000千克,很可能会想到把几个数加起来试一试的方法。接着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启发学生思考:它们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也可以一次过两个,还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2、充分感受吨。 (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哇!1吨有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吨。 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如: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4。 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2)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师: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5、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7: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 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三第3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2000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由于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尝试活动,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发现,在尝试中成功。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注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吨的认识”这节课的目的在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的质量使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同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与关键是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猜体重”激发好胜心,复习旧知,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与能力,利用主题画创设问题情境。围绕“能否同时过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迫切想知道1吨有多重。利用学生熟悉的体重,通过背一背、算一算让学生体验、感悟1吨的重量,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力求展现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5 【教学内容】 教材P31—32页例7、例8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收集信息、课中汇报、提一提、算一算、估一估、理一理等方法来探索“吨”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1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概念,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体重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作单位?(板书:千克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 你估计老师的体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2、创设情景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水果市场逛一逛。看,这里到处可见一箱箱的水果,真热闹啊!让我们拿一个大苹果看看能有多重吧![出示:一个苹果重200(克);] 那一箱苹果呢?[出示:一箱苹果重10(千克)] [出示:一卡车苹果重3( );]一卡车苹果的重量是3克,还是3千克?都不恰当,是吧?因此,人们就又规定了一个新的,比克和千克都大的重量单位——吨。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二、讲授新知,解决问题 1.1吨有多重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让学生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1个同学的体重约是25千克,4个这样的同学约重多少千克?(约100千克) 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约10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联系班中40个体重约是25千克的同学,让学生感悟1吨的重量。 2.哪些东西大约有1吨 (1)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重1吨? (2)一头牛约重500千克,几头牛约重1吨? (3)你能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吗?请在小组内相互说说。 (4)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要用吨作单位呢? 小结:我们在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 (5)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吨作单位的吗? (货车的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桥的载重量等) (6)完成32页的做一做,集体订正。 3、单位换算 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请大家把这些学过的质量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理一理。 反馈后,提问:“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千克和克呢?” 通过刚才的整理,哪个单位最重?最轻的是? 4吨=千克3000千克=吨 学生尝试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演示) 4吨=4000千克,因为1吨=1000千克,4吨就是4个1000千克,就是4000千克。 3000千克=3吨,因为1000千克就是1吨,3000千克有3个1000千克,也就是3个1吨,就是3吨。 完成32页做一做,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1.估一估,连一连。 大象鲸山羊 50吨60千克4吨 2.在一辆载重是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为什么? 3.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卡车载重4( )。 (2)小明体重35( )。 (3)一块橡皮的质量是8( )。 (4)码头停泊的货轮能载货10( )。 4.13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介绍方法。 四、课外延伸,加深理解 1.日记一则。 大家好!我叫小马虎。星期日旱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起来,洗刷完毕,就去吃旱饭。我吃了一个50吨重的肉包,喝了一杯牛奶,然后开始做作业。我做的几道题是这样的:5吨=(5000)千克 4020千克=(4)吨(200)千克 3吨400千克=3400(克) 下午我去逛公园,看见公园里有一只大象重7千克,晚上8小时30分我睡觉了。 2.你知道吗?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谈谈感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4吨=4000千克 3000千克=3吨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6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上册p11吨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学生:感受1千克物体的质量;了解自己的体重;了解在什么地方见过吨。 教师:5袋每袋10千克的大米;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的选择 (一)、目标确定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质量已经有一定的体验与感受,然而"吨"是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抽象的"1吨"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兴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质量单位"吨",通过让学生"搬一搬"、"抱一抱"、"算一算"、"跳一跳"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应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过桥"、"货车、电梯的载重量"等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创设"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在"搬一搬"、"抱一抱"等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一、引人 1、创设情境(课件) 教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一天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森林公园玩。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吨。(根据教师的描述逐步出示课件)。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吨"是什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小动物们能过桥吗?…… 2、了解学习起点 师:关于"吨"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有哪些了解? (根据几个班的教学实践,每班都有少数学生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在货车的车门上、有的电梯上看到"吨";还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 3、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对"吨"的知识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吨与千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 二、展开 (一)、亲身体验,建立"1吨"的概念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师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 (2)每组发给1袋10千克的大米,从前往后传一轮,并说说感受。 (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 (3)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 (学生站着,教师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 (4)想象推算。 (让学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觉如何?引导推算100袋共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体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个人、3个人有什么感觉?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计算,小组4个人共重多少千克?"老师,老师,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吨重啊?"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位同学约1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36人),还请一位听课的英语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1吨),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 3、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1吨呢?介绍用字母"T"来表示。 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要用"吨"作单位?为什么?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吨做单位呢? (1)很多物体重量的总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2)很重的物体的重量;(如大象的体重,鲸的体重;坊门街的铜像,斗潭公园的石头等) (3)交通工具的载重量; 师:猜一猜,什么叫载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 如:电梯的载重量大约是1吨;(大约20个大人)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10吨。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就是超载,极有可能出危险。汽车超载不仅毁坏地面,还威胁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杀手"。因此我们平时坐车是要千万小心,不要挤车或电梯,万一超载很危险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7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测 1000克=( )千克 5千克=( )克 说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二、探究新知 1、 导入,引出课题。 回答:谁能告诉大家这个情景里告诉我们了一件什么事情?限重一吨是什么意思?引出课题,板书。 2、 认识“吨”:老师问“吨是个什么单位?你们知道1吨有多重吗?”1吨=1000千克,请同学们和教师一起读二次。我们知道了1吨=1000千克,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能不能一起过桥?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将四个小动物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比1000千克要重,也就是比一吨要重,所以这些小动物不能一起过桥。 3、 那它们应该怎么才能完全的通过桥到达对岸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的讨论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多。 4、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些小动物终于顺利的过河了,再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5、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引导学生看情境图,“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只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等。 (2)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说说自己的体重,互相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几个同学的体重加起来大约是1吨重。 (3)千克与吨的'换算 出示例题: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让学生独立填写指名口答,你是怎样想的?(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 三、实践应用 1、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中的第1题,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还有哪些。 2、完成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口述想法。 3、练习三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连线,再全班交流,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8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本节教学过程中,力求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导入新知,层层相扣,注意课堂的生成性。对于1吨有多重学生是无法进行直接和亲身体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帮助学生去理解。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吨的认识》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千克、克,并知道1千克=1000克的数量关系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知道另外一个更大的质量单位。本节课通过主题图中的“限重1吨”导入新知,从通过什么是“限重1吨”到知道什么是“1吨”来认识吨,并通过学生可能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得到千克和吨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展开教学。本课是学生掌握大计量单位,理解计量单位之间进率的概念教学课,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这些单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克、千克这两个计量单位,也初步感知他们之间的进率。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对其抽象的概念、数量关系的建立较为困难,但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间接感受和想象1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体会大数据,感受吨的质量单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估计物体的'重量的能力、观察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吨的概念,了解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难点:建立1吨的概念。 【教学材料】 准备20千克的桶装水一桶 【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而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新课导入 引导: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请问4个小动物可以同时过桥吗?有几种过桥的方法? ①提问:限重是什么意思? 解释:限重的意思是最重不超过多少重量。 ②那么“限重1吨”就是指?那么“吨”是什么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吨”,再来帮小动物们解决这个问题 二、“吨”的初步认识 1、引导:老师这里准备了大约是20千克的一桶水,请我们同学来提提这桶水,感受感受20千克的重量。 问:感觉重不重?(适当可增加至两桶水) 2、引导:同学们,我们觉得2桶水已经很重了,那我们想一想3桶水,4桶水……50桶水,我们还提得起来这样的50桶水吗? 请同学们来算算50桶20千克的水,一共多少千克?预设:50×20=1000(千克) 3、引导:那同学们知道1000千克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吨”之前有什么联系吗?预设:1000千克=1吨。 既然1000千克=1吨,1000千克又相当于50桶水的重量,那么通过刚才的感受,我们对1吨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呢?(很重) 三、“吨”的重量感受 1、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了1吨=1000千克,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重量是1吨的?(ppt展示) ①一头牛大约重500千克,两头牛就是1吨。 ②小汽车总重约1吨。 ③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2、1吨的延伸 引导:已知鲸的体重是4吨,那一共是( )千克? 已知大象的体重是6吨,那一共是( )千克?这里我们用到的知识点是什么呢?(1吨=1000千克) 3、总结:你发现“吨”一般用在什么地方?A、计量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Ppt展示称的器具。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三、解决问题,应用新知 引导:现在这4只动物可以过桥了吗?已知熊老弟400千克,马大哥300千克,牛大伯500千克,鹿妹妹100千克。 问:能一起过去吗?你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四、回顾旧知,深化新知 1、引导: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呢? 预设:克、千克(他们之间存在哪种数量关系?)1千克=1000克 2、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叫—吨。你能来给他们从大到小排排队吗?预设:吨、千克、克 3、我们已经学过三个不同的质量单位,但是这三个单位的用途各不一样,都在自己的领域大显神通。 (1)一个苹果、一枚硬币等的重量,通常用“克”作单位。 (2)小朋友体重、小型动物体重等,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3)大型动物体重、大型交通工具重量、载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习题——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习题——简单单位转化(见ppt)小明体重35( )一枚硬币大约重2( )两头牛大约重1( )四袋大米大约重100( ) 五、习题巩固,延伸新知 1、书本练习三第一题,做一做第二题。 2、请同学们来当当小小检查员。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3、我是火眼金睛纠错员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六、总结课堂 引导: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经常用到数学知识,所以我们只有把数学知识学得扎实了,才会减少像犯小明这样的错误。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质量单位 称比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重量 1吨=1000千克1000千克=1吨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能正确换算质量单位。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发现生活中的吨,并能借助其它物体或质量单位描述吨的大小。 设计理念: 生活是这节课的载体。《课标》提倡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获得发展。因此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力图体现这一理念。 学习方法: 学生以生活为素材——用能感知的物体的重量,运用关联、迁移的方法推算1吨的重量。感知1吨是非常大的质量单位。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去发现学习。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20千克的纯净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称了体重,你还记得你的体重是多少吗? 生答。 师:谁来说说你有多重? 生:…… 二、教学“吨” 1.认识吨 师:在一次体检中,育红小学三年级⑴班的30名学生和我们一样,也测量了一次体重,并制成了统计表,请看(出示),在书上90页,也有一份一模一样的统计表,大家可以打开书看看。同学们最后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他们的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 师:下面我们小组来算一算,可以一人算一半,再把结果加起来。大家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算的又对又快。 生进行计算活动,师指导合作。 师提示: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一个很巧妙、很简单的方法,所以他们进行的非常快,其他同学你也赶快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大家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呀,可不能当小马虎。 师:好了已经有几组做完了,哪一小组愿意给大家说说你们的算法? 生交流算法,师出示学生答案,生讲解算法 师:刚才我们计算这30名同学的体重是1014千克,那1014千克大约是多少千克? 生:大约1000千克。 师:非常正确。 师板书1000千克, 师:其实1000千克还可以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来表示,(板书吨)1000千克也叫1吨,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跟老师一起读一读,1吨等于1000千克。 生读:1吨=1000千克 师:“吨”可以用一个字母“t”来表示,所以也可以这样写。 师板书:1t=1000kg 2.感知“吨” 师:大家想一想育红小学这30名同学的总体重如果用吨做单位怎样说呢? 生:大约是1吨 师:说的非常好,那1吨到底有多重呢?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活动,体验一下,谁愿意参加? (1)背一背 请几位同学到前边背一名体重在33千克左右的同学并说说感受。 师:下面我们就请这三名同学来背一背这名体重是33千克的同学,谁第一个来。 生活动,师问: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很重 …… 师:刚才这三名同学背的只是一名33千克的同学,像这样的30名同学,他们的体重大约才是1吨呢,大家看看,今天我们是三十二名同学,再去掉两名,三十名如果都让你背怎么样? (2)拎一拎 再看一桶矿泉水,谁能抱的起来,抱起来时感觉怎么样,如果一桶矿泉水重20千克,大家推算一下50桶矿泉水重多少呢?同学们非常聪明,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3)看一看 我们接着看,这只动物见过吗?个头大不大?(出示)你知道吗,1头犀牛大约就重1吨。 师:看来“吨”是比“千克”大的多的质量单位,所以在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要用“吨”做单位。 比如;一列火车,有这么多节车厢,每节车厢就可以装下50吨货物,再看,(出示轮船)这艘轮船它能装六千多吨货物呢。这个,(出示坦克)它的重量超过了30吨。还有呢,(出示)谁知道有关蓝鲸的知识? 生: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的心脏就有…… 师:你知道的真多,就象这位同学说的,蓝鲸很大,一条成年的蓝鲸体重能超过150吨。 (4)说一说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吨的知识,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互相说说。 生自由讨论 师:谁来说说 生举例 师:的确吨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除了同学们刚才说的,还有我们运煤、运沙、运水泥……就连我们生活中计量用水也用“吨”做单位。另外还有一些这样的标志,请看,(出示)谁知道这座桥边的标志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再看,这辆汽车上的“载重6吨”呢? 生:这辆汽车最多能装6吨的货物,多了就会出现危险。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的这么多。(师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三、巩固练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吨”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知识一起到趣味练习乐园去看看好吗? 1.图画里的数学 师:一天,大森林要召开大会,动物们都来参加,路上几只动物不约而同走到了一块,这时他们遇到一个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 师:他们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呢?大家可以先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 生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 生:狮子和猪可以一起通过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座桥限重1吨,狮子和猪加起来还不到一吨。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牛和马 师:可以吗?还有吗? 生:…… 师:有没有三只动物可以通过? 生:……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案,动物们高高兴兴的通过了。 2.快乐判断 师:下面凭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一下,哪些比1吨重,哪些比1吨轻。如果比一吨重你就站起来,如果比一吨轻你坐着不动,好吗? 学生练习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师: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1、一位小朋友在学习了吨的一课后,回家时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2月9日星期五晴 早晨我吃了2个100吨的肉包子,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路上看见一辆载满约4千克的卡车。 师:(学生修改后进行德育教育)生活中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重量。 2、布置作业 师:学完了这节课后,老师留一个作业,同学们回家以后,就像小明一样认真观察生活,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物记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 板书设计:吨t 1吨=1000千克1t=1000kg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结合具体实例,经历和感受认识吨的过程,从而认识新的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并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三点 首先,能够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入手,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让学生通过用不同方法算30名同学的体重来亲历认识“吨”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的学习,从而初步感受和认识“吨”,其次,在感受1吨的过程中,通过一个活动和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再次感受1吨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不光让学生用眼睛去看,还要亲身去体会,动脑去想象,如让学生来背一背这个环节,通过学生亲身去体验、感受33千克的重量,再想象一吨有多重,更容易理解1吨的实际含义,来加深对吨的认识。再次,在了解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另外还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找,说一说,丰富了学生对吨的感受和认识。 当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亲历认识“吨”的过程中,让学生计算30名同学的体重这一环节把握的不是太好,给学生的时间不是太充裕,学生的展示也不太充分,另外,教学1吨=1000千克的过程中,略显仓促,学生印象不深。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多学习、多完善,去适应新课标的需求。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10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了解质量单位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认识工具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介绍天平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称盐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讨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11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渗透点: 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调查,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体验、计算、观察,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质量观念。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物体的质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千克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 2、猜老师的体重。 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一猜数学老师的体重吗? (1)请几名学生猜一猜; (2)让猜的学生说说老师的体重为什么用千克作单位而不用克呢? 3、课件出示鲨鱼、大象、恐龙、成年鲸的质量,让学生读一读。 师:感觉怎样?(太重了)这些都是动物中的庞然大物,在我们生活中还要许多大宗物体。(课件展示场景: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厢等。) 4、揭示课题: 师:如果用克或千克作单位来表示上面物品的.重量,用起来比较麻烦。因此,计量这些较重的物品或大宗的物品,需要用比克或者千克更大的“吨”作单位,可以用符号“t”表示。 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猜老师的体重,唤起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回忆,接着通过观看场景图,初步感知在计量比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有多重时,需要用比克或者千克更大的单位,从而引出吨这个单位。 二、参与实践,充分体验 1、感知10千克、20千克大米的重量 (1)感知10千克 出示一袋10千克重的大米,请几位同学来搬一搬,如搬不动,再请一位力气大的学生来搬。谈谈感受。 (2)感知20千克 两袋10千克大米叠起来,还请上面几位同学来搬,如搬不动,就请多位同学抬一抬。谈谈感受。 (3)师:10袋大米放在一起也就是100千克大米,让一个同学搬,搬得动吗?(搬不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搬米袋,由轻到重,逐步强化学生对100千克重的感知,为下一步建立1吨重的表象铺设合适的台阶。 2.直观感知1吨的实际重量 (1)谈话:刚才同学们在搬10千克米袋时,感觉很重,那么2袋这样的大米多少千克呢?3袋、4袋……100袋呢?(课件展示100袋大米的情境图) (2)学生按老师所说的大米袋数说出相应的千克数。 (3)小结:1袋大米10千克,10袋大米重是100千克,10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1t=1000kg。 (4)让学生根据:1吨=1000千克(结合情景图) 说出3000千克=( )吨6000千克=( )吨9吨=( )千克 3.结合实际,加深对吨的认识 (1)叫几位体重是25千克的同学上台,让同学们抱一抱背一背,然后回去算一算,多少位同学才有1吨?学生动手算一算,然后交流算法,(课件演示算法)得出40位同学大约有1吨。(让40位同学站起来给同学们感受) (2)(多媒体结合演示)算一算,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32页做一做的第2题 一头牛重500千克,( )头这样的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桶食用油重5千克,( )桶这样的油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 )袋这样的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只老虎重250千克,( )只这样的老虎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吨这个单位? 电梯、桥梁限重、货车载重,钢筋、水泥、煤、家庭用水等(渗透思想教育:水是生命之源,现在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紧张,同学们要节约用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算一算、读一读、想一想等活动,丰富学生对1吨有多重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1吨观念的建立。 三、应用拓展,体验数学的价值。 1、出示小明的数学日记,请学生找出日记中的单位名称的错误。 今天早上6:30,我就起了床,很快地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一个70千克的鸡蛋,喝了一杯牛奶,就背起3克重的书包匆匆忙忙上学去,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一看,发现原来是我们班体重只有20吨的瘦个子李林。于是我和他边走边聊,正准备过公路时,不巧一辆载满6千克水泥的大货车开过来了,我们只好收住脚步,让车先行。等我们跑到教室,其他同学早就在读书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帮助学生组建起质量单位的认识结构,同时深化对质量单位的应用,得到了数学概念的内化。] 2、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的第8题 师:图片上的4只动物可以一起过桥吗?哪些动物可以一起通过呢?(这一环节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学生比较感兴趣,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了吨与千克的关系,答案的多样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说说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哪些收获? |
随便看 |
|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