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范文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必备)21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掌握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并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其意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以分数来表述。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
    五、教法与学法
    本课教学从教师的教来看,要做到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要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从学生的学来看,要注重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注重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交流。整个教学过程着眼于一个“探”字,贯穿一个“疑”字,突出一个“动”字。
    六、教学过程
    《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点,我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㈠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因此我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上课我激趣问道:“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呢?你能用掌声表示吗?”学生兴趣盎然的拍手两次。我继续问道:“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小朋友,每人又得到几个呢?”学生均能用响亮的掌声回答。接着,我故作为难状地说:“有1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呢?”这时学生不能用完整的掌声回答,孩子们面面相觑。有的不由自主地说“半个”,我不失时机的说“对,是半个“,半个该怎样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从而巧妙地引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这一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㈡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1、认识1/2。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到一半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生活中的物体都能找到它的一半吗?”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各种纸片,折出它们的一半,并说说是怎么折的。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认真地折着、说着,个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接着,请学生上台演示汇报。有的学生说:“我将圆形对折,一份就是这个圆的一半。”有的说:“我将长方形对折,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还有的说:“我把长方形这样对折,一份也是它的一半。”对于同学们的种种折法和语言表述,我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时我揭示课前的疑问: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桃子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接下来指导分数的写法、读法,并让同桌相互交流,写一写,读一读,引导学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
    这一环节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大胆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落实了新理念。
    2、认识1/4。
    在学生初步理解1/2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能折出一张纸的1/2,还能折出它的几分之一呢?这样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的会说:我能折出这张纸的1/3;还有的说我能折出它的1/4,我相机总结:像1/3、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接下来,分小组合作学习,拿出准备的正方形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颜色,看哪组折法多?我也参与到学生中与他们共同探讨、共同交流。然后小组展示成果。
    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人人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一起分享学习成果。又通过展示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使学生的观察、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发展。
    3、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分数知识的基础上,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已不再是难事。我出示情境图:快看,小猴子和小猪在一次分吃西瓜的时候,它们都想吃得最多,小猴子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心想:“我肚皮大,吃得多,要吃这个西瓜的1/4才行。”它们俩谁吃得多?为什么?有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说:“小猴吃得多,因为小猴平均切2份的那1份要比小猪平均切4份的那一份大。”我满腔热情地鼓励这个孩子:“你真了不起!”接着,我又把问题推向更深层:“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看谁能从这些圆中发现规律?”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即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把同样大小的物体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分的份数越多,那一份就越小;分的份数越少,那一份就越大。
    这一环节通过图文并茂的生动故事,使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了学生的探索火花,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的获取知识。
    ㈢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我设计了五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
    1、看图写分数
    2、判断图形中的阴影部分是不是1/2。
    3、看图比较每组数的大小。
    我设计这三个练习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会读、会写、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分数,巩固本课所学基本知识点。
    4、结合生活实际用分数说一句话。
    设计此练习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折一折:用一根绳子,反复对折,得出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这是一道趣味性、开放性的练习。新理念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此练习避免了少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有效的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㈣质疑反馈,总结评价。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的自己学的怎么样?有什么地方值得表扬或需要改进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会说,我知道了分数也是一个数;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分数;还有的会说我这节课学的很开心等等。
    这样做,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2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以一切立足于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分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有了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经验基础;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了平均分的操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也许听过几分之一,但他们不理解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四、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让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开展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分数的初步意义。
    3、在问题情境中,渗透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学具,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
    2、学法
    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有效学习,我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具、学具
    教具准备:课件、双面胶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若干张;水彩笔。
    七、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出示幻灯片1):海宝做的一张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手抄报。
    (出示幻灯片2)先看看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介绍。
    问:2个小朋友吃月饼,怎样分才公平?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热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新课做铺垫。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请同学们用圆代替月饼平均分一分,并汇报结果,指名演示怎样得到一个圆的`一半。
    月饼总数421
    分的人数222
    每人分的月饼数
    【设计意图】以一半作为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切入点,并在对折的过程中复习感知平均分的含义,为下面学习二分之一做铺垫。
    2、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
    让学生找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分一半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实物。
    3、引发认知冲突,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像这样的一半在数学上应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实践操作,感知理解
    1、认识12
    (1)揭示12的含义
    由分圆的过程得出:像刚才这样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这句话,并提醒学生12的写法)
    【设计意图】由分圆的过程到概念的揭示,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
    (2)理解12的含义
    A找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和自己对12含义的理解。
    B判断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涂色部分是否可以用12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判断、质疑,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对12表面上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含义的层面上,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3)巩固12的含义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找出它的12涂上颜色。通过汇报交流,作品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形状不同、折法不同都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2。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认识几分之一
    通过师生谈话: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1)出示要求:从学具中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涂一涂,表示出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展示时要求学生说清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2)知识延伸
    师:如果我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了20份、50份、100份呢?
    最后教师总结:像12、14、16、1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再次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的机会,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12的理解逐步泛化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三)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本节课我设计了3个练习,都出自于海宝制作的手抄报中。
    1、基础练习:填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看图,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包括:英国馆,建筑物,巴拿马国旗)
    3、观察整张手抄报,估一估,各版块各占了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
    4、找生活中的分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与课前用手抄报引入课题相呼应,使练习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并突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小结
    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方面回答。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忆和巩固,也是对学生今后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提示。
    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做了以下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说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几分之一。
    2、说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3、说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4、说教学目标
    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5、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够借助具体的实例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6、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尺子、彩色笔。
    二、说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这节课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使学生初步感知几分之一。
    (2)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教学。
    2、说学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我觉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流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点,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2)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4)知识梳理,总结评价
    (5)趣味探究,拓展留疑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我们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一般要吃什么食物,表示合家团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分月饼开始。(出示多媒体)
    师: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几个?
    师: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几个?
    师: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分法就叫什么?(生:平均分)
    (复习旧知识,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一半)
    师: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生:不能。
    师: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就是分数。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这个环节,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1、感知认识
    师:课件出示"分月饼"情景图。
    师:把这块月饼(课件出示)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才是最合理、最公平的?(两份一样多),师:请大家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你们看它们的大小怎么样?(完全一样),这说明这块月饼是怎么分的?
    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饼的多少?(整个饼的二分之一。)
    (这个环节用课件直观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一)
    (2)进一步理解 的含义
    (出示表示 的圆片)
    师:看着这个图片,谁能再说一遍
    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 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板书的需要,为认读 作铺垫)。
    (3)指导读写 :
    (4)出示五个图形让学生观察哪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2表示?为什么?(巩固学生对1/2的认识)
    (5)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用1/2表示?
    (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不仅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一箱苹果、20箱苹果等等,只要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认识
    1、如果一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又该怎么分,引出 。
    2、折出一个正方形的 ,然后展示不同的折法。
    (三)认识几分之一
    1、师:如果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6份。甚至更多的份,又该怎样表示它其中的一份呢?
    2、揭示分数的概念
    像 1/2、1/3、1/7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这个环节先动手折出四分之一,然后让学生想象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的产生,是想让学生把对分数的理解从直观感知过度到形象思维上来,能以此类推,理解什么是几分之一。)
    (四)比较分数的大小。
    1、比较1/2和 1/4的大小。
    2、比较1/3 和 1/5的大小。
    3、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比较后发现了什么规律?
    (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同样大的两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大.)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本环节四道练习题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练习注重了层次性,开放性,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照顾了全体,也有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1、分数知识在各学段的安排
    分数知识作为一个单元系统学习在小学阶段中共出现三次,第一次是在第六册(也就是本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初步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份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第二次出现在第七册第三单元,主要是初步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第三次应该在五年级。
    2、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的位置
    《认识几分之一》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通过第一课时《整体与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三课时是通过具体直观的图形来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并将已有“几分之一”的概念迁移到离散量的情况。最后再通过对“几个几分之一”来认识几分之几,进一步认识分数概念。
    3、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
    1)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并会说出它们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2)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5、本课的教具、学具准备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若干、油画棒、教学课件。
    6、学生分析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分数,但在生活中有所体验。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阶段关于分数主题的第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所以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认识几分之一是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中比较抽象的内容,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开始学习时,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是很困难的,因此,必须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后续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说教法学法
    1、情境创设法
    课堂教学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开始,我创设了小胖过生日的情景,通过分糖、分苹果、分蛋糕这一系列问题,一是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回忆,为认识分数打下基础;二是通过“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一个怎样的数表示?”给学生造成悬念,为探索新知识创设了情境,也使教学从整数很自然地过渡到分数。
    2、直观教学法
    直观的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本节课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3、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应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活动中,学生不单单是在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的是通过“动的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
    4、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鼓励学生与同伴进行交流。本节课采用同桌交流以及小组研讨等形式,这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意识,而且能起到传递感情、增进友谊的作用。
    三、说教学过程
    我将这节课分为四大块:
    1、情景引入,激发兴趣(小胖过生日,拿出一大堆好吃的招待小丁丁)
    教师提问:把8粒糖,2个苹果,一个蛋糕平均分给小胖和小丁丁,每人能分到些什么吃的?
    学生独立填写在学习记录单上,再进行全班交流。当学生说出“半个”时,教师进行演示并适时引导: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一个怎样的数表示呢?你知道吗?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想好后和小组同学讨论。这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伴随着学生自身的情感成为学习的需要。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活动,同时也为探索几分之一的活动作好了知识准备。
    2、延续情景,学习新知
    此环节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1)学习读法:二分之一。
    2)学习意义:把一个蛋糕平分成两份,每一部分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也就是二分之一个蛋糕。叫几个同学站起来复述后,同桌之间说一说,在全班说一说。
    3)认识分数线、分子、分母并学习写法,先老师板演,然后叫学生将学习记录单上的半个改成1/2。
    第二层次:动手操作体验二分之一。
    从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中选择你喜欢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它的1/2,同桌交流是怎么折的,展示学生的作品。
    下面图中,哪些涂色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出示6幅图,有平分的.,有不平分的,考查学生对平分产生分数的掌握)
    第三层次:动手操作认识并体验几分之一。
    1)你还能把圆平分成几份呢?请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将其中的一份涂色,并试试用分数表示出来。
    2)师生归纳,得出结论:
    像1/2,1/4,1/8,1/16……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一个整体平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就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多种材料操作练习,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宽了对知识的认识角度,学生全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
    3、拓展与应用
    1)完成书本上P40页第4,5两题。
    第4题看图写分数,学生直接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反馈。指名一些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说说把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谁的几分之一。
    第5题判断题,说出原因,4人一组每人说一个,最后全班汇报。重点检查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小结:判断一个分数是否正确时,要看有没有平分,还要看分成了几份?
    2)判断
    (1)把一块蛋糕切成4块,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
    (2)把一条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它的三分之一。……()
    重点考查平分产生分数这个知识点,从直观的图形上升到抽象的文字上。
    3)涂色部分分别是谁的几分之一?
    即(1)涂色部分是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2)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3)涂色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小结:当整体不同时,相同大小的一块表示的几分之一也不相同。
    4)教师举例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班级36个人,其中一人就是这个班级的1/36,然后让学生举例。教师适时补充有关环境问题的分数,如我们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水平的1/4,我们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5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到其生活中的分数到处存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是对分数的巩固。同时让两纲教育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认识到当今环保问题的严峻性。
    4、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收获和遗憾。设计意图是: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又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回顾的习惯和能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5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75——76页,认识几分之一。
    一、说说对教材的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去年以前的老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112——113页,从去年秋天的教材才安排在四年级第七册75-76页,这也是因为认识到分数的理解较抽象的缘故而做的新调整。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学例1——例5借助实物演示(如可能我也准备课件)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的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的基础。教学大纲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老师们常容易忽视这部分内容,认为它太简单,简单是我们对它肤浅的理解,实际上它较难理解。例如有一次在学了这部分内容有一个考试题是这样的,15的三分之二是多少,许多老师认为这是分数乘法,要到六年级才学,实际上这题没有超标,也是考验我们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是不是真正的理解了。如果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做出这题是非常容易的。所以我们要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能停留在一个表面现象上,而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分数。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如下: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优势,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教学中要使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时,形成感知的概念,充分发挥表象在认识分数概念中的桥梁作用。
    教学难点:分数的实质是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此分母、分子的含义是分数教学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
    二、说说这节课的教法:
    分层递进,由扶到放。是我设计这节课主导思想,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根据直观性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练习内容自制教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完成5个例题的教学。本节课的五个例题运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说说对学法的指导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共有5道例题。根据学生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教师在讲解例1时,首先引导学生观看演示,从日常生活实例入手,初步认识二分之一,接着扶着学生认识三分之一,再独立认识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十分之一。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其学生的“学”,体现在教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学习中多次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营造出互动教学的气氛。
    四、说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一)引入:
    运用教具,以旧引新。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口头回答把4个饼和2个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把4个饼、两个饼“平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把1个饼分成两份,观察1个饼切成2份后,重叠比较大小一样。这每一份生活中叫“半个”,“半个”饼是多少能用整数表示吗?由此引入新课。
    (二)授课
    (1)运用演示,初步认识概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讲解例1时,再次演示平均分一个饼。学生初步认识“平均分”,理解图中几份数和一份数的含义。这时教师指出这半个饼是一个饼的二分之一,引导学生在不同形状低上对折一次,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的操作练习。接着演示,把它平均分割成三份比较大小后还原,认识三分之一。学生通过对概念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很快明白了几分之一的含义。接着再教学分数的读、写法。
    (2)实际操作,促进内化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对例3四分之一的认识是这样做的。先确定操作要求,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然后学生操作。由于实践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把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课堂上出现了三种类型正确折法,
    又请学生观察教师的另一种折法,并提问:所表示的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吗?
    这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学生按老师设计的目的说出:因为把这张纸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这样就突出了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平均分”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3)创设情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教学例四、例五时,学生观察,自学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念义,随机提出问题,问题的设计分层递进,随例题发展,突出重点。
    (二)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课内练习起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活动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练习的形式要有变化,使学生在练习中保持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提高,让学生做题时都要动脑想一想。三是面向全体学生,练习要有“弹性”,保证全班每个同学都有较多的参与机会。
    (1)根据教学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一组基本练习,主要让学生随机分析正误并说出为什么,教材中“做一做”和练习中的习题,
    (2)又设计了一道小猴分瓜的小故事,这是一道趣味思考题。三个同样大的西瓜,逐个平均分成2份、3份、4份,让学生比较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大小,设问谁吃的多?为什么?这道题的练习目的,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融合贯通,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具有一定的作用。为建立分数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概念埋下了伏笔,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全课小结。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
    (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6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首先,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认识几分之一。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认识几分之一是第七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的安排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时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实物图片进行平均分,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感性基础。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考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因此,新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两个小朋友分水果的情境。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几个梨?几个西瓜?请你用掌声回答,答案是几就拍几下。当学生拍到“半个”西瓜时,产生了质疑:“‘半个’应该怎么拍呢?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从而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
    拍掌引入分数,我是参考了吴正宪老师的精彩课堂设计,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巧妙。首先拍掌能使全班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其次“半个”无法拍掌表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六个活动来进行教学。
    活动1.课件演示,建立表象
    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并让学生仔细观察: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西瓜的1/2。这一半是西瓜的1/2,那么,另一半呢?也是这个西瓜的1/2。在这里,我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这个二分之一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明白,只要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任意一份都是整个西瓜的1/2。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建立了1/2的表象。
    活动2.读写1/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初次认识分数,教师的引领显得尤其重要,我利用课件演示,示范读、写1/2,和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书空1/2,并快速地在本子上写出两个1/2。这样,学生在读写分数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分数。
    活动3.动手操作,折出1/2。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1/2的含义,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并涂色表示出来。折好后,让学生举起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1/2表示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我有意识地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的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同,而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呢?”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只要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2。”在动手操作中,帮助学生实现了1/2从有意接受到自由表达的过程。
    活动4.举1/2反例,内化1/2。
    我拿着一张圆纸片问:“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1/2,请仔细观察,老师把这张圆纸片这样(随便)撕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吗?为什么?”接着出示几道判断题给学生判断,通过正反例子的对比,突出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条件――平均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活动5.类比迁移,创造几分之一。
    当学生认识了1/2,我顺应学生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大胆放手,让学生类比迁移,自主创造几分之一,彰显学生的个性。
    ⑴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认识分数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⑵操作:折纸、涂色,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
    ⑶交流: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折出了一张纸的几分之一?再全班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展示并说一说分数的含义。
    ⑷探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的图形展示,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来表示呢?让学生深刻体会: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活动6.深入探究,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在这里,我利用一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猴子和小猪在一次分西瓜的时候,也想用我们今天学过的.分数,它们都想多吃点。小猴子想:我太喜欢吃西瓜了,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肚皮大,吃得多,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4。你知道,它们俩谁吃得更多一些吗?为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出示以下直观图让学生观察,你能比较这几个分数的大小吗?看着直观图,学生很快回答:1/2>1/4>1/8。你还发现了什么?假如把这个圆无限制地平均分下去,得到的每一份会越来越?小。最后得出结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那故事中的小猴子和小猪谁吃的更多一些?学生自然回答,小猴子吃的更多一些。由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激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分数的完整概念。
    以上六个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深刻体会了分数的含义。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体悟中动态生成的,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第三个环节:分层巩固,拓展提高。
    在练习环节,我层层深入,设计了写、涂、说、猜四个练习。
    写:你能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吗?
    涂:看分数,涂颜色。
    以上两题是基础练习题,面向全体学生。以下两题是拓展提高题,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说: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分数?
    意大利国旗、西瓜图、柜子图。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当数学问题和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具体的,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利用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分数的意义,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
    猜:涂色部分会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先让学生估计、猜测,再用课件验证。最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做这道题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1/4比1/16大,我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等等。从预设到生成,从估计意识的培养到发散思维的训练,这一道题承载着丰厚的数学内涵。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延伸铺垫
    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
    再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可能会说几分之一的分数,也可能会说几分之几的分数,为下一节课进一步学习分数做了很好的铺垫。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力求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对整节课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纵观整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等活动中,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后记:这是我11月22日参加兴宾区小学数学教师说课比赛获得一等奖的说课稿。从年级初赛到学校决赛再到城区初赛,最后到区里决赛,我一遍遍地修改稿子,随之一遍遍地修改课件,脱稿说下三千多字,好辛苦!原本不舍得晒出来,毕竟花费了太多精力,但想想,还是放上来,就当留个纪念吧!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7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这节内容需借助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分数。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只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学法: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五、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问题,引入课题。
    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平均分怎么样?
    2、把6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吗?每个人分到多少?
    3、2支笔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4、1个圆饼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体验分数的产生。
    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认识 1/2
    由疑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蛋糕呢?”来产生分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蛋糕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蛋糕的一半,让学生说说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让学生用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找到1/2 ,并用斜线涂上颜色。涂好后说一说1/2是怎么来的?在这个环节设计 “ 折一折 ” ,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接着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说说自己的1/2是怎么来的?并且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
    (1)为什么都能表示1/2 ?
    (2)图形不一样,为什么都能表示1/2
    (3)为什么一个1/2大,一个1/2小
    经过多次比较,去掉1/2的表面属性,提取1/2的本质属性。
    (4)下列图形能用1/2表示吗?
    (5)在生活中能找到1/2吗?
    2、认识几分之一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根据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自主地学习探究几分之一,培养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获得发现的喜悦。这一步我采用了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之一。
    活动要求:
    想:在心里想好一个分数
    写:将这个分数写在方格纸上
    选: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
    3、比较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我出示了课件,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教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最后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继续学习分数打下伏笔。
    第二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93页第3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第三环节:综合实践,巩固运用1、比较大小 2 、先看图估一估,在填上合适的分数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
    第四环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8
    大家好﹗我是19号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这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第7单 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以 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而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 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的概念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也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本节课我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做好引路人,教会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为这节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本课教学重点)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本课教学难点)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4、学习方法:初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感。 教学准备:
    1.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学生准备)
    2.ppt课件、贴画。(老师准备)
    3.练习案。(老师准备)
    4.小组合作人员:每组6人。组长1名,负责领导组员进行操作实验和探究性研究。
    四、说教法学法
    《数 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 点,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外延采用了情境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模式,内部则采取“导——扶——放”的自主互助、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 学生的口、手、眼、脑得到整体的互动。
    五、说教学流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联系)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建构)
    三、检验成果,动脑反思。(反思)
    四、知识梳理,拓展解疑。(延续)
    环节一:(3—5分钟)
    1.游戏激趣。出示一幅懒羊羊分水果的图画,让学生根据已知问题用手指来表示数。
    2.由此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利用游戏引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一半的概念,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表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分数的兴趣。)
    环节二:(5--13)
    1.折。学生动手折纸并涂色,引出1/2,让学生认识并会读会写 1/2 。
    2.说。(1)让学生展示交流折法后,引导学生质疑: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2来表示?(2)生活中你还有没有遇到过用1/2的例子?
    3.辨。出示练习,说说哪些图能用 1/2 ,为什么?
    4.想。你还能认识其它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意味着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我把“看、说、想、做”几个要素组合使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留下更深的印象。)
    环节三:(10—17分钟)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案。
    2.选派小组上台展示,讲解解题思路,师精讲补救。
    (设计意图:我设计的这个小组活动,动静结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系统地观察、有效地收集、简单地分析、明确地解释信息得出结论,以此突破本课难点。
    本环节让学生描述本组的观察结果,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机会,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地发挥,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
    环节四:(5--7)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归纳出学习方法,适时整理板书。
    2.布置课外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瓜平均分给喜羊羊、懒羊羊2人,每人得到1/2,但懒羊羊不干了,他说,“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多吃点,我要吃这西瓜的1/4,你觉得他这样能多吃吗?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目的是使学生一目了然,能紧扣、简明地呈现授课的中心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此环节呼应本节课的导入,留下一个很有趣味性的问题,为下节课比较分数的大小进行有效的预习。)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又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掌握,特别是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单元教材的核心,对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情分析:
    分数在小学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学生对分数很陌生,再加上三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还不成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学起来会比较困难。
    4、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分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觉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分别是: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能自己创造出几分之一的分数。
    6、教具和学具准备
    基于以上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特点,我作了以下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2张。
    二、说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突出两点:
    一是让学生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探究过程以及表述的过程;
    二是对学生放手,还学生自主的空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的始终。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引入新课时我利用课件出示:孙悟空、猪八戒的野餐图,让学生观察思考,怎样分食物才能让两人都满意?要求学生拍手表示每个人分到桃子、西瓜的个数,并且知道两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同时板书(平均分)。当学生拍手表示每人分到月饼个数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到分数的过程,体会分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鉴于此,我在本节课开始就结合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索学习
    这一环节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探究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纸代替月饼,小组合作探究,每个人分多少月饼?用什么数表示?最后小组代表汇报,教师配合课件演示,总结并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给了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独特的思维过程,再引导学生在集体的智慧碰撞中修正个体的思维,展示了学生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
    2、寻找生活中的,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3、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长方形的,并展示学生作品,最后总结,虽然折法不同,但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都可以用表示。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丰富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它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4、判断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反例加深学生对的理解,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5、引导小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图形的。
    第二层次:认识几分之一
    教师提问:认识了,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任取一张纸,你能把它表示出来吗?这里安排小组交流,然后动手操作,再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揭示课题,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最后从学生作品中选取不同图形的,引导总结出:虽然图形不同,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图形的。
    [设计意图: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
    第三层次:阅读课本
    通过阅读92页例2,掌握一个正方形的的不同折法,然后从91页主题图中发现几分之一的分数。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我不仅考虑到“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环节:解释应用,深化知识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设计了下列练习:
    1、基本练习:用分数表示图里的涂色部分。
    [设计意图:突出本课重点,加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2、发展练习:
    (1)通过不同的画面联想几分之一。巧克力一题,可以联想到、、,这是一块巧克力,也可以说是8块巧克力组成的一个整体,是从分一个物体到分一群物体的一个巧妙的过渡,为以后单位“1”的认识作了一个埋伏。
    [设计意图:此题也加深了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等。]
    (2)每部分大约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呢?明明是分成了3份,为什么是、呢?
    [设计意图:再次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重要性。]
    (3)欣赏短片,发现分数。这是一个广告,其中一个男孩分出一半来给第9个小朋友。如果是平均分的话,这一半是谁的,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一呢?渗透了单位“1”发生转变,表示的分数也就不一样了。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此题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既加深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含义,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四环节:总结升华,自我反思
    使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总结的习惯,提高了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随想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门艺术中,老师只是一个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因此我在设计本节教学时,紧紧围绕《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活动中,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飞跃,使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得到完美的结合。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三年级上册91、92页例1、例2——《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都与整数有很大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分数的认识在小学阶段分两个阶段学习,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
    学生对于平均分并不承生,在二年级学习除法时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在生活中有时候也对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你一份、我一份、他一份平均分一个物体;也有的同学通过不同的渠道听说过甚至知道12、13等一些分数。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宝贵的基础资源。
    学生学习本课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数就是数出来的,今天遇到的数却没法数,怎样表示对学生都是新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即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
    四、说教学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教学过程我分为四大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课始,我先设计了让学生打手势的比赛。(1)把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块?(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块?(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块?
    此时学生的手势肯定会乱,这时学生会用语言告诉我。学生可能会说出:半个或一半,也有的学生会说出用12表示。如果有人说出12,我会充分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揭示课题;如果没有,我会问学生: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或者“半个”呢?就要涉及到一个新的数——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由此点出课题,使学生明确目标。
    这一环节是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问题入手,问题简单,学生感到亲切。当出现了“半个”或“一半”时,老师却提出要用一个数表示,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德国的教育学家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启发,引导和鼓舞。”我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设计这一环节。
    (二)探索新知,自主建构
    这一环节分为4个小环节:操作性探究、合作交流、建立模型、知识迁移。
    1、操作性探究,认识二分之一
    孩子们,如何用分数来表示“一半”呢?我让学生动手自学,并出示以下自学提示:
    (1)用圆来表示这块月饼,请找出这个圆的一半。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2)打开数学书92页自学例1的内容。
    (3)同桌互相交流,从例1中你知道了什么?
    2、合作交流
    (1)学生交流,要求边操作边用语言表述。
    根据上面的自学提示和同桌交流,学生很容易的想到用对折的方法来找到圆的一半,在交流时我会引导学生理解对折后能把这个圆平均分,进一步强调要“平均分”。通过学生自学例1,学生会知道“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学生还会知道它的写作方法,同时引导学生书写。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的2份,最后写“1”表示其中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并让学生读一读。此时让学生摸一摸这个圆的1/2,并在圆上表示出1/2,巩固分数的写法。然后问学生:“把这个圆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这一份是这个圆的1/2,那另外那一份呢?”学生会说也是这个圆的1/2。在此我会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叙述1/2。
    在此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为基础的,让学生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2)质疑。教师拿出一张圆形纸片,随手分成两半,这是12吗?(不是)为什么?学生会说:“一边大,一边小,没有平均分。”
    (3)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得到12?
    进一步强化平均分,并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表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分、是谁的12。
    3、建立模型
    孩子们,想一想还可以通过平均分什么能够得到12?
    让学生用一张纸折出它的12时,并涂上颜色,我让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主要是深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2?
    通过动手折12,说出自己的折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平均分的理解。
    4、知识迁移
    学习二分之一安排了详细的过程,而其他的几分之一,我认为学生完全可以能过交流汇报来完成。此时我会说:“孩子们,我们只能得到二分之一吗?你想通过分什么得到几分之一?”(学生各抒己见)此时我让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最后展示学生制作的几分之一,并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介绍自己得到的分数。并小结:像1/6、1/4、1/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这样设计是出于这样的认识:学习二分之一学生需要在心理上整合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是一个调整的过程,而学习其他的几分之一,是一个同化的过程,用刚刚建立的'二分之一的认知结构去同化。这样安排不仅使课堂简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做课本93页第一题
    通过题学生不但学会了写分数,还进一步巩固了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2、聪明小判官。96页2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3、我说你做,你说我做。你说出一个几分之一,我用实物或图形表示出来,同桌互练
    这样安排顺应学生学习规律,让学生互练,既扩大联系面,又提高学生的兴趣。
    4、寻找生活中分数。
    (1)出示91页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中寻找分数。
    (2)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的数?
    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资源,引出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分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也有分数。
    (四)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回顾反思,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回个反思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是如何学习几分之一的?
    (3)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帮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为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2、拓展延伸。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
    西汉时期,张苍、耿寿昌等学者整理、删补自秦代以来的数学知识,编成了《九章算术》。在这本数学经典的《方田》章中,提出了完整的分数运算法则。分数运算,大约在15世纪才在欧洲流行。欧洲人普遍认为,这种算法起源于印度。实际上,印度在七世纪婆罗门笈多的著作中才开始有分数运算法则,这些法则都与《九章算术》中介绍的法则相同。而刘徽的《九章算术注》成书于魏景元四年(263年),所以,即使与刘徽的时代相比,我们也要比印度早400年左右。
    设计意图:不仅使学生热爱数学,也是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得祖国。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分之一12
    13
    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
    (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早就提出:“让学生从做中学。”这种教学理念反映在数学教学上就是“做数学”,“做数学”就是要用一种亲身体验的数学学习方式来有效地回避那种“灌输式”的数学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因为“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能学会(you do, you learn)。” 吴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她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辩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倾听与辩论、接纳与赞赏之中,学到与他人交流的技巧,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完善大有裨益。学生自始至终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发现和讨论的情境之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下面谈谈我听完这节课的一些感受,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1、恰当地组织数学学习内容。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一般认识分数的教学都是按教材的顺序,由1/2 、1/3、1/4等几分之一到几分之几,通过图形演示直接呈现给学生。这样认识的分数是形式上的,并没有为学生积累足够丰富的感性经验。将来要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需要有丰富的表象作支撑。因此,教学中呈现的内容不应是一个分数与一个图形的简单机械的对应,而应有更为丰富宽广的内涵。所以,教师只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材料:各种形状的纸片和一条线段,让学生通过操作、演示、讨论、说理等方法,表示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一条线段等图形的—,在脑海中建立起—这个分数与多幅图象之间的对应联系,并突出1/2的本质属性。这样的1/2是生动的、具体的,富有活力的。练习设计中的“猜想游戏”和“色块问题”,对学生来说,也是富于挑战性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可以尽显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2、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的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分数的产生包含着丰富的思维过程。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悟知识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再创造”中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充分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教师就以直接揭题法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望,为主动探究作了心理上的铺垫。接着,教师提出:既然是分数,与什么有关?自然地引出分东西,师生共同在分东西的过程中,经历的产生过程。在认识1/2基础上,教师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放手让学生借助学具自己去创造分数、研究分数。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我们欣喜地发现,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分数,他们有各自独特的发现。不仅顺利地认识几分之一,而且还创造出了几分之几的分数,并且还能举生活中的实例来验证,说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这“做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创新火花不断地迸发出来,不断体验到创造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3、构建群体互动交流的发展区。
    “做数学”强调数学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中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交流反思中共同分享学习成果,提升活动的价值。如当学生利用学具充分操作后,及时组织小组讨论:你是怎样创造出分数的?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使认知结构得以扩充与放大。当学生提到“正方形的1/4”时,抓住契机,收集学生的不同的折法,展开对—本质意义的探讨。教师只提出:看到这些图形,你有什么想法?生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阴影部分的形状各不相同,却都是这个图形的1/4呢?经过讨论才发现:分数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而与具体分的方法和分成的形状无关,从而剔除分数的非本质属性。在上述思维的相互碰撞中,明确本质,升华认识。又如:“奇妙的色块图”的问题解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再采用小组讨论,合理反馈交流的活动形式,既总结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又展示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形象思维,渗透极限思想。不仅满足了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为部分困难学生创造了“最近发展区”,进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达到共享成果的层面。
    此外,本节课老师以满腔的热忱、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真诚的爱心,感染孩子们的情,粘住孩子们的心。她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总是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同喜同忧。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知识信息的传授、思维的碰撞,还有心与心、情与情真诚地交流。其独特的学风格,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在这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听吴老师的课,如同亲临精彩的演出,既让人精神愉悦又回味无穷,难怪孩子们上她的课不愿下课,老师们不愿离开。
    听完这节课,我深切地体会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应关注学生获得怎样的结果,更应关注他们是否经历了自主探索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实践、探究与交流的过程,才有可能懂得数学的价值和意义。也只有让学生在“做中学”,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2
    说教材: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一定的困难。因此,我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以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乐学落到实处,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说明主题图。
    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谁来帮他们分一分?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2个苹果。
    2、师: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
    生: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1瓶矿泉水。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揭示: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师板书:平均分)
    3、师:可是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
    生:一半、半个……
    师:这个半个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1/2)
    师:同学们听过吗?像这样的数就是分数。(师板书: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二、动手实践 学知解困
    1、认识 。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
    师:这一半刚好是这2份中的1份(电脑演示书写过程,并出示1/2),这就是,谁会读?
    师:这一半是蛋糕的,那另一份呢?
    师:看来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师板书:每份是它的1/2。)这个它指的是谁呢?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1/2的呢?
    同桌为一小组互相说一说。
    2、折出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文章《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动手操作。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蛋糕的1/2,老师这还有一张长方形的纸,又该怎么表示呢?
    (大屏幕出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
    (2)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涂得?
    (3)展示不同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折法,及时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师: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的1/2呢?
    (5)判断。下面这些图形都能用1/2来表示吗?
    3、认识不同的'分数。
    师: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记录一些学生想认识的分数。)
    师:想不想用一个图形表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师:你能不能也象刚才这样,先折一折,再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可以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这次你是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又是它的几分之一呢?(同桌交流并收集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在黑板上《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教案
    )
    师: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现在请仔细观察比较涂色部分。
    4、读、写分数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觉得分数你会写吗?拿出手指跟张老师一起来写个1/2!
    (先写中间一短横,注意短横不要写得太长,短横下面写个2,写在下面的正中间,短横上面写上1,同样写在正中间。)
    三、综合运用 发展思维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图里涂色的部分吗?
    2.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3.它们分别占了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大胆提问。但数学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流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训练。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3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 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以及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初步建构分数概念和理解每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这节课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使学生初步感知几分之一。
    2 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例题的教学。
    学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我觉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点,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 ) 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⑴把4个苹果、2个梨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分得多少?请学生回答。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⑵把一个西瓜分给他们两个,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一半”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
    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数字来表示半个,教师引出新课: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
    二 )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一) 认识二分之一
    ⑴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① 老师用一个圆代表西瓜。展示对折的方法:对齐,保证是平均分。剪开拿出其中的一份是一半,进行展示。
    (这里要让学生直观的感知一半和一个的不同)
    “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师板书:二分之一,生读一读,
    ②这一份是西瓜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请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二分之一是怎么产生的?
    (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一)
    ⑵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学生动手折自己的纸片,并给其中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新的疑问引发新的思考,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折的纸说一说。
    使学生明白不同单位1的二分之一也是不同的。
    ⑶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在用纸创造二分之一后提问: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二分之一?
    请生说一说。如: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等。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新知识广泛存着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感知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4)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图略),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1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判断,加深对二分之一的理解: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2出示三分之一图,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
    不能,你觉得可以怎样表示?生说一说。
    交流三分之一的形成,分别说一说。教师板书。
    (让学生交流三分之一的形成,还是在巩固分数产生的意义。触发学生灵活思维。)
    二 :认识四分之一
    ⑴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说,师板书。像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六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分数的大家庭有好多成员,今天我们认识的是几分之一。 板书课题。
    ⑵动手操作:请大家折一折四分之一。
    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四分之一。
    ⑶展示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各自不同的折法,并互相说一说各自四分之一的意义。
    ⑷扩展延伸:想一想: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圆的五分之一呢?那六分之一,八分之一呢?请生分别来说一说。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这个环节先动手折出四分之一,然后让学生想象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的产生,是想让学生把对分数的理解从直观感知过度到形象思维上来,能以此类推,理解分数产生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判断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如果能,是几分之一?图略。
    (2) 看课本主题图,你能从中找到几分之一
    (3) 说一说生活中的几分之一。
    (4) 折一根绳子,反复折,从而产生不同的分数。
    这四道练习题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练习注重了层次性,开放性,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照顾了全体,也有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知识梳理,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分数,你觉得你有什么收获?
    这样做,是对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对重点知识画龙点睛,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五):趣味探究,拓展留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个西瓜平均分给二个人,每人得到二分之一,可是懒羊羊不干了,他说,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多吃点,我要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同学们:你们觉得懒羊羊真的能吃到更多的西瓜吗?请用你们自己的方法去验证一下吧!
    呼应本节课的导入,留下一个很有趣味性又极富挑战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学生会有极大的兴趣去进行积极的探索,这种探索就是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同时,也是对下节课比较分数的大小进行的有效的预习。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客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比较分数的大小是一个难点,我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和理解。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板书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理解知识和对知识进行记忆提供直观的参考和有利的帮助。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简洁明了,重难点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4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112—113页的内容,认识几分之几中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材例1——例5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初步基础教学大纲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如下: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实物、模型教具等通过演示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5个例题的教学。
    三、说学法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共有5个例题,根据学生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教师在讲解例1之后,扶着学生认识13,独立让学生认识14,即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其学生的“学”,体现出教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即教师教学既教知识、又教方法。
    四、说程序
    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一)复习
    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三道小题,通过复习以前学习过的“平均分”,抓住新旧知识的最佳切入点,为实现新认知做好准备。)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半个苹果在教学上不能用学过的0、1、2、3……整数表示,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新的`数表示,这种新的数就是分数,今天就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2、教学例题
    (1)教学例1
    ①师展示饼的模型,讲解,把这个饼看作一个整体,分开再重合,问是怎样分的?为什么?(强调平均分)指导学生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块,两块是同样多的,我们就说每块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
    ②回忆分饼过程。刚才分饼的时候,是先干什么呢?是怎样分的?
    ③指导写12。
    (2)教学例2
    ①师出示一个圆纸片,问:把谁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把其中的一部分涂上阴影,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②写的时候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并说出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③用三句话,把这幅图表达出来。
    (3)教学例3师生将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拿出来共同操作。问:把谁看作一个整体?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想: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4)教学例4投影打出图,让学生先想,然后填空反馈
    (5)教学例5指导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提问:把1分米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1分米的几分之几?在图上标出110,数一数这条线段上有几个110?
    3、教学各部分名称。
    (1)像12、13、14、15、110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以13为例介绍各部分名称。
    4、指导看书,完成做一做。
    5、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图形和实际操作知道,要先看是否是平均分成几份,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新授部分,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眼、脑、手、口并用,使学生初步建立分数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练习
    1、练习二十七第1题给予一定的指导。
    2、练习二十七第2题要回答为什么。
    3、完成3—5题。
    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学习这部分知识要注意什么?(通过这几组题的练习,加深理解本节课的内容,突出重点,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本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识几分之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
    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第二部分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的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探究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关键: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并描述几分之一的含义。
    第三部分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针对教学重点,创设了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景。例如,通过野餐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产生的过程,为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打下基础。并通过电脑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作到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针对教学难点,本课遵循三条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及练习,例如,让学生用多种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纸片,通过折和画表示出几分之一。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第四部分 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比如二分之一,有的学生知道要分成两份,但不知道”
    平均分”,有的学生认为把一个苹果分两份,大的一份是二分之一,小的一份是三分之一等等。
    可见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以准确的分数来表述。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
    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地反思并获取知识。
    第五部分 信息技术的应用
    1、运用PPT课件进行教学。
    2、上网查找资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锻炼了动手能力。
    第六部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化静为动的特点呈现教材主题图,它是五个与分数学习有关的小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获得的信息,学生很自然的用2、3、7、8等整数来描述所看到的人、树、鸽子等的数量。
    这时老师指着图中分西瓜的部分问学生“每个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一个西瓜吗?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数表示吗?那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它的个数呢?”等问题时,学生的认知产生矛盾冲突,已有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渴望用一个新的数表示,为学生对数的认识扩展埋下伏笔。此时教师揭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板书课题。在这个环节中,主题图成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矛盾产生的创生点。此时教师揭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2) 利用主题图中分月饼的`情境教学。用“我们来听听他们分月饼的时候在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首先教师抓住“一人一半是什么意思?”“怎样分才是一人一半”等问题来使学生来理解平均分,并用一张纸任意折出一半大,一半小的反例让学生辨析,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明确的建立平均分就是每份完全一样、大小相等的概念,为学生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打下基础。然后教师直接指出,平均分成的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这就是我们认识的第一个分数1/2,然后指导学生读写1/2。让学生借助月饼图说说1/2的含义。在分一分和说一说的活动中,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整数扩展到了1/2。
    (1/4) 分数是否只有1/2这一个呢?继续观察月饼图,这块月饼被平均分成了四份,指着其中的一块提问,还能不能用1/2表示呢?为什么?让学生说说理由,并试着用新的分数来描述这一块月饼与整个月饼的关系,借助于1/2的认识,类推出1/4,同时指着其它几块逐一提问“这一块是它的几分之几呢?”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有了第一次扩展:从1/2--1/4。
    此时对学生的创造性予以及时肯定,鼓励学生试着想象一下:如果把这块月饼
    平均分成5份、6份、10份……时,其中的一份还能用1/4表示吗?那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此时学生的大脑中会产生更多几分之一的雏形,为认识其它分数打下基础。
    课本93页“做一做”第一题,96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两组基本练习,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使学生直观看到无论一个图形形状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二)教学例2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初步认识1/2、1/4以后,让每一位学生用老师发的一张正方形纸折1/4,并用彩笔表示出它的1/4,再组织学生交流与展示,引导学生观察与比较几种不同折法:为什么折法不同,每份都是这张正方形纸的1/4呢?通过折和说的过程,使学生明确:只要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4,不仅加深了学生对1/4的理解,再次突显分数的本质--平均分。
    折1/几
    此时学生认识了1/2,又认识了1/4,分数是不是只有这两个呢?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我又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并用手中的学具折出自己喜欢的分数的活动。这一极具探究空间的开放性活动,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极大发挥,在动手操作中积极建构数学模型,在“做分数”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新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认识也由1/2、1/4扩展到了几分之一。
    (三)教学例3
    为了使学生能从比较大小的角度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刚才分月饼得出的1/2和1/4及喂鸽子的食槽分出的1/4和1/3的大小,借助直观图,学生能很快比出大小,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由小精灵聪聪提出“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如:不同的物体可以表示同一个分数,同一个物体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则每份越多。比一比的活动,力求从不另一个方面完善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随后出示:基本练习第95页“做一做”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基本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后,由小精灵聪聪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分数的历史和演变,渗透数学文化思想。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认识了几分之一,我们再来看看主题图,在图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表示?
    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和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最后选取图中的一个多边形问学生:图中涂色部分还能用分数表示吗?这一问题无疑会与学生刚刚建立的新知产生矛盾?能还是不能?在学生的争执中,教师抛出答案:不能用几分之一表示,但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这将是我们后面要继续学习的内容。这个练习力图渗透分数由几分之一到几分之几的扩展。
    四、小结梳理
    这节课学到哪些新知识,有哪些新的体会?
    五、巩固练习
    (1)课本“做一做”第1题。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3)做一做”第2题。练习二十二第3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执教的题目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 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91页到93页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意义,还是读写方法、计算方法,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
    二、说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平均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学生生活中已经有这样的经验。例如,妈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给弟弟和妹妹,每人分得半个月饼。但学生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有以下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3、情感目标: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到数有整数向分数扩展,体会分数在数学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根据教材的特点,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并描述几分之一的含义。这节课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圆片、正方形和长方形还有线绳等教具和学具。
    四、说教学流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一开始,由狗哥哥和狗弟弟分月饼的故事导入。在预习案中提到了,第一天,他们买了4个月饼,狗哥哥想要3个,狗弟弟不愿意,引导学生们说出必须要平均分月饼,分得的同样多,这样才公平。在这里强调平均分和分得同样多。接着出示情境,第二天,2个月饼,每人分得1个。到了第三天只买了一个月饼,那每人分得多少?这个问题成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矛盾产生的创生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说出每人分半个。由此导入新课,半个月饼怎么用数来表示,引出今天学习的知识内容。让学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而且说一说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达到这些学习目标。熟悉的分月饼的情境唤醒了学生对“平均分”的回忆,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基础,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学生们各抒己见,有写二分之一和一分之二2种写法的,老师比较两种不同写法的相同之处,都有1和2,很容易理解了毎人分得的个数可以用整数2、1表示。由分数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上是怎么规定分数的写法的。强化二分之一的意义和写法。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1、深入认识1/2
    接着,我让学生们用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来自己表现出二分之一来,学生有用圆片的、有用正方形的,有用长方形和线绳的,我将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别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含义,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和同位交流,发现相同点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不同点是平均分的图形不同。看来,表示分数时一定要说清是“谁的”很重要。
    这样在学生动手动脑,交流分享中,丰富二分之一的表象,进一步感受到分数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说说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的,加深对二分之一的`认识。
    2、动手操作自己创造一个分数
    引导学生要想得到分数必须平均分某个物体或者图形,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小组共同合作创造一个分数,先折,再画。然后考虑这些分数都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创造出了许多的分数,让同学们上台展示自己的分数,并且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都是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还有同学思维能力比较强,创造出了像八分之四这样的分数。接下来就来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每个分数都有一条线和2个数字,这条线就是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下面的数字是分母,表示分了几份;上面的数字是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就像母亲背着孩子,学生们就更加深刻的记住了分子和分母,也比较容易的区分。由此,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分数的本质属性,同时在“做数学”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3、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我由小猴和小猪争论谁吃西瓜吃的多出示比较分数大小的题目。
    1/2 :1/4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西瓜的图片很容易就得出2分之1大,让学生自己提问,然后自己总结出为什么2比4小,2分之1却比4分之1大呢?学生说出了平均分的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越小。接着再出示8分之1.
    总结出分子是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再由一条纸条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六分之一进行比较,内化对整体1的认识。
    五、 联系生活,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先让学生看德国国旗,健身器材,巧克力上面藏着的分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出现过哪些分数,学生说出了,吃一个馒头或者一块面包或者一盘菜的几分之几。体现了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延伸铺垫。
    讲到这,这节课接近了尾声。我对学生的课上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出示8支铅笔)先把8支铅笔的1/8奖给发言积极的同学,每人奖励几支铅笔?再把8支铅笔的1/4奖给遵守纪律的同学,每人奖励几支铅笔?通过获得铅笔的支数不同活动,学生了解分数不但表示一个物体的一部分,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为今后理解分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最后,在这种奖励的愉快氛围中进行全课小结。我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认知机构。
    根据教学的基本要求,我设计了三组练习。第一题,填分数。第二题是比较分数的大小。第三题是拓展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做。这几道练习题形式不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
    六、说学习评价
    这节课我采用自我反思评价,师生互相评价的方式,有利于建立学习自信心、主动性,体现评价的多样性,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板书主要是由我的书写和学生的作品组成的。突出重点,克服了课件上没有完整板书的弊端。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7
    一、说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认识分数”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先从学生们熟悉的野餐均分食物的情境出发,联系平均分蛋糕的结果,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方法折纸,并涂出它的1/2,进一步体会意义,接着又在操作活动中教学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这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扩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理解并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以分数来表述。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地反思并获取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这节教材的要求是这样的: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根据教材地位、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方面: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操作、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认识分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方面: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3、教学难点:在头脑中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
    三、说教学策略
    1、突出数学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数的概念是一个原发性概念,学生头脑中没有与之对应的上位或下位概念,因此必须遵循数学概念形成的规律,按照实例观察、分析共性、抽象属性、符号表示、具体运用的流程充分展开教学过程,尤其是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比较丰富的表象。
    2、突出数学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本课教学从教师的教来看,要做到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要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从学生的学来看,要注重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注重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交流。整个教学过程着眼于一个“探”字,贯穿一个“疑”字,突出一个“动”字。
    (1)自主学习,着眼一个“探”字。
    数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让他们拥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亲身感受探寻数学的乐趣,用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例如:表示半个蛋糕时,让学生尝试着想办法表示它。这样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
    (2)巧妙引导,贯穿一个“疑”字。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把学生思维引到焦点上,使他们动脑筋,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当认识了二分之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能折出这张纸的1/2,你还能折出它的几分之一呢?这样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3)实践操作,突出一个“动”字。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学具等实践活动,在思维活跃和情绪高涨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活动中,学生不单单是在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的是通过“动的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外在“动”的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
    四、说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出示情境图,说说准备了哪些食品?怎样分能让两人都满意?(突出平均分)
    2、学生共同平均分野餐的食品,汇报分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在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中经历由整数拓展到分数的过程。】
    (二)、探究新知:
    1、认识1/2。
    (1)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小圆片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初步形成1/2的表象。
    (2)老师小结揭题,规范表述分数意义的语言,并指导写法、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含义。
    【设计意图: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学生逐步积累了1/2的基本表象,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尝试建构1/2的意义,整个环节从操作实践开始,完成于意义建构。】
    (3)通过反例(没有平均分的情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设计意图: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4)折纸游戏:表示其他学具图形的1/2,体验不同折法,设问:大家看黑板上这几幅作品,他们的折法不同,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可以用1/2来表示,那是为什么呢?并观察发现:平均分的图形大小相同,他们的1/2也相同;平均分的图形大小不同,他们的1/2也不同。教师重点指出“要讲清是谁的1/2”。[这里为今后分数应用题中分率与对应单位1埋下伏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发挥创造性,从各种不同的方法中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认识几分之一。
    过渡:除了能折出这些纸的1/2,你还能折出它们的几分之一呢?(相机板书:1/3、1/4、1/5……)让学生利用各种学具纸片等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贴上黑板上相应的分数下面,并说说分数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
    3、在辨析中深化认识。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设计意图:针对分数概念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目的的让学生鉴别,以加深印象。】
    4、辩论验证,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谈话引出辩论问题:妈妈买了两个同样的大饼,弟弟吃了一个饼的1/2,哥哥吃了一个饼的1/4,他们谁吃得多?引发不同意见,引导学生通过折纸来加以直观验证,也允许学生进行单纯数学思考,即从平均分的份数上理解其中一份的大小。
    (2)妈妈吃了饼的1/8和兄弟俩比一比,是多还是少呢?
    (3)整理本堂课上用圆片表示的分数,进行排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秘密。(同样大小的圆片,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再出示一整个全部涂满颜色的圆,体会几分之一与“1”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主动辩论、验证比较,一方面丰富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三)巩固新知:
    1、听写分数的练习。(教师说分数的方式是多样的,如A、八分之一;B、一个分数,分母是10,分子是1;C、把一块糖平均分成5份,一份是这块糖的几分之几。)
    2、从身边的事物中找一找分数,并具体说明一下,老师可以先举个实例作启发。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形式听写分数的综合练习,巩固本课所学基本知识点。通过寻找身边的分数再次让数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从黑板报中“艺术园地”约占版面几分之一的估计中,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拓展。
    1、全课总结。
    2、发散练习:表示出每个小图形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此题是课本上“想想做做”第6题的延续,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8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分享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案给大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几分之一”概念的形成。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一分好吗?
    现在有四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多少?
    两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多少?
    像这样,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什么分法?
    我们再来看看如果一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呢?每人得到多少呢?
    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那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1/2
    1、认识1/2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分这一块月饼的?每人得到多少?
    看一看两个半块月饼大小一样吗?
    分后的两块饼大小完全一样,这就是把饼平均分成两份。这半个月饼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个月饼的1/2。
    也就是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
    你们能在这块月饼中找到另外一个1/2吗?
    2、 写分数1/2
    我们来写一写。
    谁来读出这个分数,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几含义,1/2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如果这样分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练习:图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 1/2 表示。为什么?
    总结:只有平均分才能保证分的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分数。
    课件,每人得到的1/2块月饼,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所以我们在描述时,必须要说清是谁的二分之一。
    是不是只有分月饼能得到二分之一,还有什么办法得到二分之一。
    3、折纸活动
    任意拿出一张图形,先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2。
    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
    我们用这三种折法折出长方形的1/2,那么同一个图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
    总结:一个月饼,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只要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发现分数
    1、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表示?谁来写一写?1/4表示什么意思?
    请用正方形折一折,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四分之一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写?1/3表示什么意思?
    3、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并涂上颜色。1/5表示什么意思?
    总结:向1/2、1/3、1/4、1/5这样的数都叫分数。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平均分成100份呢?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分数吗?
    三、巩固练习
    1、下列不是平均分的请打×
    2、 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说一说理由。
    3、你知道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吗?说一说理由。
    4、判断题
    5、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 ,在( )里划√
    同样的正方形,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呢?
    总结:形状相同可能表示的分数不同,形状不同可能表示的分数相同。
    6、会变的正方形:说出正方形 在不同图形中分别用什么数表示?
    8、想一想。
    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1 ……分子 平均分
    ─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是谁的
    2 ……分母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9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123页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能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学情分析:在第七单元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对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有了初步认识,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并能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相信大部分学生学得较好。但毕竟是初次学习分数,可能会存在一些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不清晰,对比较分数大小等知识点混淆等现象。所以,在复习时既要照顾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稍欠的`学生,又要考虑让已经掌握较好的学生的发展,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1、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板书: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读、写分数比较大小简单的分数加、减法2、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
    二、基本练习
    1、看图说一说能否用分数表示,能的说出分数。
    2、抽取其中一个分数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3、比较大小问:你能比较题1中哪两个分数的大小?(生自由比较)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
    练习:从小到大排一排
    ①2/108/10 6/10
    ②1/51/10 1/7
    ③1/83/8 1/164、
    加减法1/4+2/4=8/10-1/10=2/5+3/5=1-8/10=1/8+3/8+2/8=8/9-2/9-5/9=
    说一说:计算这些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练一练:数学书126页第9题、第10题,教案。
    5、解决问题
    ①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用这样的1份做幸运星,3份做花,做幸运星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幸运星比做花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二,第二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五,还剩这杯水的几分之几没喝?
    三、拓展练习
    1、完成123页第12、11题 指导第11题
    先问:你觉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数?练习并校对可能有学生用不同方法表示8分之4,教师可问:这几个分数的大小是怎样的?
    2、说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①(见课件)
    ②完成123页动脑筋
    3、爬山坡比赛丁丁用了八分之一小时,东东用了八分之二小时,明明用了二分之一小时,谁跑得最快?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2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通过交流、互换思考来达到互相进步的学习意识;
    2、通过带有思考的动手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富有创造力的学习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想法,使学生能富有激情地、充满想象力地学习数学;
    2、通过学生交流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倾听、敢于发言的积极学习态度;
    3、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美,数学来自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几分之一真正的意义,如何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来看老师写一个数1/2(看仔细了哦)
    师:你认识这个数吗?
    【预设一】真棒!你都知道这个数是分数!(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预设二】你太厉害了!了解了这么多。
    师:这个数你会读吗?
    生:二分之一。
    【预设三】真能干!都会读这个数了,这个数就读做二分之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那这1/2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用身边的例子来说一说吗?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学生举例)
    师:看来同学们对1/2有了大概的理解。
    二、认识几分之一
    (一)认识二分之一
    1、找月饼的二分之一
    (出示月饼图)
    (1)师:你能找到这个月饼的1/2吗?
    教师出示平均分的情况。问:这里所分的每一份都一样大了吗?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是怎样找到这个月饼的1/2,先想一想,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课件演示过程)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板书)
    师:这一份可以用1/2来表示,那这一份呢?(教师手势指月饼)
    师: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看来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2、找出长方形的1/2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能干,找到了月饼的1/2,那你能找出这个长方形的1/2吗?
    师:谁愿意把题目读给大家听?清楚了吗?那就开始吧。
    【展示反馈学生作品】
    异中求同:这些涂色部分的形状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师:同一个图形中,折法不同也没有关系,只要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二)创造分数,认识几分之一:
    1、师:认识了1/2,你还想创造几分之一呢?能说得完吗?
    活动主题:你还想创造其他分数吗?请先听清楚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随意选择信封里的图形,折一折,并涂上颜色,表示出一个自己想要表示的分数。
    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先说出自己创造的是什么图形的几分之一,师板书该分数,然后再由该生说明自己是怎样得到该分数的,并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2、展示反馈: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本质。
    A、不同图形,创造相同的分数(1/4为代表)
    B、统一图形,创造的不同分数。
    (三)欣赏生活中的`分数。其实生活中也因此隐藏了好多分数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四)分数的组成:
    师:分数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不一样,它分成了三个部分,你知道这三个部分的名称吗?
    请自学课本90页最下面。
    提问①:不管是我们生活中发现的这些分数,还是我们动手去创造的这些分数,都必须做到哪一点?(平均分)
    说明:可见,平均分是一个分数的开始(板书分数线),这叫分数线,是平均分的意思。
    挑战: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写一个分数呢?
    (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三、闯关练习:
    1、第一关:火眼睛睛,判断。
    2、第二关:智力大比拼。填空: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3、第三关:奇思妙想。
    4、机动发展:找图中的分数
    四、课堂总结:
    和学生一起回想这节课的学习过程,谈自己的收获或自己还有待解决的疑问。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2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郊游的时候,小明和小红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原来他们在分月饼,我们能不能帮他们公平的分一分?
    生:平均分才公平。
    师:那每个人得到几块呢?
    生:6÷2=3每人分3块。
    师:嗯,你说的真好。我现在拿出四块来分给两个人,怎样分才能公平呢?
    生:还是平均分,用4÷2=2每人分2块。
    二、师:你说的真完整。我现在再拿出一块来分给两名同学,你说我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还是平均分,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一人分半块,就是每人分一半,这样就公平了。
    师:噢,对,你说的很有道理。
    师:那么,这半块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分数”。师板书“分数。
    师:那么这半块月饼怎么用分数来表示呢?刚才老师在分月饼时是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
    师:分了几份?
    生:两份。
    师:每人分得多少?
    生:两份中的一份。
    师:对也就是二分之一。那么二分之一怎样写呢?
    教学写分数“二分之一”
    师:拿出练习本跟着老师一起写: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师边说边板书)平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2”,(师板书)每人分到的都是两份中的.1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1”。(师板书)
    三、师:这个二分之一表示的含义就是,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
    四、我们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谁来说一说下面这个月饼是怎么分的?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同桌讨论)抽生回答。
    师:唉呀,真厉害。
    五、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分数的每一部分都有名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师:真棒,读的非常正确。
    六、老师带来了几个图形,看看下面的图形它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几分之一呢?应该是几分之一,理由。
    七、下一个判断对错,运用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一下。
    八、我出一个难题的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
    九、师:好,请你拿出方形纸下面,创造一个分数,可以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也可以折出它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等等,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来汇报一下?(生折师巡视)
    师:大部分同学都坐好了,看来是都折完了,谁愿意把你折的展示给大家呀?(指生展示)
    生:我先把正方形角对角折,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上其中的1份,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生:我是把这个正方形边对边的对折,就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涂上其中的1份,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师:刚才大家的折法不一样,但是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四分之一呢?
    生: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部分是其中的1份。
    师:对,只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生:第二个图形的涂色部分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因为平均分成了四份,应该用四分之一表示。
    师: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数。
    十、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去探索有关分数更多的奥秘。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