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中生物说课稿
范文
     高中生物说课稿(精选1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物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生物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地位
    这部分教材先介绍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再从呼吸系统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引入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有关知识。即三个中心问题:
    1、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
    3、人体内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消化、运动、循环、排泄系统存在紧密的联系,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
    呼吸涉及能量与物质的交换,与新陈代谢直接有关,学好这一部分内容也有助于对“新陈代谢”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理解肺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了解呼吸频率及肺活量的概念。
    (3)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掌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推理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形成“生物是一个统一整体”及“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辨证思想。
    通过学习人工呼吸,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育;通过学习呼吸频率、肺活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肺的结构和功能
    2、呼吸运动的过程
    3、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
    分析:
    (1)肺的结构和功能是学习本节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的学习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生物学观点的建立。
    (2)呼吸运动是本节基础知识的重点。该原理需要通过学生观察一系列的动画之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才能理解,因此也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重点。
    (3)呼吸运动解决的是人体外环境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接着要解决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如何交换问题,无论从知识的完整性来看,还是从能力的培养来看,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应作为本节的重点。
    难点:
    1、呼吸运动的过程
    2、扩散作用及气体交换的过程
    分析:
    (1)呼吸运动是负压呼吸,而学生还没有压强的概念,就很难理解空气是“压入”肺内而不是“吸入”肺内。
    (2)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作用,而扩散作用这个物理概念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教给学生是有一定困难的,加上肺泡里、血液里、组织细胞里的气体都是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理解体内气体交换的微观过程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二、教学方法
    自学导思法——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
    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自学导思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材中的肋骨运动的演示实验是平面的,不够形象,很难形成知识的迁移。而媒体动画是立体的,直观的、动静结合的,结合教师的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将学生将感性的认识引导到了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学习方法指导
    1、指导观察模型、图片和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结出生物学的“统一”原理。并学会运用这种原理指导以后的学习。
    4、学会用系统表、表格、图解表来总结,便于记忆。
    四、教学程序
    下面通过教学程序来谈谈教法、学法的具体应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引言
    1、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有哪些?
    学生活动:
    请学生像游泳时练习憋气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
    2、气体的进入是由哪个系统来完成的?通过生活常识来设问,激发了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自然引出课题,
    新知识学习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设问:
    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学生活动:
    学生自学教材,观察教材中的系统模式图,观察人体模型,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忆,提醒三点:
    ① 看书和看模型要联系自己的身体,联系外界气体进入自己肺部的通路。
    ②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观察
    ③ 注意喉、气管与食道的位置关系。
    合起书看投影图,依次回答各器官名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实际来学习,使学生感到能为自己的健康服务,从而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的兴趣。
    提醒学生观察图形、模型时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依次观察,使观察具有全面、完整、有条理和细致的特点,进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重点突出肺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辩证观点;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设问:
    1、呼吸系统各组成器官有何特点?
    2、鼻涕和痰是怎样产生的?
    3、为什么呼吸道有清洁气体的作用?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上述问题,各小组汇报结果,教师小结。
    设问:
    1、肺的功能是什么?
    2、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猪肺实物,观察肺的层层放大图,自学肺的结构特点,开展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教师评价。
    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示媒体动画一
    我们进行呼吸,外界气体进入体内的什么器官?
    那么气体是如何进入肺的呢?
    学生活动:
    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如何变化。
    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和呼气有什么关系呢?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获取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学习有得必先有疑”,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也是人的一项重要素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新知识学习示媒体动画二、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
    观察动画,演示实验,思考为什么手拉橡皮膜,气球就扩大?而松手,橡皮膜回缩,气球则缩小?
    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胸廓扩大——rarr;外界气体入肺
    胸廓缩小——rarr;肺内气体排出通过形象直观的'媒体动画和教师演示实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先让学
    生明白是胸廓变化引起气体进出肺的,解决肺的负压吸气问题。再让学生探究是什么原因引起胸廓的变化的呢?最后综合思维。形成对呼吸过程的整体理解。
    与教材相比,这种教学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更容容易接受。
    强调学生在观察动画时,要有目的,有重点、有次序、有对比地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胸廓的变化的呢?
    示媒体动画三(侧面观和正面观)
    学生活动:
    观察媒体动画,思考:
    1、主要哪些骨胳肌参与引起胸廓的变化?
    2、肋间肌收缩,胸廓如何变化?
    肋间肌舒张,胸廓如何变化?
    3、膈肌收缩,胸廓如何变化?
    膈肌收缩,胸廓如何变化?
    示媒体动画四,这里既反映了肋骨的运动,也反映了膈的运动,肺的体积变化也体现出了。
    学生活动:
    要求学生结合动画,以及前面的观察结果,开展小组讨论后,通过层层推理,依次说出吸气的过程。利用表格来进行总结。
    至于呼气的过程正好与吸气相反就可以了。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对比记忆。
    学生活动:
    呼吸频率:
    让学生进行自测1分钟呼吸的次数,并报告结果。让三、四个同学快速做15个起蹲动作,马上测定1分钟内呼吸的次数。请学生概括什么是呼吸频率?
    肺活量:
    结合体检经验,强调肺活量是在尽力吸气后,再一次尽力呼气呼出的量。讨论为什么肺活量是反映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人工呼吸:
    强调是人为外力完成表格中粗体字标出的工作。再介绍人工呼吸的方法。
    通过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育;通过呼吸频率、肺活量的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新知识学习人体内如何进行气体交换?
    (1)由学生实验引入
    学生活动:
    先让学生来做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的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对比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继而提出为什么呢?(问题产生)
    再问:增多的二氧化碳哪里来?
    ——组织细胞利用了氧而产生了二氧化碳。
    再问:肺吸入的氧是如何进入体内组织细胞的呢?体内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如何排出的呢?(推理分析)围绕氧和二氧化碳的来与去层层提问,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符合探究式学习规律。
    学生亲自动手,有利于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2)原理
    学生活动:
    喷洒空气清新剂,为什么前排的同学先闻到香味,而后排的同学后闻到?
    观察图片,为什么在书房能闻到厨房里的香味?
    观察动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得出结论:气体分子由浓度高向浓度低方向扩散。通过一些现象(香味的扩散),这是一种感性认识,再用一个模拟动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得出结论,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3)过程
    学生活动:
    观察动画,要学生结合动画,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哪里的氧含量高?哪里的二氧化碳含量高?并将气体交换的原理迁移到这里,说明为什么气体扩散的方向是这样的?
    应强调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与肺泡部的气体交换相对比地学习,相对比地记忆。
    在这里还要特别强调发生了气体交换后,动脉血和静脉血是如何转变的?加深对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的理解。再结合血液循环的路径,强调气体是由血液进行运输的。从而把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对呼吸全过程的整体理解。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与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通过用媒体动画的形式来展现微观的生理动态,突破难点。
    这里是用层层提问的方式,侧重的是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体现了呼吸与循环系统的联系。
    小结
    练习学生活动: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课外阅读:煤气中毒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指导学生进一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板书设计: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我的板书设计分三大块。
    第一大块是用系统表来总结呼吸系统的组成。
    第二大块是用表格的形式来总结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第三大块是用图解来总结呼吸的全过程。
    这种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突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简洁明快,体现了板书设计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与艺术性。
    练习与评价:
    我精心编拟了难度适宜,题量适中的练习,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及时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评价,学生则可以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巩固提高。
    在练习的内容上,主要分为基础知识题,分析思考题,综合应用题。层次分明,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
    在练习的形式上,让学生以游戏式愉快参与,轻松投入,答对有电脑奖励,答错有电脑鼓励,有的题目还让学生亲自上台来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这种练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认知心理,符合现代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使学生感到学习“易”、“趣”、“活”。
    五、教学思想
    下面我概要地说明一下,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优点,以及其理论依据。
    1、注重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充分利用模型、学生实验,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动与静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象生动,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2、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教学设计中有大量学生活动,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通过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观察和思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高中生物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细胞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的《分子与细胞》这一模块的第六章第一节内容。这一节分两个课时,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细胞周期的概念和有丝分裂的过程及意义。本章的学习,是学生从前面几章了解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本章的学习需要以前几章的内容作基础。另外,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概念与必修2中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联系很密切,同时,有丝分裂作为细胞分裂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学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的基础,也是学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3)、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阶段的重要特征,尤其是DNA和染色体规律的变化。
    2 能力目标:
    1)尝试用模拟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2)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构建染色体模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能力。
    4)通过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讨论,使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通过细胞增殖过程的学习,树立科学的生物进化观点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2.教学难点
    (1)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 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3、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1 通过染色体模型观察与制作,设计模拟实验和制作动态的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 编顺口溜(例如:膜仁消失显两体)帮助学生记忆有丝分裂各阶段染色体的行为。
    3 利用曲线图形象化的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攻克重难点。
    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1高中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初中已有了较大发展但还不成熟,已形成了较好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
    2 学生初中时已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非常浅显,总体来说高一学生生物基础知识少,所以要充分利用前五章学生对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为基础,从培养兴趣方面展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法设计
    1)、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复杂,我会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及对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并引导学生用联想的方法把模拟实验结果迁移到真实细胞上。 -------采用“探究—发现”
    3)、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4)、模型教学法:利用自制的染色体等物理模型以及数学模型,以曲线描述数量变化规律,以图解突出重点。
    三、说学法
    课堂上采用自学法、讨论法、归纳法、模型构建法等,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对重难点知识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落实好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通过图片与日常生活现象引出生物学问题,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创设问题情景,讨论“与鼠相比,大象的个体很大,是不是组成大象的细胞体积特别大?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等产生原因。
    1、归纳:生物体的生长包括: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 和 细胞增殖---增加细胞的数量
    2、质疑:为什么生物体大多数是由很多体积小的细胞组成的 ,不是由少数体积大的细胞组成?为什么细胞不能一直生长形成大型单细胞生物?
    3、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深入思考,培养质疑求实的态度,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
    新课讲授
    1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探究实验(预习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规范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注意要学生把模拟实验结果迁移到真正的细胞上。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分析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结论: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相对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结论迁移: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的核质比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思考与讨论:既然细胞越小,细胞相对表面积就大,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
    (细胞体积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基本结构(如核糖体)和物质(如酶)所需要的空间决定)。
    2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回答一下问题:
    (1)细胞增殖的意义是什么?细胞以什么方式增殖?
    (2)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有哪些?主要方式是什么?
    (3)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分为那几个阶段?时间分配如何?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抓住关键词“连续分裂的细胞”,理解哪些细胞具有细胞周期哪些细胞没有。并结合模拟动画,使学生充分认识细胞周期的起止点及各个时期的特征。” ------突破重点难点
    请学生回答下列图示中那些可以代表一个细胞周期?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理解各个阶段染色体的行为是关键。
    (1)通过模拟动画,展示高等植物有丝分裂各个阶段的动态图,让学生对有丝分裂形成一个整体连续的印象。
    (2)分组让学生在课桌上也可以用橡皮泥、纸片等材料简单制作染色体模型来表示各个时期的变化,选取制作较好的进行展示。
    然后老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绘图,逐步的示范讲解有丝分裂各个阶段的变化,尤其要注意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同时配合使用染色体模型来表示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如:间期时染色质呈细长的丝状。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上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各个时期DNA和染色体变化并用函数图象表示出。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各时期特点,可以借鉴一些顺口溜。
    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分裂期: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归纳总结 细胞增殖(板书设计)
    一、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的核质比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
    三、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的概念
    2、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反馈运用 习题1、2、3、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所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我认为上这堂课时,通过联系生活举例,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将模拟实验引入课堂,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尝试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模拟实验法。这种探究学习、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索知识。
    (3) 本节内容抽象,难懂,我对课程资源进行了整合优化,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细胞分裂的连续性。黑板绘图和染色体模型的应用又克服了多媒体转瞬即逝的缺点,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改进不足之处
    (1)这节内容较多,教师要做好时间上安排,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对模拟实验方案的讨论可适当安排在课前预习阶段。
    (2)教学过程中有太多的学生探究、观察、思考归纳等活动内容,时间较难把握。
    高中生物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一)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一章第1节。
    (二)教材内容分析:稳态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必修3着重介绍的是由个体到生物圈各个层次的稳态。所以一开始就有必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稳态,理解稳态的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它们是下节课“稳态生理意义”的基础。教材一开始在“问题探讨”中调动学生围绕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生活环境的差异展开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界的认识。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包含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概念。教材以“细胞为什么能在内环境中正常生活?”、“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这样的问题,引出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内容。“细胞外液的成分”是学习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以血浆的化学成分为例进行探讨。教材在这部分内容最后总结“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在“内环境”和“生物进化”这两个核心概念之间建立了联系。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的概念比较难理解,教材用的篇幅稍多,并且用旁栏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pH的概念,教材用“学科交叉”栏目引导学生联系化学知识;温度特点比较好理解,教材则用一句话带过。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比较好理解。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则比较复杂,教材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初中所学过知识,经过讨论得到答案。教材正文后面还安排了与此有关的技能训练,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既练习、领悟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又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内容。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图文转化能力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4.教学重点及难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说学生学情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对生物学问题的分析能力,所以可以将部分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学习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有限,所以多给学生各自资料帮助学生分析,如图形、动画、图表、文字资料等。
    三、说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
    1.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完成章题的引入。
    2.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完成节题的引入。
    3.“人体内环境组成“内容很抽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直观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将有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启发学生回忆手脚磨出水泡的情景,说明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等,帮学生建立对细胞外液的感性认识。关于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教材写得比较具体,而且配有插图,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同时参考教科书中的图形,进行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利用动画演示引导学生理解三者间的关系。在看图过程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识别图中各种结构和成分,弄清各结构间的关系。再提供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整体图,有助于学生建立对人体细胞外液的整体认识。
    4.“内环境的成分” 比较简单,给学生图表资料后,先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本思考题,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性给出答案,直至师生共同补充完整。阅读课本,明确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的异同点。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一个抽象、难以理解的深层次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资料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等讨论活动,使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在资料分析中,讨论题1和2围绕有关细胞外液成分的问题;讨论题3和4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有关;讨论题5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有关。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再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学生分阶段进行讨论。先讨论1、2题,学习渗透压和酸碱度时,再讨论3、4题,第5题则可以放到“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标题下的“思考与讨论”中去。这样做有利于分散难点,突破每一阶段的重点。
    6.“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与学生在必修1中学过的物质出入细胞的内容,及初中学过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知识联系紧密。教材提供了“思考与讨论”和“技能训练”两项学生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并建立起与新知识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生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是如何完成的?二是选择哪种表现形式来表达。这时他们就会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讨论,讨论结束后,应由同学或老师总结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制作好的范例(见课件)。
    7.每个知识点设置练习题及时巩固。
    四、说学法
    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1. 画出本节课的相关概念和名词术语;
    2. 记下重点难点和疑点;
    3. 注意分析图形图表;
    4. 多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联系,形成概念图。
    5. 整理课堂笔记,课后补充典型例题,课外相关知识。
    高中生物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的特征》这节课是本套教材的开篇内容,它交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从而为本学科指出了研究的对象。本节内容的呈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的弊端,从而召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3、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4、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讨论的组织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还带着稚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初一新生,他们还不懂什么是生物学,虽然具有一些小学自然课基础,但对生物的特征只具朦胧的认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不强。
    三、说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探究法。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拿来做教具,充分设疑,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认识生物,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说学习方法
    学生以小主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五、说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目前我校还没有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基于这种实际条件,我一实物为教具,准备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实物,及一些图片。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实物,如蘑菇,含羞草,瓢虫,水瓶等
    六、说教学过程
    1、小组竞赛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一开始上课,先进行一个小组竞赛,教师把师生课前准备的实物放在一起,要求各小组把它们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类写在纸条上,看哪组正确率最高,然后排列名次。这种导入新课 的方法,抓住了初一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增长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能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
    2、充分质疑 分析讨论 畅所欲言
    从上面的竞赛内容,順理成章地提出本节课要讨论的重点问题
    (1)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2)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全班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问题,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真正体现新课标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通过这一过程,教师收集学生的正确观点,纠正学生错误观点,使生物的共有特征在学生头脑中渐渐清晰,以利于接下来的教学的顺利进行。
    3、举例和讨论 突破重难点
    通过以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从而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1)小组讨论:人为什么要吃饭?动物都要吃东西吗?植物也"吃饭"吗?它们吃什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一出,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亮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还争得面红耳赤。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了知识,最后在教师适当的讲解下各小组达成共识,得出结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小组讨论:人为什么要大小便?动物都要排出体内的废物吗?动物还有哪些排出废物的'途径?植物是怎样排出废物的?这说明生物都有什么现象?
    通过学生的讨论,最后得出:生物都要排除体内的废物。
    (3)小游戏、小讨论:拿东西在小组成员眼前晃一下,他会怎样?或拿东西想打他的头,他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植物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吗?怎样证明你的说法?
    对这些现象的原因,学生能解释的很少,而且解释的也不够到位,特别象植物对刺激有明显反映的例子少。这时教师做适当的解释得出结论即可。更多的疑问作为质疑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最后总结出: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4)小竞赛:
    举例说出生物繁殖的方式,看哪组举的多。谁能说出生物体是有什么组成的?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吗?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回答这些问题,比谁的知识丰富,谁为小组作出的贡献大。由此启迪学生,平时要多用功学习,将来才有胜过别人的希望。"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由学生总结出: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学生并不清楚,由此设疑,为以后的学习设下伏笔。
    (5)学生讨论:
    小猫掉到水里,长时间出不来会淹死,死亡原因是什么?植物也要进行呼吸吗?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把所知道的告诉给其他同学。通过表达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得出: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因学生知识有限,只要求知道什么是呼吸,而不能对呼吸进行深入地探究。
    4、课堂小结 课后延伸
    通过以上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出生物的特征,教师板书。
    同时提示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如果你对课本中提出的生物的特征有什么不同意见而需要补充和建议的话,课后可以进一步观察生物,查阅相关资料。
    5、课堂练习
    小组间举出不同的例子,相互提问是生物还是非生物,教师做裁判。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呈现生物的六个特征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高中生物说课稿 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向各位专家、同仁学习交流的机会。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合作用的发现》,下面我就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感悟六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设计理念
    以新课标“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变教材中经典实验的学习过程为探究过程,为学生创造“知识再发现”的探究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探究性和目标的完整性。
    二、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在这其中蕴含这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好材料。
    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维目标,注重知识发现的同时,更强调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我将“光合作用的概念、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实验设计中的两个基本原则”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单一变量原则中实验变量与无关变量的辨析”是难点所在。
    三、学情分析
    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了解学生,分析学情”非常重要。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条件等知识基础,对于光合作用发现史也有所了解,但对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了解不多且不成系统。能力与思维方面,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形成,但还很不完善,对新事物好奇,却又缺乏理性思考。
    四、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选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依据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知识的发现过程,促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能力的逐步形成。
    互动讨论法:通过创设民主、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两方面的优势。
    直观教学法:利用语言、实物、多媒体等多种直观形式,激发学习兴趣,让兴趣引领学生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为很好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我设置了“课题引入——课题展开——课堂小结——巩固练习-课后延伸”五个紧密联系的环节。
    (一)课题引入
    我先从光合作用在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环境保护三方面的重大意义入手,用数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按年代顺序展示光合作用发现史中的著名实验,并配以相关图片,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方向,这样自然导入新课。
    (二)课题展开
    我有选择有侧重地介绍了光合作用发现史中的'几个经典实验,先以简单的普利斯特利实验启发学生思维,再用经典的萨克斯实验来调整思维,接着在精巧的恩格尔曼实验中完成思维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使学生的应用思维得以发展,思维层次逐步上升。
    1、简便易行的普利斯特利实验,我以演示法进行教学,向学生真实再现实验过程:光下,将燃烧的蜡烛置于密闭的玻璃钟罩内,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而把一盆绿色植物与燃烧的蜡烛共同置于密闭的玻璃钟罩内,相同时间后,蜡烛未熄灭。
    然后设置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根据以上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在已知密闭环境能使蜡烛熄灭的情况下,去掉第一组的实验可以吗?他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你能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吗?
    学生探讨答案时,我从具体问题入手,逐步将学生思考的重心由对实验结论的推断转移到对实验过程的设计上来。
    结合第二题答案(通过两组对比可以使结论更令人信服)适时点拨:设置对照实验是实验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原则,该实验中未放置植物的即为对照组。因为两组实验中只存在植物有无这一变量,所以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便与这唯一的变量之间建立了因果关系,这在实验设计中叫单一变量原则。由实验者控制的变量也就称为实验变量。
    再由第三题答案(因为没有发现光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所以有光时做是成功的,无光时做则失败)引入无关变量的概念,强调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还有其他的因素或条件会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因其不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所以称为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突出了“实验设计中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的教学重点,而且抽象知识在具体实例中的引入,符合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达到了启发思维的目的。
    【过渡】接下来,沿着发现史的主线,通过梅耶的实验结论设疑(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后,到底贮存于什么物质中呢?也就是植物在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中,还产生了什么物质呢?)由此引出萨克斯实验。
    2、经典的萨克斯实验,我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模拟实验的图片为素材来介绍该实验过程,这样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融洽了课堂气氛,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之后针对实验中的每一步操作,从实验设计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验设计本身和实验原则应用两个层面来思考。
    第一步,把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答出“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之后,我补充“这是为了消除原有营养物质这一无关变量”。
    第二步,将同一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这又是为什么?
    学生在思考后,已能答出“一半曝光,一半遮光是为了进行对照,这遵循了对照原则”,我再强化“光照与否便是该实验的实验变量”。
    第三步,剪下叶片,进行酒精隔水煮沸脱,这一步,教材中并未交待,有进行的必要吗?
    这时学生已能得出完整答案“脱色后,可使最后的实验结果更清晰,这同样是为了消除无关变量”。
    结合实验结果学生则很容易得出最后的结论“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从而为光合作用概念的建构打下伏笔。
    同时教师点明“实验结论的得出”与“实验变量的设置”间的必然联系,正是因为设置了光照与否这唯一的实验变量,得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曝光一半叶变蓝,遮光一半不变蓝),所以才得出了以上的实验结论。使学生从经典实验中加深了对本节重点内容的理解,内化知识的同时,也调整了思维。
    【过渡】在萨克斯实验的基础上,我巧妙选材(花叶冷水)并再次设疑(该植物叶片曝光一半的白色部分经碘处理后也不变蓝,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什么呢?能不能说光合作用的场所就是叶绿体呢?)学生思考后不难找出答案:能说明光合作用进行与叶绿体有关,但不能直接证明叶绿体就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紧接设问:怎样才能直接证明呢?培养学生科学求实态度的同时,自然过渡到恩格尔曼的实验。
    3、恩格尔曼的实验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动画在辅助教学中的优势,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再现实验全貌。
    “将水绵细胞临时装片置于黑暗无氧环境中,当极细的光束照射在叶绿体以外部位时,好氧细菌均匀分布,当光束照射到叶绿体时,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将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时,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
    学生观察后,我用更为理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考:
    1、选水绵和好氧细菌为实验材料有什么优点?
    2、实验中是怎样排除无关变量干扰的?
    3、恩格尔曼设置了怎样的对照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知识迁移能力。
    因此教学组织上也更突出了学生间的讨论、交流。
    学生探讨出答案后,点拨时我则从深层次逐个剖析:
    “从本实验恩格尔曼巧选水绵和好氧细菌再联系花叶冷水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实验选材的重要性,它有时甚至直接决定了实验的成败。”
    “第二题答案告诉我们,研究光合作用时,从单一变量原则出发,凡是能影响光合作用进行或实验结果的因素,则都应加以合理控制,如光照、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材料的存活状态,原有营养物质等。”
    “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实验变量的施加为突破口,确定实验变量的同时也就确定了对照实验。如本实验中的有光与无光,光照部位的不同。”
    最后把整个实验还原到具体的科学探究方法的模式中,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而且在设计实验时必须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与领悟,最终形成思维。
    【过渡】学生的思维在由启发到调整,再到逐步形成的上升过程中,我通过创设新情境(同位素标记法的引入),提出新问题(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到底来自于水还是二氧化碳?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呢?)进一步激起学生利用新知解决新问题的欲望,也由此转入鲁宾、卡门的实验。
    4、为了在运用中检验所学,鲁宾、卡门的实验,我以“分组讨论方案——自主设计实验——组间交流整合——教师总结验证”的师生互动形式来组织教学。
    (播放视频)
    分组讨论中,随着标记元素的选择、实验变量的确定、对照实验的设置、实验结果的预期、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与共同解决,学生新形成的思维在应用中得到了提升。
    自主设计实验既是对组内讨论的合理汇总,又是对科学探究方法的系统再现,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
    组间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勇于创新、敢于展示的平台,同时也能够发现学生在认识上的不足与思维上的漏洞。
    这是学时实验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错误做法:
    (将实验分为三组,分别为植物提供: H2O和CO2、H218O和CO2、H2O和C18O2,第一组为对照组)……有的是因为对对照原则理解不深造成的失误。
    (为植物提供H218O和CO2,一组置于光下,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有的是实验变量的设置上出了问题。
    (为一组植物提供H218O和CO2,并置于光下,另一组提供H2O和C18O2,置于暗处)……这种的做法则违背了单一变量原则。
    在思维整合中,对常见问题的失误归因与归类解决,使学生的思维在应用中得到了完善。
    最后,教师用科学家们的实验设计及结论来验证他们的实验设想,更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学生对光合作用发现史有了清晰系统的认识后,我让他们自己去归纳总结科学家们的实验结论,进而完成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知识建构。
    结课时,我再次把目光拉回到光合作用研究的方向,让学生体味科学探索艰辛与快乐的同时,也对其提出殷殷希望。
    (三)课堂小结与板书设计相结合,并突出知识与能力两条主线。
    (四)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上,我精选了有梯度的练习,题型富于变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认识自己思维改变的机会。
    (五)课后延伸作为课堂的重要补充,我设置了操作性较强的自主探究课题,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技术支持,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开展的有关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图片。
    六、教学感悟
    最后我想谈谈对本节课的一点感想: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真正还原了生命科学的本质,知识与能力并重,课内与课外并行。学生在这其中更多的是积极主动,合作交流,体会更深的是分享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这其中更多的是积极引导,肯定评价,“发现闪光点,激励自信心”。既鼓励学生参与合作的精神敢于展示自我的勇气,又让其感受到“从挫折中学会反思,进而提高能力完善思维”带来的满足。
    我想说,我更要说感谢新课程。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处理,不足之处,切盼各位专家,同仁多多指教,谢谢!
    高中生物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必修1第6章第3节的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学生熟悉的是个体的衰老,而对于看不见的细胞的衰老却知之甚少。细胞衰老有哪些表现呢?细胞衰老的原因是什么?细胞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细胞的凋亡与死亡有什么关系?这一连串的问题构成了本节内容的主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细胞的整个生命过程有完整的认识。同时细胞衰亡机制的研究与生物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对细胞衰亡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说学情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知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而且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寿命息息相关,学生比较感兴趣,这都为本节课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但是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以及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区别,学生并不是很清楚,这都需要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纠正学生的认知误区。
    三、说教学目标
    1.概述细胞衰老的特征;探讨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简述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2.培养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通过有关衰老问题的讨论,树立科学发展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为探讨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由于学生对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判断易混淆,因此教学难点为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五、说教法学法
    运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开展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提问学生:在家里大家注意观察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体和行为上具有一些不同于年轻人的特征,试举例说明。针对学生的回答,我将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征?引导学生从老年人的器官老化分析出老年人的组织细胞衰老、死亡,从而引出课题——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通过联系生活导入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与生物之间构建联系,发现生物来源于生物,提高学习的兴趣。
    2.新课展开
    本节课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
    首先联系生活实际,提问如下问题:
      (1)大家都处于青少年阶段,在我们体内有没有细胞衰老、死亡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2)每一器官内都有细胞不断衰老、死亡,那怎么办?
      (3)老年人的器官、组织、细胞在老化,有没有新细胞产生呢?能举例说明吗?
      (4)由以上分析你能看出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有什么关系?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一样吗?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交流,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讲解,从而让学生明确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细胞衰老。
    首先,我将讲解细胞衰老的含义,即细胞衰老过程是细胞内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之后设疑:为什么形容老人会用“干瘪的老人”?老年人为何出现“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的现象?老年人的头发为何会变白?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结合教材进行归纳总结出细胞衰老的特征。即:水分减少,代谢减缓;有些酶活性降低;色素沉积;呼吸速率减慢;膜通透性改变。
    之后继续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细胞的衰老呢?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我将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呈现,辅助学生理解相关学说。
    第三部分:细胞凋亡及细胞坏死。
    我将通过课件展示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蝌蚪尾的消失,以及胎儿手发育的过程中五个手指的分开的实例。通过实例引出细胞凋亡的概念,之后我将给学生讲解为什么叫细胞编程性死亡,然后组织学生从个体发育和组织细胞更新与机体的功能区分析讨论细胞凋亡对生物体有什么意义,最后强调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最后,师生共同探讨一个与细胞衰老有关的社会问题——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即教材的“资料搜集和分析”。首先提问: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口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主要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老年人的比例去讨论分析,从而引出“老龄化社会”的概念,之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长辈,让大家说一说他们的生活能力怎么样?在生活中,我们在公共场所遇到老年人应该怎么做?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通过与学生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设计的具有思考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内容,总结问题,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中的“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观点。
    3.小结作业
    为帮助学生形成对本节课的整体认识,本节课采取学生总结的形式,归纳本节重点知识,我会针对教学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申,保障学习效果。关于作业,布置学生课外到有关部门搜集资料,分析本地区的老年人的人口特点,并在市政建设方面给他们提出一些有利于老年人生活的建议。这一活动,旨在引起学生对老年人的关心,对人口老龄化给家庭、社会和国家以及老年人自身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的思考,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七、说板书设计
    以下是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炼学习的重点。
    高中生物说课稿 7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中地位
    地位:本节课位于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二节,其所有的知识点在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层次全部为A。
    作用:学习本课有利于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生物体生命活动周期,及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①被子植物种子的形成(A:知道)
    ②种子的萌发过程(A:知道)
    ③植株生长和发育的过程(A:知道)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以及进行知识迁移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观点,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根据教学大纲及新课标,体现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实施研究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新教材中要使学生“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的能力”的精神,拓展知识面,知识迁移等要求。由于本课引入了一个学生实验,所以在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我做了以上安排。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种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对种子形成过程中原有的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实践的融会贯通
    以上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主要依据新教材的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同时结合学生情况(如:原有的知识基础,知识理解能力)、知识本身的抽象程度和科学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迁移应用。由于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较欠缺,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学生对种子形成过程中原有的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实践的融会贯通。
    对于这些重难点的解决方法,我主要设计利用多途径,多维度及反复多次地强调讲授,结合实物观察、实验操作,学生阅读归纳,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方法及手段
    为了实现以教师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法等方法,并渗透语言、心理暗示,引导鼓励;通过把实验带入课堂,开展研究性的创新教学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现出生物学特有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法指导
    针对学生原有对植物个体发育过程,特别是种子的形成过程的生活常识,实施相应的教学创新,使学生将原有的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实践融会贯通,通过自主实验观察法、图文相互转换法、阅读分析归纳法等方法,使学生从“一知半解”的常识上升到熟练掌握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从机械地接受知识到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从“学会”变为“会学”,体现“主体性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并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程序
    (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玉米种子和花生种子;双面刀片、放大镜;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导入:
    通过幻灯片展示一组生物图片:蓝鲸、恐龙,磷虾、苍蝇,巨杉,小草。通过直观生物自然,形成感官刺激,引发学生兴趣,引出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尽管在形态大小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从而引入个体发育的.概念。通过直观教学引入,学生较容易接受。
    (三)探究新知:
    这部分我主要分为五个环节:
    1)被子植物种子类型及结构
    通过直观观察、实验操作,结合多媒体展示花生和玉米的种子结构图片,进行实物观察,加深印象,为后面学习胚和胚乳的发育及单子叶有胚乳,双子叶无胚乳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提问被子植物种子类型及结构,让学生总结实验观察,锻炼表达归纳能力。
    2)种子的形成
    ①胚的发育
    ②胚乳的发育
    通过问题:被子植物的种子从何而来?其各部分结构又是如何形成的?引入种子的形成,并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108~109种子形成的相关内容,联系被子植物花和子房的结构,及双受精过程,结合幻灯片展示荠菜胚的发育过程,进行思考和主动获取知识,再通过提问学生归纳种子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①胚的发育②胚乳的发育,并纠正指导其归纳知识点。此处利用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纳能力,并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通过实物观察、学生阅读、图片展示、提问及问题教学等多维度教学,突破难点。
    3)种子的萌发
    用通俗的语言引导学生:“被子植物种子的成熟,伴随着果实的成熟。我们收获了果实,会怎么做呢?”
    学生反馈:我们把果实吃了,然后再把种子种下去。
    利用学生的回答,自然过渡引入种子的萌发。然后通过幻灯片动态展示种子的萌发及胚的各部分结构的发育,并强调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的能量分别由胚乳和子叶提供。再次区别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差异。
    4)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结合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的图片动态展示,讲述植株的生长发育阶段需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阶段。最后提问学生,归纳总结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5)以知识框架(即板书)的形式作为小结,再次复习巩固本节内容及重点,从而使学生掌握重点,理解难点。
    使用多媒体逐步展示作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有利于学生加深教学知识中重、难点的印象。
    (四)练习反馈
    通过设置知识性和开放性的练习作检测,充分调动学生,及时巩固课堂学习,提高效率;使课本知识得以延伸,运用知识迁移,再次反复地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巩固训练(让学生当场完成并评讲),从而达到抓重点,破难点的效果。
    (五)布置作业:
    除课后复习题、练习册外,精选具有针对性的补充练习,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预期: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定位在将学生生活经验中对种子及种子形成的认识与科学实践和知识掌握进行融会贯通。重难点的突破方面,我通过多途径,多维度及反复多次地强调讲授,使学生充分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如:使用幻灯片展示单子叶(玉米)和双子叶植物(花生)的种子结构解剖图,并让学生进行实物解剖观察;幻灯片展示荠菜胚的发育过程图片、学生阅读归纳,提问讲授及板书,小结复习、课堂练习题目的设置、作业巩固)利用动手实验,观察花生和玉米种子的结构,阅读归纳种子的形成,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从而也达到了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
    通过以上的课程设计,可以达到所设计的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生物入侵者”标题生动形象,引起读者注意,文章开头引出说明对象,然后具体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再分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然后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世界各国对此采取的相应的措施。这是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思路清楚,层次分明。
    二、说教学依据:
    学生对外入侵比较熟悉,而没有“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可以从熟悉的外敌入侵的方式,再转入对不熟悉的“生物入侵者”的思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其次阅读科技类文章的目的之一,是筛选信息。此文正好可以让学生抓中心句,整理归纳各部分内容,了解大概文意。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劫掠、栖息、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理解“在劫难逃、五彩斑斓、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二)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五、说教学方法:
    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2.讨论法。学生自由质疑,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据光明日报(20xx年6月12日)报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一种产于中、南美洲的“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那么薇甘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呢?让我们走进梅涛的《生物入侵者》去寻找答案。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多媒体显示)
    1.给重点字词注音。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本文所介绍的有关生物入侵者的知识。(不少于5个要点)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4.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教师选五个小组的组长进行全班交流,每组负责一小题。
    (三)、学生自由质疑,由学生共同讨论解答,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1.各小组轮流提问题,在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不能得到圆满答复的,向老师提问。
    2.教师分类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板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可能有:
    (1)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2)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3)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四)教师展示学生收集的信息:学生自由展示课下收集的“生物入侵者”的相关材料。教师也可利用手头资料介绍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①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
    ②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000公顷的海底。等等。看来,时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随时入侵的可能,我国对“生物入侵者”必须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
    (五)迁移拓展:
    1、收集有关“生物入侵者”的信息,加以整理,在班上组织一次以“话说生物入侵者”为题的讨论会。
    2、利用网络搜寻有关生物污染的信息,并加以整理,讲给同学们听。
    (六)课堂小结《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条理清晰,说明方法得当,是一篇规范的说明文,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文中介绍的有关生物污染的知识,应学会运用,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生态意识,了解当地自然风景的价值,抵抗外来生物的侵入。
    (七)板书设计:
    是什么 逻辑
    生物入侵者 怎么样 顺
    怎么办 序
    高中生物说课稿 9
    1.说教材
    1. 1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部分内容极其抽象,主要描述的是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过程,与已经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等密切相关。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是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关键,也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1.2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了解受精作用的实质,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b、理解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概念
    c、联系有丝分裂,掌握精子形成过程
    d、了解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异同点,进一步巩固对减数分裂的理解
    (2)能力目标:
    a、通过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b、通过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
    (3)情感目标:
    a、通过学生参与游戏表演,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
    b、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加深学生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1.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a、减数分裂的概念
    b、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
    a、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概念的理解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c、精子形成过程
    2.说教法
    根据该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结合素质教学理念,我采用以下方法及教具进行教学:
    (1) 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学习动机。
    (2) 运用游戏教学,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预习和讨论分析能力,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4) 精心设计提问,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用具:8根橡皮绳,多媒体,幻灯片
    注重于设计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渴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学习愿望的教法,使学生真正愿学、乐学、会学。
    3.说学法
    由于知识的抽象难懂,教师尤其应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应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学会正确读图、析图,进而会绘图,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联系实际法等加以理解、巩固。
    4.说教学过程:(两课时)
    我想,一个教师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这部分内容尽管抽象、难以理解,但只要教师运用教学得当,学生还是能够体会、理解的。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认真预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部分内容。
    2、把课桌椅往后移,腾出半个教室为游戏做准备。
    4.1设置情境,引发认知矛盾,激发学习动机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投影图片,以问题导入:
    (1)生物体如何保持其前后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精子和卵细胞是怎么来的?它们的染色体与体细胞一样吗?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从而引出受精作用及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的意义。
    以问题“何为减数分裂,它与以前讲的有丝分裂有何区别”过渡到减数分裂概念的讲解。概念可请学生联系有丝分裂,结合课本减数分裂的概念进行分析,弄清“减数”到底是减什么?减多少?为什么会减?怎样减?从而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
    4.2游戏教学,愚教于乐,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课前预习精子形成过程,体会染色体行为变化。上课时先动画演示精子形成过程,教师帮助整理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然后开展学生游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游戏方法:橡皮绳代表纺锤丝,四高(两男两女)四矮(两男两女)八位学生代表染色体,男女代表来源,身高代表形态,同样高的两个男生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其他也一样。另外再请课代表做指挥,其余学生帮助纠正错误,按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后请学生课后以坐标图的形式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第二课时
    4.3前后联系,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回忆导入:
    1、受精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如何?
    2、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如何变化?请学生画坐标图。
    3、联系有丝分裂,请学生画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曲线图,并与减数分裂的曲线图进行对比。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4.4融会贯通,适当引导,提高分析能力
    请学生快速阅读卵细胞的形成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对比精子形成过程,找出两者的异同点(学生分析,教师总结)。学生通过对比,进一步巩固对减数分裂的概念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的理解。
    投影几张细胞分裂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分裂,是什么时期,要求讲明判断依据(教师注意适当引导)。学生分析后,教师总结细胞分裂图判断方法,强化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投影一些事先精选的习题加以巩固。
    5说板书设计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一、受精作用
    精子(n) 卵细胞(n)
    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 受精卵(2n) 减数分裂
    (♂)生物体(2n)(♀)
    二、减数分裂的概念
    复制一次 分裂两次 结果:染色体减半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染色体复制 联会、四分体 着丝点分裂 变形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分裂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四、卵细胞与精子形成的异同点
    相同点:过程相同,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
    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均减半
    产生生殖细胞数目不同
    不同点: 产生细胞种类不同
    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6说巩固
    通过投影一些习题,进一步强化减数分裂的概念及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等重点,易化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概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变化规律及精子形成过程等难点。
    高中生物说课稿 10
    一、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第一节内容。通过前面各章的学习,学生对“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和基因如何起作用“等问题已有了基本的认识。本章内容既是对前四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又是学习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基础。本节介绍了可遗传变异的两种类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基因突变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意义。在基因重组部分,教材设置了“思考与讨论“的栏目,旨在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体会基因重组机制提供的极其多样的基因组合方式。正文中则简要阐述了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和意义。本节内容引导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遗传物质如何引起生物变异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激发灵感,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教师精心设计智能训练和反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2)引领学生进入“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教学重点
    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原因。
    基因重组的实质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已经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作过详细的介绍,因此在本节教学中不再列为重点内容。
    2、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难点在于能让学生体会出这两者意义上的区别: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才有可能使生物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新性状;而基因重组只不过使原有的基因乃至性状重新组合。(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电脑演示教学软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参考课时1,这里为了留足学生自主—合作的时间,还包括课堂的反馈训练)
    六、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引导思维探究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配合知识内容,用投影打出资料或电脑演示相应软件,解决知识上的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容量。
    七、教学过程及策略
    (一):引入一章
    引入:由第五章的题图,各种各样的人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结合父母到子代的性状)引出变异。(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教学中应遵循的一项原则)“遗传伴随着变异,泛起进化的层层涟漪。遗传变异规律的妙用,赢来战胜病魔的惊喜”(由遗传过渡到变异,齐声朗读题图旁的这段话能激起学生学习探索新知的热情和欲望,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效率)
    第一节引入: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首先与遗传物质有关,其次与环境有关(出示两则资料,创设问题情境也作复习引入可遗传变异的三种来源)教师总结点拨(板书):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二):基因突变的新授教学
    1、基因突变的实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教材不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从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入手(实际教学中,我又增补了该病例的症状和发病的直接原因血红蛋白的介绍,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该病的发病过程)
    从现象开始,追溯根源,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积累,大胆联想、推理、讨论甚至辩论
    ①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
    ②基因突变的概念(还可结合问题探讨,让学生猜测基因突变的类型和结果)。
    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可不急于做出评判,而是通过观察软件(课本“思考与讨论”中P81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维探索。
    该软件开始可从上→下顺次演示,比较符合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当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次演示可变为从下→上次序播放。而此种安排则有助于学生明确因果关系,进一步加深知识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最后以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
    遗传信息改变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DNA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变成)转录mRNA上相应密码子改变翻译多肽链上相应的氨基酸改变血红蛋
    红细胞异常(镰刀型)白异常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得出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概念、时间等问题(板书)。
    2、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基因突变的具体原因(外因→内因)作为人工诱变育种的理论依据,学生对此知之甚少,所以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下知识梳理(板书)
    基因突变的特点教学,我采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呈现教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看书),(问题指出后,教师退居组织者、指导者、信息资料提供者位置,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运用课本知识展开互动的讨论,相互启发,互相补充,解疑去惑,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亦师亦生”让课堂气氛更加热烈和融洽)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他们已对基因突变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若想使他们更加准确、牢固地掌握本知识点,教师的系统点拨是必要的(针对上述教师的提问或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典型问题作具体的`解释和讲解)。(板书)
    3、基因突变的类型及意义
    基因突变的类型有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人工诱变)两种。前面介绍的基因突变的特点侧重于自然突变(在课本P82文中有提到,也为以后的诱变育种打下基础)。
    在基因突变特点的探讨学习过程中已充分渗透了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意义。(这里引导得出结论的同时重点强调)(板书)
    (三)、基因重组的新授教学
    温故知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引入
    问题情境:P83课本中的“思考与讨论”(贴近生活的感性实例: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却难以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即使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也不完全一样。)
    带领学生梳理知识直接找出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板书)
    师生讨论:在生物体内,尤其是高等动植物体内,控制性状的基因数目是非常巨大的,因此,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的种类是很多的。如果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引起的基因重组也考虑在内,那么,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变异就更多了。在人的23对染色体上大约有3万对基因,若将两种基因重组都考虑在内,那么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变异类型将无以计数。(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基因重组可以为变异提供极其丰富的来源,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板书)(四)、课堂总结及反馈训练(多媒体展示)
    列表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有关知识(本质、发生时间、原因、条件、发生可能、意义等方面),让学生讨论再回答。(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反馈训练(注意典型性,由基础到提高的层次性)
    八、板书设计
    一、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二、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根本原因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变化时间DNA分子复制时
    结果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2:原因
    3: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少利多害性
    4: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
    1:概念:生物体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3:意义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生物说课稿 11
    一、说教材
    《人体的免疫和应答》选自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2节,包括免疫应答、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流行病的危害和预防三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应答;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流行病的危害和预防。今天我说明的是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二、说学情
    免疫调节的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就已经涉及,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应用的相关知识。但是对于其中的生物学知识还缺乏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有生病的经历,所以他们对免疫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本节知识内容比较复杂,而且发生在体内的免疫调节过程,我们并不能直接的感知观察到。所以本节课我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直观教学法,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三、说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概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2.通过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总结成概念模型,体会建模的方式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3.认同免疫调节是一个复杂有序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奥妙。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难点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授课伊始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打过哪些预防针?学生可能回答:乙肝、流脑、腮腺炎等等。我继续追问:这些预防针预防我们生病的原理是什么?让学生带着疑惑开始新知的学习,导入新课《免疫调节》。这样的导入方式体现了课堂的开放对话与动态生成,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新课教学
    我将遵循引导—教学模式,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根据教学内容,我将本节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免疫细胞和功能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因此我首先请学生通过回忆之前所学以及教材内容总结这种类型免疫的特点,随后多媒体展示“艾滋病患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资料分析进行探讨,使学生认识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和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紧接着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从而引出免疫细胞及其功能这一部分的内容。对于这一部分引导学生阅读实验部分的内容,从而得出T细胞和B细胞两种免疫细胞,接着多媒体播放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两种细胞的过程,教师讲解两种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加深学生理解。
    (2)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
    ①细胞免疫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免疫部分的内容,明确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内容,教师讲解病原体、抗原和抗体的概念,让学生对这两种免疫作用有个大致的了解。细胞免疫:依赖T细胞直接接触淋巴细胞作战。体液免疫:依赖B细胞产生抗体作战。
    接下来我播放细胞免疫的flash动画,并引导学生观看细胞免疫分为几个主要阶段。接着分阶段讲解每一阶段,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①感应阶段有哪些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参与?
    ②吞噬细胞、T细胞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③T细胞如何才能识别抗原?
    ④抗原必须要经历处理、呈递,才能被效应T细胞识别吗?
    ⑤T细胞识别抗原后有什么反应?
    ⑥记忆细胞的作用是什么?
    高中生物说课稿 1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介绍了可遗传变异的两种类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基因突变从实例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入手,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意义。在阐述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时,教材用实例说明在一个足够大的群体中,即使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突变个体仍然会占有一定的数量。这个实例体现了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变”与“不变”的平衡,有助于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在基因重组部分,教材设置了“思考与讨论“的栏目,旨在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体会基因重组机制提供的极其多样的基因组合方式,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原因。正文中则简要阐述了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和意义。本节内容引导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遗传物质如何引起生物变异的。
    2、教材地位和作用
    通过前面各章的学习,学生对“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和基因如何起作用“等问题已有了基本的认识。本章内容既是对前四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又是学习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基础。
    3、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节内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②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③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②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激发灵感,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③教师精心设计智能训练和反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
    ①通过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②引领学生进入“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重点
    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原因。
    4、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教学策略
    1、从科学发现的过程切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对于于基因突变,通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并结合“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和探究。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基因突变的本质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并且能够进一步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这一基本的生物学原理。
    2、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
    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时,可让学生观察P80图片,讨论英文句子中个别字母发生改变后,对于全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影响情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英语句子中一个字母的改变,可能导致句子的意思不变、变化不大和完全改变这三种情况。然后,老师再通过联想和类比的方法,结合不同的密码子可以对应相同的氨基酸的知识,引导学生推测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不是所有的基因突变都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所以,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体来说,有的有害,有的有利,有的既无害也无利。
    3、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学习基因突变的原因时,引用癌症的病例,介绍癌症的形成是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归纳哪些因素会导致基因突变。
    4、以设问和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教师精心设问,使学生理解基因突变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的基因,原来的基因和新的基因所表达的性状为自然环境提供了选择的材料。
    联系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让学生理解基因重组尽管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不同的生物性状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所以说,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材料。
    5、以填表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比和总结。
    教师在教学结束时,可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进行列表总结,其中的总结内容可由学生讨论回答
    三、学法
    观察与比较、思考与讨论、分析与归纳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生物变异的现象并不陌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首先与遗传物质有关,其次与环境有关。本节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必修一中《细胞的癌变》一节,介绍了引起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改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学生理解引起基因突变的`原因。
    学生已学过的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对基因重组概念、时期及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xx年,一黑人青年因发烧和肌肉酸痛到医院看病,经检查发现他的红细胞为弯曲的镰刀状,(展示图片)引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引导学生分析病因,发病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引入新课教学——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新授教学
    (1)基因突变的实例及概念
    从现象开始,追溯根源,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积累,大胆联想、推理、讨论。通过观察课件(课本“思考与讨论”中P81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从上→下顺次演示,让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当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次演示可变为从下→上次序播放。而此种安排则有助于学生明确因果关系,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完成思考讨论中的图解及问题。
    让学生观察P80图片,讨论英文句子中个别字母发生改变后,对于全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影响情况。老师再通过联想和类比的方法,结合不同的密码子可以对应相同的氨基酸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推测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不是所有的基因突变都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所以,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体来说,有的有害,有的有利,有的既无害也无利。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得出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概念、时间等问题
    (2)、基因突变的原因、类型和特点
    设问:基因突变为何产生?联系细胞的癌变展开互动的讨论,相互启发,互相补充,解疑去惑,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得出基因突变的具体原因(外因→内因),并由课文叙述引导学生得出基因突变的类型有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人工诱变)两种,作为人工诱变育种的理论依据,为下章内容打下基础。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使学生对基因突变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做系统点拨和补充,使他们更加准确、牢固地掌握本知识点。
    (3)基因突变的意义
    在基因突变特点的探讨学习过程中已充分渗透了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意义,并引导学生得出突变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为第七章生物的进化打下基础。(这里引导得出结论的同时重点强调)
    3、基因重组的新授教学
    问题情境:P83课本中的“思考与讨论”入手,讨论亲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不同的原因,带领学生梳理知识直接找出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基因重组可以为变异提供极其丰富的来源,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4、课堂总结(注重知识联系,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
    1)多媒体展示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本质发生时间及原因条件意义发生可能发生的生物范围联系
    2)反馈训练(注意典型性,由基础到提高的层次性)
    六、板书设计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根本原因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变化
    时间DNA分子复制时
    结果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2:原因(多媒体展示)
    3: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少利多害性
    4: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生物体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1)随机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交叉互换:简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3:意义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教学效果
    预期效果: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把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渗透方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全方位地培养学生。
    八、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尝试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搜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建构良好的认识结构,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高中生物说课稿 1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水分代谢”是高中生物第二章的重点内容,它与前面所学知识如细胞成分、结构及植物根、茎、叶结构等内容联系非常紧密;也为今后学习“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植物细胞的吸胀吸水;水分的运输和利用。
    (2)理解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水分散失的方式和意义。
    (3)通过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进一步理解渗透吸水的原理。
    2、能力目标
    通过渗透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增强学生关心生产,关心水资源的利用等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吸水的原理、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
    因为只有理解了渗透吸水原理,才能理解细胞吸水的条件,理解影响植物细胞吸水的各种因素,植物体内细胞间的水分传递和植物整体水分吸收、散失原理,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获得细胞吸水和失水与环境溶液浓度的关系的感性认识,才能深入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以及影响细胞渗透吸水的内外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渗透原理,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是教学的难点.
    因为在渗透作用中,水分是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高的一侧渗透,这涉及到生物学知识与物理学知识的结合,对此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另外,引导学生如何从实验现象理解细胞渗透吸水,失水,从而进一步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有一定的困难。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课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渗透装置”的小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整个动态过程呈现在学生眼前,而在动手实验中,整个动态过程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通过动态演示整个过程就能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情景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良好的作用。
    二、说教法:
    1、探究教学法:这节课知识的理性较强,因而采用探究教学法更符合教学内容。创设联想,提出探索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推理 用教学媒体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结果。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说学法:
    主动学习法:通过设疑引入,边讲边演示动画,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对重点,难点知识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落实好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一)关于引言:
    俗语导入创建轻松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棵大树是如何将土壤深处的水分吸收并运输到树梢?水分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有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水分的吸收,以及运输和利用、散失即水分代谢过程。
    (二)关于新课教学的安排
    !、让学生清楚植物根尖的结构,教师采用边动画演示边讲解,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而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是根吸收水分最活跃的部位,这样为理解成熟植物是一个渗透系统做准备。
    2、利用多媒体演示“渗透装置实验”
    创设情景,提出探究问题:过一段时间,装置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液面会不断地上升吗?
    学生推测:
      A、烧杯中的水进入漏斗
    B、由烧杯进入漏斗中的水多于由漏斗出来烧杯的水
    利用电脑动画从微观方面演示水分子出入半透膜的过程,对学的推理进行验证,同时讲清楚半透膜的性质,验证B的正确性。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渗透装置应具备的条件:
    (1)渗透装置的条件:
    A、半透膜。
    B、半透膜两测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进入下一个探究话题]
    提出探究问题:成熟的植物细胞为什么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细胞是否也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出示成熟植物细胞结构,及与渗透装置的比较图,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对比加深理解,验证了成熟植物细胞也是一个渗透系统。
    教学预测:大多数学生可能会把细胞膜当成半透膜,教师进行比较讲解原生质层具有半透膜的功能。
    设疑引入:既然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怎样设计一些实验来验证它呢?细胞在吸水或失水时的形态又如何变化?
    3、教师电脑演示动画“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同时层层质疑:造成质壁分离的原因是什么?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充满了什么物质?为什么?死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对外界溶液浓度有何要求?把已发生分离不久的细胞放入清水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
    [细胞液]<[细胞外溶液] 细胞渗透失水
    [细胞液]>[细胞外溶液] 细胞渗透吸水
    让学生讨论:如果不用浓蔗糖溶液而用Nacl溶液,细胞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所学的知识,并用动画对学生结论进行验证。
    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是成熟的植物细胞,靠渗透作用吸水,在什么条件下,这些具有根毛的表皮细胞会吸收地壤中的水分呢?这与成熟区细胞是吸水最活跃的部位相呼应。
    讨论:农业上提倡“薄肥勤施”,如果一次性施太多的肥料,很容易引起“烧苗”现象?为什么?请同学们根据今天学的渗透原理来解释。
    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4、电脑动画模拟植物根吸水、利用、运输、散失的全过程,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能让学生理解得更为透彻。举日常实例让学生归纳蒸腾作用的意义。
    (三)结合实际进行课堂小结:植物的移栽,要注意保护植物的根毛,同时要去掉大部分叶片,以利植物成活,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把两部分知识统一起来,同时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四)课堂练习,反馈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
    五、效果预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俗语引入,激发兴趣,通过直观的动态演示,给学生以生命现象及过程的动感和真实感,突出了重点
    渗透吸水,突破了难点,使学生较易理解和接受教材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教师的点评和总结,一方面统一了认识,给学生一个较为正确的可供参考的观点,另一方面较好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水分代谢
    一、水分的吸收:
    1、吸水的主要器官-根
    2、吸水的方式与原理
    (1)吸胀吸水
    (2)渗透吸水
    A、渗透作用
    B、渗透装置必须具有两个条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
    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c、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结构
    细胞壁:全透性
    细胞膜
    两者之
    间的 原生质层 选择透过性膜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
    细胞质 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液泡膜
    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
    D、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
    f、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
    [细胞液]<[细胞外溶液] 细胞渗透失水
    [细胞液]>[细胞外溶液]细胞渗透吸水
    二、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1、水分的运输途径
    水分(细胞层层传递) 根导管 茎导管 叶和其他器官
    2、水分的利用:1%左右
    3、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1)定义
    (2)意义
    高中生物说课稿 14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减数XX》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XX知识、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XX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减数XX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XX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XX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XX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教学重点:减数XX概念和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XX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XX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XX和有丝XX异同点的比较。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六、具体的教学过程
    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
    首先以问题引入,引发思考
    (1)什么是有性生殖?
    (2)其主要方式是什么?
    回答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学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察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又设计动画模拟精卵的结合过程。这样,学生从画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并且每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体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同源染色体特点,插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图,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体是本课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教学安排上,将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述,为的`是分散难点,为后面讲述联会和四分体奠定基础。
    由于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都只有受精卵即体细胞一半,自然引出问题精子和卵细胞怎样产生?先请学生讨论,能否以有丝XX方式产生?之后引出减数XX概念。并展示学习这一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减数XX自然想了解减数XX的具体发生过程,进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首先以指导读书法,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为讲述方便,也为了后面能说明染色体分离的随机性,细胞中的染色体以4条表示.同时,为防止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注意力,整个XX过程先逐图出现。
    讲述精原细胞时,除指出它来自精巢,还应点明它的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强调染色体在这一时期复制,也就是要说明,联会时期,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只是由于这一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所以看不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错误以为复制是在四分体时期进行。四分体时期,除强调概念处,为避免个别学生错误地将整个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当作一个四分体,先提问: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再将其中一个四分体作闪烁处理以加深印象最后还要对四分体作个总结,指出:四分体个数就是同源染色体对数。这样处理,较好地突破?"四分体"这一教学难点。XX后期,先显示一种同源染色体分离情况,形成两个子细胞,接着让学生讨论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的分离情况?讨论之后在后期又出现另一种分离图,由此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即不同对染色体之间可能自由组合。为后面学习遗传学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二次XX过程与有丝XX相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强调两点?"XX"和"等数"。"XX"即着丝点XX,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数"即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至于减数第二次XX的过程,尤其突出有丝XX后期与减数第二次XX后期图的比较,使学生通过画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减数XX的本质。接着,全屏展示减数XX的全过程,目的有两个,一是总结减数XX的实质,二是利用板书复习各XX时期细胞的名称。
    高中生物说课稿 15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内容。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让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其中蛋白质部分是重点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节提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以后学到载体蛋白、酶等知识都与蛋白质紧密相关。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举足轻重,同时也为学好必修2基因表达部分打基础。
    2、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⑵能力目标:通过氨基酸结构通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探讨氨基酸的缩合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实例,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⑴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⑵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
    ⑴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⑵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二、说学法
    通过快速阅读、组织讨论、观察对比、图文结合、思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本节课内容。
    三、说教法
    本堂课采用“提出问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1、通过“问题探讨”、“思考讨论”的表达交流活动,使学生获取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结构的知识。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蛋白质的功能。
    3、利用“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和flash动画演示等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四、说教学过程
    1、利用问题探讨引入课题
    首先展示“大头婴儿”图片及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例子说说为什么有些食品需要添加氨基酸,还有哪些食品中含有蛋白质,且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问题,从而导入研究课题。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重要物质,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主动获得氨基酸结构知识,尝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向学生展示四种未见过的化学结构式,分组讨论哪些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问题1:判断某分子是不是氨基酸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2:不同氨基酸分子的区别在哪儿?
    演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的flash动画,认识的结构特点,并由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蛋白质工程方面的杰出贡献: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并展示结晶牛胰岛素的图片。
    4、引导学生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课文,完成“思考与讨论”。
    讨论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讨论2:20种氨基酸能够形成多少种蛋白质?
    学生活动: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文字、图解、与同学交流看法,获得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知识。
    让有代表性的学生表达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猜想蛋白质的种类?
    5、演示《缩合反应》的flash动画并提问。
    问题1:氨基酸结合之后生成的化合物是否还符合氨基酸结构通式,是不是一个氨基酸?
    问题2:引导学生分析氨基酸缩合反应的关键部位。并分析二肽两端各有什么?
    学生对号入座后会发现生成的化合物已经不是氨基酸,从而引出肽、二肽、多肽的内容。
    总结学生讨论结果,用图解形式记录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说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
    6、提问: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教材23页图2-7,说说蛋白质执行哪些功能呢?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蛋白质主要功能示例,归纳总结。
    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有怎样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小结这堂课的内容,然后在练习中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连成网络。从而完成本课时教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及布置作业
    (略)。
    高中生物说课稿 16
    一、说教材
    “群落的结构”,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教材贯彻了种群和群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这一思路,群落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在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种群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尽管学生对群落现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历简单性和生活环境差异性,学生对群落还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要理解群落的核心知识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解释群落的概念,识别群落类型,列举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概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运用已建构的群落核心概念去分析未知群落问题。
    能力目标使用一定的方法对群落现象开展调查,尝试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分工协作的愉悦情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认同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认识群落的价值,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自觉养成环保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群落的涵义及群落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四、说教法
    4.1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学生调查研究中,群落内的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中动物的分层现象等,有时不容易观察到,可以利用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也可以通过课件展示本地没有的多种生物群落现象,如热带雨林群落,温带草原群落,海洋群落,湖泊群落等,为学生运用概念解决未知的群落问题提供素材。
    4.2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进行引导
    为了使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教师可以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说明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为进一步说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剖析池塘生物群落,引出群落结构的话题。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应联系具体的事例,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比较、归纳和总结,避免教师直接“下定义,举例子”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认识一个群落的物种组成,要调查该群落分别有多少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列出它们的名录。还要进一步搞清群落中各种群的相对数量和比例。在生态学上,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是用丰富度来表示。关于“种间关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六、说教学过程
    6.1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动机多媒体课件展示夏季校园荷塘的照片引入新课:荷塘中有许多生物,你都认识哪些?你能列举几种吗?它们是同一种吗?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组成的单位是什么?如果将荷塘中全部生物作为一个集合研究,这个集合应称群落。
    6.2建构群落的概念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调查群落现象的4个小组汇报4个群落调查时间、面积范围、主要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和估计的数量。
    教师设疑在你调查的时间和调查的区域内,这些生活着的生物属于一个物种还是不同的物种?所有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称为什么?不同的种群集合在一起还能称为种群吗?
    学生讨论结果在调查的区域内生活着许多种生物,同一物种个体构成了一个种群,不同物种的生物个体构成了多个种群,这样的集合要比种群要大得多,不能称为种群。
    建构群落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思维拓展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圆表示不同种群的差异,请你画出种群和群落之间关系的概念图。
    6.3建构群落结构的重要特征6.3.1群落有一定的物种组成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4个小组汇报结果。
    教师设疑不同的群落中物种的组成类型是否相同?数量是否相同?
    学生讨论结果不同类型的群落内的植物、动物种类和数量的是有差异的,取自不同地域土壤内小动物数量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个群落都是由不同的物种组成的。
    建构群落特征1群落有一定的物种组成,不同物种的丰富度不同。
    思维拓展你怎样从外观上区别两个生物群落呢?分析导致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差异的原因。
    6.3.2群落内有一定的种间关系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4种群落中的生物种群大致数量,在数量上占优势的生物种类,列举观察到的`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师设疑不同的种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你所知道的不同的生物之间相互关系怎样?种间关系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捕食、竞争和寄生是否会导致另一方完全消失?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会对其他生物种群数量变化产生影响吗?
    课件展示荷塘、灌丛、坡地、草地内典型的几种种间关系,如大鱼和小鱼之间的捕食关系,两种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鱼类体内的寄生虫和鱼的寄生关系,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学生讨论结果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如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
    建构群落特征2群落内有复杂的种间关系。
    思维拓展你能判断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哪种类型的种间关系数量变化吗?
    6.3.3群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4种群落中的生物个体分别占据的位置情况,生物在群落内部的分层分布情况。
    教师设疑你所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的各个种群个体分布是否杂乱无章的?荷塘群落中的植物从上向下如何分布的?这对动物的分布有什么影响?灌丛群落中的植物从上向下是如何分布的?动物的在垂直结构上是否有分层现象?
    课件展示池塘内四大家鱼分层生活情况,灌丛鸟类的垂直分布情况,森林中植物水平分布情况等。
    学生讨论结果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有的生物群落不同地段上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这就是水平结构。
    建构群落特征3群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思维拓展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思考群落内的分层结构的意义。6.4运用群落核心知识概念解决未知群落问题
    学生已掌握了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是生物群落,所有群落都有一定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不同群落主要表现在其具体特征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的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生态环境下不同生物群落问题,让学生运用已建构的群落概念,通过分析、演绎和具体化等辩证思维的过程解决未知的群落问题,课件展示热带雨林、温带草原、海洋、湖泊等生物群落。
    学生运用概念说明不同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差异,列举不同群落的种间关系,分析不同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研究造成不同群落重要特征差异的原因。评价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结构的影响。
    高中生物说课稿 17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本节教学以第六章《遗传变异》中的遗传学为基础,从宏现上对生物界的进化作一个广度上学习,并且为第八章中种群内容的学习设下伏笔,是为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建立协调统一的唯物辩证观提供了素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脱旧创新的科学精神,因此学好这节课就显得更为重要。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①了解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解释生物适应性,多样性和生物进化。
    ②理解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掌握基因频率的测定方法、计算方法。
    能力方面:
    ①了解自然选择学说以及对学说的评价,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②解释生物界的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认识自然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③基因频率的计算,掌握运用具体科学方法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学习以达尔文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现代生物进化论,对学生进行进化、适应的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同时渗透生命物质不断变化发展,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方法,开展科学素质教育。
    3.说重点
    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该学说在初中已有接触,但学生对生物界完整的进化进程善欠系统性的理解,再加上学说本身理论性强,要求学生理解理论并要用理论解释现象存在一定的难度。
    ②种群的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在掌握了基因库的基础上从数学的范畴角度对基因作分析和归纳,从而使生物界的进化具体内容(表现)上升到理论实质的高度。即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可以说,能否正确理解基因频率,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实质性理解。
    4.说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教法:根据教材知识及学生实际情况,为能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发挥双重作用。本节课主要采取以启发式教学原则为基础,适当地加以讲授法、讨论法、自学阅读法、综合分析法等。
    学法:为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同时,着重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知识迁移法,逻辑推理分析方法等。
    三、说教学用具
    教育录像片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先阐述生物进化的原因,早在19世纪,生物学家们就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并提出初中阶段学生已接触过的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进化论。后让学生观看课前制作的教育录相——森林中两种生物间的生活状况包括繁殖,撕杀,死亡以及几百年来的进化等,引导学生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所观看到的现象。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生物的'生存以及生物的进化,从理性角度运用学说分析、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解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同时,让学生运用第六章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尝试从遗传的角度分析生物的进化过程,引导做如下的归纳:
    生存斗争
    大量繁殖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自然选择
    遗传和变异微小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新类型生物接着阐明达尔文时代科学发展水平具有局限性,学生对达尔文学说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从而突出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相比所体现的“现代性”。
    第二部分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举例引入: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所有的蒲公英是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充分理解种群的含义,有助于对种群的基因库以及基因频率的清晰认识,也是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生物进化实质的必要条件。因此对种群概念的理解,我做如下的安排:
    第一步:让学生去分析引入的两个例子,试着让学生去总结出构成种群的几个要素(①一定区域,②全部③一种或一类生物)
    第二步:教师举几个关于种群的例子,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总结来判断对错,教师并给以及时的肯定或否定。
    第三步:师生总结归纳构成种群的三要素:
    2.教师设疑:
    种群内部的生物之间是处以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可进行繁殖→以温故之新为出发点,让学生回忆基因和基因型,为下面学习基因频率做好铺垫,引导学生从基因的角度思考: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即传种接代中基因的传递有什么特征?→师生共同归纳
    ①基因传递具稳定性→引出种群基因库的概念及稳定性。
    ②基因传递存在变异性→基因库的可发展性
    3.抛砖引玉:
    教师明确阐述基因库的可发展性,就使得基因库中存在一个出现频率的问题,引入基因频率。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学会测定基因频率的科学方法和计算方法。之后让学生讨论: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以便学生能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更好的理解课文中提到的基因频率变化就是指种群中某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的变化,从而让学生将基因频率的改变升华到一个更高的知识层面——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变迁,归纳出生物进化的实质生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第三部分:复习巩固,学以致用课堂完成课本第69页
    一、填空题1;
    二、判断题:1,2,3,三、选择题:1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
    生存斗争
    大量繁殖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自然选择
    遗传和变异微小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新类型生物
    二、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测定方法:抽样调查法
    计算方法:如抽取个体100个,AA、Aa、aa个别分别为30,60,10则A基因频率=(30×2+60×1)/100×2=60% a基因频率=(60×1+10×2)/100×2=40%归纳: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8 1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