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10的加减法》说课稿
范文
     《10的加减法》说课稿(精选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0的加减法》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0的加减法》说课稿 1
    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10的加减法》。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前面1-9的学习,已经为本课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同时10的加减法是学生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实现学生由看图数数计算到想数的组成计算的能力培养,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迁移的应用。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对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的掌握,我希望本节课能够达到以下3个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熟练地计算10的加减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自主学习和尝试法为辅、讲练结合的优化组合。练习中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知识情趣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学流程
    围绕课标中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目标,几经研讨和修改。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出示一组动物图片。学生帮助找朋友并说出数的组成,使其一一对应。对已有知识10的组成进行复习和巩固。
    【设计意图】:为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作出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学生先是根据猴子和大象的'分法列式,从上面的两加两减中体会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经历了上面的分发过程,学生已经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所以适时放手让学生分一分,你认为哪一种分法最公平?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一定能够辨别出5.5分是最公正的分法。由此强调5和5只能列一加一减两个算式。数学虽然是理性思维大于感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对于学生思想的渗透却是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境适时进行的,此处我会询问:从大象和小猴子分桃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尽量公平,懂得谦让。这一环节在初讲时是采用教师逐一按照1.9,2.8,的分法进行讲授的,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学生在经历了1.9分而产生了分歧之后,已经产生了自主探究的兴趣、激发了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欲望。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也具备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所以我将这一部分的教学环节做了调整,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也优化了课堂结构。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说出多种算法,提倡创新思维,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自己去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非常短,为此课中安排了这样一个儿歌,即复习巩固了新知识,也锻炼孩子们的手口协调能力。本环节原本是作为收尾活动。最后想了想还是做课中活动更为适合,也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了新知识,也锻炼孩子们的手口协调能力。
    第三环节:分层练习,拓展运用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的认识,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时我采取了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
    1、让学生寻找所有和10有关的加减法素材。
    (1)出示图片指名回答正方形里填几?
    (2)出示图片指名回答圆里填什么符号?
    2、游戏练习、深入巩固。
    出示水果图片,并创设情境。
    小猴子一次只能买十个水果,可以有几种买法?
    练习中如果孩子们出现了类似7个苹果加2个梨再加1个芒果的连加方案。虽然这一部分知识是本课之后才会涉及到的,但是孩子们有这样的组合意识,而且也符合情境中猴子妈妈的要求,所以要充分肯定孩子们的组合方案。
    3、深入拓展、延伸练习
    学生在经历了上面的练习之后,已经对练习有了更多的兴趣和更丰盈的自信,所以我会适时、适量的进行扩展和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新知。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内化知识
    学生针对本节课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教学中我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教学情境。知识脉络清晰,环节流畅,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文章来源
    《10的加减法》说课稿 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加和减(一)》中第55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55~56页的“想想做做”等习题。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习10的加减法作了知识上的铺垫。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习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10的加减法中,教材选用学生喜爱的足球比赛这一情境,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4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算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试一试”让学生通过操作抛花片,根据10个学具可能出现的正、反面几种情况,自主探索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这样把直观演示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起来。“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对口令”、“小兔出题”、“开放题”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盎然兴趣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生鼓掌祝贺。)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数最多。
    【教师借体育时事创设情境,学生既了解了信息,又置身于比赛的模拟情境,增添了学习动力。】
    二、复习铺垫。
    1.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师: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1“球”。
    三、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学生可能会答:分成左边3个小朋友和右边7个小朋友;可以分成穿黄衣服的6个小朋友和穿蓝衣服的'4个小朋友;还可以把这些小朋友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
    师生交流: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生:6+4=10-6=4+6=10-4=)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课本翻到第48页,试着填一填。(生尝试做,师巡视。)
    师生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10的加减法)
    【教师一句不经意的问话,引出了学生对图意的不同理解,教师机智地把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及时引到正题(球赛的常规知识),尔后教师又放手让学生说得到算式结果的多种途径,于是又“爆”出一些精彩的思考方法,可谓收放自如。】
    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操作,写算式。
    教师让学生抛10个花片,根据正面和反面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教师让学生把写有算式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根据学生汇报用电脑辅助演示抛的状况,从而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撰写《10的加减法》说课稿时,您需要系统地介绍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估与反馈等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个示例框架,供您参考和调整以适应具体的教学需求和风格:
    《10的加减法》说课稿 3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的是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中的一节——《10的加减法》。本节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一、教材分析
    《10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对学生之前学习的数字认知和简单加减运算的巩固,也是后续学习更复杂数学运算的基础。本节课要求学生在理解10的组成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特别是与10相关的算式,如“10-x=y”和“x+y=10”等。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直观感受,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直观教具、游戏化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规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说出10的组成,并能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加减法算理,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材料展示10的组成,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感知。
    动手操作法:通过分小棒、摆图形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加减法原理。
    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如购物、分糖果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加减法。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猜数字游戏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对10的兴趣。
    新知讲授:
    展示10的组成,引导学生观察规律。
    通过实物操作,演示加减法过程,强调算理。
    巩固练习:
    设计多层次练习题,包括口算、填空、应用题等,由浅入深,逐步提升难度。
    采用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加练习趣味性。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补充强调关键点。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包括书面练习和实践活动,如记录家庭日常开支中的加减法应用。
    七、评估与反馈
    课堂观察:注意学生参与度、操作准确性,及时给予正向反馈。
    作业检查: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错误进行个别辅导。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在小组内相互评价,促进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
    八、结束语
    总之,《10的加减法》是一节基础而重要的数学课,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我们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能够扎实掌握这一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谢谢大家!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内容,使之更加符合您的具体教学计划和风格。祝您说课成功!
    撰写《10的加减法》说课稿时,您需要系统地介绍这一数学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布置等环节。以下是一个示例框架,供您参考和调整以适应具体的教学需求和风格。
    《10的加减法》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是关于数的运算的基础内容之一,旨在通过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特别是10的加减法,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数字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逻辑推理和抽象理解能力尚待发展。因此,教学应注重趣味性、直观性和实践性,通过游戏、动手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加减法运算的算理,并能灵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如小棒、数字卡片)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过程。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如分苹果、凑十游戏等,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加减法。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谜语引入10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新知探究:
    直观演示:用教具展示10的分解与组合。
    情境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凑十”游戏,理解加法的意义。
    小组讨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拿走几个还剩几个),探索减法的应用。
    巩固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口头计算、填空、应用题等,巩固新知。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10的加减法规律,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布置作业:设计实践性作业,如家庭购物清单中的加减法计算,增强生活应用能力。
    七、板书设计
    标题:《10的加减法》
    核心内容:
    10的分解与组合图示
    加法示例:5+5=10,3+7=10
    减法示例:10-2=8,10-6=4
    注意事项:强调加减法符号的使用,提醒学生注意计算顺序。
    八、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观察生活中可以用10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并记录下来,下周课堂分享。
    《10的加减法》说课稿 5
    《10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是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的基础阶段,特别是“10的加减法”作为关键节点,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数字10的认识,还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加减法运算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理解加减法的基本含义,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但形象思维和直观感知能力较强。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游戏等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主动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进行10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逆向思维的应用(如已知和求加数,已知差求减数)。
    五、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展示10的分解与组合,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数卡片等活动,亲身体验加减法的过程。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促进生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游戏教学法:设计“找朋友”、“算式接龙”等游戏,增加趣味性,巩固新知。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或情境引入,如“小猫钓鱼”的故事,引出10的加减法问题。
    新知讲授:
    利用教具展示10的分解与组合。
    通过例题讲解加减法的基本步骤和规律。
    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法的关系(如加法逆运算为减法)。
    巩固练习:
    小组内完成练习题,互相检查答案。
    开展游戏活动,如“算式接龙”,加深理解。
    拓展提升:
    设计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如“已知和求其中一个加数”、“已知差求减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法的意义和应用。
    七、板书设计
    略
    八、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10的加减法计算。
    观察生活中可以用10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