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这儿真美》习作教学反思 |
范文 | 《这儿真美》习作教学反思(通用7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这儿真美》习作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儿真美》习作教学反思 1 本节课教学时,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阅历和体验较少,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但缺乏顺序重点,所以把“一句话表达一段的主要意思”,也就是写关键句列为一个主要教学环节,列为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难点,即是运用教材所学到的内容,围绕“关键句”来写,尽可能使用最近学到的描写景物的词语。考虑到学段的要求,可能拔高了,所以定为“把想到的内容通过说表达出来”,从教学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达到。在观察方面,我把能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改为“能按一定的顺序”等。一节课下来,感觉到“如何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设计上的定位,再落实到教学中的具体指导,没有课改的新理念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很难把握得住。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第一,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身边一定有许多美丽迷人的风景奇观、名胜古迹,但是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因此在习作前先让学生想想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景物是什么。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第二,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表现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三,写景一定要有顺序。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儿真美》习作教学反思 2 《这儿真美》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这一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要求是“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在这一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有关键句的段落的教学,引导孩子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的,为习作教学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习作教学的前一周,让学生周末到外面走一走,去发现身边的美景,并请家长帮忙拍照。家长们都很支持,根据发上来的相片,可以看到学生到各个地方去寻找美景,相片上有海坛古城、潭人街、公园、海滩、大海、橙园、菜园、天空……我把学生的这些相片按地点归类整理,做成电子相册,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作再次观看,重温当时的情景。我想,有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有了用心的观察,有了这些丰富的素材,学生写一段话应该不会困难。 教学伊始,从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导入,让学生观看电子相册,当班上的几位同学出现在相册中,学生那一刻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特别兴奋,我无奈地看着学生的注意力发生了偏离,电子相册的作用没有最初设想的效果。 正式进入习作,先让学生读懂题目的要求,懂得这次的习作要“围绕一个意思写”。分析题目中例举的三个句子,让学生懂得中心句的各种写法。然后让学生用一句话写一写自己要介绍的.那个地方。由于课堂时间比较紧,所以限定了写作时间,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出“真美”这样的中心句,许心瑶同学运用了一个自己积累的词语:“公园景色迷人”,看来会阅读的学生就会有创意。曾俊阳、郭梓晴等几位同学会模仿着第三个例句写:“一到,我就被眼前的景物吸引住了”,实属不易。班上的小才女阮梓萱写到“天空的白云变化多端”,能仿照第二个例句来说,真是难能可贵。 如何围绕中心句把景色写具体?我引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可以选择一些景物来描写。所以写作的第二步是让学生想想自己要介绍的这个地方有些什么,你想选择哪些景物来写。尽管老师做了示范,这一环节学生做得不是很理想。但因为是公开课,所以教学没做多少停留。如果给孩子多一些时间,可能孩子会选择自己擅长描述的景物。 如何引导学生把景物写具体?在五、六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留意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描写,如抓住景物的颜色、样子、动作等,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但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我再次用《海滨小城》里的第五自然段为例,重点讲述了修辞手法及运用一些积累的词。接着出示题目中出现的十二个词语,让学生可以运用这些词语来描述文中插图中的景物。本是为了学生的写作实践预热,结果发现,学生只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除了运用上题目中的词语,句子没有什么生动性可言。看来,生硬地把词语给了学生,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灵动性。 在学生阅读了我写的下水文后,进行归纳总结,写好本次习作必须注意三点: 1、习作要围绕一个意思写。 2、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3、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 这时,下课铃声响了,只好让学生把作文带回家写。第二天把习作收上来,学生写得并不太理想。虽然他们的文章都写得比较长,也大多能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得比较清楚,但“围绕一个意思写”这个表达方法并没有多少学生能真正掌握。 针对本节课教研时,林枫校长就说过:“其实让学生围绕着一个意思,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静下心来想想,虽然这写的只是一个段落,但三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强,没有办法能迅速按“总分”层次来建构自己的语言体系。而让他们写身边的小动物,好朋友,他们可以写自己想说的,在写法上,并没有太多的要求,所以相对来说,孩子更容易做到“我手写我心”,更容易自由抒发情感。 通过学校老师们的研究讨论,加上自我反思,我想试着课堂上进行一些调整: 1、尽管这次的题目提示学生可以在写作中运用积累的词语,但不做硬性规定,所以教师应灵活运用,在教学中利用课堂生成,注重表扬学生在课堂习作中用词的准确与生动,让学生意识到运用一些优美的词语可以让文章更生动些,从而在习作中能有意识地琢磨如何准确地运用一些积累的词语。 2、把交流平台的学习这一环节删除,因为对习作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运用事例引导写作的设计可以再简洁一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习作。 3、时间再延长一些,毕竟平时学生习作的时间大多是两节课。 4、电子相册中有学生个人形象的照片删除,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风景图片中,为后续的写作实践做好有效铺垫。 《这儿真美》习作教学反思 3 本次《这儿真美》习作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深入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展示大量美丽风景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之美,这一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表达欲望。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所见过的美景,课堂氛围较为活跃。然而,我也发现了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时,虽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略显不足。部分学生只是表面地描述景色,缺乏对景物独特之处的深入挖掘,比如描写花朵只是提及颜色鲜艳,未能进一步描绘花瓣的形状、纹理等细节。 在写作指导方面,我着重讲解了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等,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但在教学中,对修辞手法的强调不够,导致学生作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较少,文章文采不足。例如,描写柳树时,很少有学生能将柳树比作婀娜多姿的舞者,使描写不够生动形象。 另外,在评价环节,我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互评过程中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了自身的鉴赏能力。但由于时间有限,评价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引导学生针对如何修改提出具体且有建设性的'意见。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观察与讨论时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能力。加强修辞手法的专项训练,让学生通过仿写、改写等练习,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感染力。同时,优化评价环节,预留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评价和讨论修改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这儿真美》习作教学反思 4 完成《这儿真美》的习作教学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认真回顾与思考。 教学伊始,我以校园一角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实地观察,让他们亲身感受身边的美景,这种直观的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有了更真切的素材积累。在课堂上,学生们能够积极分享自己在校园里看到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景物的特点。但我意识到,在引导学生从不同感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方面做得不够。比如,学生较少从听觉、嗅觉等方面去丰富对校园景色的描绘,使得文章内容不够丰满立体。 在写作指导环节,我重点强调了要写出景物的变化。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在作文中体现出季节变化对景物的影响,如描写秋天树叶变黄飘落等。然而,对于不同时间段景物的变化,学生把握得不够精准。例如,描写早晨和傍晚校园景色的差异时,描述较为笼统。 在评价学生习作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存在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的问题。这反映出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还需加强。虽然我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但在如何将这些词句自然地融入文章中指导不足。 为了改进教学,今后我会在观察环节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景物,丰富写作素材。增加对不同时间段景物变化描写的专项训练,通过对比阅读优秀范文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写作技巧。同时,强化语言训练,开展句子改写、扩写等练习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 《这儿真美》习作教学反思 5 《这儿真美》的习作教学已落下帷幕,我对此次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提高习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多媒体资源,展示了各地著名的美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表达热情。学生们在观看后,思维较为活跃,能说出很多不同类型的.美景。但在引导学生确定写作主题时,我发现部分学生过于宽泛,缺乏重点。例如,有的学生既想写海边的沙滩,又想写山上的树林,导致文章内容松散。这说明我在引导学生聚焦主题方面的指导还不够精准。 在写作方法的传授上,我讲解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学生们基本能够理解并运用。但在段落内部的描写上,很多学生缺乏条理。比如描写一片花园时,只是杂乱地罗列各种花卉,没有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进行描述,使得文章结构不够清晰。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发现学生之间的写作水平差异较为明显。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能够较快地完成习作且质量较高;而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在词语运用、语句组织上存在较多困难。我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和个性化指导还不够。 针对这些问题,在后续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确定写作主题的专项训练,通过分析优秀范文主题的确定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重点、突出主题。在结构教学上,进一步细化段落内部描写的顺序指导,如方位顺序、大小顺序等。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如词语积累、简单句写作练习等,逐步提升全体学生的习作水平。 《这儿真美》习作教学反思 6 本次《这儿真美》习作教学过后,我静下心来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与反思。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去过的最美的地方,唤起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记忆,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热烈。这一环节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后续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然而,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构思时,我虽然强调了要先列提纲,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罗列了要写的景物,没有对景物的特点、描写顺序以及如何表达情感进行深入思考。这反映出我在提纲撰写指导上不够细致深入,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示范和练习。 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描写景物的好词好句积累不少,但在运用时却有些生硬。例如,有些学生为了使用比喻句,强行将某个景物与不恰当的事物进行比喻,导致语句不通顺。这说明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好词好句方面,缺乏对语境和语义的深入讲解,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未能真正掌握其运用技巧。 在评价学生习作时,我采用了小组交流评价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但由于小组讨论有时会偏离主题,导致评价效率不高。而且我在总结评价时,对学生共性问题的提炼和针对性解决策略的提出不够精准。 为了改进教学,今后我会在构思环节加强提纲撰写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条理地规划文章结构和内容。在词语运用教学上,注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词语运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同时,优化评价环节,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督,在总结评价时更精准地指出学生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这儿真美》习作教学反思 7 回顾《这儿真美》的习作教学,我有诸多感悟与反思,旨在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之初,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心目中的美景,这一互动环节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碰撞出了不少写作灵感的火花。学生们能够从他人的分享中获得新的视角和素材,拓宽了写作思路。但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小组讨论的节奏把控不够精准,有些小组讨论过于热烈,偏离了主题,而我未能及时有效地引导,导致部分时间被浪费。 在写作指导环节,我尝试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如通过对比不同季节的同一景物来突出其独特之处。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方法,但仍有一些学生在描写时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对景物细致入微的刻画。这表明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景物特点方面,教学方法还不够多样化,未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习作评价环节,我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他人作品的`看法,但学生的评价大多集中在表面的语句通顺和书写工整上,对于文章的立意、结构和描写手法等深层次的问题关注较少。这反映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学生缺乏系统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课堂讨论节奏的把控,确保讨论有序高效进行。丰富引导学生观察景物特点的教学方法,如实地写生、范文赏析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专题讲座、经典作品解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从而在评价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
随便看 |
|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