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厉兵秣马
释义
lìbīngmòmă

厉兵秣马

拼音
lì bīng mò mă
注音
ㄌㄧˋ ㄅㄧㄥ ㄇㄛˋ ㄇㄚˇ
词性
成语
繁体
厲兵秣馬
近义词
严阵以待 盛食厉兵 励兵秣马 秣马厉兵 披坚执锐 训兵秣马 练兵秣马 厉兵粟马 砺戈秣马
反义词
解甲归田 高枕而卧 高枕无忧 雨过张伞

厉兵秣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厉兵秣马lì bīng mò mǎ

  1. 见“秣马厉兵”。

引证解释

  1.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作好战斗准备。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 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宋•陈亮 《酌古论三·吕蒙》:“孙权 克仗先烈,雄据 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
    《明史·沉宸荃传》:“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厉兵秣马,以报国讎。”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某( 李咸池 )等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归心,歃血同盟,誓清妖孽;厉兵秣马,力扫腥膻。”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新的世故》:“于是啸聚义师,厉兵秣马,天戈直指,将以澄清天下也哉?”

国语辞典

厉兵秣马lì bīng mò mǎ

  1.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完成作战准备。也作「秣马利兵」、「秣马厉兵」、「厉兵粟马」、「励兵秣马」、「砺兵秣马」、「砺戈秣马」。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明史·卷二七六·沈宸荃传》:「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厉兵秣马,以报国雠。」

    盛食厉兵 严阵以待

    解甲归田

厉兵秣马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厉 [ lì ] 1. 严格。 厉禁(➊列队警戒;➋严厉的禁令)。厉行(xíng )节约。 2. 严肃。 严厉。声色俱厉。 3. 凶猛。 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4. 磨,使锋利。 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5. 古同“疠”、“癞”,恶疮。 6.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bīng 部首总笔画 7

    兵 [ bīng ] 1. 武器。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秣 [ mò ] 1. 牲口的饲料。 粮秣。 2. 喂牲口。 秣马厉兵(亦作“厉兵秣马”)。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马 [ mǎ ]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 马蜂。马勺。 3. 姓。 [更多解释]

【厉兵秣马】的常见问题

  1. 厉兵秣马的拼音是什么?厉兵秣马怎么读?

    厉兵秣马的拼音是:lì bīng mò mă
    点击 图标播放厉兵秣马的发音

  2. 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

    厉兵秣马的意思是: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完成作战准备。也作「秣马利兵」、「秣马厉兵」、「厉兵粟马」、「励兵秣马」、「砺兵秣马」、「砺戈秣马」。

  3. 厉兵秣马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厉兵秣马的近义词是: 严阵以待、 盛食厉兵、 励兵秣马、 秣马厉兵、 披坚执锐、 训兵秣马、 练兵秣马、 厉兵粟马、 砺戈秣马 。

  4. 厉兵秣马的反义词是什么?

    厉兵秣马的反义词是: 解甲归田、 高枕而卧、 高枕无忧、 雨过张伞 。

bīng

厉兵秣马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联合式
  • 感情 中性
  • 年代 古代
  • 热度 常用

拼音 lì bīng mò mǎ 怎么读

注音 ㄌㄧˋ ㄅㄧㄥ ㄇㄛˋ ㄇㄚˇ

繁体 厲兵秣馬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盛食厉兵 选兵秣马 严阵以待 秣马厉兵

反义词 偃旗息鼓 解甲归田 解甲释兵 高枕无忧

厉兵秣马的意思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例子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宋・陈亮《酌古论 吕蒙》)

故事 春秋时期,秦国、晋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派大臣烛之武单独与秦国结盟,按约秦国派杞子、逢孙和杨孙率军驻在郑国,秦国退兵。杞子派人偷偷回国要秦穆公出兵,秦军就大举进攻,郑国商人弦高冒充使臣警告秦国,秦国只好攻打滑国。

厉兵秣马的详细解释

【释义】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完成作战准备。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后亦用“厉兵秣马”比喻完成事前准备工作。△“严阵以待”

【典源】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1]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2]敝邑,为从者之[3],居则具一日之[4],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5]告于郑。[6],则[7][8][9]矣。

注解

[1]步师:行军。

[2]腆:音tiǎn,丰厚。

[3]淹:滞留、停留。

[4]积:蓄存、储藏粮食。

[5]遽:急忙、赶紧。

[6]郑穆公使视客馆:此句据阮元《校勘记》补。郑穆公,公元前649∼前606,春秋时郑国国君。客馆,招待宾客休息、居住的房舍。

[7]束载:捆物装车。为作战之准备。

[8]厉兵:磨利兵器。为作战之准备。

[9]秣马:喂马。为作战之准备。

【典故】

厉兵,磨利兵器。秣马,喂马。“厉兵秣马”指完成作战的准备。《左传》记载:鲁僖公三十二年,驻防郑国都的秦将杞子,派人报告秦王他们已掌管郑国都的北门,是攻打郑国的好机会。三十三年春天,秦王决定派兵攻打郑国。郑国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经商途中遇到秦军,知道秦军意图后,他一方面用四张兽皮和十二头牛慰劳赏赐秦军,一方面则是派人赶紧回报郑穆公这件事。郑穆公获报后,派人去招待秦国驻军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结果见到他们已经捆物装车、磨利兵器、喂好马匹,完成作战的准备。于是郑穆公将计就计派皇武子去送行,让秦军知道郑国已有防备,免去一场战争。后来“厉兵秣马”被用来指完成作战准备。亦用来比喻完成事前准备工作。另外在《左传・成公十六年》中,可见“秣马利兵”一词,也作比喻完成作战准备的意思。

【书证】

  • 01.《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源)
  • 02.《晋书・卷一一六・姚苌载记》:“愿布德行仁,招贤纳士,厉兵秣马,以候天机。”
  • 03.《明史・卷二七六・沈宸荃列传》:“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厉兵秣马,以报国雠,乃贼尘未扬,辄先去以为民望。”
  • 04.《清史稿・卷二二三・布占泰列传》:“我利速战,但虑彼不出耳。今既出,平原广野,可一鼓擒也!舍此不战,厉兵秣马,何为乎来?”

【用法】

语义指完成作战准备。

类别用在“准备作战”的表述上。

例句

我军厉兵秣马,已完成备战工作。

自开战以来,我军日日厉兵秣马,准备迎敌。

语义比喻完成事前准备工作。

类别用在“准备作战”的表述上。

例句

考试时间愈来愈近,大家都厉兵秣马,作最后的冲刺。

中华棒球代表队厉兵秣马,准备在这次的亚洲杯一展身手。

大学联考失利后,他厉兵秣马,苦读了一年,终于能够榜上有名。

随著春节假期接近,旅游业者无不厉兵秣马,准备抢食这块旅游大饼。

在这设备完善的体育场,本校足球队员正厉兵秣马,准备挑战明年的全国杯。

【辨识】

同义“厉兵秣马”及“严阵以待”都有作好战斗准备的意思。

异义“厉兵秣马”侧重于主动出击;“严阵以待”则侧重于被动的等待。

例句
厉兵秣马严阵以待例句
大学联考失利后,他厉兵秣马,苦读了一年,终于能够榜上有名。
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交通高峰,各相关部门均已作好规划,严阵以待,以确保交通顺畅。

厉兵秣马的翻译

  1. get ready for fight
  2. готовиться к бою

厉兵秣马成语接龙

“马”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犬马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 随心所欲
  • 欲擒故纵
  • 纵横捭阖
  • 阖门却扫
  • 扫榻以待
  • 待价而沽
  • 沽名钓誉
  • 誉过其实
  • 实事求是
  • 是古非今
  • 今非昔比
  • 比比皆是
  • 是是非非
  • 非驴非马
  • 马到成功
  • 功亏一篑
  • 完整接龙

“厉”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再接再厉
  • 盛筵难再
  • 春秋鼎盛
  • 枯木逢春
  • 菊老荷枯
  • 春兰秋菊
  • 妙手回春
  • 莫名其妙
  • 无适无莫
  • 聊胜于无
  • 穷极无聊
  • 层出不穷
  • 密密层层
  • 人烟稠密
  • 咄咄逼人
  • 书空咄咄
  • 大书特书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 风调雨顺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完整接龙

厉兵秣马字义分解

读音(lì), 厂部,共5画

①. 严格。 如: 厉禁(➊列队警戒;➋严厉的禁令)。厉行(xíng )节约。

②. 严肃。 如: 严厉。声色俱厉。

③. 凶猛。 如: 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④. 磨,使锋利。 如: 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⑤. 古同“疠”、“癞”,恶疮。

⑥. 姓。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bīng), 八部,共7画

①. 武器。 如: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②. 战士,军队。 如: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③.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如: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mò), 禾部,共10画

①. 牲口的饲料。 如: 粮秣。

②. 喂牲口。 如: 秣马厉兵(亦作“厉兵秣马”)。

查看详细解释

读音(mǎ), 马部,共3画

①.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如: 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②. 大。 如: 马蜂。马勺。

③. 姓。

查看详细解释

厉兵秣马成语组词

厉的成语兵的成语秣的成语马的成语

厉兵秣马相似的成语

秣马厉兵练兵秣马秣马利兵励兵秣马选兵秣马厉兵粟马训兵秣马砺兵秣马束兵秣马历兵秣马兵厉马秣砺戈秣马缮甲厉兵膏车秣马秣马脂车坚甲厉兵选士厉兵盛食厉兵善甲厉兵兵荒马乱兵强马壮招兵买马千兵万马买马招兵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7: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