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古代传说中的神木。
引《山海经·海内西经》:“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郭璞 注:“食之令人智圣也。”《初学记》卷十六引 南朝 宋•盛弘之 《荆州记》:“始兴郡 山阳县 有豫木,本径可二丈,名为圣木。 秦 时伐此木为鼓顙,鼓顙成,忽自奔逸,北至 山阳。”
圣木,读音shènɡ mù,是汉语词汇,意思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木。
圣 [ shèng ] 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 如 圣人。圣哲。 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 如 神圣。圣洁。圣地。圣经。 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 如 圣上。圣旨。圣明。 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 如 圣手。棋圣。 圣 [ kū ] 1. 古代方言,义同“掘”《説文•土部》:“圣,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清施補華《别弟文》:“吾負母而逃,圣野菜充飢。” [更多解释]
木 [ mù ] 1. 树类植物的通称。 如 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2. 木料、木制品。 如 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3. 棺材。 如 棺木。 4. 质朴。 如 木讷(朴实迟钝)。 5. 呆笨。 如 木鸡。 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 如 麻木。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姓。 [更多解释]
圣木的拼音是:shèng mù点击 图标播放圣木的发音。
圣木的意思是:古代传说中的神木。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