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犹忠诚。
引《三国志·蜀志·董和传》“后从事於 伟度” 南朝 宋•裴松之 注:“﹝ 伟度 ﹞为 亮 主簿,有忠藎之效,故见褒述。”唐•钱起 《送毕侍御谪居》诗:“忠藎不为明主知,悲来莫向时人説。”明•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须补报君恩,尽忠藎,安黎庶。”聂绀弩 《古时候的公务员》:“君主需要臣仆的忠荩,远过于需要他的良心与智慧。”
尽忠国事。
引《三国志·卷三九·蜀书·董和传》:「后从事于伟度」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为亮主簿,有忠荩之效,故见褒述。」唐·钱起〈送毕侍御谪居〉诗:「忠荩不为明主知,悲来莫向时人说。」
忠荩是一个汉语词语,
拼音:zhōng jìn
犹忠诚,
《三国志·蜀志·董和传》有记载。
忠 [ zhōng ] 1. 诚心尽力。 如 忠心。忠诚。忠实。忠告。忠于。忠魂。忠义。忠贞。效忠。赤胆忠心。忠言逆耳。 [更多解释]
荩 [ jìn ] 1.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细,叶卵状披针形,茎和叶可做黄色染料,纤维可做造纸原料。通称“荩草”;亦称“黄草”。 2. 同“进”。 如 荩臣(原指帝王所进用的臣子,后称忠诚之臣)。 3. 同“烬”,没有烧尽的柴草。 [更多解释]
忠荩的拼音是:zhōng jìn点击 图标播放忠荩的发音。
忠荩的意思是:尽忠国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