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戒惧。
引《吕氏春秋·慎大》:“汤 乃惕惧,忧天下之不寧,欲令 伊尹 往视 旷夏。”《易·乾》“夕惕若厉” 唐•孔颖达 疏:“虽至於夕,恆怀惕惧。”
戒惧
《吕氏春秋·慎大》:“ 汤 乃惕惧,忧天下之不宁,欲令 伊尹 往视 旷夏 。”《易·乾》“夕惕若厉” 唐 孔颖达 疏:“虽至於夕,恒怀惕惧。”
惕 [ tì ] 1. 戒惧,小心谨慎。 如 警惕。惕惧。惕惕。惕厉(心怀戒惧。亦作“惕砺”)。 2. 疾速。 如 “一日惕,一日留”。 [更多解释]
惧 [ jù ] 1. 害怕。 如 恐惧。惧怕。惧惮。惧怯。惧色。临危不惧。 [更多解释]
惕惧的拼音是:tì jù点击 图标播放惕惧的发音。
惕惧的意思是:戒惧。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