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损人利己 |
释义 | sǔnrénlìjǐ 损人利己
损人利己的意思词语解释损人利己sǔn rén lì jǐ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损人利己sǔn rén lì jǐ
损人利己的字义分解
【损人利己】的常见问题
sǔnrénlìjǐ 损人利己
拼音: sǔn rén lì jǐ 怎么读 注音: ㄙㄨㄣˇ ㄖㄣˊ ㄌㄧˋ ㄐㄧˇ 繁体: 損人利己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自私自利 见利忘义 反义词: 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 损人利己的意思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凡有损人利己之心的人,其结果都不妙。(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正音:“损”,读作“sǔn”,不能读作“shǔn”。 辨形:“己”,不能写作“已”。 辨析:“损人利己”和“自私自利”都可表示“极其自私”。但“损人利己”偏重于“损人”;即损害别人来为自己谋利;而“自私自利”只是表示“极为自私;只为自己着想”;不一定损害别人利益。 歇后语: 卖米搀沙子 —— 损人利己 谜语: 抢东西 (谜底:损人利己) 故事: 唐朝时期,陆象先少年志高,才华出众,得到当时吏部侍郎吉顼的赏识,评价他为“才望高雅”,推荐他担任洛阳尉。陆象先清心寡欲,知足常乐,为官廉正,不喜欢趋炎附势,也不损人利己,深受皇帝的器重,功劳卓著。 损人利己的详细解释【释义】使别人蒙受损失而让自己得到利益。※语或本《旧唐书・卷八八・列传・陆元方》。 【典源】※《旧唐书・卷八八・列传・陆元方》(元方之子)象先,本名景初。少有器量,应制举,拜扬州参军。秩满调选,时吉顼为吏部侍郎,擢授洛阳尉,元方时亦为吏部,固辞不敢当。顼曰:“为官择人,至公之道。陆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流所及,实不以吏部之子妄推荐也。”竟奏授之。…… 在官务以宽仁为政, [1]韦抱真言曰:「望 [2]稍行杖罚,以立威名。不然,恐下人 [3],无所惧也。」象先曰:「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 [4]。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竟不从抱真之言。 注解[1]司马:职官名。隋、唐设有司马之官,为参谋性质的部属。 [2]明公:古代对有名位者的尊称。此处指陆象先。 [3]怠堕:懈怠懒惰。 [4]严刑树威:用严厉的刑罚来建立威严。 【典故】典源原或作“损人益己”。唐代陆象先,苏州吴县人。本名景初,是陆元方的儿子,少年时便有才识度量。曾担任扬州参军,后来被吏部侍郎吉顼拔擢为洛阳尉。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时被外放到益州(今四川),担任大都督府长史,兼剑南道按察使。在任时,一直都是以宽厚仁德来治理政务,但管理军事的司马官韦抱真则劝他要使用杖罚来建立自己的威望,否则底下的部属可能会变得懈怠懒惰,无所畏惧。陆象先则表示治理政务依理而行即可,何必用严厉的刑罚来树立自己的威望。损害别人而让自己获得好处,并不是讲求仁爱宽恕者所该有的行为。后来“损人利己”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使别人蒙受损失而让自己得到利益。其实这一语义,早在《战国策》中就已经出现。《战国策・燕策三》记载了一则古谚语:“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意思是仁厚的人,不以毁谤和危害他人,来获得利益、成就名声。 【书证】
【用法】语义使别人蒙受损失而让自己得到利益。 例句①他尽做些损人利己的事,这种恶劣行为令人讨厌。 ②损人利己的谈判方式,无法为双方创造最大效益。 ③透过损人利己的手段来累积财富,终究不是正道呀! 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不该做出那些损人利己的事来。 ⑤无论是对谁,他都不该有损人利己的想法,更何况是自己的工作伙伴! ⑥与其成天想著损人利己,一夕致富,不如好好地培养自己的竞争能力。 损人利己的翻译
损人利己成语接龙“己”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损”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损人利己字义分解损读音(sǔn), 手部,共10画 ①. 减少。 如: 损失。损耗。损益。增损。亏损。损兵折将。 ②. 使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 如: 损坏。破损。易损。 ③. 使蒙受害处。 如: 损害。满招损,谦受益。 ④. 用刻薄的话挖苦人。 如: 损人。 ⑤. 刻薄,毒辣。 如: 这话太损了。 查看详细解释 人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①.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 如: 人类。 ②. 别人,他人。 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③.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 如: 丢人,文如其人。 查看详细解释 利读音(lì), 刀部,共7画 ①. 好处,与“害”“弊”相对。 如: 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 ②. 使顺利、得到好处。 如: 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③. 与愿望相符合。 如: 吉利。顺利。 ④.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 如: 利刃。利刀。利剑。利落。利口巧辩。 ⑤.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 如: 利息。利率(lǜ)。一本万利。 ⑥. 姓。 查看详细解释 己读音(jǐ), 己部,共3画 ①. 对别人称本身。 如: 自己。知己。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查看详细解释 损人利己成语组词损的成语人的成语利的成语己的成语 损人利己相似的成语利己损人损人不利己利人利己损人肥己损人益己损人安己损人害己损己利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损己利物损己益人自己人害人害己人饥己饥以己度人先人后己推己及人地利人和舍己为人渔人之利渔人得利舍己救人舍己成人恕己及人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