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古时民俗,官民于三月上巳(魏以后为三月初三)在水滨举行盥洗祭礼,以除不祥,谓之春禊。禊,洁。
古时民俗,官民于三月上巳( 魏 以后为三月初三)在水滨举行盥洗祭礼,以除不祥,谓之春禊。禊,洁。参阅 汉•应劭 《风俗通·祀典·禊》、《晋书·礼志下》。
引南朝•宋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之五:“秋祓濯流,春禊浮醴。”隋 江总 《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上巳娱春禊,芳辰喜月离。”唐•王维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清•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人存诗》:“兰亭 去此一千里,春禊故事知谁修?”
古时于三月上巳日,临水洗濯,以除不祥,称为「春禊」。见《晋书·卷二一·礼志下》。
春禊,读音chūn xì,中国节日习俗,于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即上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在水滨举行盥洗祭礼,以祓(音fú)除恶祭也。
春 [ chūn ] 1. 一年的第一季。 如 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两性相求的欲望。 如 春心。怀春。 3. 生机。 如 大地回春。 4. 姓。 [更多解释]
禊 [ xì ] 1. 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如 修禊。禊帖(《兰亭序》的别称)。 [更多解释]
春禊的拼音是:chūn xì点击 图标播放春禊的发音。
春禊的意思是:古时于三月上巳日,临水洗濯,以除不祥,称为「春禊」。见《晋书·卷二一·礼志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