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求 |
释义 | 求qiú ㄑㄧㄡˊ 正文・巳集上水部共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巳集上 水部 6画 火 U+6C42 求 求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45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604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552頁,第3字 音《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𡘋音裘。 例又,招來也。 例又,等也。 例又,山水名。 例又,姓。 例又,與裘通。 例又,與球通。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 音又,《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 音又,《韻補》叶渠之切,音奇。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 音又,叶疆於切,音渠。𨻰琳〈大荒賦〉:雖遊目於西極兮,大道卷而未舒;仍皇靈之攸暢兮,爰稽余之所求。 音又,叶巨九切,音臼。 卷目:考證・巳集上 部首:水部 愛日堂藏本: 第351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4頁,第8字 叶疆於切,音渠。 謹按韻會小補作強於切。強與彊同疆字。謹改彊。 注解〔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求〕字拼音是qiú,独体字,五行属火。 〔求〕字造字法是《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是皮衣。 〔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ú] ⑴ 设法得到⑵ 恳请,乞助⑶ 需要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求qiú ㄑㄧㄡˊ 一部共7画独体字U+6C42CJK 基本汉字 最常用字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独体字 汉语字典 一部 7画 独体字 象形字 火 FIYI 86 、 GIYI 98 IJE DVS 43909 3061 3983 U+6C42 1241344 横、竖钩、点、提、撇、捺、点 供 蛷 、 裘 、 𡨃 求字概述〔求〕字拼音是qiú,部首是一,总笔画是7画,是独体字。 〔求〕字是独体字,五行属火。 〔求〕字造字法是《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是皮衣。 〔求〕字仓颉码是IJE,五笔是FIYI86,GIYI98,四角号码是43909,郑码是DVS,中文电码是3061,区位码是3983。 〔求〕字的UNICODE是U+6C4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714,UTF-32:00006c42,UTF-8:E6 B1 82。 〔求〕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690,属常用字。 〔求〕字反义词是供,异体字是蛷、裘、𡨃。 求的笔顺Loading... 求的意思求qiúㄑㄧㄡˊ基本解释①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 ②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 ③需要。需~。供过于~。 详细解释名词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fur coat。 乐正求。 —— 《汉书》 3.姓。 动词 1.请求;干请;乞助ask; beg; request。 求,乞也。 —— 《增韵》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 《史记·屈原列传》求救于齐。 —— 《战国策·赵策》有求于我也。 —— 《战国策·齐策》求其能千里也。求救于孙将军。 —— 《资治通鉴》 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2.追求,谋求;寻求;寻找strive for; seek。 求,索也。 —— 《玉篇》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孟子·告子上》入水求之。 —— 《吕氏春秋·察今》求剑若此。求人可使报秦者。 —— 《史记·廉颇蔺相列传》不求闻达。 —— 诸葛亮《出师表》求利以污其行。 —— 《后汉书·列女传》求钱之民。 —— 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以求钱也。以求重价。求太监后。 —— 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3.索取ask for; demand。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 —— 《左传·桓公十六年》以城求璧。 —— 《史记·廉颇蔺相列传》空言求璧。就吾求寒衣。 —— 《资治通鉴·唐纪》忽啼求之。 —— 宋· 王安石《伤仲永》 4.探索explore。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 《孟子·公孙丑上》求思之深。 ——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求古仁人之心。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责备,责求blame。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论语·卫灵公》 6.选择 select。 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7.招来solicit。 求善良。 —— 《礼记·学记》 8.贪求;贪婪greedy for。 不忮不求。 —— 《诗·邶风·雄雉》 9.通“逑”。聚合gather。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 《诗·小雅·桑扈》 10.通“赇”。贿赂bribe。 阜其财求。 —— 《国语·周语上》 求字的翻译
求的国语辞典解释求qiúㄑㄧㄡˊ详细解释动 1.找寻、探索、设法得到。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寻求、探求、实事求是、缘木求鱼。 2.恳托、乞助。 《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华佗传》:“又有疾者,诣佗求疗。” 求助、恳求、乞求、祈求、请求。 3.要求。 《论语•微子》:“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苛求、求全责备。 4.贪图。 《论语•子罕》:“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唐•徐夤〈润屋〉诗:“润屋丰家莫妄求,眼看多是与身雠。” 5.招引。 《易经•乾卦•文言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孟子•公孙丑上》:“今国家间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名 ◎姓。如汉代有求仲。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求的两岸词典解释求qiúㄑㄧㄡˊ详细解释1.想办法得到;探求。 追求、求学、刻舟求剑、求同存异。 2.恳请;拜托。 求教、哀求、求他去一趟。 3.要求。 苛求、精益求精。 4.需要;需求。 供不应求。 5.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求的字源字形商 甲骨文 𠂤组 商 甲骨文 妇女卜辞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甲骨文 出组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或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上博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关沮 汉 简 张家山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求字的成语求全责备 求仁得仁 求同存异 求田问舍 委曲求全 有求必应 实事求是 不求甚解 缘木求鱼 降格以求 卖国求荣 梦寐以求 求贤若渴 刻舟求剑 精益求精 供不应求 死中求生 舍近求远 自求多福 杀妻求将 死求白赖 一无所求 求亲靠友 更多… 求字组词求开头的词语求助 求职 求学 求实 求同存异 求知 求是 求救 求生 求婚 求援 求证 求情 求教 求医 求索 求见 求爱 求解 求人 求饶 求之不得 求知欲 更多… 求结尾的词语要求 追求 需求 请求 寻求 征求 力求 供求 谋求 讲求 恳求 哀求 供不应求 务求 探求 渴求 央求 祈求 乞求 梦寐以求 诉求 供过于求 强求 更多… 求中间的词语实事求是 精益求精 急于求成 有求必应 舍近求远 委曲求全 吹毛求疵 不求甚解 卖国求荣 缘木求鱼 卖友求荣 刻舟求剑 舍身求法 反求诸己 贪大求洋 暗室求物 拜鬼求神 白求恩 避祸求福 不求进取 不求名利 不求人 不求上进 更多…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