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泡 | ||||||||||||||||||||||||||||||||||||||||||||||||||||||||||||
释义 | 泡pào ㄆㄠˋ pāo ㄆㄠ 卷十一水部共8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水部 8画 U+6CE1 泡 匹交切 泡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匹交切頁碼第363頁,第13字續丁孫 泡水。出山陽平樂,東北入泗。从水包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浦包反頁碼第880頁,第3行,第1字述 水,岀山陽平樂,東北入泗。從水包聲。 鍇注臣鍇按:《漢書》:「泡出平樂縣,東北泲入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匹交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144頁,第1字許惟賢第934頁,第2字 泡水。出山陽平樂。東北入泗。 段注山陽郡平樂,見《前志》。志云侯國。泡水,東北至沛入泗。《水經注・泗水》篇曰:黃溝,又東逕平樂縣。又東,右合泡水。卽豐水之上源也。水上承大薺陂。東逕貰城北。又東逕已氏縣故城南。又東逕卭城縣故城南。又東逕單父縣故城南。又東逕平樂縣。右合泡水。自下豐,泡竝得通稱。故《地理志》曰:平樂,泡水所出。又東逕豐縣故城南。又東逕沛縣故城南。於城南東注泗。《地理志》曰:泡水自平樂東北至沛入泗者也。按今泡河自今山東單縣流逕江蘇豐縣北。又東逕沛縣畍。循城東南。至泗亭驛而合於泗。 从水。包聲。 段注匹交切。按今俗曰包河。古音在三部。又流貌也。或曰浮漚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浮漚之泡當作脬(假借),細胞亦當作脬。膀胱曰脬。 朱二浮漚之泡即[脬]之借,古無輕唇音故也。 錢一浮漚曰泡,古與此義,始自六朝。其實浮漚之泡字當作脬(假借?)。細胞亦=脬。 錢二水泡字當作脬,細胞字亦當作脬。 白话解释泡,河川。源出山阳平东,向东北流入泗水河。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包”是声旁。 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篆文,形構作從水、包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包聲,表示音讀。楷定作泡。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泡字的相关索引
泡pào ㄆㄠˋ pāo ㄆㄠ 正文・巳集上水部共9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巳集上 水部 9画 水 U+6CE1 泡 泡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74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617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564頁,第10字 音《唐韻》:匹交切;《集韻》、《韻會》、《正韻》:披交切,𡘋音拋──水名。 例又,水上浮漚也。梵書:如夢幻泡景。 音又,《廣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𡘋音庖──泡泡,流也。 例又,揚子《方言》:泡,盛也。江淮之閒曰泡。〔註〕泡肥,洪張貌。 例又,泡溲,盛多貌。王褒〈洞簫賦〉:泡溲汎𣶏。 音又,《集韻》:班交切,音包──𠐋泡,盛也。 音又,皮敎切,音咆──水泉也。 例又,魚名。張師正《倦游錄》:南海有泡魚,大如斗。泡,去聲。 注解〔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泡〕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ào、p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包,五行属水。 〔泡〕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包声。本义是浮沤,水泡。 〔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pào] ⑴ 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⑵ 像泡的东西⑶ 用液体浸物品⑷ 故意消磨时间㈡ [pāo] ⑴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⑵ 虚而松软,不坚硬⑶ 方言,小湖(多用于地名)⑷ 同“脬”,量词。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泡pào ㄆㄠˋ pāo ㄆㄠ 氵部共8画左右结构U+6CE1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氵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水 IQNN EPRU VRY 37112 3133 3761 U+6CE1 44135515 点、点、提、撇、横折钩、横折、横、竖弯钩 脬 、 𣴊 、 𣶐 泡字概述〔泡〕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ào、pāo,部首是氵,总笔画是8画。 〔泡〕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包”,五行属水。 〔泡〕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包声。本义是浮沤,水泡。 〔泡〕字仓颉码是EPRU,五笔是IQNN,四角号码是37112,郑码是VRY,中文电码是3133,区位码是3761。 〔泡〕字的UNICODE是U+6CE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873,UTF-32:00006ce1,UTF-8:E6 B3 A1。 〔泡〕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251,属常用字。 〔泡〕字异体字是脬、𣴊、𣶐。 泡的笔顺Loading... 泡的意思全部pào1pāo2 泡1pàoㄆㄠˋ基本解释①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沫。~影(a.佛教用“泡”和“影”喻事物的生灭无常;b.现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水~。 ②像泡的东西。电灯~儿。 ③用液体浸物品。~茶。~菜。~饭。~汤(喻事情或愿望落空)。 ④故意消磨时间。~病号。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水,包声。本义:浮沤,水泡。 2.同本义 bubble。如:水泡;肥皂泡。 3.像水泡一样的东西 sth. shaped like a bubble。如:手上起了泡;泡灯(同“炮灯”。一种圆形的灯);泡头钉(钉的一种。钉帽鼓起呈泡状);泡幻(如水泡般空幻);血泡。 动词 1.用沸水、热水烫浸,或将东西浸在水中 steep; soak; immerse。如:泡种谷;泡咖啡;泡茶(把干果、蜜饯等泡在茶里,叫泡茶);泡在牛奶里的面包。 2.较长时间地呆在某处消磨[时间] dillydally; dawdle; while away; dally over。如:大家陪着“泡”一天可受不住呢!;泡病号(指借故称病长期不上班,或小病大养);别瞎泡了,快把工作做完。 3.另见 pāo。 泡2pāoㄆㄠ基本解释①鼓起而松软的东西。眼~。豆腐~儿。 ②虚而松软,不坚硬。~桐。这块木料发~。 ③方言,小湖(多用于地名)~子。月亮~(在中国吉林省)。 ④同“脬”,量词。 详细解释名词 1.古水名。又名丰水Pao River。 泡,泡水,出 山阳平乐,东北入 泗。 —— 《说文》 2.鼓起而松软的东西 sth. puffy and soft。如:豆腐泡儿;眼泡儿。 形容词 1.盛大grand。 泡,盛也。 —— 《方言》二 泡溲(水盛大的样子) 2.〈方〉∶虚而松软 spongy。如:这块木料发泡;泡枣。 量词 1.用于屎尿或涕泪 one time; once。如:撒一泡尿;拉泡屎。 2.相当于“番”、“回”time。 顺便去会制台,着实恭维一泡。 —— 《文明小史》 3.另见 pào。 泡字的翻译
泡的国语辞典解释全部pào1pāo2 泡1pàoㄆㄠˋ详细解释名 1.在水面上漂浮,内含气体的球状物。大的称为“泡”,小的称为“沫”。 泡沫、水泡。 2.指泡状的东西。 肥皂泡、电灯泡。 3.因皮肤受伤而起的水泡。 《水浒传•第八回》:“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 他的大腿被热水烫到,已经起泡了。 4.量词:(1) 计算动作次数的单位。相当于“番”、“回”、“陣”。《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童子良经他这一泡恭维,便觉他说的话,果然不错。”(2) 计算茶叶冲浸次数的单位。如:“这茶已经是第二泡。” 动 1.用水冲浸。 泡饭、泡茶、泡衣服。 2.消磨、耽搁或故意纠缠。 泡时间、你别在这里瞎泡了。、他是泡妞高手。 泡2pāoㄆㄠ详细解释名 1.量词。计算屎尿的单位。 撒一泡尿。 2.鼓起且松软的东西。 眼泡儿、豆腐泡儿。 3.地名用字。小湖泊的意思。如大陆地区黑龙江省有莲花泡、吉林省有月亮泡。 形 ◎膨松、肿胀。参见“泡泡”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泡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pào1pāo2 泡1pàoㄆㄠˋ详细解释1.液体中或液体表层出现内含气体的球状或半球状物。 泡沫、肥皂泡、雨点打得江水直冒泡。 2.像泡的东西。 灯泡、肺泡、嘴唇起了泡。 3.较长时间地浸在液体里。 泡澡、茶泡好了、泡点儿药酒。 4.故意消磨时间;较长时间地待在某地。 泡病号、泡舞厅、他整天泡在网咖里。 5.纠缠;缠磨。 软磨硬泡、你去求他,不答应就在那里泡。 6.量词。用于计算茶叶冲浸次数。 这茶已是第四泡,味道仍甘甜。 泡2pāoㄆㄠ详细解释1.松软而鼓起的东西。 豆腐泡、眼泡肿了。 2.小湖。多用于地名。如月亮泡,在吉林;莲花泡,在黑龙江。 3.量词。用于计算屎、尿。 一泡鸭子屎、撒了一泡尿。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泡的字源字形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泡字的成语梦幻泡影 化为泡影 泡蘑菇 泡病号 终成泡影 肥皂泡 沤浮泡影 如法泡制 撒泡尿自己照照 世事如泡影 更多… 泡字组词泡开头的词语泡沫 泡菜 泡影 泡桐 泡汤 泡沫经济 泡沫塑料 泡泡糖 泡制 泡子 泡饭 泡泡纱 泡蘑菇 泡病号 泡茶 泡蜑 泡灯 泡点 泡丁布 泡花 泡幻 泡货 泡脚 更多… 泡结尾的词语灯泡 浸泡 气泡 血泡 肥皂泡 电灯泡 肺泡 起泡 眼泡 尿泡 冲泡 燎泡 软磨硬泡 打泡 饱嗝气泡 表面气泡 撮泡 电泡 发泡 腐败水泡 鲑泡 幻泡 浑浑泡泡 更多… 泡中间的词语泡泡糖 化为泡影 泡泡纱 川味泡菜 打泡戏 发泡助剂 海泡石 哈卵泡天 浑浑泡泡 浸泡足 楼市泡沫 梦幻泡影 沤浮泡影 泡泡口香糖 如法泡制 撒泡泡 身如泡沫 尿泡种子 台式泡菜 汤泡散 乌泡子 虚泡儿 洋泡泡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