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ㄏㄨˊ

卷十犬部共8画
说文解字

卷十

犬部

8画

U+72D0

戸吳切

𧲲

狐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戶吳切頁碼331頁,第21

狐䄏獸也。鬼所乘之。有三徳: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則丘首。从犬瓜聲。

附注按:甲骨文從亡聲。

卷别卷十九反切魂徒反頁碼812頁,第6行,第2

狐妖獸也,鬼所乘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豐後;死則丘首。從犬瓜聲。

卷别卷十上反切戸吳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909頁,第1許惟賢834頁,第2

狐䄏獸也。鬼所乘之。

段注《爾雅音義》無之字。

有三德。其色中和。小歬大後。

段注《廣韵》作豐後。

死則丘首。

段注音義、《廣韵》皆作首丘。

謂之三德。

段注《御覽》有此四字。

从犬。瓜聲。

段注戸吳切。五部。

狐,妖兽。是鬼骑的怪兽。狐有三徳:毛色中和,体形小前大后,死则头朝出生时的山丘。字形采用“犬”作边旁,“瓜”是声旁。

甲骨文字形從犬、亡聲。「犬」為狗,作為形符,表示義與犬有關;「亡」為逃跑,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金文字形則省作「瓜」,「瓜」與「狐」疊韻,故假借為用。戰國文字字形則改從犬()、瓜()聲,而為篆文至楷書字形之所本。隸書字形聲符作「爪」,當是「瓜」之省變。在六書中,金文字形屬於象形外,其餘字形皆屬於形聲。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53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825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629頁
4說文校箋第423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393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1422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431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86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9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59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410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3398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9823頁【補遺】第17495頁
14通訓定聲第180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51頁【崇文】第3401頁
16說文句讀第1363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621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938頁,第7字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𡘋音胡。
說文》:妖獸也,鬼所乗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豐後
爾雅・釋獸》:貍、狐、貒、貈𨢄
𡌨》:狐性疑,疑則不可以合類,故从孤省。又曰:狼狐搏物,皆以虛擊孤,狐从孤省,又或以此故也。音胡,疑詞也。
易・解卦》:田獲三狐。又,〈未濟〉:小狐汔濟,濡其尾。
詩・邶風》:狐裘蒙戎。又,〈北風〉:莫赤匪狐。
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勃壤用狐。
山海經》:靑丘國,其狐四足九尾。

又,《爾雅・釋獸》:貔,白狐。〔註〕一名執移,虎豹之屬。〔疏〕貔,一名白狐。或曰似熊。

又,鵂鶹,一名訓狐,因其聲以名之。見《唐書・五行志》。韓愈有〈射訓狐〉詩。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三年》:濟河,圍令狐。〈晉語〉:使令狐文子佐之。〔註〕令狐,邑名。又,《史記・趙世家》:秦伐我,至陽狐。又,〈孝文帝紀〉:軍飛狐。〔註〕如淳曰:在代郡。蘇林曰:在上黨。

又,姓。
廣韻》:晉有狐氏,代爲卿大夫。〈晉語〉:狐氏出自唐叔。又,令狐,複姓。

注解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8 18: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