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谓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
烛的美称。
比喻目光。
乐律名。
引《尸子》卷上:“四气和,正光照,此之谓玉烛。”《尔雅·释天》:“四气和谓之玉烛。”郭璞 注:“道光照。”邢昺 疏:“道光照者,道,言也;言四时和气,温润明照,故曰玉烛。”晋•葛洪 《抱朴子·明本》:“玉烛表昇平之徵,澄醴彰德洽之符。”元•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玉烛调元气,金枢运大钧。”清•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金甌仍未缺,玉烛又新调。”
引唐僖宗 宫人《金锁》诗:“玉烛製袍夜,金刀呵手裁。”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六七:“昭仪侍宴足精神,玉烛抽看记饮巡。”
引唐•曹唐 《病马》诗之一:“四蹄不凿金砧裂,双眼慵开玉烛斜。”
引《隋书·律历志上》:“黄钟:包育、含微、帝德……玄中、玉烛、调风。右黄钟一部,三十四律。”《旧唐书·音乐志三》:“黄钟既陈玉烛,红粒方殷稔岁。”
谓四时合气,温润明照。
引《尔雅·释天》:「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四气和谓之玉烛。」
玉烛:唐代诗歌名称
玉烛:汉语词汇
玉烛,汉语词汇。
拼音: yù zhú
释义:1、谓四时之气和畅。 形容太平盛世。2.烛的美称。3.比喻目光。4.乐律名。
玉 [ yù ]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 如 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2. 美,尊贵的,敬辞。 如 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 姓。 [更多解释]
烛 [ zhú ] 1.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 如 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 2. 洞悉。 如 洞烛其奸。 3.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 如 十五烛的灯泡。 [更多解释]
玉烛的拼音是:yù zhú点击 图标播放玉烛的发音。
玉烛的意思是:谓四时合气,温润明照。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