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眣 | ||||||||||||||||||||||||||||||||||||||||||||||||||||||||||||
释义 | 眣dié ㄉㄧㄝˊ tì ㄊㄧˋ 卷四目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四 目部 10画 U+7723 眣 丑栗切 眣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四上反切丑栗切頁碼第106頁,第34字續丁孫 眣目不正也。从目失聲。 附注段玉裁注:「眣,目不從正也……疑此字從矢會意,從失者其譌體。」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七反切賜七反頁碼第280頁,第7行,第3字述 目不從正也。從目失聲。 鍇注臣鍇曰:「其視散若有所失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四上反切丑栗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536頁,第7字許惟賢第241頁,第1字 目不從正也。 段注鉉無從字。非。自眺至此皆狀目之邪。所謂匈中不正者也。按《公羊傳》文六年。䀢晉大夫使與公盟也。何云:以目通指曰䀢。成二年。卻克䀢魯衞之使。使以其辭而爲之請。《釋文》字皆从矢。云䀢音舜。本又作眣。丑乙反。又大結反。《五經文字》曰:䀢音舜。見《春秋傳》。《開成石經・公羊》二皆作䀢。疑此字从矢會意。从失者其譌體。以譌體改《說文》。淺人無識之故也。陸云又作眣而巳。未嘗云《說文》作眣也。許云目不从正者,《公羊》㒳言䀢皆不以正也。 从目。失聲。 段注丑栗切。十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三音出。 眣字的相关索引
眣dié ㄉㄧㄝˊ tì ㄊㄧˋ 正文・午集中目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午集中 目部 10画 U+7723 眣 𥄺 眣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26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805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762頁,第9字 古文: 𥄺 音《唐韻》:丑栗切;《集韻》、《韻會》:敕栗切,𡘋音抶。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𡘋音絰──義同。 例又,《類篇》:目出貌。或作眰𥈖。 音又,《廣韻》:陟鎋切,音哳──目露貌。 音又,《集韻》:𥉈,古作眣。註詳十畫。 注解〔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眣〕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ié、t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失。 〔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ié] ⑴ 目不正。⑵ 目露貌。⑶ 目出。㈡ [tì] ⑴ 失意的眼神。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眣dié ㄉㄧㄝˊ tì ㄊㄧˋ 目部共10画左右结构U+7723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目部 10画 5画 左右结构 HRWY 86 、 HTGY 98 BUHQO LMOD 65080 无 U+7723 2511131134 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横、撇、捺 䀵 、 眰 、 𥄺 、 𥈖 、 𥉈 、 𦎝 、 𧠫 眣字概述〔眣〕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ié、tì,部首是目,总笔画是10画。 〔眣〕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失”。 〔眣〕字仓颉码是BUHQO,五笔是HRWY86,HTGY98,四角号码是65080,郑码是LMOD。 〔眣〕字的UNICODE是U+772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499,UTF-32:00007723,UTF-8:E7 9C A3。 〔眣〕字异体字是䀵、眰、𥄺、𥈖、𥉈、𦎝、𧠫。 眣的笔顺Loading... 眣的意思全部dié1tì2 眣1diéㄉㄧㄝˊ基本解释①目不正。 ②目露貌。 ③目出。 眣2tìㄊㄧˋ基本解释◎失意的眼神。 眣字的翻译
眣的字源字形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