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精神和形体。
引南朝 宋•罗含 《更生论》:“又神质冥期,符契自合;世皆悲合之必离,莫慰离之必合。”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争解元》:“合淝 神质瓌秀,主副为之动容。”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非自杀以从古人,将终其身更无可希冀经营,致人我所仪之主的,束手浩叹,神质同隳焉而已。”
《神质》(灵源著)是指神的本质。
神 [ shén ] 1.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 如 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鬼使神差。 2.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 如 神秘。神奇。神异。神话。神机妙算。 3.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 如 神勇。神医。神通。神圣。神速。 4. 心思,心力,注意力。 如 劳神。凝神。神魂颠倒。 5. 表情。 如 神色。神采。神姿。神志。 6. 精神。 如 神清气爽。 7. 姓。 [更多解释]
质 [ zhì ] 1. 本体,本性。 如 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 2. 朴素,单纯。 如 质朴。质直。 3. 问明,辨别,责问。 如 质疑。质问。质询。对质。 4. 抵押或抵押品。 如 人质。 5. 同“贽”,礼物。 [更多解释]
神质的拼音是:shén zhì点击 图标播放神质的发音。
神质的意思是:精神和形体。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