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笔诛口伐 |
释义 | bǐzhūkǒufā 笔诛口伐
拼音: bǐ zhū kǒu fā 怎么读 注音: ㄅㄧˇ ㄓㄨ ㄎㄡˇ ㄈㄚ 繁体: 筆誅口伐 近义词: 口诛笔伐 笔诛口伐的详细解释【释义】犹“口诛笔伐”。见“口诛笔伐”条。 【典故】此处所列为“口诛笔伐”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张岱,字宗子、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张岱不仅长于文学,且长于史学,重要的著作是《石匮书》。此书张岱写了近五十年才脱稿,花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有些看过此书的大老认为,《石匮书》虽然写得很好,但是没有顺应潮流拥戴东林学派,恐怕不合时宜,张岱心中十分不服,在〈与李砚翁〉的信中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他认为,有健全的舆论才有健全的政治。又引到宋代吕祖谦的话:“见辱于市人,越宿而已忘;见辱于君子,万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诛笔伐于荜门圭窦之间,而老奸巨滑心丧胆落,得恃此权也。”意思是说:被一般人羞辱,过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辈子也忘不了。这就是君子为什么要常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谴责老奸巨猾的人的罪状,让他们非常恐惧害怕。张岱坚持自己史学家言论自由的理念,故写此信与好友痛快言之。后来原文中的“口诛笔伐”演变为成语,用来指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谴责他人的罪状。 【书证】
笔诛口伐成语接龙“伐”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笔”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笔诛口伐字义分解笔读音(bǐ), 竹部,共10画 ①. 写字、画图的工具。 如: 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 ②.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 如: 笔画。笔顺。笔形。笔道。 ③. 用笔写,写作的。 如: 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 ④.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 如: 笔体。笔法。笔力。文笔。工笔。曲笔。伏笔。 ⑤. 像笔一样直。 如: 笔直。笔挺。笔陡。 ⑥. 量词,指钱款。 如: 一笔钱。 ⑦. 指散文。 如: “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笔”。随笔。 查看详细解释 诛读音(zhū), 讠部,共8画 ①. 把罪人杀死。 如: 害民者诛。诛灭。诛锄。诛戮。伏诛。 ②. 责罚。 如: 诛意(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口诛笔伐。 ③. 责求。 如: 诛求无已(一味索取,没有止境)。 查看详细解释 口读音(kǒu), 口部,共3画 ①.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②.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③.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④.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⑤.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查看详细解释 伐读音(fá), 人部,共6画 ①. 砍。 如: 伐树。砍伐。 ②. 征讨。 如: 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 ③. 自夸。 如: 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 查看详细解释 笔诛口伐成语组词笔的成语诛的成语口的成语伐的成语 笔诛口伐相似的成语笔诛墨伐口诛笔伐笔伐口诛口伐舌击口口声声笔笔直直琅琅上口心服口服不矜不伐口口相传口头禅以夷伐夷口服心服聱牙戟口朗朗上口顺口溜大手笔刀笔吏一口一声轻口轻舌口语籍籍羞口羞脚一递一口口呿目瞪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