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符 | ||||||||||||||||||||||||||||||||||||||||||||||||||||||||||||
释义 | 符fú ㄈㄨˊ 卷五竹部共11画 说文解字 卷五 竹部 11画 U+7B26 符 防無切 符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五上反切防無切頁碼第142頁,第29字續丁孫 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从竹付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九反切凡無反頁碼第364頁,第6行,第1字述 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從竹付聲。 鍇注臣鍇按:《史記》「漢文帝三年,始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竹使符」注云:「銅虎符一至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至都合符,符合乃聽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㫄鐫篆書:第一至第五。以代古之珪璋,從簡易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五上反切防無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762頁,第1字許惟賢第340頁,第1字 信也。漢制㠯竹。長六寸。分而相合。 段注《周禮》。門關用符節。注曰:符節者,如今宫中諸官詔符也。《小宰》傅別,故書作傅辨。鄭大夫讀爲符別。漢《孝文紀》。始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竹使符。應劭云:銅虎符一至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至都合符。符合乃聽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張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從𥳑易也。按許云六寸。《漢書》注作五寸。未知孰是。 从竹。付聲。 段注防無切。古音在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二今票字乃符之轉,猶孚𠬪乃轉餓𠬪也。 白话解释符,朝庭授权的信物。朝中信物,汉代的制式是以竹为材,长六寸,切分后可以准确相合。字形采用“竹”作边旁,“付”是声旁。 字形解说金文、戰國文字、篆文都從竹、付聲。從「竹」,指材質;「付」表示音讀,亦兼有交給的意思。古代帝王封賞、任命、遣使、調兵,都有符作為憑信。符以竹節剖半做成,有關雙方各持其一,使用時,必須將符交給對方,兩半合符才為可信。隸書變為從草頭。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符字的相关索引
符fú ㄈㄨˊ 正文・未集上竹部共11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上 竹部 11画 木 U+7B26 符 符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04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880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840頁,第18字 音《廣韻》:防無切;《集韻》:馮無切;《正韻》:逢夫切,𡘋音扶。 例又,符瑞。 例又,符籙。 例又,木膚也。 例又,書名。 例又,官名。 例又,姓。 例又,地名。 例又,獸名。 例又,竹名。 音又,敷無切。 音又,叶房尤切。𨻰琳〈大荒賦〉:考律歷于鳳鳥兮,問民事于九鳩;傷典墳之圯墜兮,關大聖之顯符。 注解〔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符〕字拼音是fú,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付,五行属木。 〔符〕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ú] ⑴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⑵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⑶ 相合⑷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⑸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⑹ 姓。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符fú ㄈㄨˊ ⺮部共11画上下结构U+7B26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部 11画 5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木 TWFU HODI MNDS 88243 4569 2391 U+7B26 31431432124 撇、横、点、撇、横、点、撇、竖、横、竖钩、点 苻 符字概述〔符〕字拼音是fú,部首是⺮,总笔画是11画。 〔符〕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付”,五行属木。 〔符〕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符〕字仓颉码是HODI,五笔是TWFU,四角号码是88243,郑码是MNDS,中文电码是4569,区位码是2391。 〔符〕字的UNICODE是U+7B2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526,UTF-32:00007b26,UTF-8:E7 AC A6。 〔符〕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321,属常用字。 〔符〕字异体字是苻。 符的笔顺Loading... 符的意思符fúㄈㄨˊ基本解释①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信。~节。 ②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号。音~。 ③相合。~合。言行相~。 ④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咒。护身~。 ⑤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瑞。~应( yìng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 ⑥姓。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2.符信tally。 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 《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门关用符节。 —— 《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若合符节。 —— 《孟子》封皇帝玺符节。 —— 《汉书·高帝纪》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 —— 《史记·魏公子列传》 符玺(古代帝王的印章);符宝郎(古官名。即“符玺郎”,掌管皇帝八宝及国家的符节);符契(符券契约一类文书的统称);符传(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门关) 3.征兆omen。 守尔天符。 —— 《答宾戏》。注:“相命也。”以风符应合于天地。 —— 《史记·李武纪》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 —— 《汉书·刘辅传》 符兆(征兆);符应(天降祥瑞的征兆和人事相应);符表(显露的征兆);符瑞(吉祥的征兆) 4.符箓,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incantations。 也有送符水的,也有荐僧道的,总不见效。 —— 《红楼梦》 符水。也叫神水。道士用以治病;符壳(道家的符录。亦比喻《金刚经》);符书(符箓) 5.盖有官府印信、下行公文的一种 document。如:符书(官府文书);符敕(敕命文书) 6.谓向下属发出命令或通知 order; notice。如:符文(敕命文书公文);符目(符敕等公文的题签);符帖(简帖) 7.票证;单据 ticket。如:符验(凭据;证件) 8.一种预言未来的神秘文书 spell。如:符命(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符祥(符兆);符运(犹符命);符历(记录符命的历书) 9.契约 contract。如:符儿(借契;字据) 10.符号 symbol。如:音符;休止符。 11.通“莩”。莩甲。草木种子外皮husk。 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 《史记·律书》 12.姓。 动词 ◎符合;相同accord with。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 《史记·货殖列传·序》 符同(符合;相同);符协(符合;相同);符会(符合);符应(符合);符验(证验,符合应验) 符字的翻译
符的国语辞典解释符fúㄈㄨˊ详细解释名 1.古代用为凭信的器物,刻字在竹、木、金、玉、铜之上,剖为两半,各执其一,相合以为征信。 《史记•卷八•高祖纪》:“乃论功,与诸列侯剖符行封。” 虎符。 2.文件、凭证。 北齐•颜之推《冤魂志•徐铁臼》:“我母诉怨于天,今得天曹符,来取铁杵。” 3.祥瑞的征兆。 《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等纪•赞曰》:“抑没祥符,登显时德。” 4.标记、记号。 音符、符号。 5.一种道士用来避邪、驱使鬼神的神秘文字。 《抱朴子•内篇•登陟》:“带升山符,出门作周身三五法。” 符咒。 6.姓。如唐代有符令奇。 动 ◎相合、吻合。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符合、名实相符。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符的两岸词典解释符fúㄈㄨˊ详细解释1.古代朝廷封爵、置官、派遣使节或调动军队时用的凭证,以竹片、木片、金片、玉片等制成。分为两半,君臣或有关双方各执一半,两半相合,作为验证。 符节、虎符。 2.标记;记号。 音符、字符、符号。 3.符箓,道士画的图形或线条,以为可迎神驱鬼,赐福避祸。 桃符、鬼画符、护身符。 4.相合;吻合。 符合、证据、口供相符。 5.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符的字源字形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龙岗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符字的成语名实相符 名不符实 表里相符 护身符 鬼画符 言行不符 若合符节 名符其实 书符咒水 言行相符 同符合契 尺竹伍符 尺籍伍符 鼎玉龟符 画符念咒 虎符龙节 画瓦书符 吞符翕景 焚符破玺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桃符换旧 更多… 符字组词符开头的词语符合 符号 符咒 符拔 符宝 符葆 符表 符别 符采 符彩 符曹 符册 符策 符谶 符勅 符敕 符传 符袋 符牒 符法 符告 符官 符号论 更多… 符结尾的词语不符 相符 音符 护身符 字符 休止符 名实相符 鬼画符 桃符 声符 艾符 安胎符 白符 邦符 宝符 边符 表符 表里相符 兵符 布尔算符 钗符 钗头符 昌符 更多… 符中间的词语标点符号 标记符号 表音符号 承符吏 焚符破玺 干符坤珍 隔音符号 画符念咒 虎符龙节 婚符号 护身符子 集合符号 计算符号 梦符散曲 名不符实 名符其实 木刻符契 乾符坤珍 七符六诏 若合符节 书符咒水 桃符板 同符合契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