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指草莽寇盗或叛逆。
引唐•韩愈 《董府君墓志铭》:“太师之平 汴州,年考益高,挈持维纲,锄削荒纇,纳之大和而已。”清•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朝廷并包海外,荒纇萌生,削逆育顺,以劝来者。”
荒颣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huāng lèi ,意思是指草莽寇盗或叛逆。
荒 [ huāng ] 1.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 如 荒年。灾荒。防荒。备荒。 2.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 如 荒芜。荒地。开荒。 3. 废弃。 如 荒废。荒疏。荒置。业精于勤,荒于嬉。 4. 冷落偏僻。 如 荒村。荒郊。荒落(luò)(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荒颓。 5. 严重缺乏,不够用。 如 煤荒。 6.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 如 荒信。荒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 7. 放纵,迷乱。 如 荒淫。荒腆(沉湎于酒)。 8. 远,边远的地方。 如 荒远。荒遐。八荒。 9. 扩大。 如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10. 包有。 如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 11.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 如 荒子(毛坯)。 [更多解释]
颣 [ lèi ] 1. 丝上的结。 2. 缺点;毛病。 如 “明月之珠,不能无颣。” 3. 疙瘩;颗粒。 4. 花苞。 如 “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颣柳染梢。” 5. 不平。 [更多解释]
荒颣的拼音是:huāng lèi点击 图标播放荒颣的发音。
荒颣的意思是:指草莽寇盗或叛逆。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