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荓 | |||||||||||||||||||||||||||||||||||||||||||||||||||||||||
释义 | 荓píng ㄆㄧㄥˊ 卷一艸部共9画 说文解字 卷一 艸部 9画 U+8353 荓 薄經切 荓 荓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一下反切薄經切頁碼第20頁,第6字續丁孫 荓異體荓 馬帚也。从艸幷聲。 附注按:《龍龕手鑑》字作「䓑」,《玉篇・艸部》、《廣韻・青韻》皆作「荓」。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反切頻寕反頁碼第76頁,第3行,第2字述 馬帚也。從艸并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注:「似蓍,可爲帚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一下反切薄經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14頁,第5字許惟賢第49頁,第12字 馬帚也。 段注見《釋艸》。《夏小正》。七月荓秀,荓也者,馬帚也。《廣雅》曰:馬帚,屈馬荓也。 从艸。幷聲。 段注薄經切。十一部。《詩・大雅》荓使也。 荓字的相关索引
荓píng ㄆㄧㄥˊ 正文・申集上艸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申集上 艸部 12画 U+8353 荓 荓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69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31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999頁,第14字 音《玉篇》同「萍」。 例又,同「𦰝」。 注解〔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荓〕字拼音是pí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并。 〔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píng]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铁扫帚”。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荓píng ㄆㄧㄥˊ 艹部共9画上下结构U+8353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 汉语字典 艹部 9画 6画 上下结构 AUAJ TTT EUE 44441 无 U+8353 122431132 横、竖、竖、点、撇、横、横、撇、竖 䓑 、 蓱 、 𦰝 荓字概述〔荓〕字拼音是píng,部首是艹,总笔画是9画。 〔荓〕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并”。 〔荓〕字仓颉码是TTT,五笔是AUAJ,四角号码是44441,郑码是EUE。 〔荓〕字的UNICODE是U+835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619,UTF-32:00008353,UTF-8:E8 8D 93。 〔荓〕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6792。 〔荓〕字异体字是䓑、蓱、𦰝。 荓的意思荓píngㄆㄧㄥˊ基本解释◎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铁扫帚”。 荓的国语辞典解释荓píngㄆㄧㄥˊ详细解释名 ◎植物名。鸢尾科,多年生草木。叶线形,常现卷撚之状。春天开花,呈淡紫色。果实 为细长的蒴果。花可入药,具止血、利尿、解热等功效。 动 ◎使役。 《诗经•大雅•桑柔》:“民有肃心,荓云不逮。”汉•毛亨•传:“荓,使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荓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píng1píng2 荓1píngㄆㄧㄥˊ详细解释◎〈书〉植物名。即马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叶细长坚韧,花蓝色。叶子可以捆物,也可造纸。根可制刷子,花和种子可做药材。 荓2píngㄆㄧㄥˊ详细解释◎〈书〉使役。 民有肃心,荓云不逮(《诗经•大雅•桑柔》)。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荓的字源字形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荓字组词荓蜂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