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薰 | ||||||||||||||||||||||||||||||||||||||||||||||||||||||||||||
释义 | 薰xūn ㄒㄩㄣ 卷一艸部共17画 说文解字 卷一 艸部 17画 U+85B0 薰 許云切 薰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一下反切許云切頁碼第18頁,第3字續丁孫 薰香艸也。从艸熏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反切許君反頁碼第69頁,第5行,第3字述 香艸也。從艸熏聲。 鍇注臣鍇按:薰草,蘼蕪。又《博物志》云:東方君子國薰艸華,朝朝生華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一下反切許云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00頁,第4字許惟賢第43頁,第5字 香艸也。 段注《左傳》曰:一薰一蕕。《蜀都賦》劉注曰:葉曰蕙。根曰薰。張捐注《上林賦》曰:蕙,薰艸也。陳藏器曰:薰卽是零陵香也。郭注《西山經》曰:蕙,蘭屬也。非薰葉。 从艸。薰聲。 段注許云切。十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零陵香也。 錢一零陵香也。 周一零陵香也。 薰字的相关索引
薰xūn ㄒㄩㄣ 正文・申集上艸部共2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申集上 艸部 20画 木 U+85B0 薰 熏 薰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39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62頁,第4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32頁,第47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許云切,音勲。 例又,《南方草木狀》:薰陸,香出大秦。 例又,灼也。 例又,與獯通。 例又,與勳通。〈漢夏承𥓓〉:帶薰著于王室。 音又,《韻補》:音萱。 音又,許運切,音訓──義同。 卷目:考證・申集上 部首:艸部 愛日堂藏本: 第618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67頁,第52字 《漢・夏承碑》帶薰著于王室。 謹照原文帶改策。 注解〔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薰〕字拼音是xū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熏,五行属木。 〔薰〕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熏声。本义是蕙草。 〔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ūn] ⑴ 同“熏”。⑵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又泛指花草的香气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薰xūn ㄒㄩㄣ 艹部共17画上下结构U+85B0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熏 艹部 17画 14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木 ATGO THGF EMBU 44331 5651 6225 U+85B0 12231254312114444 横、竖、竖、撇、横、竖、横折、点、撇、横、竖、横、横、点、点、点、点 薫 、 蘍 薰字概述〔薰〕字拼音是xūn,部首是艹,总笔画是17画。 〔薰〕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熏”,五行属木。 〔薰〕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熏声。本义是蕙草。 〔薰〕字仓颉码是THGF,五笔是ATGO,四角号码是44331,郑码是EMBU,中文电码是5651,区位码是6225。 〔薰〕字的UNICODE是U+85B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224,UTF-32:000085b0,UTF-8:E8 96 B0。 〔薰〕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6209。 〔薰〕字异体字是薫、蘍。 薰的笔顺Loading... 薰的意思薰熏xūnㄒㄩㄣ基本解释①同“熏”。 ②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又泛指花草的香气。~莸不同器(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一个器物里,喻好和坏不能共存。亦称“薰莸异器”)。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艸,熏声。本义:蕙草。 2.香草名。即“蕙草”,又名“零陵香”holy basil。 薰,香草也。 —— 《说文》薰草,蕙草也。 —— 《广雅》。按,即今零陵香。叶曰薰,根曰薰是也。 —— 《离骚》王逸注一薰一蕕。 —— 《左传·僖公四年》浮山有草焉,名曰薰。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 —— 《山海经·西山经》腐鼠在坛,烧薰于宫。 —— 《淮南子·说林》 薰莸(薰和莸。一种香草和一种臭草;比喻美丑、善恶或君子、小人等);薰燧(焚烧香草以取香);薰草(即蕙草。俗名佩兰) 3.香气、香味aroma; fragrance of flowers。 陌上草薰 —— 江淹《别赋》。注:“香气也。” 薰薰(酒器弥漫的样子) 动词 1.以气味或烟气烤制物品。通“熏”treat meat, fish,etc. with smoke。 薰以香,自烧,此用其根也。 —— 《汉书·龚胜传》 薰鱼;薰鸡;薰服(香熏的衣服。指妓女或妓乐。古代妓女用香薰其服,故名);薰沐(薰香和沐浴。表示虔敬) 2.感化。潜移默化地受影响 exert。如:薰染(感化,薰陶习染);薰修(佛家语。指修行。因用得修身,好比用香薰衣服,故名) 3.烧灼,熏炙burn。 燎薰炉兮炳明烛。 —— 谢惠连《雪赋》。注:“火烟上出也。”薰胥以刑。 —— 《汉书·叙传》。注:“谓相薰蒸。” 薰戒(焚香斋戒);薰灼(用烟、火熏烤);薰心(心受熏灼。常形容愁苦) 4.用香物涂身 burn joss sticks and take a bath。如:薰沐(以香料涂身而沐浴。表示恭敬洁净) 形容词 1.和暖,温和mild。 蕙风如薰。 —— 左思《魏都赋》。注:“风至之貌也。” 薰风(柔和的风。指夏季的南风);薰薰(和煦的样子) 2.温和的样子warm。 薰然慈仁。 —— 《庄子·天下》。释义:“温和貌。” 薰然(温和的样子;和顺的样子) 薰字的翻译
薰的国语辞典解释薰熏xūnㄒㄩㄣ详细解释名 1.植物名。豆科零陵香属,多年生草本。叶细长,对生,赤花,黑实,具香气。可去臭气,治伤寒、头痛及腰痛等。 2.香气。 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词:“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3.烟气。 《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二四》:“寻烟染芬,薰息犹芳。” 动 1.以火灼炙、烧灼。 《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将穿响作内焚穬火薰之,潜氐歼焉。” 薰鱼、薰肉、利欲薰心。 2.感染、感化。 唐•韩愈〈争臣论〉:“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宋•程颐〈论经筵第一劄子〉:“今士大夫家善教弟子者,亦必延名德端方之士,与之居处,使之薰染成性。” 薰陶。 3.教训。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那意思,想著要把乾纲振起来,薰她一薰。” 形 ◎温暖的、和煦的。 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薰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xūn1xūn2 薰熏1xūnㄒㄩㄣ详细解释1.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艾蒿气如薰。 2.温暖的。 薰风南来。 3.〈书〉香气。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南朝梁‧江淹〈别赋〉)。 4.姓。 薰熏2xūnㄒㄩㄣ详细解释◎由于长期接触而受到影响。 薰染、薰陶、利欲薰心。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薰的字源字形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薰字的成语一薰一莸 薰莸同器 兰薰桂馥 三沐三薰 薰莸异器 忧心如薰 三薰三沐 薰莸不同器 三浴三薰 薰莸不杂 薰莸有别 薰天赫地 摘艳薰香 薰风解愠 薰莸无辨 薰莸错杂 铜臭薰天 兰质薰心 薰香自烧 虚美薰心 薰以香自焚 利欲薰心 势燄薰天 更多… 薰字组词薰天赫地 薰莸不同器 薰莸同器 三沐三薰 三浴三薰 香薰 忧心如薰 曹薰铉 兰薰桂馥 兰质薰心 三薰三沐 铜臭薰天 香薰熏 一薰一莸 摘艳薰香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