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虓 | ||||||||||||||||||||||||||||||||||||||||||||||||||||||||||||
释义 | 虓xiāo ㄒㄧㄠ 卷五虎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五 虎部 10画 U+8653 虓 許交切 虓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五上反切許交切頁碼第156頁,第12字續丁孫 虓虎鳴也。一曰師子。从虎九聲。 附注按:丁福保詁林據《慧琳音義》改「師子」為「師子大怒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九反切享茅反頁碼第396頁,第2行,第2字述 虎嗚也。一曰師子。從虎九聲。 鍇注臣鍇曰:「《詩》曰:『闞如虓虎。』」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五上反切許交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841頁,第3字許惟賢第373頁,第3字 虎鳴也。 段注《大雅》。闞如虓虎。毛曰:虓虎,虎之自怒虓然。按自怒猶盛怒也。《口部》曰:唬,虎聲也。虓與唬雙聲同義。 从虎。九聲。 段注四字依《韵會》本在此。許交切。古音在三部。 一曰師子。 段注別義。謂師子名虓也。師獅正俗字。《釋獸》曰:狻麑如虦貓。食虎豹。郭曰:卽獅子也。出西域。按《鹿部》云:狻麑,獸也。不云師子。然則許意不同郭也。東觀記曰:順帝時疎勒王遣使文時詣闕。獻獅子。似虎正黃。有䫇耏。尾端茸毛其大如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虓【蒿】。 虓字的相关索引
虓xiāo ㄒㄧㄠ 正文・申集中虍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申集中 虍部 10画 U+8653 虓 虓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虍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71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73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46頁,第10字 音《唐韻》:許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交切,𡘋音哮。 例又,《類篇》:一曰師子也。 例又,《韻會》亦作唬。韓愈〈征蜀聮句〉:下書遏雄唬。 例或作猇。 注解〔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虍部。 〔虓〕字拼音是x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九、虎。 〔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āo] ⑴ 虎吼。⑵ 勇猛:“前日从陛下平天下,~士爪臣,气力未衰。”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虓xiāo ㄒㄧㄠ 虍部共10画左右结构U+8653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 汉语字典 虍部 10画 4画 左右结构 会意字 VHAM 86 、 VHWN 98 KNYPU KNYPN QYIH 41017 无 U+8653 3521531535 撇、横折提、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猇 、 𧆟 、 𧆬 虓字概述〔虓〕字拼音是xiāo,部首是虍,总笔画是10画。 〔虓〕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九、虎”。 〔虓〕字仓颉码是KNYPU KNYPN,五笔是VHAM86,VHWN98,四角号码是41017,郑码是QYIH。 〔虓〕字的UNICODE是U+865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387,UTF-32:00008653,UTF-8:E8 99 93。 〔虓〕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033。 〔虓〕字异体字是猇、𧆟、𧆬。 虓的笔顺Loading... 虓的意思虓xiāoㄒㄧㄠ基本解释①虎吼。 ②勇猛:“前日从陛下平天下,~士爪臣,气力未衰。” 虓字的翻译
虓的国语辞典解释虓xiāoㄒㄧㄠ详细解释动 1.猛虎怒吼。 《说文解字•虎部》:“虓,虎鸣也。”汉•扬雄《太玄经•卷三•众卦》:“虎虓振廞。” 2.敲击。 《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船人怒而以楫虓其头。” 形 ◎凶悍、勇猛。 《后汉书•卷五一•庞参传》:“非惟两主有明叡之姿,抑亦捍城有虓虎之助。”《新唐书•卷一○五•褚遂良传》:“虓士爪臣,气力未衰。”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虓的两岸词典解释虓xiāoㄒㄧㄠ详细解释◎〈书〉(虎)怒吼。 虎虓振廞(汉‧扬雄《太玄经‧卷三‧众卦》)。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虓的字源字形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虓字组词虓暴 虓啖 虓噉 虓虎 虓呼 虓欢 虓讙 虓豁 虓将 虓阚 虓怒 虓勍 虓然 虓士 虓帅 虓武 虓险 虓雄 虓勇 呼虓 阚虓 狃虓 炰虓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