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裘 | ||||||||||||||||||||||||||||||||||||||||||||||||||||||||||||||||||
释义 | 裘qiú ㄑㄧㄡˊ 卷八裘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八 裘部 13画 U+88D8 裘 巨鳩切 𧚍 、 求 裘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八上反切巨鳩切頁碼第275頁,第4字續丁孫 𧚍異體裘 皮衣也。从衣求聲。一曰象形,與衰同意。凡裘之屬皆从𧚍。 求古文省衣。 附注徐鍇《繫傳》本作「古文求,此與裘意同」。按:古以獸皮為衣。甲骨文像衣裘,毛在外。金文子象形字加聲符「又」字為其聲,再省形從衣,變為形聲字。後又更「又」從「求」。小篆本此形。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多足蟲,即𧒔、蛷的本字。《說文》以『求』為『裘』的古文,象皮裘。不可從。」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六反切虔柔反頁碼第704頁,第6行,第1字述 皮衣也。從衣求聲。一曰象形,與衰同。凡裘之屬,皆從裘。 鍇注臣鍇曰:「裘以獸皮毛作之,以助女工也。」 反切………頁碼第704頁,第7行,第1字述 古文求。此與裘意同。 鍇注臣鍇曰:「古象衣求形,後則加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八上反切巨鳩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589頁,第1字許惟賢第696頁,第5字 皮衣也。从衣。象形。 段注各本作从衣求聲,一曰象形。淺人𡚶增之也。裘之制毛在外。故象毛文。 與衰同意。 段注皆从衣而象其形也。巨鳩切。古音在一部。 凡𧚍之屬皆从𧚍。 古文𧚍。 段注此本古文裘字。後加衣爲裘。而求專爲干請之用。亦猶加艸爲蓑。而衰爲等差之用也。求之加衣。葢不待小篆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二衣裳之裘與求索之求,古皆作求。其實當作逑。 白话解释裘,皮衣。字形采用“衣”作边旁,采用“求”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裘”字象形,造字思路与“衰”相同。所有与裘相关的 字,都采用“裘”作边旁。求,这是古文写法的“裘”,省去了“衣”。 字形解说甲骨文之,像毛茸茸的皮毛,屬合體象形。金文第一例,承自甲文之形,在衣中多了個「」,應是它的飾文;第二例,從衣、求聲。從衣以示為衣服,聲以表音,而本像毛衣之形,所以在此不僅表聲,兼示其義。戰國文字第一例,承自金文第二例,顯而易見,第二例則已隸化。篆文作,形體最為清楚。其從衣為形,以表衣服之義,而求聲則表音,兼示其義。字經隸書,體變作、,稍失其形。楷書之形,則綜合隸書二形以定體。自金文第二例以下,除卻《說文》古文,都由衣為形,以兼義的求為聲,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古文純像毛衣之形,屬象形。 裘字的相关索引
裘qiú ㄑㄧㄡˊ 正文・申集下衣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 ・申集下 衣部 13画 水 U+88D8 裘 求 裘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77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17頁,第2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92頁,第40字 古文: 求 音《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𡘋音求。 例又,披裘公,人名。 例又,菟裘,地名。 例又,裘氏,亭名。 例又,姓。 音又,《集韻》:渠竹切,音鞠──義同。 音又,《韻補》:渠之切,叶音其。 例《說文》作𧚍。 注解〔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裘〕字拼音是qiú,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求、衣,五行属水。 〔裘〕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衣,求声。本义是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ú] ⑴ 皮衣⑵ 姓。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裘qiú ㄑㄧㄡˊ 衣部共13画上下结构U+88D8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衣部 13画 7画 上下结构 水 FIYE 86 、 GIYE 98 IEYHV DVSR 43732 5941 8435 U+88D8 1241344413534 横、竖、点、提、撇、点、点、点、横、撇、竖提、撇、捺 求 、 𣰐 、 𧚍 裘字概述〔裘〕字拼音是qiú,部首是衣,总笔画是13画。 〔裘〕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求、衣”,五行属水。 〔裘〕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衣,求声。本义是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裘〕字仓颉码是IEYHV,五笔是FIYE86,GIYE98,四角号码是43732,郑码是DVSR,中文电码是5941,区位码是8435。 〔裘〕字的UNICODE是U+88D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032,UTF-32:000088d8,UTF-8:E8 A3 98。 〔裘〕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5409。 〔裘〕字异体字是求、𣰐、𧚍。 裘的笔顺Loading... 裘的意思裘qiúㄑㄧㄡˊ基本解释①皮衣。狐~。集腋成~。 ②姓。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衣,求声。本义: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2.同本义fur coat。 裘,皮衣也。 —— 《说文》裘所以佐女功助温也。 —— 《白虎通·衣裳》掌为大裘 —— 《周礼·司裘》。注:“大裘,黑羔裘。”世以为裘者。 —— 《淮南子·泛论》。注:“裘孤之属也。”良治之子,必学为裘。 —— 《礼记·学记》冬日麑裘。 —— 《韩非子·五蠹》狐裘不暖。 ——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裘葛之遗。 ——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裘马过世家。 —— 《聊斋志异·促织》 裘马甚都(车马衣裘十分华美);裘膻(裘皮和膻气。代指清兵);狐裘;裘氏(周礼官名。制皮衣的工匠);裘冕(上古帝王祭天时所穿戴的衣冠) 3.古代制皮工匠的一种furrier。 动词 1.假借为“求”。求取strive for; seek。 熊罴是裘。 —— 《诗·小雅·大东》 2.穿上皮衣 put on fur coat。 裘马(坐马车,穿裘衣。比喻权贵的豪华生活);裘马轻肥(衣轻裘,乘肥马。比喻富豪人家的少年) 裘字的翻译
裘的国语辞典解释裘qiúㄑㄧㄡˊ详细解释名 1.皮衣。 唐•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宋•刘克庄〈苦寒行〉:“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轻裘、貂裘、皮裘。 2.姓。如宋代有裘万顷。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裘的两岸词典解释裘qiúㄑㄧㄡˊ详细解释1.毛皮制成的衣服。 皮裘、貂裘、集腋成裘、克绍箕裘。 2.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裘的字源字形商 甲骨文 宾组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秦 简 睡虎地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裘字的成语集腋成裘 冬裘夏葛 大寒索裘 五月披裘 克绍箕裘 肥马轻裘 金尽裘敝 狐裘羔袖 轻裘肥马 轻裘缓带 反裘负薪 反裘负刍 箕裘相继 爱毛反裘 狐裘蒙茸 众毛攒裘 振裘持领 裘敝金尽 为裘为箕 貂裘换酒 归老菟裘 狐裘尨茸 裘马轻肥 更多… 裘字组词裘开头的词语裘皮 裘鞸 裘敝金尽 裘弊金尽 裘𫄨 裘絺 裘带 裘绂 裘葛 裘葛之遗 裘褐 裘罽 裘领 裘马 裘莽 裘帽 裘马轻肥 裘马轻狂 裘马清狂 裘马声色 裘冕 裘茸 裘钟 更多… 裘结尾的词语集腋成裘 狐裘 爱毛反裘 爱手反裘 百结裘 白罽裘 白裘 豹裘 贝裘 表裘 敝裘 布裘 𫄨裘 絺裘 重裘 毳裘 翠裘 翠云裘 大寒索裘 大裘 貂裘 冬裘 冬日黑裘 更多… 裘中间的词语大裘冕 貂裘换酒 冬裘夏葛 反裘负刍 反裘负薪 反裘伤皮 焚裘示俭 狐裘羔袖 狐裘蒙戎 狐裘蒙茸 狐裘尨茸 金尽裘弊 金尽裘敝 箕裘不坠 疾裘妒枕 箕裘堂构 箕裘颓堕 箕裘相继 箕裘之业 箕引裘随 鹿裘不完 披裘带索 披裘而薪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