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託 | |||||||||||||||||||||||||||||||||||||||||||||||||||||||||
释义 | 託tuō ㄊㄨㄛ 卷三言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三 言部 10画 U+8A17 託 他各切 讬 託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三上反切他各切頁碼第71頁,第29字續丁孫 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五反切他作反頁碼第202頁,第3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三上反切他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377頁,第1字許惟賢第169頁,第7字
段注與《人部》侂音義皆同。 从言。乇聲。 段注他各切。五部。 字形解说金文從言、乇聲。篆文、隸書、楷書同。「託」的本義為寄託、委任、請求他人協助,這些動作都要用言語,因此從「言」表義;從「乇」聲不兼義。依《說文》,「乇」的本義為「艸葉」,此義與「託」無關,因此「託」從「乇」聲不兼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託字的相关索引
託tuō ㄊㄨㄛ 正文・酉集上言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上 言部 10画 U+8A17 託 讬 託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48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49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23頁,第13字 音《唐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𡘋音拓。 例又,《正字通》:寓言也。 例又,州名。 例又,南詔官名。 例又,《韻會》或作侂。 例又,或作寓。 音又,《集韻》:陟嫁切,音吒──誇也。 注解〔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託〕字拼音是tu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乇。 〔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uō] ⑴ 寄,暂放⑵ 請求、幫助⑶ 借故推諉躲避⑷ 依賴⑸ 委任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託tuō ㄊㄨㄛ 言部共10画左右结构U+8A17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讬 言部 10画 3画 左右结构 YTAN YRHP SMHD 02614 无 U+8A17 4111251315 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撇、横、竖弯钩 乇 、 侂 、 讬 、 𨒙 託字概述〔託〕字拼音是tuō,部首是言,总笔画是10画。 〔託〕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言、乇”或“訁、乇”。 〔託〕字仓颉码是YRHP,五笔是YTAN,四角号码是02614,郑码是SMHD。 〔託〕字的UNICODE是U+8A1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351,UTF-32:00008a17,UTF-8:E8 A8 97。 〔託〕字异体字是乇、侂、讬、𨒙。 託的笔顺Loading... 託的意思託讬tuōㄊㄨㄛ基本解释①寄,暂放。~身,~售。~兒所。 ②請求、幫助。請~。懇~。 ③借故推諉躲避。推~。假~。 ④依賴。~福。~庇。 ⑤委任。~付。委~。 託字的翻译
託的国语辞典解释託讬tuōㄊㄨㄛ详细解释动 1.寄托。 唐•杜甫〈大麦行〉:“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托售、托儿所。 2.委任。 《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托付、委托。 3.请求、帮助。 《儒林外史•第四回》:“三房里曾托我说媒,我替他讲西乡里封大户家,好不有钱。” 请托、恳托。 4.借故推诿躲避。 《后汉书•卷五三•姜肱传》:“肱托以他辞,终不言盗。” 推托、假托。 5.依赖。 《三国演义•第一○六回》:“臣托陛下洪福,必擒公孙渊以献陛下。” 托福、托庇。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託的两岸词典解释託讬tuōㄊㄨㄛ详细解释1.仰仗;依靠。 托福、依托。 2.借口;假托(言辞、理由或名义)。 托病、托故、推托。 3.委托;请托。 托孤、托管、拜托、托运。 4.寄托。 托儿所。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託的字源字形
含託字的成语众欣有托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