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鞪 | |||||||||||||||||||||||||||||||||||||||||||||||||||||||||
释义 | 鞪mù ㄇㄨˋ móu ㄇㄡˊ 卷三革部共18画 说文解字 卷三 革部 18画 U+97AA 鞪 莫卜切 鞪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三下反切莫卜切頁碼第84頁,第19字續丁孫 鞪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六反切門逐反頁碼第232頁,第7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曰:「以革束車軸,製其裂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三下反切莫卜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432頁,第3字許惟賢第195頁,第3字
段注此與《木部》楘音同義近。楘謂輈束。鞪謂軸束。分析易明。而《小戎・音義》曰:楘本又作鞪。《玉篇》亦曰:鞪亦作楘。曲轅束也。疑本一字。許書有楘無鞪。後人補之。又改輈爲軸。 从革。敄聲。 段注莫卜切。三部。 鞪字的相关索引
鞪mù ㄇㄨˋ móu ㄇㄡˊ 正文・戌集中革部共1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戌集中 革部 18画 U+97AA 鞪 鞪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23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89頁,第3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81頁,第21字 音《唐韻》、《集韻》𡘋莫卜切,音木。 音又,《集韻》:墨角切,音瞀──輈束。 音又,《廣韻》:莫浮切;《集韻》:迷浮切;《正韻》:莫侯切,𡘋音謀。 例《集韻》:通作牟、鍪。 注解〔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鞪〕字是多音字,拼音是mù、móu,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敄、革。 〔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ù] ⑴ 在车辕上使之牢固并作装饰的皮带。㈡ [móu] ⑴ 〔鞮( dī )~〕兜鍪,古代武将的头盔,如“被甲~~居马上。”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鞪mù ㄇㄨˋ móu ㄇㄡˊ 革部共18画上下结构U+97AA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革部 18画 9画 上下结构 CBTF 86 、 CNHF 98 NKTLJ XSME 18506 无 U+97AA 545233134122125112 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钩、撇、撇、横、撇、捺、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竖 楘 鞪字概述〔鞪〕字是多音字,拼音是mù、móu,部首是革,总笔画是18画。 〔鞪〕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敄、革”。 〔鞪〕字仓颉码是NKTLJ,五笔是CBTF86,CNHF98,四角号码是18506,郑码是XSME。 〔鞪〕字的UNICODE是U+97A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826,UTF-32:000097aa,UTF-8:E9 9E AA。 〔鞪〕字异体字是楘。 鞪的意思全部mù1móu2 鞪1mùㄇㄨˋ基本解释◎在车辕上使之牢固并作装饰的皮带。 鞪2móuㄇㄡˊ基本解释◎〔鞮( dī )~〕兜鍪,古代武将的头盔,如“被甲~~居马上。” 鞪的字源字形
鞪字组词鞮鞪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