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骇人听闻 |
释义 | hàiréntīngwén 骇人听闻
骇人听闻的意思词语解释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
骇人听闻的字义分解
【骇人听闻】的常见问题
hàiréntīngwén 骇人听闻
拼音: hài rén tīng wén 怎么读 注音: ㄏㄞˋ ㄖㄣˊ ㄊㄧㄥ ㄨㄣˊ 繁体: 駭人聽聞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耸人听闻 危言耸听 反义词: 不足为奇 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 骇人听闻的意思骇:惊吓;震惊。 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 正音:“骇”,读作“hài”,不能读作“hái”。 辨形:“骇”,不能写作“赅”。 辨析:“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危言耸听”;都含有“使人听了吃惊”的意思。不同在于:“骇人听闻”重在“骇”字;“耸人听闻”重在“耸”字;“危言耸听”则重在“言”字。 谜语: 谨防隔墙有耳 (谜底:骇人听闻) 故事: 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任命曾在北齐、北周都作过官的王劭为“著作郎”。到隋炀帝杨广时,他还是“著作郎”,他靠的就是散布离奇故事,歪曲奇异现象,为皇帝散布永坐江山等离奇谣言,真是骇人听闻。 骇人听闻的详细解释【释义】令人听了十分震惊。语本《隋书・卷六九・王劭列传》。 【典源】《隋书・卷六九・王劭列传》劭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录口敕,又采迂怪不经之语及委巷之言,以类相从,为其题目,辞义繁杂,无足称者,遂使隋代文武名臣列将善恶之迹,堙没无闻。初撰《齐志》,为编年体,二十卷,复为《齐书》纪传一百卷,及《平贼记》三卷。或文词鄙野,或[1],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2],然其采擿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十卷,时人服其精博。 注解[1]不轨不物:超出常轨,不合法度。 [2]嗤鄙:轻视、不屑。嗤,音chī。 【典故】“骇人听闻”原作“骇人视听”。隋朝王劭,知识广博,为人称道。曾担任著作佐郎一职,将近二十年,陆续撰写过《齐志》、《齐书》、《平贼记》,但因文章用字遣词鄙陋粗俗,内容又多超出常轨、不合法度之处,让人见了十分震惊,被有见识的人所轻视。后来“骇人听闻”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令人听了十分震惊。 【书证】
【用法】语义令人听了十分震惊。 类别用在“惊恐骇人”的表述上。 例句①即使这件事只是传说,也够骇人听闻的了! ②每天的电视新闻总有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播出,让人感觉不舒服。 ③到底是什么样丧尽天良的人,才会犯下这桩骇人听闻的灭门血案。 ④这个大胃王目前的最高纪录是一次可以吃下十五碗拉面,够骇人听闻了吧! ⑤非洲地区因为天灾人祸相寻不断,每天有大批的人饿死、病死,真是骇人听闻! 骇人听闻的翻译
骇人听闻成语接龙“闻”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骇”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骇人听闻字义分解骇读音(hài), 马部,共9画 ①. 惊惧。 如: 骇叹(惊叹)。骇惧。骇然。骇人听闻。惊涛骇浪。 ②. 惊起,散。 查看详细解释 人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①.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 如: 人类。 ②. 别人,他人。 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③.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 如: 丢人,文如其人。 查看详细解释 听读音(tīng), 口部,共7画 ①. 用耳朵接受声音。 如: 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 ②.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 如: 言听计从。 ③. 任凭,随。 如: 听任(rèn )。听凭。听之任之。 ④. 治理;判断。 如: 听讼(审理案件)。听政。 ⑤.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 如: 一听可口可乐。 查看详细解释 闻读音(wén), 门部,共9画 ①. 听见。 如: 闻诊。闻听。闻讯。博闻强记。闻过则喜。闻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②. 听见的事情,消息。 如: 新闻。传闻。见闻。 ③. 出名,有名望。 如: 闻人。闻达。 ④. 名声。 如: 令闻(好名声)。丑闻。 ⑤. 用鼻子嗅气味。 如: 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 ⑥. 姓。 查看详细解释 骇人听闻成语组词骇的成语人的成语听的成语闻的成语 骇人听闻相似的成语骇人闻听耸人听闻骇人视听骇人闻见耸听闻耸动听闻逷听远闻听人穿鼻听而不闻惊见骇闻侈人观听厌闻饫听逖听远闻遬听远闻耸动人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听而无闻,视而无见尽人事,听天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视而弗见,听而弗闻欲人勿闻,莫若勿言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