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𡠗 | ||||||||||||||||||||||||||||||||||||||||||||||||||||||||||||
释义 | 𡠗zhì ㄓˋ 卷十二女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女部 14画 U+21817 𡠗 脂利切 𡡘 、 𡢂 、 𡠦 、 𡣼 𡠗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脂利切頁碼第415頁,第28字續丁孫 𡡘異體𡠗、𡢂、𡠦、𡣼 至也。从女𡙕聲。《周書》曰:「大命不𡠗。」讀若摯同。一曰《虞書》雉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戰媚反頁碼第994頁,第5行,第1字述 至也。從女執聲。《周書》曰:「大命不𡠗。」讀若執同。《虞書》曰:「雉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脂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481頁,第3字許惟賢第1079頁,第10字 𡢂異體𡠦 至也。 段注以雙聲㬪韵釋之。 从女。埶聲。 段注各本作執聲。篆作𡠗。非也。今正。从執則非聲矣。脂利切。十五部。 《周書》曰:大命不𡠦。 段注周當爲商。字之誤也。此《西伯戡黎》文。陸氏《釋文》云:摯本又作𡠦。是陸氏所見尙有作𡠦者。某氏傳云:至也。與許說同也。 讀若埶同。 段注鍇本作執。誤。今正。 一曰《虞書》雉𡠦。 段注 此別一義。謂𡠦卽今䞇字。引《堯典》一死䞇以明之。鄭康成曰:䞇之言至。所以自致。是其義相近。《虞書》當作《唐書》。詳《禾部》。 𡠗字的相关索引
𡠗zhì ㄓˋ 正文・丑集下女部共14画 康熙字典 正文 ・丑集下 女部 14画 U+21817 𡠗 𡠗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女部 武英殿刻本: 第635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269頁,第22字 標點整理本: 第206頁,第21字 例俗𡡘字。 注解〔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女部。 〔𡠗〕字拼音是zh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執、女。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𡠗zhì ㄓˋ 女部共14画上下结构U+21817CJK 扩展B 汉语字典 女部 14画 11画 上下结构 FUFV GIV BUSZ 无 无 U+21817 12143112354531 𡡘 、 𡣼 𡠗字概述〔𡠗〕字拼音是zhì,部首是女,总笔画是14画。 〔𡠗〕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執、女”。 〔𡠗〕字仓颉码是GIV,五笔是FUFV,郑码是BUSZ。 〔𡠗〕字的UNICODE是U+2181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37239,UTF-32:00021817,UTF-8:F0 A1 A0 97。 〔𡠗〕字异体字是𡡘、𡣼。 𡠗的意思基本释义𡠗zhìㄓˋ1.zhì音治。 至。见《 说文》。 2.同“贽”。见《 说文解字注》。 𡠗的字源字形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三体阴符经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