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𨔥 | |||||||||||||||||||||||||||||||||||||||||||||||||||||||||
释义 | 𨔥jiān ㄐㄧㄢ jīn ㄐㄧㄣ 卷二辵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二 辵部 12画 U+28525 𨔥 子僊切 𨕛 、 𨕨 𨔥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二下反切子僊切頁碼第55頁,第15字續丁孫 𨔥異體𨕛、𨕨 目進極也。从辵𦘔聲。 附注徐鍇繫傳作「自進極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四反切則先反頁碼第160頁,第1行,第1字述 自進極也。從辵𦘔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二下反切子僊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98頁,第4字許惟賢第134頁,第2字 自進極也。 段注䢖進曡韵。《埤倉》云:𨔥,至也。 从辵。𦘔聲。 段注子僊切。古音在十二部。《廣韵》則前切。 𨔥字的相关索引
𨔥jiān ㄐㄧㄢ jīn ㄐㄧㄣ 正文・酉集下辵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下 辵部 16画 U+28525 𨔥 𨔥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21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61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45頁,第11字 音《廣韻》:則前切;《韻會》:子僊切,𡘋音箋。 例又,《篇海》:古文津字,別作𨔥。 注解〔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𨔥〕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ān、jī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𦘔、;、䢖、彡。 〔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ān] ⑴ 至。《説文•辵部》:“𨔥,目〔自〕進極也。”《玉篇•辵部》:“𨔥,至也。”㈡ [jīn] ⑴ 同“津”。渡。《集韻•真韻》:“津,《説文》‘渡也。’古作𨔥。”《篇海類編•人事類•辵部》:“𨔥,古文津字。”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𨔥jiān ㄐㄧㄢ jīn ㄐㄧㄣ 辶部共12画半包围结构U+28525CJK 扩展B 汉语字典 辶部 12画 9画 半包围结构 VFHP YLQH WXBP 无 无 U+28525 511112333454 津 、 𨕨 𨔥字概述〔𨔥〕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ān、jīn,部首是辶,总笔画是12画。 〔𨔥〕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𦘔"”或“䢖、彡”。 〔𨔥〕字仓颉码是YLQH,五笔是VFHP,郑码是WXBP。 〔𨔥〕字的UNICODE是U+2852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65157,UTF-32:00028525,UTF-8:F0 A8 94 A5。 〔𨔥〕字异体字是津、𨕨。 𨔥的意思全部jiān1jīn2 𨔥1jiānㄐㄧㄢ基本解释◎至。《説文•辵部》:“𨔥,目〔自〕進極也。”《玉篇•辵部》:“𨔥,至也。” 𨔥2jīnㄐㄧㄣ基本解释◎同“津”。渡。《集韻•真韻》:“津,《説文》‘渡也。’古作𨔥。”《篇海類編•人事類•辵部》:“𨔥,古文津字。” 𨔥的字源字形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楚〔战国〕 简 上博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