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tuó ㄊㄨㄛˊ tuō ㄊㄨㄛ ㄊㄚ tuò ㄊㄨㄛˋ ㄧˊ

卷八人部共7画
说文解字

卷八

人部

7画

U+4F57

徒何切

駞 、 駝

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徒何切頁碼260頁,第12

佗負何也。从人它聲。

鉉注臣鉉等案:《史記》:「匈奴奇畜有橐佗。」今俗譌誤謂之駱駞,非是。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佗,俗字作駝,作馱。」

卷别卷十五反切徒何切頁碼668頁,第3行,第1

佗負何也。從人它聲。

鉉注臣鉉等按:《史記》:匈奴奇畜有橐佗,今俗譌誤,謂之駱駝,非是。

卷别卷八上反切徒何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1481頁,第2許惟賢650頁,第6

佗負何也。

段注負字葢淺人增之耳。《小雅》。舍彼有罪。予之佗矣。傳曰:佗,加也。此佗本義之見於經者也。佗之俗字爲駝,爲馱。𣜩變佗爲他。用爲彼之偁。古相問無它乎。祇作它。又《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卽羔羊之委蛇委蛇也。傳云:委委者,行可委曲從迹也。佗佗者,德乎易也。《羔羊傳》云:委蛇者,行可從迹也。語詳略不同。

从人。它聲。

段注徒何切。十七部。

負何(荷)也,馱,駝皆俗字。

他,《說文》弛敷也。訓放之施當作弛。《論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施當作他,訓加也。

負何也,俗作馱、駝。引申為凡有所加之義。

佗【徒】,負何也,引申為凡有所加之義。駝、馱皆俗字。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11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653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499頁
4說文校箋第329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313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1132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93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00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672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02頁,第26字
11標注說文第324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266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8018頁【補遺】第17193頁
14通訓定聲第192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688頁【崇文】第2749頁
16說文句讀第1063頁
17章授筆記第333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314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765頁,第10字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託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何切,𡘋妥平聲──與他、它通。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佗。

又,姓。漢佗羽。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唐何切,音駝──俗謂背負曰佗。

又,委佗,雍容自得貌。
詩・鄘風》:委委佗佗。〔疏〕委委,行之美;佗佗,長之美。
荀子・非十二子篇》:苐佗其冠。

又,《楞嚴經》:殷勤請啓,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佗。〔註〕楞嚴,大定之名。

又,《韻會》、《正韻𡘋吐臥切,音唾──加也。
詩・小雅》: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又,《集韻》:徒可切,音沱──被髮也。
史記・龜筴傳》:醮酒佗髮。

又,《正韻》:延知切,音怡。
後漢・任光邳彤贊》委佗還旅,與《》委佗委蛇義同。

又,叶湯家切,音他。盧諶詩:義由恩深,分隨昵加;綢繆委心,自同非佗。

注解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