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
范文 |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1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和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由一枝红杏如何想象出满园的春色,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情景导入。 1.检查预习:背一背古诗。 我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的韵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 2.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春天的时候,出去踏春呢?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 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 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体会诗句该是如何朗读的。 2.跟读,指名读古诗。 3.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心底慢慢体会一下诗句的意思。 三、知诗人,解诗题。 1、知诗人:叶绍翁,北宋诗人。 2、解诗题:(强调“值”是“遇”的意思) 雨过天晴,作者去访友游园,碰巧主人不在,他不得进门,所以题目定为“游园不值”,也就是游园不遇。 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不遇,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再来聊一聊。谁愿意读给大家?要求要按照七言的节奏来读。 四、抓字眼,晓诗意。 1、结合生活,谈谈认识。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尽管我们才读了几遍,我们跟着叶翁在游园的时候,遇到的有什么?(苍苔、柴扉、红杏)请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对它们的了解。 ①柴扉:柴扉是什么意思?(柴门,用柴草编织的门。)是不是这样的呢?(出示课件图片)这样的门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简陋) ②苍苔:青苔。——体现出春天到了,生命力的强盛,毛茸茸的、生机勃勃。 ③红杏:红色的杏花。——美丽,灿烂,生命力强。 2、抓字眼,晓诗意。 ①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呢?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学生回答的问题略) ②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门久不开” A师点拨: “怜”在汉语中有“可怜”、“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惜”的意思。 “屐”是古代人们常常穿着用木的一种鞋子,要注意这个字的字形。 “扣”柴门,为什么不是“敲”? (因为作者尊敬主人)“扣”的动作是怎样的呢?(让学生自己用手扣桌子)因为尊敬主人,所以作者轻轻的扣着门,因此在“扣”的前边用了一个“小”字,“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 B小组讨论:为什么会久不开呢?(让学生掌握作者的逆向思维方法,也就是联系上下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 C “柴扉久不开”时诗人想些什么?心情怎样?(失望、扫兴、遗憾) D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该诗句的意思。 ③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A问:作者游园不得进门,但是他还看到了什么?(红杏)是的,他看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可是,他没有进入到园子里,为什么他会说“春色满园”? 诗人根据什么想象园内春色满园,你能从一个“满”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述园内美丽景色。 B想象诗境,视觉体验。 现在让我们也跟着诗人一起,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想象“满园”是怎样的景色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生: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置身于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景之中,你们想看看我们所想象到的满园春色吗?(在优美的音乐中,出示春天的画面,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C看到这样美丽的春色,你们现在的心情是如何的?(高兴)那么诗人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想到园内满园春色,他的感情有什么变化?(板书:快慰、高兴) D抓“关”和“出”。 是谁关住春色,用什么“关”住春色? 红杏是怎样“出”墙来? 红杏为什么能“出”墙? 高墙大门关不住出墙的红杏,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锢的,它们会冲破牢笼,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发展生长起来。) ④ 完整地说说诗意。 五、回顾所学,思维拓展。 1、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更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呢?(前两句应该读出扫兴、惆怅之感,后两句应读出欢快、喜悦之情) 2、延伸探索 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你会背哪些春天的诗。 六、作业布置: 1、春色是如此的美丽,如果被其他的诗人看到这样美的春色,一定也会吟出很多关于春天的诗章。回去搜集哪些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或者叶绍翁的诗句,下节课,让我们大家共同来分享。 2、结合自己这节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题诗作画。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2 教学目标: 1.感受《春日》、《游园不值》描绘的春日美景。 2.学会“屐、苔、扉”三个生字,理解“胜日、寻芳、等闲、万紫千红、苍苔、柴扉、春色满园”7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两首古诗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4.会背诵两首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教学难点: 背诵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山行》、《江雪》等古诗,这些都是唐诗,是唐代诗人的作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春日》和《游园不值》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 2.媒体出示古诗《春日》原文。 ⑴诗歌的题目叫《春日》,顾名思义,是指春天的一个日子。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这首《春日》。 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热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板书:解诗题,知诗人。) ⑵学生自己轻轻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自己读通古诗,读准字音。 全班齐读,教师就朗读中的错误进行纠错指正。 ⑶说说你读了这首古诗,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 你能通过看注释,查字典,从词语手册上找正确答案,同桌之间讨论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学生自由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⑷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且说明解决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媒体出示答案。 ⑸你能根据字词的.意思,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 (板书:解词连句知大意。) 3.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共同欣赏。 教师提问:你能用在《春日》这首诗里学过的诗句给这幅水墨山水画题款吗?譬如说,叫它《万紫千红总是春》图。 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这么题? 这首诗里,哪几个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你能用喜爱的语气,朗读一下整首诗吗?学生自由练习,指名学生朗读。 媒体出示朗读节奏提示,教师指导朗读。 全体朗诵。 (板书:展开想象悟诗情。) 4.小结学习方法:(指示着板书)刚才,我们按照这三个步骤学习了诗歌《春日》。 提出要求:接下来请你按照这个方法来自学一下诗歌《游园不值》。在自学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善于结合课文中的注释来理解课文,还要学会使用字典、词语手册等工具书。如果你有问题不能解决的话,可以和周围的小伙伴讨论讨论。 5.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6.检查自学效果 ⑴.说说诗题的意思,介绍一下诗人。 ⑵.媒体出示诗歌原文,教师指名学生说明词语意思和诗句意思。 ⑶.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析。 媒体出示朗读节奏提示,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自由练习朗读,齐声有感情地朗诵。 7.媒体出示《游园不值》图,和课后第二题“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想象,说一段话。” 学生自由准备,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评析。 8.总结课文:今天我们学习了《春日》和《游园不值》两首古诗,不但感受到了大自然美好的春光,更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诗歌意味深长的神韵。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收获? 9.作业:把根据《游园不值》情景所说的一段话写下来。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3 教材分析: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叙事性,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行踪,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全诗的精华,作者由露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联想到园内的满园春色,这种以小见大的,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具体的字词和诗句的理解。 3.依据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体悟古诗的意蕴和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依据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体悟古诗的意蕴和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 词语导入,激发情感 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词,(小黑板出示词语) 春暖花开 春光烂漫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姹紫嫣红 鸟语花香 2. 从这六个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3.春天在同学们心中应该是怎样的? 过渡: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都用诗文来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游园不值》 设计意图: 以成语导入,既帮助学生积累了词语,又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 初读古诗 1 解读诗题 a 生齐读课题 b“值”什么意思? 游园不值呢? c谁去花园游玩没有遇到主人呢?引出作者叶绍翁简介 2 自渎全诗 a 诗人这次未遇主人的游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好好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音。 b 生自渎 c 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 以疑问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三 突破重点,读懂全诗 1探寻“不值”的原因 a 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作者没有遇到主人呢? b 出示“小扣柴扉久不开” “柴扉”:柴门用草和木头编成的门,(结合插图理解。) “小扣”:轻轻敲,作者很有礼貌。 c 诗人如此“小扣柴扉”而柴扉却“久不开”,这是什么原因呢? d 交流预设 主人不在家 因为轻轻敲打,所以主人没听见 主人在睡觉 主人在院子里欣赏春色,被园子里的花草树木陶醉了,所以没有听到敲门声 过渡: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么诗人心目中是如何想的'呢?引导学生用诗句回答。 e 出示“应怜屐齿印苍苔” 苍苔:绿色的苔藓 (结合图理解) 屐齿:木头做的鞋子下面的横条。(结合图理解) 怜:是可怜的意思吗? 应:大概 可能 f 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 g 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这句诗,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了吗? 你能用“因为 …… 所以……”的 句式说一说一二两句的意思吗? f 诗人专程来朋友家欣赏美景,却没有遇到这就是 引说(游园不值) 这时诗人的心情如何? (结合回答相机板书:失落) 2 欣赏红杏,感受春意 a 诗人失落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太久,突然间他抬起头发现了 (引说:一枝红杏出墙来) b 发挥想象动笔写一写满园春色. c 交流 d 看到这满园的春色作者的心情怎样? e 指导朗读 (相机板书:兴奋) 设计意图 : 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为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 拓展升华,体验诗人情感 1 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补充阅读《江畔独步寻花》.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4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 感悟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春雨,导入课文。 1、启发谈话: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我们说春天的美景是一首优美的歌曲,那么,春雨就是这歌曲中调皮动听的音符。人们为什么喜欢春雨,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平时都善于观察,大家说说你观察到的春雨吧! 2、导入课文,简介诗人。 一个春天的夜晚,下起了雨,一位大诗人抑制不住对春雨的喜爱,写下一首赞美春雨的诗。这位诗人就是唐代“诗圣”杜甫,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夜喜雨》。有的同学课前查阅了资料,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和他的诗歌风格,有这方面资料的同学和大家交流。你还读过杜甫的哪些诗?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古诗,简介这首古诗。 提问检查学生课外收集资料、预习课文情况:你在课外了解了哪些有关古诗的知识? 简介《春夜喜雨》的体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自由读《春夜喜雨》,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①正确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你所知道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 (1)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读准下列字音:甫fǔ乃nǎi俱jù苔tái扣kòu (2)提问: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春天的一个雨夜。诗人住在成都——从书上对“锦官城”的注释可以知道杜甫住在成都。) (3)说一说自己读了诗的'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字、词,在班上交流。 了解下列一些字词的意思: 乃:就。 发生:在诗中的意思是雨降落、降临。 潜:暗暗地,悄悄地。 径:小路。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也指花儿开得繁盛。“重”读zhòng。 三、朗读感悟,体会意境。 (一)朗读课文,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感情读这首诗。 讨论:题目是“春夜喜雨”,应该用欢喜轻松的语气读,读出对春雨的喜爱。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诗人为什么喜爱春雨呢?诗句中并没有一个“喜”字,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在哪儿呢?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体会意境。 1、感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知道时节,在这春天正需要它的时候下起来了。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拟人。把雨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2、着重体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教师引导:在这夜晚,春雨随风悄悄地飘洒下来,无声无息地滋润万物。大家想想:春雨有什么好处? (春雨使花草树木庄稼得以发芽、生长,春雨为大地创造了生机,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春雨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但是她“润物细无声”,她一点也不因为自己的功劳而张扬喧闹、大造声势。你们难道不觉得春雨具有一种可贵的品格吗?(春雨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3)那么这时诗人心中充满了什么感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所以,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好好品读这两句诗吧!(学生有感情地读颔联两句。) 3、学习“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大家展开想象:诗人可能先是在屋里,听到春雨轻轻洒落的声音,他心情十分愉快。接下来,他怎么做? (诗人推开屋门走了出去。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可以看出诗人可能走出了屋,看到了野外、江面的景象。) 说说颈联两句的意思。 4、想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最后两句也是诗人看到的吗?为什么? (最后两句是诗人想到的。从“晓看”知道诗人是在想:第二天早晨可以看到……)说说对这两句的理解。 (2)联想:诗人看到了这场及时雨,他不禁想到第二天早晨,一定可以看到城里的花儿都开了。那一朵朵花沾着雨水,显得沉甸甸、红艳艳的。其实呀,诗人想到的可能还不止这些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诗人可能还想到了什么。如果是你,你还会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诗人可能想到农民会在雨后播种,麦苗喝饱了雨水又长高了一截,人们开始踏青赏花了……) 四、总结升华,指导背诵。 1、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么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诗人能把春雨写得这么美好? 引导:像诗人一样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感觉生活中的美。 2、朗读背诵。注意诗的节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五、拓展阅读,欣赏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春夜喜雨》。 2、谈话:春天是诗人笔下永恒的题材。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春夜喜雨》,今天再来学习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板书课题)。 3、设疑: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不值”是什么意思?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赶快来读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板书(或以投影大屏幕显示)全诗,教师范读。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3、指名读,纠正读音。注意读准下列字音,同时教师指导理解字义: 应:在诗中读yīng,原意“应该”,这里是“大概”“可能”的意思。 屐:读jī。屐齿:木底鞋下的齿。 苔:读tái。苍苔:指深绿色的苔藓。 扉:读fēi。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4、说说自己读了这首诗的初步印象,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难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这一句,教师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允许学生存疑。) 三、再读古诗,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有关这首古诗内容的图画。学生读诗,结合观察图,思考诗句的意思,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1、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意思。 (1)“怜”在这句诗中是“爱惜”的意思。谁爱惜什么?你怎么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讨论。教师引导:先看第二句诗“小扣柴扉久不开”,这句诗很容易理解,说说这句诗的意思。(诗人轻轻地敲柴门,过了好久也没人开门。) 诗人敲门,好久没有人来开门,诗人想大概是园子的主人……请你根据第一句诗来把诗人的猜测补充完整。 (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印子吧。我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了也没有人来开。) (2)小结:原来“怜”的对象是“苍苔”而不是“屐齿”,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这句诗的意思了。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解释古诗有时不能按字面意思简单地连词成句,而是要联系上下诗句的意思合理地进行解释。 (3)体会诗人的感情。 “小扣柴扉久不开”时诗人想些什么?心情怎样? 体会这时诗人的感情——失望、扫兴、遗憾。 2、感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导入:正在扫兴遗憾时,诗人突然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引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这两句诗人用了两处对比的手法,你能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妙处吗? (满园——一枝,关——出。作者之所以感叹“春色满园关不住”,是因为他看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 (2)这满园春色是怎样的?想象一下:我们仿佛也和诗人一起站在园外,看到那伸出墙的一枝红杏,不禁想到了园内的春景……你能描述一下那园内会是怎样的美景吗? (3)看到一枝红杏,想起满园春色,这时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惊喜、快慰)诗人可能还会想到什么,还会说什么? 引导:红杏为什么能“出”墙?高墙大门关不住出墙的红杏,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3、点题解疑,升华情感。 现在,我们知道了题目“游园不值”的意思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的意思是: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值”是“遇到”的意思。这首诗赞美了春天里一切蓬勃向上的事物,表达了诗人赞美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字卡:径、俱、晓、苍、苔、扣。 2、指导写字。 (1)观察记忆字形。 这几个字都较易写,可以自学,用拆分部件的方法记忆字形。 (2)写字: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偏旁写得窄一些,右边写得稍舒展。写时,教师巡视,看学生是否写正确,及时纠错。“俱”注意右边的笔画。“晓”字,有的学生可能会把“晓”的右边多加一点,要及时纠正过来。提醒学生写字的姿势,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拓展阅读,欣赏古诗。 1、互相交流收集到的写春天的古诗,读这些古诗,自主积累。 2、读一读: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城东早春(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看)一枝红杏——(想)满园春色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5 教学内容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学习《绝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发展目标:通过领会诗句的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意境。 媒体准备 时间 课时安排 第一教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背《游园不值》 2、游园未遇主人,本是扫兴之事,但却有意外之喜――“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以诗人的心情还是很高兴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春天的古诗,今天学习的诗中诗人在毛毛细中去观赏春景,心情又如何呢? 复习旧知,并与前一首古诗对比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出示《绝句》,听录音读。 2、指名读,齐读,读通全诗,读出韵味。 3、知诗人:简介诗人志南 4、了解《绝句》的来历:“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爱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5、明诗意 (1)小组自学诗句,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2)组织交流,理解诗意: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已经弄懂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改诗句:我拄藜杖过桥东。) 古木:大树。杖藜:拄着拐杖;藜:藜杖。短篷:有篷的小船(看图)。杨柳风:柔和的风。杏花雨:清明时节杏花开时下的细雨。 (3)指名连起来说说诗意,然后齐读诗句。 在理解诗意时,先让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再组织讨论,有利于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另外绝句的题解,为下一环节给全诗另立题目相照应。 三、悟诗情 1、外面一片春光,勾起了诗人的.游兴,虽然细雨绵绵却游兴不减,你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是怎样的心情吗?(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观赏春光的喜悦之情。)然后组织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创设情景,听音乐,看画面,想象。 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指名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4、你能根据这首诗的内容给它重新起个题目吗?(游春、踏春) 通过疑问的解答来感悟诗人的感情,再通过创设情景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象,时而熟读成诵。 四、拓展阅读 1、学完了诗人志南描写春光的《绝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杜甫描写春光的《绝句》,比较一下,他们对春光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诗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学生自读,指名读,再初步理解诗意。 3、这首诗是不是描写春光的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诗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句。 5、你还能给这首诗确定一个题目吗?(怎样跟第一首诗区别。) 同样是描写春光的古诗,但角度不同,春光也不同,但诗人的心情是一样,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比较、欣赏。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6 一、教材分析: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可谓诗中有画,静中有动,有声有色,别具特色,能把学生带入诗中的情境,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诗歌具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一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以小见大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可引导学生重点品味这句诗的意味深长。 二、设计理念: 追求情感的课堂追求感悟的课堂追求对话的课堂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2)运用多种方法尝试背诵,进而达到积累古诗文的目的。 2、情感目标: (1)通过对话、感悟,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披文入情,感受诗文的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能力目标: (1)“以读为本”,“以对话交流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 (2)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以读为本”,“以对话交流为主线”,通过对话、感悟,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2、难点:反复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披文入情,感悟诗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想法,读出自己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游园不值》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课始激情,围绕“不遇”导入新课。 1、出示《题李凝幽居》——贾岛,引出推敲的典故。 2、出示诗题《寻隐者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寻西山隐者不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感受“不遇”的美丽。 一、回忆旧知,进入新课的情境。 1、全班朗读《题李凝幽居》——贾岛。复述“推敲”的典故。 2、读《寻隐者不遇》,读有关“不遇”的诗题,初步感受“不遇”的美丽。 从课题入手,假以耳熟能详的“推敲”的典故,围绕着“不遇”这个主题自然地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为下一步的情感深化作了充分的预热,也较好地渗透了人文性的教育。在这种融融的文化氛围中,学生似乎已隐约触摸到课文跳动的脉搏,感悟文本的心境已悄然进入状态—— 二、解诗题,知作者,初读全诗。 1、介绍诗人。 2、读题目,读出停顿。 3、重点理解“值”,理解诗题。 4、师做手势,指导学生读出七言诗的节奏。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读懂诗句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培养学生想象,实践创新等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1、从“一枝红杏出墙来”体会“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欣欣向荣之美。 2、在对比中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用此的考究和魅力。体会“一”“满”“关”“出”的妙用。 教学准备: 《游园不值》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以旧引新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千百年来,形成了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诗文化,诗给人以灵性,给人以美感,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力作。有谁来背诵一下赞美春天的古诗? 2、就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拜读南宋著名的诗人叶绍翁富有灵性的代表作《游园不值》吧!(板书齐读题目:游园不值) (二)教师范读、激发兴趣、纠正读音 1、叶绍翁在杭州西湖一带长期隐居,雨过天晴之时,他去拜访友人,可是却不遇,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什么呢?(投影朗读,引入情景) 2、教师范读 3、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三)进入诗境、悟出诗情 (四)反复吟诵,谈出感受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看看作者游园看到了那些事物?(学生汇报:苍苔,红杏、柴扉) 2、结合你生活中对这些事物的理解汇报。 (教师适时引导:苍苔---一种绿色的植物,空气潮湿的时候,春雨过后就会贴地皮长出来,沿着街门的小路不断的生长,苍就是绿,苔就是沿街而上的。) 苍苔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说出给人一种春天的欣欣向荣之感,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发出由衷的赞美:春天真美呀!(请你带着这中感受读一读。) 3、一种普通的植物,让我们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品,推敲推敲这句诗中的哪个字饱含了对我们所见的`这些景物的特别情感呢?(引导学生说出“怜”“印”。说体会,再读。) 4、用以上的方法汇报:“红杏”“柴扉” 师:杏花二月就开,这让我想起孔子当年在四棵杏树下给学生讲学,每到二月,学生要进京赶考。抬头看那红红的杏花,就是给他们的希望啊!。叶绍翁也禁不住赞叹这枝杏花:齐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5、“柴扉”重点理解“小扣”之意,(教师引导动作,学生学着用手轻轻敲) 6、我们只是发现了如此普通的景物,如此而已的园,却给你怎样的感觉。你是从哪个句子感受到的。(春色满园关不住),引导学生从“满”字体会园内的景色。 7、你就是那一枝红杏,你回头望望园子里,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汇报,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的空间。)(百花争艳、花团锦簇、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万紫千红?) 8、同学们,这些自然的小生物啊,这苍苔将我们的眼睛染绿了,这红杏将我们的心肺滋润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啊!我们还有必要进到园子里吗?游园访友没能进园,隔墙观花,神游园中,作者心愿意酬。这么美就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吧!配乐齐读。 六、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领略了名家的力作,在品词析句中我们感受了语言的魅力,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真的好像是一名伟大的鉴赏家,喜欢古诗吗?让我们拜读一首古诗和朱自清的优秀散文《春》。 一、布置作业: 1、熟读古诗 2、把想象中的春天美景,把它画下来下来。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游园→未遇主人(扫兴) 红杏→春色满园(喜悦)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8 一、教材分析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引导人们想象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前两句诗是叙述事情,写诗人满心欢喜来游园未遇到主人很扫兴的事。诗人却笔锋一转,吟出后两句,揭示哲理: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阻挡不住的,它总会冲破阻碍向前发展的。 学生学习这首诗既能领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又能感知诗中蕴涵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游园不值》诗句意思,感受这首诗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积累拓展其他表现春天景象的诗。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所描写的景物,朗读领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诗题。 1、师: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描写春天的课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游园不值》 (二)、学习新诗《游园不值》 1、解诗题 ①板书课题《游园不值》,学生书空。 ②对于诗题,你知道什么意思。(借助注释) ③作者简介:《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 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宋代诗人叶绍翁想到花园里去游玩,可是,却未遇到主人,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什么呢。 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①、生自由读。 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好,自己读自己的,认认真真读两遍。 ②、指名读、比赛读、同桌之间检测读。 ③、指导写“苔”。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①同学们,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古诗,这是我们学古诗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要想读出感情,还需要我们了解这首诗写了什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这首诗,结合注释和课文插图,想想每句诗写了什么。 ②指名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诗人满心欢喜,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失望。 你就是诗人你会怀着怎样的心情读这句诗。 板书:叙事扫兴 ③指名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就在诗人失落之际却突然发现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时候诗人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板书:写景?喜悦 ④出示完整的诗意,以换读的方式理解记忆。 4、渐入诗境,体会诗情 现在让我们也跟着诗人一起,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想象“满园”是怎样的景色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5、悟诗情,体会别意 ①读出感情,注意节奏 读全诗,读好节奏。(划分节奏读:读诗的时候,注意节奏,韵味就更浓了) 男女生分角色读---------填空式读: ②背诵《游园不值》。 (1)同桌互背 (2)配乐背诵 6、小结学习方法 好,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咱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用了那些方法?(师小结生概括: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结合注释、课文插图,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渐入诗境,体会诗情;读出感情,熟记背诵。) 三、课内外积累 四、布置作业,发散思维。(任选一题) 1.把这首诗背给小伙伴或是家人听听。 2.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五、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未遇主人扫兴 春色满园喜悦。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9 一、教案背景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小学语文教科书所入选的古诗,其内容健康、语言优美,学习这些古诗,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而且使学生能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更能使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精美,从而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和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引导人们想象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前两句诗是叙述事情,写诗人满心欢喜来游园未遇到主人很扫兴的事。诗人却笔锋一转,吟出后两句,揭示哲理: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阻挡不住的,它总会冲破阻碍向前发展的。学生学习这首诗既能领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又能感知诗中蕴涵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游园不值》诗句意思,感受这首诗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3、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拓展积累其他表现春天景象的诗。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领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难点: 朗读领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春天来了,她在同学们的心中是什么样的呢?能不能用几个词来描述一下?(课件展示春天美景) 2、生:春暖花开、万紫千红、鸟语花香、桃红柳绿、春花烂漫、姹紫嫣红—————— 3、师:同学们用词语来描绘春天的美,古代诗人却用诗句描绘春天的灿烂美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二)、学习新诗 1、示《游园不值》。 2、对于诗人,你了解了多少?(百度搜索,简介作者生平) 3、对于诗题,你知道什么意思?(借助注释) “园”,宋代宦官、文人、雅士栽植名花异草的庄园。(了解宋代私人花园) “值”,遇到。“游园不值”,游园未遇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 4、、投影课本上的诗配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经过自学,你学会了什么,汇报一下。 “应”“怜”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怜”的字义,为什么用“怜”字?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应该;怜惜、爱惜)。 “屐齿”的意思:古代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底下锯齿,可以防滑。 “柴扉”,柴门。重点理解“小扣”之意,(教师引导动作,学生学着用手轻轻敲) 学生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要让鞋子下面的木块踩坏了这翠绿的苍苔。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很长时间却不见主人来开门。(鼓励用自己的话说) 诗人与花园主人约好了前去花园欣赏、游玩,为什么没有见到主人呢?(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生:也许因为是柴门,诗人的敲门声太小了,主人在午休,没有听见。 生:也许主人去了后门,而诗人却敲了前门。 生:也许主人把约定的事情忘记了,出去游玩了。 生:也许势利的主人根本就没有把诗人当做真心朋友,不希望自己庄园的春景让穷苦的诗人欣赏 生:也许—————— (三)、领悟诗境 1、投影诗句,图画,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熟读。 (1)按节奏读。自由读。 诗人满心欢喜,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失望!你就是诗人你会坏着怎样的心情读这句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就在诗人失落之际却突然发现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时候诗人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如果你是诗人,会怎么读这两句? 指导反复读,男女比赛读。 (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通过朗读充分感悟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后那种由希望到失望,再到惊喜的心情变化。写作也是如此。) 诗人仅仅是为一枝红杏兴奋吗?师:春天到了,高高的围墙却把这些名人雅士的私人花园挡得严严实实的,诗人在失望之余却突然发现了一枝红杏伸出围墙来。他突然感悟出了一个道理来,这是什么哲理呢? 生: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不可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碍向前发展的。原来诗人在为无意中发现的哲理而高兴啊!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路,鼓励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提出问题要着眼于教学的重、难点,立足于整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研讨,在轻松的气氛中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抓住“教机”让学生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敢于创新,追求更大的成功。) 3、整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吧。诗中哪些地方是联想?哪些地方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还有问题吗? (四)、拓展运用,小练笔。 师:诗人既然是来朋友家游览庄园,为什么却没有见到主人呢?同学们猜测出了很多种原因。虽然没有见到主人,心情有些失落,可是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不觉感悟出了一个哲理。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春色满园”到底是怎样的?园里可能有哪些景物?小组先说一说,再用你们的彩笔把它画下来吧。用你的笔把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写出来吧!可以大胆地猜测,合理地想象。 1、学生练笔。 2、练笔交流,评价。 (五)、作业布置: 1、小练笔没有写完的继续完成。 2、收集背诵有关春天的诗,第二课时交流。 七、教学反思 诵读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要想有滋有味,传情达意地诵读一首古诗,解读古诗内容,就应先理解诗人,如果对作者所处的政治背景、生活环境、气氛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对作者思想的理解就会很深刻,诵读时感情技巧的处理也就很容易了。如,教学时我首先请同学们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南宋的政治背景,为学生理解题意、明白道理做了铺垫。 在教学中,我注意反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各种形式地读,领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充分体会作者在诗中的思想感情,这是教学的重点。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诗人为何没有能进入园中”,在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政治背景、生活环境后,就很容易地想到了南宋的宦官、雅士的私人庄园普通人是不容易进入的。读了后两句诗,我再次提出问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揭示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然就明白了,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在学生了解诗意后,我让他们根据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结合插图,充分想象,分小组画出作者没有看到的"满园春色"。学生兴趣盎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有的想,有的画,有的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10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并能当堂成诵。 2、了解诗人游园所见所感,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并学习古人做诗的反复推敲。 3、揣摩诗句所蕴含的情感,感悟诗歌包含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感悟诗歌包蕴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诗 二、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春天的诗歌 三、出示: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有的同学不仅会读(板书:读背)已经会背诵诗了,学习古诗不能只会读和背,还得了解它的意思。 二、学习新诗,解意,晓意境。 (一)这首诗如果用咱们现代的语言又该如何解释呢?请同学们自学 应 怜 屐齿 印 苍苔,应:应该,猜测的语气,可译为“大概是,可能是”。 怜:爱惜。 (大概是怜惜园内的青青的苔藓,怕游人的鞋印留在了青苔上吧) (作者去游园,而主人却不在。轻轻地敲了那柴门不久,也没有人来开门。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那绿色的苔藓,怕木屐鞋地在苔藓上踩上脚印吧?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伸出墙来了。) (二)重点品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一首好的诗能流传千古,就说这一首吧,你觉得那句诗写得最好。 想象一下,假如推开了柴门,满园会是怎样的春色呢? 请你们描述一下看到的满园春色。 2、出示画面和录象。想看一看你们想象中的`美好景象吗? 师朗诵:我们轻轻的推开门,发现院子里百花争艳,火红的杏花,洁白的李花,金黄的迎春花,粉色的芍药花,紫色的月季花,真是五彩缤纷,把院子里装扮的充满生机;真是春色盎然呀。杏树高高的举起鞭炮,喜迎春姑娘的来临。桃花正迎风绽放,飘出浓郁的芳香,月季花也张开笑脸,对着天空高歌。还有许多花含苞欲放,正在明媚的春光里做着香甜的梦呢。 这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 5、这首诗的确好,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知道吗?叶绍翁在创作这首诗时最后两句原先是这样的 比较: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开得艳。 一枝红杏出墙来。 品味一下,现在的诗好在哪儿了? 得出: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压制不了的。 这么有品味的好诗,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里面的味道呢?自由读——指名读——听录音——齐读。咱们富有情感的读一读。 三、拓展、化用或运用 1、你们谁都不会想到:叶绍翁的写的千古名句,并不完全是他自己的,那么这句诗到底脱胎于谁的呢?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还独愁。 ——唐 吴融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来。 —— 宋 陆游 2、情景中理解何为“改造”与“引用”。 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忽然读到了“吴融”、“陆游”的诗句,,“一枝红杏出墙来”正好能表现作者当时看到一枝红杏时的惊喜心情,这句诗确实能让我们想象到“表现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压制不了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首诗。 齐读 正是因为作者饱读诗书,才有了今天的千古名句。伟大的诗人尚且如此,那么我们更应该博览群书丰富我们的语言。相信在我们身边也会出现一位位小诗人的。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诗句? 4、拓展写春的其他诗。(课件) 等闲识得东风面, 迟日江山丽, 桃红复含宿雨, 桃花一蔟开无主,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花草香。 柳绿更带春烟。 可爱深红爱浅红。 ——朱熹 ——杜甫 ——王维 ——杜甫 小诗人们继续吟诗吧! 碧玉装成一树高, 春眠不觉晓, 好雨知时节,万条垂下绿丝绦。 处处闻啼鸟。 当春乃发生。 不知细叶谁裁出, 夜来风雨声, 随风潜入夜,二月春风似剪刀。 花落知多少。 润物细无声。 —— 贺知章 —— 孟浩然 —— 杜甫 五、总结古诗学习收获板书: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1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扣、值”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古诗中表达的意境。 3、读懂诗句,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 从“一枝红杏出墙来”体会“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欣欣向荣之美。 四、教学难点: 在对比中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用此的考究和魅力。体会“一”“满”“关”“出”的妙用。 五、教学准备: 1、搜集描写春天的景物的名句。 2、《游园不值》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引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千百年来,形成了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诗文化,诗给人以灵性,给人以美感,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力作,请同学们看投影《题李凝幽居》,找学生读。(教师引导:按照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在朗读时,一二声应该读的声音拉长,三四声应该读的短促。) 2、刚才我发现这名同学在读时“敲”字读的很重,你们知道“推敲”的故事吗?(教师介绍:唐代诗人贾岛去探访友人李凝,结果李凝不在家。贾岛不远万里而来,一心想见到李凝 ,并想从他那里得到回来的盘缠。这个时候的贾岛,大家一定猜得到,心情极度沮丧, 不但扑了个空,而且还可能冒着沿街乞讨的危险回去。幸亏贾岛是个聪明人,于是他很 快凑了几句诗,打算找几个识字不多又极度崇拜诗人的文学青年骗点银子花。当时贾岛 骑在驴上,想起了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是又觉得不好,想改成敲,又 觉得不好。便在驴背上作“推敲”之状,不觉一头撞在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上。韩愈 问他缘由,贾岛说出了自己的疑虑。韩愈问他:“你说那和尚为什么半夜回来呢?”贾岛道:“前一句已经交代过了,他在池边树旁刚犯了色戒(详情参照影片《色戒》,著 名艳星钟丽缇勇敢出演)然后兴冲冲的就回来了。如此说来,应该用推啊,因为他不想 被师父知道自己夜不归宿么。”韩愈说:“非也非也,如果偷偷摸摸回来,更显得行止 不端,惹人怀疑。如果是个聪明的和尚,就一定会若无其事的敲敲门。”贾岛赞道:“ 好见识!”然后找出一张纸,把这首诗写了下来,又特意让韩愈在一旁注明:“此处用 敲好!韩愈”又表达了滔滔敬仰之情,这才拜谢离去。 次日,贾岛于路边高声叫卖:“京兆韩愈先生亲笔签名啦!”终于安全回家。推敲二 遂成佳话。后人便把认真切磋学问叫“推敲”。 ) 3、“敲”字的使用使全诗更具魅力,这又让我想起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也是诗人推敲的经典之举。同学们这种思维品质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4、再看看贾岛的另一首《寻隐者不遇》(投影点击),按照刚才的读法自由读诗。 5、师:又是“不遇”,两首诗都是找隐者的,都是没有见到。作者就“不遇”写诗,看来这“不遇”真的是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呀!可是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他们不同,我们在延安小学的大教室里(相遇),这可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呀! 6、就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拜读南宋著名的诗人叶绍翁富有灵性的代表作《游园不值》吧!(板书齐读题目:游园不值) 7、分析题目:理解“值”“不值”的意思。教师适时激励。 二、深入理解,品读古诗: 1、叶绍翁在杭州西湖一带长期隐居,雨过天晴之时,他去拜访友人,可是却不遇,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什么呢?(投影朗读,引入情景) 2、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看看作者游园看到了那些事物?(学生汇报:苍苔,红杏、柴扉) 4、结合你生活中对这些事物的理解汇报。 (教师适时引导:苍苔---一种绿色的植物,空气潮湿的时候,春雨过后就会贴地皮长出来,沿着街门的小路不断的生长,苍就是绿,苔就是沿街而上的。) 苍苔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说出给人一种春天的欣欣向荣之感,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发出由衷的赞美:春天真美呀!(请你带着这中感受读一读。) 5、一种普通的植物,让我们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品,推敲推敲这句诗中的哪个字饱含了对我们所见的这些景物的特别情感呢?(引导学生说出“怜”“印”。说体会,再读。) 6、用以上的方法汇报:“红杏”“柴扉”(红杏:引出幻灯片“红杏”一句的比较,体会“红杏”的妙用。师:杏花二月就开,这让我想起孔子当年在四棵杏树下给学生教学,每到二月,学生要进京赶考。抬头看那红红的杏花,就是给他们的希望啊!)(比较投影:陆游的诗“杨柳不争春,一枝红杏出墙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叶绍翁也禁不住赞叹这枝杏花:一枝红杏出墙来。(齐读) 7、“柴扉”重点理解“小扣”之意,(教师引导动作,学生学着用手轻轻敲) 8、我们只是发现了如此普通的景物,如此而已的园,却给你怎样的感觉。你是从哪个句子感受到的。(春色满园关不住),引导学生从“满”字体会园内的景色。(师:怎么就是“满园”,我想起了一句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乃无穷尽也,一想象怎么多就怎么多。没有一就没有满。难怪后来有人将这样的景色概括为(春色满园)。 9、你就是那一枝红杏,你回头望望园子里,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汇报,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的空间。)(百花争艳、花团锦簇、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万紫千红……) 10、教师适时表扬。 11、同学们,这些自然的小生物啊,这苍苔将我们的眼睛染绿了,这红杏将我们的心肺滋润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啊!我们还有必要进到园子里吗?游园访友没能进园,隔墙观花,神游园中,作者心愿意酬。这么美就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吧!配乐齐读。 三、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领略了名家的力作,在品词、析句中我们感受了语言的魅力,同学们,我们好像是一名伟大的鉴赏家,喜欢古诗吗?我们来检验一下:(投影显示练习题)和学生一起做。 2、告诉你,你也可以做诗,老师这里搜集了学生的作品(投影),结合老师给你的描写春天的资料,你来赞美春天。(板书:魅力) 3、拜读朱自清的优秀散文《春》。(此项机动) 四、结束语: 回过头来,让我们再看题目:不值,如果说不值是不遇的意思,那么,学完诗,猛然间,我又有了新的收获,不是不值,在不值中,还有一份美好的感觉,是不遇中有遇。人生啊,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太多了,可是在不遇中往往会有不知中的可知,不能中的可能,不遇中依然有遇。让我们再读课题,(游园虽不值,不遇中有遇,同学们今天的相遇不是不遇而是---------值。) 五、布置作业:把想象中的春天美景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就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12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轻松课堂气氛)请生领唱《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唱得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的歌声陶醉了。谁能用自己的话向老师介绍一下这首歌? 3、春天那迷人的景色真引人向往,我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古诗《春晓》,诗人通过“鸟啼”、“风雨声”、“落花”把春天的景色一 一展现于人前,同时还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那勃勃生机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的《游园不值》。 4、板书课题。 5、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习方法 a:知诗人,解诗题。 b:抓字眼,明诗意。 c:读诗句,悟诗情。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作者简介 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 2、释诗题 ⑴齐读诗题。 ⑵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 (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⑶释“园”、“不值” 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区分“园”古今含义) 古:唐宋时期富人多有私人花园,供自家观赏,因而指私人花园。 今:公园,公开供人们游玩的场地。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插图 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请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学生汇报。 3、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4、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请生读诗句。 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 5、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指“大概”、“可能”。 怜:爱惜。 6、汇报小结。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四、读诗句,悟诗情。 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应怜 / 屐齿 / 印 / 苍苔,小扣 / 柴扉 / 久 / 不开。 春色 / 满园 / 关 / 不住,一枝 / 红杏 / 出 / 墙来。 2、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愉快、高兴、陶醉、赞美) 3、指导感情朗读。 你们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生读——齐读 4、指导背诵课文。 你们也仿照诗人来到园子门外,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时,你又是如何情不自禁地吟咏出这首诗歌的。(走到黑板挂图前,加入动作) 古诗《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13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游园不值》,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教学难点、关键: 1、理解《游园不值》的第一句。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查找有关春天的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老师上初中的时候,曾学过到过一篇著名的作家朱自清的文章《春》。有几句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 师朗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春天。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小诗,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学诗 1、投影题目 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自由说。 2、投影诗文 1)学生不同形式地读诗 2)了解诗人(投影诗人简介) 3)怎么理解诗句的意思,回忆一下,有哪些好的方法? 补省略、换语序、看注释、看插图、查字典 4)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这首诗。(投影古诗)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什么,汇报一下。 “应”“怜”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怜”的字义,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5指导朗读。(投影出示古诗让学生按节奏读) (a)按节奏读。自由读。 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句话? (b)引导学生将后句说成感叹句、反问句。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 呀,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啦! 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 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后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c)诗人仅仅是为一枝红杏兴奋吗? 你们想不想欣赏这满园的春色?(投影出示录像欣赏) (d)欣赏了满园的春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三、寻春 1.老师这儿也有几首优美的诗文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请大家组成学习小组,一起研究一下。(投影两首诗) (设计意图:顺势研读《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形成了一种诗中有诗、景中有景的意境,课堂结构呈现出一中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态势,这是和古诗本身的意境幽远相和谐的。) (1)找到哪几句话可描绘满园的春色? (2)任选一句或几句,朗读或用自己的话来描绘。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边读边想象。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要从纯粹的技巧性的指导转向“启发语感、训练朗读”之路上来,注重边读边想象,真正读活语言,“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四、悟情 1.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 2.《游园不值》是叶绍翁的代表作,尤其是诗中后两句广为流传。 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句,方得感悟 热爱大自然,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设计意图:至此为止,整堂课的结构已实现“递归”,这两句诗的第二次朗读,升华了学生的认识与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3.己学完了这首诗,老师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爷爷的话,让我们齐声朗读。(投影《春》中的几句话) (设计意图:最后再用《春》当中的排比句整合两首诗,找到诗、文中的契合点,进行概括、总结,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4.配乐背诵古诗。(投影古诗) 五、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春天的诗。 (设计意图:把代表老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板书设计: 游 园 不 值 游赏(兴致勃勃)柴扉 红杏 春色 久不开(扫兴) 出墙(欣慰) |
随便看 |
|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