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冰 | |||||||||||||||||||||||||||||||||||||||||||||||||||||||||||||||
释义 | 冰bīng ㄅㄧㄥ 卷十一仌部共6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仌部 6画 U+51B0 冰 魚陵切 𣲝 、 凝 冰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一下反切魚陵切、筆陵切頁碼第383頁,第5字續丁孫 𣲝異體冰 水堅也。从仌从水。 鉉注臣鉉等曰:今作筆陵切,以爲冰凍之冰。 凝俗𣲝从疑。 附注段玉裁注:「以冰代仌,乃別製凝字。經典凡凝字皆冰之變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二反切言丞反頁碼第929頁,第6行,第1字述 水堅也。從水、仌。 鍇注臣鍇曰:「今以爲仌字也。」 反切………頁碼第929頁,第6行,第2字述 俗冰從疑。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一下反切魚陵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2280頁,第5字許惟賢第992頁,第6字 水堅也。 段注《易・象傳》。初六履霜。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古本當作陰始冰也。至堅仌也。《釋器》。冰脂也。孫本冰作凝。按此可證詩膚如凝脂,本作冰脂。以冰代仌,乃別製凝字。《經典》凡凝字皆冰之變也。 从水仌。 段注會意。魚陵切。六部。 俗冰。从疑。 段注以雙聲爲聲。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錢一今從俗作凝,以冰代仌。 白话解释冰,水凝结变硬。字形由“仌、水”会义。 字形解说甲骨文之,像寒冰開裂的樣子,屬象形。金文第一例,承自甲文;第二例增水為形,以示冰由水結成,而則為之異體,轉為聲符。篆文承自甲文、金文第一例,至為明顯。第二例源自金文第二例,構形為從水、聲,只是形體相反而已,不影響其音、義。隸書、楷書沿之以定體。俗字,從為形,以疑為聲,而疑聲古與聲相近,在此僅表音讀而已。以上諸形,除屬象形,餘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 冰字的相关索引
冰bīng ㄅㄧㄥ 正文・子集下冫部共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子集下 冫部 6画 水 U+51B0 冰 𣲝 冰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冫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2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1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58頁,第25字 古文: 𣲝 音《唐韻》:筆陵切;《集韻》、《韻會》:悲陵切,𡘋逼平聲。 例又,《爾雅・釋器》:冰,脂也。〔註〕《莊子》云:肌膚若冰雪。冰雪,脂膏也。〔疏〕脂膏一名冰脂。 例又,矢筩蓋曰冰。 音又,《集韻》、《正韻》𡘋魚陵切,音凝──同「凝」。 音又,《集韻》:讀去聲,逋孕切。 音又,《韻補》叶筆良切,音近浜。𨻰琳〈大荒賦〉:心慇懃以伊感兮,愵永思以增傷;悵太息而攬涕,乃揮雹而淚冰。 卷目:考證・子集下 部首:冫部 愛日堂藏本: 第70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40頁,第3字 《韓詩外傳》冰者,窮谷隂氣所聚,不洩,則結爲伏隂。 謹按韓詩外傳無此語,查初學記引作韓詩。謹照初學記原文省外傳二字。冰字上增說字。結字下增而字改。 《正韻》古文冰作仌,凝作冰。後人以冰代仌,以凝伐冰。 謹按文義伐冰改代冰。 注解〔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冫部。 〔冰〕字拼音是bī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水,五行属水。 〔冰〕字造字法是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 上拱 )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是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īng] ⑴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⑵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⑶ 使人感到寒冷⑷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⑸ 洁白明彻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冰bīng ㄅㄧㄥ 冫部共6画左右结构U+51B0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冫部 6画 4画 左右结构 会意字 水 UIY IME TDKV 32190 0393 1789 U+51B0 412534 点、提、竖钩、横撇/横钩、撇、捺 炭 仌 、 冫 、 凝 、 氷 、 𣲝 冰字概述〔冰〕字拼音是bīng,部首是冫,总笔画是6画。 〔冰〕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水”,五行属水。 〔冰〕字造字法是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 上拱 )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是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冰〕字仓颉码是IME,五笔是UIY,四角号码是32190,郑码是TDKV,中文电码是0393,区位码是1789。 〔冰〕字的UNICODE是U+51B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912,UTF-32:000051b0,UTF-8:E5 86 B0。 〔冰〕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513,属常用字。 〔冰〕字反义词是炭,异体字是仌、冫、凝、氷、𣲝。 冰的笔顺Loading... 冰的意思冰bīngㄅㄧㄥ基本解释①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淇淋。 ②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糖。~晶石。 ③使人感到寒冷。~手~脚。 ④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上。 ⑤洁白明彻。~绡。~心。~清玉洁。~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详细解释名词 1.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同本义ice。 冰,水坚也。 —— 《说文》履霜坚冰至。 —— 《易·坤》迨冰未泮。 —— 《诗·邶风·匏有苦叶》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汉书·五行志》冰,水为之。 —— 《荀子·劝学》冰解而冻释。 —— 《管子·五行》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3.冰人,即媒人 go-between; match-maker。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4.姓。 动词 1.结冰,冻结freeze; ice over。 水始冰,地始冻。 —— 《礼记·月令》 2.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ice。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使感到极冷feel cold。 风月冰人别是乡。 —— 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这水冰手。 形容词 1.冷,凉 cold。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crystal。如:冰糖。 3.清白,晶莹clear。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冰操(廉洁的操行) 冰字的翻译
冰的国语辞典解释冰bīngㄅㄧㄥ详细解释名 1.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所凝结成的固体。 《文选˙陆机˙苦寒行》:“凝冰结重涧,积雪被长峦。”《红楼梦•第六四回》:“因宝玉素昔秉赋柔脆,虽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将茶连壶浸在盆内,不时更换,取其凉意而已。” 2.姓。如明代有冰如鉴。 动 1.使用冰块或利用冰箱以防腐或减低温度。 把这块肉冰起来。 2.比喻受人冷淡、不加注意,或不受重用。 他被冰了许多年,现在才受重用。 形 1.寒冷。 冰凉、冰冷。 2.清高的、纯洁的。 冰心。 3.白嫩如冰的。 冰肌、冰肤。 4.冷酷、没感情。 她的态度很冰,很难应付。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冰的两岸词典解释冰bīngㄅㄧㄥ详细解释1.水在0℃以下所凝结成的固体。 结冰、冰霜。 2.形容感觉温度非常低。 冰凉的饮料、泳池的水很冰,弟弟怕冷不敢下水。 3.使用冷冻设备或冰凉的物品,来降低温度,以保持物品新鲜。 冰过的啤酒好喝、买回来的鱼要冰起来,才可以保持新鲜。 4.形容清高、洁白。 冰心、冰清、冰肌玉肤。 5.比喻非常不热情;冷酷。 他的态度很冰,令人难以亲近。 6.像冰一样的。 冰片、冰糖。 7.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冰的字源字形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冰字的成语冰清玉洁 冰消瓦解 冰肌玉骨 冰天雪地 冰壶秋月 一片冰心 涣然冰释 冷若冰霜 冰雪聪明 滴水成冰 冰魂雪魄 瓦解冰消 冰清玉润 玉洁冰清 钻冰求火 如履薄冰 冷语冰人 雪窖冰天 凛若冰霜 冰寒于水 镂冰雕朽 虎尾春冰 瓦解冰泮 更多… 冰字组词冰开头的词语冰雪 冰箱 冰川 冰冷 冰凉 冰雹 冰山 冰球 冰期 冰冻 冰天雪地 冰灯 冰雕 冰河 冰封 冰晶 冰毒 冰激凌 冰糖 冰凌 冰窖 冰棍儿 冰点 更多… 冰结尾的词语冷冰冰 滑冰 结冰 坚冰 溜冰 如履薄冰 滴水成冰 干冰 旱冰 凉冰冰 刨冰 冻冰 颁冰 棒冰 抱冰 层冰 常坚冰 垂冰 炊沙镂冰 春冰 赐冰 锉冰 戴霜履冰 更多… 冰中间的词语电冰箱 冷冰冰 北冰洋 破冰船 溜冰场 滑冰场 凉冰冰 玉洁冰清 涣然冰释 一片冰心 溜冰鞋 旱冰场 抱冰公事 报冰公事 采冰人 吃凌冰粮 春冰虎尾 打冰出溜 大陆冰川 电冰柜 雕冰画脂 顶冰花 冻解冰释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