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凍 | |||||||||||||||||||||||||||||||||||||||||||||||||||||||||
释义 | 凍dòng ㄉㄨㄥˋ 卷十一仌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仌部 10画 U+51CD 凍 多貢切 冻 凍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多貢切頁碼第383頁,第9字續丁孫 凍仌也。从仌東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得貢反頁碼第929頁,第7行,第2字述 仌也。從仌東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多貢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281頁,第2字許惟賢第992頁,第8字 仌也。 段注初凝曰仌。仌壯曰凍。又於水曰冰。於他物曰凍。故《月令》曰:水始冰。地始凍。 从仌。東聲。 段注多貢切。九部。 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仌(「冰」的初文)、東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凍字的相关索引
凍dòng ㄉㄨㄥˋ 正文・子集下冫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子集下 冫部 10画 U+51CD 凍 冻 凍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冫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頁,第2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2頁,第46字 標點整理本: 第60頁,第2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多貢切,東去聲。 音又,《唐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𡘋音東──義同。 注解〔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冫部。 〔凍〕字拼音是dò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東。 〔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òng] ⑴ 见“冻”。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凍dòng ㄉㄨㄥˋ 冫部共10画左右结构U+51CD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冻 冫部 10画 8画 左右结构 UGJI 86 、 USJG 98 IMDW TDFK 35196 无 U+51CD 4112511234 点、提、横、竖、横折、横、横、竖、撇、捺 冻 凍字概述〔凍〕字拼音是dòng,部首是冫,总笔画是10画。 〔凍〕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東”。 〔凍〕字仓颉码是IMDW,五笔是UGJI86,USJG98,四角号码是35196,郑码是TDFK。 〔凍〕字的UNICODE是U+51C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941,UTF-32:000051cd,UTF-8:E5 87 8D。 〔凍〕字异体字是冻。 凍的笔顺Loading... 凍的意思凍冻dòngㄉㄨㄥˋ基本解释◎见“冻”。 凍字的翻译
凍的国语辞典解释凍冻dòngㄉㄨㄥˋ详细解释名 1.食物汤汁或含有胶质材料的汁液等,凝结成的半固体。 鱼冻、肉冻、果冻。 2.姓。如明代有冻秦。 动 1.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而凝结。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冻。”唐•李贺〈赠陈商〉诗:“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冰冻、冷冻、天寒地冻。 2.受冷或感到冷。 冻得发抖。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凍的两岸词典解释凍冻dòngㄉㄨㄥˋ详细解释1.食物汤汁或含有胶质材料的汁液等,凝结而成的胶状物。 果冻、鱼冻、肉冻儿。 2.液体或含水分之物体遇冷而凝结。 冷冻、冰冻、天寒地冻。 3.寒冷僵冻。 挨饿受冻。 4.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凍的字源字形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