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
范文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
    新年民族音乐会,慷慨激昂、气势恢弘。其中的《瑶族舞曲》,让我心醉神迷了。
    初听此曲,仿佛在一个暖春的清晨,濛濛细雨漂漂然洒在我的面颊上,那种润泽肌肤感觉,顿觉舒畅。清新的微风撩动我的衣角,像爱人的在我耳边轻声耳语的鼻息。而我此时徜徉在青石板路的小道上,石板上的湿,如此明亮,如同涂了一层薄的柏油,走起来油腻一般。
    走着走着,好像走到了一个花园里。群花还没有睡醒。那小雨悄悄的洗掉了她们的尘埃,于是她们的美丽光泽变得焕然一新。被洗净的浮华下,我看到平日太阳下曾经有过的娇艳的红,高雅的紫,和纯洁的白。以前那般锦绣,如今都懒洋洋的,却也如此的美不胜收,如同一个卸去妆容的素颜美女。这是春来的困意吗?
    突然,惊雷想起,惊起了一片芬芳,这浓浓的雨幕淹没了香气。绵绵东风送来一缕缕饿了般的花香,夹杂着潮湿的泥土的`腥味。那是刚刚睡醒的群芳,居然发现在她们酣睡的时候,有人闯了进来,恼羞成怒了。我慌忙跑出园外,园外的田和泥沼里,新插着稚嫩的秧,少壮的麦,路边是点缀嫩芽的垂柳,一起散发出雨后蒸腾出气。这些美丽的绿色在雨幕中快活的沐浴着,鼻子里闻到的是春季特有的味道,闭上眼睛都是愉快。
    我耳中听着美丽的旋律,眼中却看到的是一片美景,心中跟着节奏起伏,时而开心时而忧愁,如同被取代了大脑的控制权,脑中只有这个乐曲,时高时低,时快时慢,听着听着,世上就只有它了。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2
    假期的一天,我和妈妈来到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长沙音乐厅。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湘江大厅”包厢,照着票上的座位坐了下来。
    离表演开始还有5分钟左右,我在一旁哼起了歌,等待表演的开始。不一会儿,表演开始了。40多位艺术家带着蜜汁般的微笑走上了舞台,按顺序依次就坐。
    第一个曲目是家喻户晓的《天鹅湖》。我听得如痴如醉,仿佛我就是天鹅湖中的一只小天鹅正在湖的正中央翩翩起舞呢!一支优美的曲子就这样结束了,我有点眷恋,眷恋这首《天鹅湖》的优美、快乐。接下来演奏了《卡门》《我的太阳》《狩猎波尔卡》等外国世界名曲。
    中场休息15分钟,我一个箭步冲出了“湘江大厅”,飞快地向厕所跑去。从厕所出来后,就听到一阵悠扬的铃声。我能猜想到,休息时间结束了。我叫上妈妈,向“湘江大厅”跑去。等了30秒左右,妈妈赶来,交了票,我们冲进了音乐厅,找好座位迅速坐下了,随后,妈妈也坐下了。
    我目不斜视地关注着台上的艺术家们,希望能奏出一丝好听的曲子。结果没有一个是合我意的,我就开始变得躁动不安起来。显然比上半场调皮多了。
    我一直在调皮,就没有某个时刻安静过。我突然听到一阵熟悉的旋律。仔细一听,可不是嘛,这首歌是我非常喜欢的:《橄榄树》,它是一首中国歌曲。它以优美的旋律完美地奏出一首意味深长的'《橄榄树》。表达了故人对家乡的牵挂,带给家乡的寄托。
    后面几首都是中国名曲,我都比较熟悉。于是,我渐渐安静下来了。除了奏乐声、鼓掌声,没有听见任何夹杂在内的噪音,所有在场的观众都在用心倾听,用心感受。我想:这个世界虽然大,可是音乐却连接了各个国家的情谊。再想想中国古老而又久远的历史:丝绸之路。途经各个国家,共同建立了庞大而深厚的友谊之桥。此时此刻,我感觉到一股热浪不断地涌上来。温暖笼罩了我,使我感觉很快乐。
    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霎时,我有了这样的感受:给予是快乐的,并且,给永远比拿愉快。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3
    此版《蝙蝠》采用钢琴伴奏,由项静洁、朱雨龙、张帆、占悦、付汝慧五位师生担任艺术指导,虽没有原版管弦乐队的华丽诙谐,但也很好地衬托出演员们不俗的唱功。
    在序曲中,此版《蝙蝠》还加入了舞蹈的肢体表达,将主人公子爵埃森斯坦的朋友法尔克医生被称作“蝙蝠医生”的前情呈现出来,在叙事上更加完整。在表演上,声歌学子们用可爱的诙谐肢体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将一个个人物鲜活得呈现在观众面前,华美的咏叹调与合唱的完美配合将舞会的氛围感拉满。
    从20xx年的歌剧《魔笛》到20xx年的轻歌剧《蝙蝠》,都带给观众们一次次视听盛宴,期待下一次的精彩!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4
    我在大剧院听了一场很棒的亲子音乐响宴,是由广州交响乐团演奏的“大手牵小手快乐齐步奏”。一进大门,我看到了用气球做成的花、树、人物、音符……,就像是参加了一场令人期待的同乐会,再进入中正厅时,它的设置彷佛让人走进大巨人的 家,里面有好几扇超大的“扇子”,每个人看起来小小的,视野很宽广忍不住我好奇的四处张望。
    在第二首柴可夫斯基的芦笛之舞,加入了一些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小小音乐家,他们实在很厉害,可以站上舞台参与表演,其中,有几个小居然可以吹奏,既巨大又沉重的法国号,真的很让我敬佩,而且他们表现的十分精彩,我也用力的大声鼓掌。
    当音乐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糖果仙子时,有许多漂亮的芭蕾仙子加入表演,她们翩翩起舞,带我们走进音乐的故事,我想,不论是演奏的音乐家或是表演的芭蕾仙子, 还有人偶鸡、兔子、国王……,他们呈现了一场完美的故事演出,配合音乐的美妙结合,他们一定经过不断的排练,才有今天晚上绝妙的音乐盛会。在现场欣赏表 演,有一种热腾腾的感觉、充满喜悦,也希望大家多参加艺文活动,增广不同的视野。
    我最难忘的是──大家跟着音乐表演者一起互动,要我们站起来跟着他们一起跳舞,还演奏小毛驴、蝴蝶蝴蝶真美丽、吹喇叭、大象之歌、造飞机……这些耳熟能详 的曲子,让大家玩得开心极了!最棒的是,我还得到了兔子先生的彩蛋呵!参加音乐会,不仅可以聆听伟大的音乐家流传很久的经典音乐,也可以欣赏到一个团队的 用心和努力成果。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5
    20xx年12月23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北京,欣赏了大雅国风——张维良的民乐新纪元”音乐会。聆听并感受了纯真民乐。
    我们先参观了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华丽辉煌,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主要供大型歌剧、舞剧演出使用。我们原来以为它有三层,其实一共有两层,有一层表演区,它不包括在内。然后我们进入了观众席,等待着音乐会的开始。
    一共有九个曲目,分别是《秋江夜泊》、《沧浪吟》、《秋雨》、《寞》、《花影叠翠》、《月》、《梧桐清秋》、《古今》和《湖山梦萦》。
    我比较喜欢《湖山梦萦》这首曲子,这首曲子是根据清代宫廷大画家徐阳《姑苏繁华图》而作,从赏画的角度,抒写对画作的感怀。音乐生动地描绘了苏州城郊百里的湖光山色、田园村舍、民俗风情的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象。音乐采用苏州弹词作为创作元素,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清新秀丽的.江南音画。听完了音乐会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似乎还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我的自理能力,还开拓了我的眼界。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6
    《蝙蝠序曲》以钢琴引入,为全曲奠定了活泼灵动的基调,但钢琴相较原版管弦乐队还是略显单薄了。我个人觉得演员在服装方面与舞台布景以及故事所处时代背景不够贴切,容易让人跳戏。除此之外,不得不赞叹一下浙音声歌系的学生们专业技能非常突出,演技与演唱都非常引人入胜,尽管听不懂语言,但也能体会到轻歌剧《蝙蝠》所应有的轻松愉快。
    另外,这场演出不管是舞台布景还是演员的服装道具都看得出是精心准备的。除此之外,我觉得非常可惜的是直播的音响效果太差了,并不能很好地欣赏每个唱段,甚至因为语言的问题,以及节目单的模糊,我并不能完全明白《蝙蝠》所要讲的故事内容,并不能完全了解剧情的`走向,这可能是最为可惜的地方。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每一幕的节选都很准确,演员的表演也很到位,期待下一次的现场舞台。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7
    佛经里有句话如筏喻者,于我而言,柏林爱乐就是我通往音乐彼岸的竹筏。
    周一的音乐会,让我想起了我年少时的一位音乐教师,他姓杨,50多岁,其他的都不太记得了,直到这一次音乐会结束后,我才发现原来他一直都留着我的脑海记忆里。当年他带来很多从未听过的音乐,还鼓励大家去拷,我记得当年先父还是用日本的TDK磁带去拷的一盘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的贝多芬的命运和英雄。当年虽然根本就不喜欢听,就记住了卡拉扬和柏林爱乐。现在回想起来,这恐怕就是因缘际会吧。
    三十多年过去了,有幸遇到了李老师,让我真正喜欢上了古典音乐。20xx年柏林爱乐暌违多年后再次来到了中国,更是首次深入中国腹地,来到武汉,让我替杨老实现了师他们那一辈音乐人当年做梦都不敢想的天方夜谭。
    我相信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像我这种由柏林爱乐带入古典音乐殿堂的绝不在少数。前几天看柏林爱乐官方发表的亚洲之行60年的.文章,更加证明了我的观点。凡事皆有因果,为什么柏林爱乐的两任首席都有日本人的身影(安永彻20xx年退休,樫本大进接任至今)。
    这一次,在开票当天我就毫不犹疑的买了人生有史以来最贵的两张票。也是武汉琴台音乐厅有史以来最贵的一场演出。
    相比起20xx年在上海第一次听柏林爱乐,这次星期一晚上的演出,带给我的不是音乐欣赏的所带来的激动和兴奋,而是旧梦成真的满足感,更是一种分别多年的老朋友久别重逢后,不敢相信的幸福感。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只不过以前是萦绕在脑海中,回荡在声音里,而现在就在你的面前咫尺之遥处。
    人生无憾,夫复何求。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8
    音乐是一门美妙的艺术,它那优美的曲调,总是令我深深地沉醉其中。那天,我终于有机会去听了一次盛大的音乐会。我们在星岩礼堂排着队,队伍就像一支长长的搬送食物的蚂蚁军队,缓缓而有序地向前移动着。我慢慢地上了礼堂的台阶,进了礼堂的大厅。终于,我进到音乐会了,找到位置后,我就坐下了。
    不知过了多久,礼堂内那明亮的灯光突然暗了下来,漆黑的礼堂内响起了柔柔的钢琴声。柔和的黄色灯光照着舞台的中央。柔和的曲调渐渐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激昂,礼堂的灯霎时间亮了起来,原本空荡荡的舞台上多了一支乐队,有大号手、小号手、指挥家。伴随着他们的演奏,音乐会开始了。
    指挥家有节奏地挥动着指挥棒,音乐随着节奏起起落落,时而轻柔,时而激昂,时而热情,时而冷淡。使在场的观众深深地沉醉在这音乐世界里。
    音乐戛然而止,在场的听众们都站起身热烈地鼓着掌,礼堂内响着雷鸣般的掌声——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就已经悄悄地过去了。
    鼓掌时,我突然发现每个演奏者的脸上都有着细细的汗珠,我不禁想:“这些演奏者们为了这一场短短的.、只有两小时的音乐会,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啊!这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吗?”
    这次的音乐会,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听觉上的震撼,还使我明白了干什么事都要认真去做,只要你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并且坚持下去,那么,你就一定会成功!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9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杭州小记者的活动,12月24日晚在杭州大剧院歌剧院观看《杭州爱乐乐团圣诞音乐会》。此次的圣诞音乐会,杭州爱乐乐团独辟蹊径,打破了墨守成规的演出形式,让普及艺术的讲解成为演出的重心之一,还史无前例地使用了大型LED,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音画之美。
    此次表演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天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杨力执棒,国家一级演员、中央芭蕾舞团芭蕾大师徐刚作为特邀讲师。芭蕾的表演者是当下炙手可热的上海芭蕾舞团首席舞蹈演员范晓枫和孙慎逸。在去的路上,妈妈就跟我说这次的音乐会跟以往的不太一样,还有芭蕾舞表演呢!所以我特别兴奋,因为我还从来没有近距离看过芭蕾舞表演,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过,我真是太期待了!首先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的《波兰舞曲》。这种舞曲表现了古老波兰最高贵的传统情感。
    接着演奏的是经久不衰的柴可夫斯基的'优美的《天鹅湖》组曲选段。这欢快、浪漫的音乐让我着迷,我一边听一边欣赏着作为背景的LED大屏幕播放的“四小天鹅芭蕾舞“片段,真是太美妙了!不过最让我激动的是看到了舞蹈演员范晓枫和孙慎逸的双人舞表演,他们优美的舞姿,博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然后演奏的是《红色娘子军》组曲选段。这是中国版芭蕾。它将古典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民族气派相融为一体,展现出了中国芭蕾独有的特色和民族风情。接下来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选段。
    它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有“圣诞芭蕾”的美誉。随着音乐我似乎也梦见自己得到了一只胡桃夹子,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哦,我又看到了舞蹈演员范晓枫和孙慎逸的双人舞表演了,这次我更瞪大了双眼,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的表演,太美了,台下又一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把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最后演奏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成名作《火鸟》组曲。在芭蕾世界,一向有“一只白鸟和一只红鸟”的说法,“白鸟”指的是《天鹅湖》,“红鸟”就是这部《火鸟》。通过音乐时而让我感觉恐怖,时而让我觉得旋律连绵不断、温柔多情,太令我震憾了!我觉得一台音乐会既可以听交响乐,又可以看芭蕾舞,实在是太棒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会!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0
    《蝙蝠》是一部轻歌剧,艺术形式上的轻盈并不代表作品的难度指数低。相反,与很多正歌剧相比,《蝙蝠》对于演员的要求更高。一般来说,如果没有长期扎实的训练,没有对作品深入的理解和领会,想要很好地完成一部歌剧的表演可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然而当晚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同学们的表现真的出人意料地好,在导演兼指挥陶维龙的执棒下,将歌剧音乐的节奏力度、轻重缓急都很好地表现出来。主演们在舞台上的表演均非常投入,可圈可点。其实完成一个角色的.难度并不低,不仅要演唱水平好,有时还要边唱边跳。主演们不仅完成了所有舞段,而且像模像样,非常难得。除了主演,每个参与演出的群演都融入在戏中,观众能够从群演的一举一动或一颦一笑中看出他们所表达的情绪。歌剧艺术是一门综合体,不只是把咏叹调唱好即可,语言、音乐背景、舞台表演、道具、作品风格也颇为重要,而今晚浙音版本的《蝙蝠》则让我在各个方面都感受到了惊喜,是一个很用心的版本。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1
    匆匆忙忙赶回来,但是因为这破电脑,还是错过了开头的联合国进行曲,有点遗憾,等重播的时候再看一次。
    每一年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心情都是很澎湃的,我不想点评一些譬如“演奏水平很高”“大师诠释很到位”之类的废话。我最想说的是上半场的维也纳少女圆舞曲,老扬真的处理得很棒,在里面加入了口哨元素,我看着乐手们吹着口哨,真的很震惊,吹口哨竟然出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当中,因为毕竟在这如此严谨高规格的音乐会上,吹口哨这些没有什么音准音高可言的表演,一般来讲真的是很不搭调的。不过,他们吹口哨的音色真的非常的好,音准也吹得很准,然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有许多奇奇怪怪的风俗,每年除了正常演奏之外,还会有一些额外的风趣演出,今年的风趣演出加上吹口哨,令我想到一句话“不会吹口哨的演员不是好乐手”,用在今年的新年音乐会上真的很恰当。
    每一个人喜欢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理由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圆舞曲,有的人喜欢每年的芭蕾演出,而我最喜欢的`是波尔卡和童声合唱。在20xx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观后感上我就已经写过,先不说演奏水平,我觉得国内的乐团和维也纳爱乐或者柏林爱乐或者捷克国家广播等等的世界著名乐团的差别,我看国内的乐团演出,每个乐手只会把演出当做一份工作,我并不认为他们是真正的音乐家,我喜欢维也纳爱乐,我喜欢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每次看到他们演出的时候,他们都是很享受音乐的,每个乐手都是在一边演出一边微笑的,我很少看国内乐团演出有这种发现,他们都是机械的演出着,没有任何特色,没有任何的风格。老扬真的是一个严谨、滴水不漏的音乐家,他所诠释的音乐我没有感到有什么惊喜,不过听完他的诠释却又会觉得非常满足。从20xx年开始到现在,我已经看了16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从20xx年开始,也是每年写一篇观后感。每一年欣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我全年之中最幸福的瞬间,没有之一,因为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真的是很有安全感,你完全不用操心它会搞砸,不用担心音乐的质量,一种稳稳的幸福。每人所追求的幸福都不一样,对我而言,美好的音乐,就是幸福。
    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工作赚钱,赚到钱才能继续学音乐听音乐,也希望以后可以有机会去维也纳,亲身感受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愿望之一。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2
    ——观著名作曲家刘长远先生作品音乐会、作品赏析讲座有感
    刘长远的作品百听不厌,耐人寻味,这是多数观众对他作品的评价;在专业圈内,演奏员们对他作品的印象多是刚接触时叫苦叫累,拿下来以后大呼过瘾。因此,也流行着这么一个玩笑,在乐队排练刘长远作品期间他从不露面,因为他总是挑战演奏员的演奏技术和速度极限,大家练起来辛苦,愁肠百结。但排下来以后,刘长远就笑呵呵的来了,那时演奏员们也都换了副嘴脸,喜笑颜开地大声叫好。
    这场周末音乐会,是"指挥家彭家鹏带你赏民乐"系列首次以作曲家个人作品构成的专场演出,选曲民族管弦乐《抒情变奏曲》《忆》《龙跃东方》三首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们不仅在专业圈内得到认可,在广大听众中备受欢迎,也是海内外各大乐团争相上演,中、小学乐团比赛的必选曲目之一。作品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在彭家鹏挥舞的棒下总能得到完美诠释,柔情与动感并存,激烈而又内在,音乐流淌入心,令观众为之倾倒、震撼。
    下午的讲座中,刘长远详细讲解了民族管弦乐《未来的希望》《梦释》。为了让讲座更加生动,他特意邀请了青年演奏家王玉珏首演扬琴协奏曲《月下无影》,音乐灵动,技巧高超;赵志勇吹奏了唢呐协奏曲《金声》,展示了唢呐细腻委婉的一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获奖的民族室内乐《水墨画》,虽然学术性强,但可听性也不逊色,在张莹莹、丁雪儿、董淼的演奏下,其精致的旋律线条优美动听。
    有趣的是,一位号称"拒绝听民乐"的听众却破天荒地从头到尾跟着聆听。他是从青岛特意赶来的著名歌剧导演王景彬。曾经,王景彬和彭家鹏一起合作歌剧《茶花女》,演出非常成功,他就对彭家鹏说"你还是跟我一起弄歌剧吧!中国民乐有几个问题解决不了——律制不对音不准、齐奏混奏不具交响性、音响太杂噪音多。"彭家鹏习惯性地耸耸肩,只微笑说了一句"民乐你还是要听一听".王景彬听了彭家鹏"劝告",看了音乐会,他惊讶地发现:彭家鹏把民乐这三个问题天衣无缝地解决了,刘长远的作品更是把民乐的张力和潜力挖掘深入,这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民乐!他像是被敲开了喜爱民乐的心门,"以前没有真正认识到民乐这个瑰宝。现在有了好作品,在一流指挥和乐队的诠释下尽显了民乐的美,民乐完全可以交响化、国际化!"王景彬改变了对民乐的旧识。
    从偏见到偏爱,发现一片未开垦之地
    刘长远真正介入民乐写作,是从20xx年《抒情变奏曲》一炮打响开始的。第一次写民族管弦乐就获得巨大成功,给了他很大鼓励。20xx年,他创作了琵琶协奏曲《戏弹》;20xx年用自然音写成展示多种乐器solo的民族管弦乐《四季》;20xx年受上海民族乐团委约创作了打击乐分量十足的《龙跃东方》;20xx年受澳门中乐团委约为纪念辛亥革命而作《未来的希望》;20xx年写下了名扬海内外的《忆》……他的很多民乐作品常闪耀在舞台上,刘长远对民族管弦乐创作越来越熟悉,对它表现力的掌握也越来越自信了。
    然而,在这之前,刘长远对民族管弦乐的理解也有些偏差。他9岁开始拉小提琴,还坐过交响乐队,1985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获硕士学位;1992-1995年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获艺术大师文凭。这些经历使他掌握了扎实先进的作曲技法。虽然也写过一些民乐小重奏,但他对民族管弦乐还是比较陌生的,民乐也一直不像西方音乐那样能钻到他心里去。在八九十年代,像很多人一样,刘长远也曾觉得民族管弦乐音不准、节奏不准、声音偏小偏窄。直到20xx年以后,面对写交响乐得不到演出机会,呕心沥血谱出的乐章仅上演一两次就被尘封在抽屉中的无奈现状,使刘长远深深感到作为作曲家的身份价值得不到体现,恰好此时指挥彭家鹏也总是鼓励他催促他写民族管弦乐作品,就这样,刘长远踏进了民乐领域。
    渐渐地,刘长远发现"展示民族乐器本身的特色取决于作品".民乐作为独奏和重奏形式非常好,但同时,作为管弦乐队,它诠释的那种柔美和张力更具韵味。因为中国乐器跟西洋乐器不同,西洋乐器音准稳定,但民族乐器善于表现变化音,有些还可以通过气息随心所欲控制音高。并且,民族管弦乐队也可以在节奏、音准上做到非常准确,关键在于指挥的要求。运用好中西乐队之间互补、相融的关系非常重要。
    这让刘长远感觉进入了一个非常广阔的新领域。十余年光景,他不断挖掘民族管弦乐的特色。他有一个使命感——在世界音乐中证明中国作曲家能像西方作曲家一样对艺术做出贡献".他希望不只自己这一代人这样想,需要一代代中国人去证明。他说:"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60多年,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它才刚刚开始。我们中国作曲家比较幸福,因为我们有民族管弦乐这片未开垦的土地。"
    与肤浅对立,追求思想内涵深刻的作品
    每个作曲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有人喜欢突出色彩性的创作,有人喜欢描写民间风土人情,有人喜欢优美婉转的曲调,有人喜欢先锋派的无调性音乐。而刘长远创作的最大特征则是思想深刻、张力十足。
    刘长远认为,"有思想性的音乐能给人带来更大的触动。"平时看起来,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但在他的作品中,却不时体现着严肃性。他喜欢在音乐中表现思想,表现人生哲理,让人听完音乐之后不禁深思。就像听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会思考什么是死亡,刘长远的《忆》让人想到伟大的母爱或者爱情,《抒情变奏曲》则寓意人生的沧桑变化。在刘长远的音乐中,这些对人生意义、人性情感的表达与思索时常流露。艺术哲学家阿诺德?豪塞尔指出:"严肃的、真正的、担负责任的艺术必定会卷入生命和人类存在意义之类问题的`探讨。"历史的车轮也证明了这一点,载入史册的多是思想性、艺术性极高的作品,这样的音乐实际上才是真正的主流文化。
    其次,音乐张力巨大,旋律独创也是刘长远作品的一大特征。弱的时候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强的时候疾风骤雨一般,慢的特慢,快的特快。著名作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曾评论"刘长远的音乐极富戏剧效果,给人以画面感".它给人带来的触动和震动较大,易引人入胜。彭家鹏不止一次赞叹"刘长远所有的旋律几乎都来自自己的灵感,他是自己想出来的,这太难了,就像上帝告诉他的一样,每一部作品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声音,无法代替。"
    刘长远的观点是:"人要追求不肤浅,肤浅的对立就是深刻。因为毕竟是严肃音乐,不是娱乐音乐,娱乐音乐是另外一回事。"但好在,他的深刻是考虑听众的,他从来不迎合不讨好听众,却想尽办法能让观众听懂。他主张作曲家必须要把民间的艺术提炼上升到人文的艺术,与专业相结合,又让听众喜欢,才能雅俗共赏,引领观众的审美品位。
    用心挖掘乐队潜力,推动民乐向前发展
    事实上,现在很多民族管弦乐作品都非常棒,但彭家鹏似乎对刘长远的作品"情有独钟".在他指挥的音乐会中,几乎都会安排刘长远的作品,一首,甚至更多。这种偏爱缘于"刘长远不断把民乐的潜力和空间向前推动",这是刘长远的贡献和追求,同样也是彭家鹏的。
    当前,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家和指挥家贤者辈出,可是没有好作品,乐团难以提高。作为贯通中西的一流指挥,彭家鹏指出"刘长远的每一首民族管弦乐作品都是对乐队的飞跃提升".刘长远特别用心地挖掘民族管弦乐内部的可能性,在民族器乐的演奏速度、演奏方式上挑战极限,他把民族乐器好听的、科学的东西写了出来。手法新颖,音乐语言和节奏型运用复杂,配器与技法应用现代又适度,极具时代感和表现力。虽然在每次排练过程中,彭家鹏和演奏员们都感觉很辛苦,但他们还是坚持要做,在尝试中不断突破自我。
    至于怎么写好民乐作品,也是门艰深的学问。由于民族管弦乐队没有铜管,很多人都误以为民乐出不来非常有张力的、气势恢宏的场面。细心的彭家鹏发现,刘长远在处理作品矛盾冲突时,除了使用中乐的管乐以外,他把民族管弦乐团独有的弹拨乐发挥、调动,用弹拨乐的扫弦、轮指,像狂风急雨一样渲染氛围,效果同样令人震撼。因为看到中西两种乐团的发音、编制、和声、共振、思维方式、音乐语言等不尽相同,刘长远非常智慧的寻找到了中国民乐自己的创作方式,决不盲目照搬模仿西方音乐。
    还是那句话,作品决定了民族管弦乐发展的未来。西方管弦乐经历了几百年发展,是各国作曲家共同创造的。试想,如果没有这些伟大的作曲家,就没有今天传世的经典之作,也没有那么多优秀的交响乐团。而中国民族管弦乐,目前只能依靠中国人自己来写。彭家鹏感慨:"如果多一点像刘长远这样用心想把民族管弦乐提升到国际水准的作曲家,我觉得中国的民族管弦乐发展能够缩短时间寻出一条非常科学的发展道路,迅速达到一定高度,在历史上,在国际上站稳脚跟。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但是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3
    《蝙蝠》是三幕轻歌剧,由小约翰·施特劳斯作曲,剧本根据德国作家贝涅狄克的喜剧《监狱》改编而成。
    《蝙蝠》序曲已是家喻户晓,大幕拉开就使观众沉醉其中。整场演员大多采用咏叹调演唱,对白较少,这是演出的一大特点。
    演员们功底深厚,几位主演很好的抓住了角色特点,整场演出极具诙谐感。现场为观众贴心的准备了字幕,幕与幕之间有主持人为观众进行剧情讲解,使观众紧跟剧情发展。舞台布景华丽,演员服装贴合剧本,剧情引人入胜,场景富丽堂皇,表演幽默诙谐,可以感受到主创团队的.精心设计。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4
    观看陶维龙教授导演的轻歌剧《蝙蝠》,几乎每一幕我都直呼“bravo”!
    全剧用美声唱德语,虽然完全不懂德语,我还是沉浸在了剧中。演员们的动作、神情和语气,将角色的幽默气质体现地淋漓尽致,引起观众们的.阵阵笑声。歌剧大量利用重唱、合唱来加强作品的戏剧性冲突,推动剧情的发展。
    今晚的《蝙蝠》是我近年来体验过的最棒的演出!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5
    七月十六日上午九点三十分,我和妈妈去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音乐会共有二十个节目,包括合唱、独唱、舞蹈、器乐合奏等多种表演形式,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钢琴四手联弹《拉德斯基进行曲》。这是一首世界名曲,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为纪念拉德斯基元帅而作。那两位演员弹得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轻松优美,四只手在黑白琴键上跳跃
    着,非常默契。“绳采飞扬”花样跳绳表演也非常出色,花样跳绳社团的`演员在彩色跳绳之间穿梭着,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看得我眼花缭乱,心中暗暗佩服。
    这场音乐会非常精彩,真是让我从中陶醉!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