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古诗:竹枝词》语文教案
范文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竹枝词》语文教案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竹枝词》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习“竹枝词”文学特色,了解双关修辞手法,体会本诗中谐音双关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探究本诗“谐音妙用”、“画面优美”、“乡土味浓、雅俗共赏”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了解双关修辞手法,体会本诗谐音双关表达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三峡民歌视频)刚才看到的是三峡地区的一些民歌,其实在古三峡一带还有一种民歌,这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后来有文人非常喜欢,于是就仿照这种民歌形式填写了很多词,后来就演变为一种新文学形式,叫竹枝词。
    (播竹枝词概念幻灯片)竹枝词是流行于古三峡地域的一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人民在劳作之余,成群结队在江边、堤畔吹笛、击鼓,边唱边舞,抒发内心的感情,驱散一天的疲劳,是三峡人民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唐代诗人刘禹锡将竹枝词翻作新词,发掘升华为一种著名的诗歌载体,从而将“竹枝词”推向了艺术顶峰,盛行于世。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刘禹锡写的《竹枝词》。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播刘禹锡简介幻灯片)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政治上主张革新,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了解其基本意思
    1、师范读(播竹枝词诗歌幻灯片)
    2、生齐读
    3、生互相交流,明确诗意
    4、师具体解读诗意
    (过渡:刚才翻译过来,发现很多同学很有疑惑,这首诗既然是情诗,但后面一些句子实在让人捉摸不定,怎么又写了天气了呢?这个就涉及到本诗的一个特色,谐音双关,下面我们来详细探究)
    四、审美探究
    1、谐音妙用
    (1)关于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A、语义双关:借助词语的多义关系构成的双关叫语义双关。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1)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2)。方(3)拔一根,猴不胜(4)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选自《笑林》)溥仪登基
    B、谐音双关: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
    六、七、八、九,没食(十)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结婚送梨,意离婚之意,送东西别送钟,意送终之意,意即逝世。
    (2)分析本诗双关妙处
    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姑娘虽然早在心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什么表示哩。今天,他从江边走了过来,而且边走边唱,似乎是对自己多少有些意思。这,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这个人啊,倒是有点象黄梅时节(就是每年的端午前后,正是江淮入梅时,接下来将是一个月左右雨不止的日子,所谓黄梅时节家家雨,这个时候应该是农历的五月)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通过这两句极其形象又极其朴素的诗,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们东方女性的含蓄美,不像现在有些歌里唱的“死了都要爱,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
    拓展:刘禹锡的竹枝词,用晴的谐音暗喻“情”。大概这也是一首较早的谐音竹枝词,后人在写男女恋情上常常用这种方法表达,甚至将一些方言、歇后语也入了诗。如元人倪瓒有一首竹枝词:
    心愿嫁郎郎不归,不及江潮不失期。
    踏尽白莲根无藕,打破蜘蛛网费丝。
    婚期快要到了,然而未过门的丈夫还没回来,这位少女带有迷惘埋怨的心情,做了三个比喻。说丈夫该回来不回来,不如江潮那样如期;说踏尽白莲池也寻不到藕(偶的谐音),说打破蜘蛛网费了丝(思的谐音)。这后一句可能是当地的歇后语。
    (3)体会诗意,分批朗诵
    找4个同学(2男2女),配乐朗诵并点评
    (过渡:同学们的诗歌把老师仿佛又带到了美丽的柳叶湖边,看,春风里,如丝如梦的柳条下,一个头戴金钗,双眼含笑,手挽着竹篮在湖边洗衣服的漂亮姑娘。她突然痴情地望着湖那边……)
    2、画面优美
    放歌曲MV《竹枝词》,并在视听感受中想像美好的画面,并让学生思考五分钟,写下一个美景片断(写意境散文,绘心中梦想)
    请同学念自己写的片断,并作点评。
    师出示一个片断:
    春光融融的岸边,青青的杨柳枝儿随着春风荡漾,不时轻抚过平静的江面。悠悠的听到江上的阿哥在唱着歌儿,如痴如醉!东边是阳光万里,西边确是春雨绵绵,说不是晴天吧,可却有太阳!
    3、雅俗共赏,乡土味浓。
    竹枝词是由民歌蜕化出来的,民间的口语、俚语皆可入诗,且极少用典,读起来琅琅上口,雅俗共赏。正是由于在竹枝词里用了大量口语、俚语和地方乡音,读起来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
    这首诗,就吸取了巴土民歌的精华,我们可从土家族流传已久的情歌中,找到它的原始形态。土家族情歌有一首是这样唱的:
    你看天上那朵云,又像落雨又像晴。
    你看路边那个妹,又想恋郎又怕人。
    这两者相比,形式一样,内容相近,但仔细品味起来,自有文野之分,雅俗之别。竹枝词正是以俗为特色。历代许多优秀的竹枝词恰恰是淡语中有味,浅语中有情,俗语中含雅。
    五,复习诗歌,赛诗读诗
    小结:通过以上的赏析,我们对竹枝词这一文学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赛诗读诗的活动。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桃花潭水深千尺,……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高适《别董大》
    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友情诗句
    慈母手中线,……孟郊《游子吟》
    遥知兄弟登高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师北定中原日,……陆游《示儿》
    --亲情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本诗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27:52